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李芳果坚持道。
  李芳远叹了一口气,看了看大殿里的人,道:“如果你不这样做,那我只好自己写一封诏书,宣布你禅让于我。当然,这样做他们都得死。”
  李芳果挣扎再三,终丢下了宝剑:“我不是屈服于你,而是不希望再死那么多人。”
  李芳远笑了。
  不久之后,李芳远收到了李芳果的禅让诏书,然后拿着诏书,去拜见了太上王李成桂,李成桂见李芳干、李芳果都没死,而此时李芳远又掌控了整个松京城,便拟写了诏书,将其封为世子。
  拥有世子身份,然后拿出禅让诏书,李芳远就以这种身份,成为了松京城的主人,真正开始掌控朝-鲜,
  李芳远为了巩固政权,在流放了李芳干、李芳果的同时,杀掉了为李芳干出主意的朴苞,并提拔自己的亲信掌握大权,同时将已经退休回家的前左政丞赵浚召了回来,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赵浚的儿子,让其再次担任左政丞。
  至此,赵浚与河仑成为了李芳远的智谋。
  赵浚认为,朝-鲜王国继位必须得到明朝的册封,立主李芳远派遣使臣出使大明,以求册封。
  李芳远担忧地问道:“李芳果几次出使都没有得到册封,眼下我初掌大权,明朝大天子能册封于我?”
  事实上,李芳果的王位虽然是在第一次王子之乱后获得的,但毕竟有李成桂的许可,也算是正牌的国王。李芳远和李芳果的王位相比,更有些来路不正。
  赵浚不以为然,自信地说:“此一时,彼一时。李芳果在时,是国王与怀安公节制八道兵马,眼下只有国王,再无人分权,国已定,民心已定,大明又有什么理由拒绝?”
  李芳远沉思许久,最终接受了赵浚的意见,找来了签书三军府事李詹,对其下令:“此番出使,务必央求大明天子册封,为助你功成,可自军营中,携把八十匹战马为使礼同行。”
  李詹答应,收下李芳远的国书,便去找人准备出使事宜,此时,已是十一月中旬。
  朝-鲜内部王位的更迭,对于大明似乎并没有多少影响,但事实并非如此,李芳果无能,意味着好欺负,大明原本是可以欺负一下的,但看在李芳果即将倒霉的份上,没有欺负他。但现在上位的李芳远,并不是一个好欺负的人。
  李芳远是有野心的,这份野心,并不是对外征伐,而是富国强兵,国泰民安,亦或者说,他想要开创一个朝-鲜的“贞观盛世”。
  可盛世哪里容易来,折腾多了,也腰疼不是。
  第一个让李芳远腰疼的,是倭寇。
  倭寇问题,可不是明朝才有的特殊问题,早在郑和开着大福船打倭寇之前,李芳远就站在全罗道,站在釜山,望着大海打倭寇了。
  现在的倭寇问题已经不太严重了,但总会时不时过来一趟。
  李芳远不希望倭寇不请自来,又考虑到朝-鲜内部问题不少,于是大笔一挥,废掉自高丽以来的私兵制,实行统一的府兵制。
  天才的君主都差不多,第一刀,都从军事开始。
  第六百零九章 大朝觐的序曲(三更)
  山东布政使司。
  布政使李彦祯看过名单,核对清楚人数之后,就准备出发了,身后是山东六府、十五州、八十九个县的几乎所有官员,一百多号人,顺着北风南下,准备参与朝廷的大朝觐。
  按照洪武时期的规制,三年一次大朝觐,届时各地府、州、县官赴京朝觐。
  大明一千多个县,近两百个州,还有一百多个府,如果这些官员各自上路,那是很不安全的,也是很容易耽误时间的,万一谁走错路,睡过了头,大朝觐的时候点名不在,那就麻烦大了。
  所以每次大朝觐,并不是知县、知府出门乘坐二路驴车去京师,而是先换乘八路牛车去布政使衙门签到,然后等着同僚一个个赶过来,最后一起手牵手,唱着歌,奔赴大京师。
  虽然大朝觐规定各地官员必须参加大朝觐,但还是有一些特殊的豁免条款,比如这位是四川知县,不巧的是,他即不是在成都附近当官,也不在重庆、广元,而是在泸沽县,虽然家里有个泸沽湖,静美的不成样子,但要从泸沽跑到成都,再从成都跟着跑到南京……
  考虑到一些边远地区,特别还是边远山区的官员,人家去京师一趟,路上至少得三个月,如果走得腿疼,中间又休息几天,估计要半年,这样一算,去京师跑一趟,这还得大一岁……
  这要三年任期,两年干活,一年出差,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所以对待这些官员,朝廷是需要提前给皇上递名单的,告诉哪些官员来不了,或实在是太难来了,皇上给个恩典,让他们待在原地接受考核吧。
  这些官员提前收到恩准,自然就不需要跋山涉水了。
  除了这些官员之外,一些出了自然灾难、战乱盗贼的地方,官员需要留下来安抚民心,需要处理的事很多,朝廷也会恩准其不需要参与朝觐。
  所以,山东青州知府黄子澄就没有跟来,青州嘛,今年乱了那么久,总需要黄子澄这个知府坐镇,办点事的。可黄子澄不这样想,青州这地方冬天很冷,再安抚民心,老百姓也不出门啊。
  谁愿意顶着呼呼的大北风出去遛弯的,再说了,冬天也不需要收拾什么庄稼地,也没人愿意起来干重活,这个时候官员的作用已经不明显了,只要百姓有吃的,冻不死,那就没官员啥事了。
  黄子澄很想回京师参与大朝觐,这是一次与朱允炆叙旧的好机会,也是让自己重新回到京师的好机会。可惜,自己被“恩准”留在了青州。
  不过,青州不是自己的长居之地,一定会早点回京师的。
  黄子澄很自信,而他的自信,来自于他的朋友。
  开封城。
  齐泰、景清都收到了黄子澄的来信,景清拿着信去找齐泰,开口就是:“我们需要帮帮黄子澄,他在青州实在是太难了。”
  齐泰沉默不言。
  景清继续劝道:“眼下京师大朝觐在即,若黄子澄留在青州,待三年之后再朝觐,实在是有些太久。他被下派,只不过是说错了话而已……”
  齐泰看了看景清,倒了一杯茶递了过去,依旧没说话。
  景清是喋喋不休:“青州乱与黄子澄有什么关系,眼下人已经安顿好了,他也该回去了,现在朝廷免他去大朝觐是什么意思,一定是解缙故意将他的名字写在了最上面……”
  齐泰打了个哈欠,耳边嗡嗡作响。
  景清说到最后,实在是有些烦了,起身道;“你倒是给个话啊。”
  齐泰摸了摸胡子,拿出了黄子澄送来的信,道:“信中之言,极尽辛酸之词,看者落泪,闻者伤心。只不过……他苦,能苦过我们开封府吗?”
  景清张着嘴,不知道如何反驳。
  开封府的苦景清是一口一口吃下去的,官场坍塌,需要重建官场,百姓离心,需要重建民心,硬生生将一群连裤子都穿不起的百姓,弄到了家里至少能吃得起饭的地步。
  为了这些,付出的是什么,是两条腿将开封府所有县都走了好几遍,是亲自杀掉了一个又一个自己提拔与信任的官吏,是和百姓一起,耕种土地,当牛一样汗流浃背!
  这些苦,不是寻常官员能吃得了,也不是寻常官员能想得到的。
  为了开封府治,为了彻底解决民生问题,齐泰、景清几乎是呕心沥血,日以继夜地处理政务,走访民情。
  但是!
  黄子澄苦吗?
  他够苦吗?
  黄子澄在青州的事,并不是什么秘密,加上三人之间偶有书信往来,还是清楚黄子澄干了什么事的。
  凭着良心来说,黄子澄在青州是做了不少实事,比如安抚百姓、重新分配农田、重建青州城、招揽商人,将一座死气沉沉的城池,逐渐恢复了生机。
  但,也只限于此了。
  黄子澄没有像齐泰、景清一样,动不动就“背着”府衙去县里,去百姓家里,去田间,而是自始至终,都待在了青州城中,指挥官吏去办事。
  这种指挥,能说他苦吗?
  不苦,不够苦,却在书信里写满了辛酸与眼泪,是为了什么?
  装!
  装苦!
  齐泰与黄子澄都是东宫官员,早期跟随在朱允炆左右,但齐泰这是第一次看清楚黄子澄的另一面,矫揉造作,博取同情。
  若他真苦,也就罢了。
  齐泰以朋友的身份,愿意在大朝觐时,给朱允炆提一提黄子澄,可现在,他戴着虚伪的面具,让自己去求恩情,齐泰自认为做不到!
  景清明白了齐泰的意思,仔细想想也是,自己和齐泰两个人也是被连累到开封府办事的,既然离开了京师,就要有地方官的觉悟,而不是一心想着重新回去,而忘记了真正要办的事。
  “若是我们什么都不说,怕是不好交代吧。”
  景清有些犹豫。
  官场上的朋友,坐着的都是友谊的小船。你帮我,我就帮你,你不帮我,那咱们的小船说翻还是要翻的,至于是你溺水,还是我上岸,那就看翻了之后的手段了。
  现在黄子澄通过书信的方式,隐晦地请求景清与齐泰帮忙。如果不帮,那黄子澄估计会一叉腰,一口痰,喊一句:“呸,都是什么朋友……”
  齐泰揉了揉眉心,黄子澄能在青州过得那么滋润,齐泰与景清可是疏通了不少关系的,要不然以他得罪了耿炳文的前科,能安稳睡觉都是个问题。
  可让人郁闷的是,齐泰与景清疏通关系的事,黄子澄自己不知道,还以为耿炳文怕了自己……
  看吧,办好事,不留名,也是有麻烦的……
  正因为黄子澄自认为齐泰、景清一直没帮自己,这才张嘴要求帮忙,兄弟头一次张嘴,你们总不能拒绝吧?
  齐泰与景清这个时候也不可能回信告诉黄子澄:兄弟,我们之前帮过你一次了,这一次实在是帮不了啊。
  “帮吧。”
  齐泰有些头疼,补充了句:“我来写一封奏折,在大朝觐结束之后,递给皇上,你就不要参与其中了。”
  景清看着齐泰,凝重地点了点头。
  黄子澄是因为说错话,举荐错人,判断错局势被赶出京师的,对于睿智的朱允炆而言,这类人是不受待见的,替黄子澄说话,是需要承受很大风险的,说不得还会被连累。
  北直隶,静海。
  宋正臣站在呼啸的北风之中,鼻子被冻得通红,双手已龟裂出了道道口子,里面显露着鲜红的肉,身后是御史、给事中与静海的一些官员。
  现在的宋正臣,已经不是齐王祸乱青州时小小的七品御史了,而是都察院佥都御史,正四品。
  眼前是一道河,因为枯水季的缘故,原本近六丈宽、深近一丈的河水,却显得萎缩了稍许。天寒地冻,河面之上早已结了厚厚的冰,哪怕是人在上面行走,冰面嘎嘎响,也不会落水。河的对面是一排排民居,说是民居,不如说是寻常土坯房与茅草屋。
  宋正臣来这里,不是看河的,也不是滑冰的,而是骂人的,骂的人,是静海知县、县丞、主簿与一干官吏。
  从房屋里走出来的百姓,顶着呜呜的风,看着宋正臣训斥官员,眼眶有些红。
  宋正臣呵斥道:“静海想要移民,朝廷给了,你们也答应好好接收,好好安顿,这就是你们所谓的安顿,所谓爱民如子,与静海百姓无异?王澶知县,你告诉我,此地民居到静海县城有多远?!”
  王澶瑟瑟发抖,低声道:“二十,二十多里。”
  宋正臣气愤地走了两步,喊道:“好一个二十多里,你为什么不把县衙搬到这里来?路程遥远,与县城如此距离,你让他们这些移民来的百姓如何活过这个冬日?他们辛劳了几个月,身体如此疲乏,正是需要修养,身体多病的时候,你将他们安置在二十多里外,他们如何去寻医抓药?”
  “是,是我们考虑不周。”
  王澶声音更低了。
  松正在伸手指向民居,道:“赵宾县丞,这屋舍是你安排人修的吧?”
  “没错!”
  赵宾高声喊道。
  屋舍虽然不如北直隶那么豪华大气,但质量还是过得去,大风大雨也吹不垮,不怕宋正臣挑刺。
  宋正臣看着赵宾那张等待自己夸奖的脸,上前就是一脚,对倒在地上的赵宾喊道:“你瞎眼吗?这里是会通河北段,北面还有三角淀,一旦发了洪水,这些百姓该怎么办?我翻阅过静海县志,十年之中,有两次水患波及两岸!你打算把百姓的家按在河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