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重塑千禧年代 > 第312节
  方卓摇摇头,心想,刚才在中芯厂房里看到了很多工程师。
  张汝京重新露出笑容:“所以,既然方总想为半导体出力,那干脆投资我们中芯好了。”
  好嘛,怪不得那么热情。
  方卓找到了缘由。
  也是,对方看自己除了钱之外还能看什么呢?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张总,实不相瞒,我有过这样的想法,但是……”
  张汝京凝神:“方总,但说无妨。”
  “听说中芯成立的时候引进了很多股东,股权十分分散?”方卓问道。
  张汝京点点头,坦然承认:“是的,一方面是资金确实短缺,一方面是我们要引进国外资本来规避那些采购设备的风险。”
  方卓的疑虑就在于这里,这几天研究中芯,他发现中芯的股权分散不是一般的分散,初步估计的股东就在十位以上,而且,没有绝对的大股东。
  这种情况还需要更眼熟么?
  方卓开口道:“张总,就是这一点给我投资带来很多的顾虑。”
  张汝京笑道:“方总为什么会考虑这一块?我们中芯虽然股权分散,但都一心要把半导体做好,这样说吧,我和各个股东都有顺畅的沟通。”
  这时,旁边一位中芯的副总裁侧头过来和总裁低声说了几句上市公司新浪的控制权斗争。
  张汝京:???
  怪不得!
  原来如此!
  这是有前科啊!
  他大感哭笑不得,之前听说这位上海首富是因为“汉芯”那么一档子事,没想到前面还有一个“喧宾夺主”?这人是用股权分散拿下新浪,所以不敢投中芯?
  张汝京看了方卓两秒,斟酌道:“方总了不得啊,我这平时一心扑在中芯上,才知道方总资本运作上的名声。”
  方卓神情自若地答道:“都是些虚名罢了。”
  “中芯的股权分散是分散,但我对控制中芯有信心。”张汝京认真的解释道,“方总可能不太了解半导体行业,中芯是我一手创立,但我一个人怎么可能撑得起这样的事业呢?”
  他继续说道:“我来上海建立中芯,和我一起来的还有德州仪器、世大半导体的同事,一共三百多名的工程师,他们都对未来有信心。”
  张汝京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道:“也对我有信心。”
  方卓听明白了,一人起事,三百多名旧部追随。
  “还有,我呼吁了海外的人才回国,这也有一百多的工程师。”张汝京充满自信地说道,“方总如果因为股权而对我的控制力有担心,那真是大可不必。”
  方卓微微点头,登高呼吁,天下景从。
  他有些遗憾的想道,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张汝京再次加码,给了一个消息:“不知道方总有没有听过我们计划上市的消息,我可以说,就算明年不能成功上市,我也有信心让中芯开始盈利。”
  “中芯全面向好,上市之后筹集更多资金必将迎来大发展。”
  张汝京斩钉截铁地说道:“方总,你又何必一个人扎进半导体呢?我们合力,其利断金啊!”
  方卓几乎都要被说动。
  可是,连番印证,他也猜到中芯可能遇见的问题了。
  中芯现在号称全球第四大半导体代工厂,发展迅猛,那么,前面的三位都坐视不管吗?
  尤其,台湾的那家台积电。
  方卓不知道具体会是什么样的手段,但如果换作自己,那也是要动手的。
  当年,日本半导体独霸世界,韩国三星是怎么借机发展?
  它趁着美国打压日本半导体,利诱、色诱、挖人挖设备,彼时为了和东芝拉近关系还专门树立象征两家关系好的玻璃雕塑来讨其欢心。
  后来日本泡沫经济崩盘,三星抛出三倍薪酬从日本各大企业挖人,如此到了90年代末,韩国仅凭三星一家就在内存半导体领域超越日本。
  方卓相信,中芯的发展也不可避免的要从台积电挖人,毕竟,张汝京本身就出自台湾,而商业竞争中的信息获取没准也存在可供攻击的地方。
  不然,怎么都看不出如今势头很好的中芯会变得蹉跎。
  张汝京的自信没有问题,仅凭他的个人声望就能压制各个股东,牢牢控制住中芯,但是,如果他不在中芯了呢?
  方卓的神色因思考而显得分外凝重。
  “方总,咱边吃边聊,走走走。”张汝京没等来方卓的回答也不失望,投资事宜哪能一会就定,这次能拉到上海首富固然好,拉不到也就当作一次八卦的机会。
  午餐招待没去别的地方,就在食堂,但单独开了小灶。
  张汝京席间好奇的向方卓问起汉芯,得以知道这件沸沸扬扬的事情全貌,对于真是以砂纸打磨芯片logo也感不可思议。
  方卓则是问起这位半导体大佬回内地建厂的事,那种矢志不渝实在让他佩服。
  “当年,我还在德州仪器,那时候已经挺有名声,满世界建厂。”张汝京回忆道,“我父亲建国前是业内有名的炼钢专家,有一天,他专门飞到美国,当面问了我一个问题。”
  “他问,你什么时候去大陆建厂?”
  张汝京笑道:“我也没什么别的本事,就建建厂,搞搞半导体,咱们国家的这个产业不行,就像方总之前说的,我的心也一样,能尽微薄之力就尽微薄之力。”
  “你不干,我不干,他不干,那谁来干呢?总不能坐着等天上掉下来一座晶圆厂吧。”
  “方总,来吧,咱一起搞,你出钱,我出力。”
  张汝京再次发出诚挚的邀请。
  方卓看着这位五十多岁的老人,端着酒杯,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他默默碰了碰杯,眼看张汝京已经开始仰脖,长吸一口气:“张总,我考虑考虑,一定认真考虑。”
  “方总年轻有为,以后这产业这社会还是都看你们年轻人的。”张汝京笑眯眯地说道。
  方卓推杯换盏,换了话题,比如,易科在国外遭遇的诉讼和突围,这些是不见于国内媒体版面,但又比较有意思的。
  不同于他平时和梁幕的胡扯,现在面对张汝京,他极其真诚的聊起当时的忐忑心境,勾动了张汝京某些情况下的相似心情。
  午餐氛围不错,张汝京稍微喝得有些多,中午需要休息。
  方卓没有立即离开,又在中芯副总裁邱慈云的带领下再次逛了逛生产线,这次,他听到的解说就详细很多,也知道了很多机器都是艰难获得。
  下午三点半,方卓要结束这趟中芯之旅。
  “方总,当初张总为了买设备,还专门跑去见美国国防部的人,承诺不把这些用作军事用途。”邱慈云感叹道,“万事开头难,后来者就好多了。”
  方卓心中一动,品出一些不同的味道,笑着说道:“是啊,万事开头难,邱总,咱留电话,常联系,我就在上海。”
  邱慈云点头:“常联系,方总。”
  方卓和这位中芯副总裁握手,转身上车,离开了这座国内最具希望的半导体制造企业。
  第164章 搞钱
  “方总,这一趟有没有心得?”
  从中芯回去的路上,苏薇询问方卓。
  方卓有些惋惜:“股权分散是个阋墙隐患,但站在张汝京的位置上也很难做得比他更好了。”
  “他在台湾创立世大半导体并担任总经理,可大股东不是他,后来才有大股东没经他同意就用50亿美元出售给台积电的事。”
  “现在回到大陆成立中芯,仍旧是筹措的资金,但他还是没有多少股权,一旦遭遇外来因素,很可能出现历史的重演。”
  “股权,股权,不可不慎啊。”
  方卓微微摇头。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纵使张汝京早就实现财富自由,可他个人规模的财富不可能支撑太多的占股,必须引进不同的投资机构。
  张汝京已经做到他所能做的最好了。
  这时,方卓忽然看见副驾的梁幕拿笔在写东西,赶忙说道:“诶,梁老师,这个就别记了,你今天要写就写‘方张两人相谈甚欢,共同畅想国内半导体的美好未来’。”
  梁幕是个有自我坚持的人,但也懂得变通,嘴上说道:“好的好的,那,方总,你会投资中芯吗?”
  “中芯的盘子已经太大了,股东有十多个,最多的占股也不过百分之十几。”方卓摇头,“想通过资本手段很难控制。”
  梁幕:?
  是问你投不投,没问你控不控制啊!
  方卓继续畅谈:“这还不像新浪,它的不少股东是国外的资本,很难把他们拉到同一个战壕,张汝京是创始人能压住,单凭资本手段很难压住。”
  “那就是不投呗。”苏薇总结。
  方卓确定道:“不投,最起码现在不投。”
  苏薇又问了个关键的事:“张汝京是半导体行业享誉全球的人物,有那么多人追随,这中芯还那么费钱,你对这个半导体还有意么?”
  方卓叹了口气:“张汝京对我说,你不干,我不干,他不干,那谁来干呢?”
  苏薇稍稍皱眉:“他已经干了。”
  “只是他干,我不放心。”方卓答道。
  苏薇乐了,一个不懂半导体的人不放心半导体大佬,是这么一回事吗?
  “小苏老师,你找猎头帮我查查中芯副总裁邱慈云的履历。”方卓嘱托了一件事。
  苏薇奇怪:“为什么?”
  “他有点鼓励我的意思,不是精神层面的鼓励,是可行性方面的鼓励。”方卓眯了眯眼,这对于一位副总裁来说是有点出格的,毕竟,他的老大是希望自己能投资。
  这种场合之下的接触,可能是自己想多了,但细细一想,也可能是一种隐性的表态或试探。
  邱慈云心中即便有想法肯定也没法把话说直白,自己这边就是个不知是否进军半导体的想法,他那边则还在中芯好好的任职高管。
  但这不妨碍两边稍微接触试试。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勾搭上了呢?
  张汝京在办公室向自己提的问题很对,想搞半导体,想搞晶圆厂,得有人。
  没有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