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周百通笑了笑,对宁妃说道:“这位贤惠的夫人啊,可知京师粮食什么价,是一两银子一石八斗。这要在苏州,一两银子可以买四石米,只要运到京师,这就是一倍的利。别看滚利少,可咱有河道之便,一年运个一百万石,利还不有数十万两?”
  “再说了,粮食不是其他货物,还得看时节、看人脸色,张罗招揽,这只要是运出去,就不愁卖掉。朝廷在收,城里各大粮食铺子也需要不是?”
  宁妃有些惊讶,道:“苏州粮食为何如此便宜?”
  不等周百通解释,朱允炆便说道:“物依稀为贵,什么东西一旦多了,也就不值钱了。苏松熟、天下足也并非是虚言。”
  从朝廷每年的税赋与粮食供应上来看,南直隶、浙江与江西三地,已超全国其他各地总和。这里粮食价格便宜一些,也属物价规律使然。
  只是沈一元将生意做得这么大,实在是让朱允炆有些吃惊,看来这些商人也和后世商人一个样,开始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了,什么本来是卖布的,开始涉足造车了,原本卖扇子的,准备兼-职卖大哥大了。
  资本的扩张能力,实在是令人震惊。
  “除了沈家,还有几家?”
  朱允炆询问道。
  周百通指了指不远处的店铺,道:“那,前面就是胡家的粮行,再不远处,是石家、吴家,这三家的粮食生意虽不如沈家,但在这苏州也是头一号。再下面就以一些散户为主,多是做本地生意的。”
  朱允炆点了点头,道:“那就去胡家看看吧。”
  胡家的粮行有些大,自右侧门进去,便可以看到长长低矮柜仓,柜仓有木板隔断,在每个隔仓里,都堆满了粮食,有稻谷、小麦、大豆、小米、糯米……
  而在高处,则挂着每一种米类的木牌子,正对着下面的柜仓。
  右侧是柜台,之上摆放着一个黑漆算盘,柜台之后,则站着一位年过四十的尖脸中年人,正面带笑意迎了过来。
  “客官,想要买什么粮食,咱胡氏粮行可没陈米,皆是今年新打的粮食。”
  掌柜到了近前,安排伙计招呼。
  朱允炆走到稻米前,将左手抄入米中,取出一手米,右手轻轻拨去一些米粒,然后拿起了一粒米,仔细端详了下,送入口中,一咬便碎,不由吐掉,对掌柜说道:“你刚刚说,这里的粮食都是新米,没有陈米?”
  掌柜地自信地说道:“没错,这点咱还是可以保证的。”
  朱允炆将手中的米抖到柜仓里,拍了拍手,又走到小麦柜仓里,端详之后,又咬了几颗麦粒,才说道:“掌柜的,这新米自是有,可这里面掺杂了不少陈米吧?”
  “你休要胡说!我们胡氏米行从不欺人,是新米就是新米,你若不买就走人,莫要胡言耽误我做生意!”
  掌柜有些恼怒,厉声道。
  朱允炆看向左侧谷仓,道:“经商信用第一,说好的新米,却以陈充新,以次充好,混杂一起售卖,在我看来,这可以说是奸商了。”
  掌柜怒目而视,指着朱允炆喊道:“你小子是不是砸场子的?老子在这苏州城卖粮卖了十几年,从没有人说一句不是!你若买就买,不买就给我滚,再敢污蔑我家粮行,小心把你送官法办!”
  “这,这……那什么,公子啊,这胡氏粮行的招牌还是有的,不至于以陈充新吧。要不这样,我们换一家看看?”
  周百通有些着急,看了一眼胡氏掌柜,惹不起,只好劝说朱允炆。
  朱允炆微微摇头,道:“做生意就要有做生意的样,是真的,假不了,是假的,真不了。今日能以陈充新,以次充好,他日就敢欺民霸市,哄抬物价!若知晓之人皆是闭口不言,躲避而去,那入店之人岂不全是吃亏之人,被宰羔羊?”
  周百通惊讶地看着朱允炆,心中想着:不就是一个米粒的问题,陈米也吃不死人啊,至于说得如此严重?再说了,你是外地商人吧,怎么一点都不通情达理,不晓圆滑世故?
  即使是他们掺了陈米,哪怕是掺了沙子,也跟你一个买米的没关系吧,他们总不可能亏待大商人,这里的货物,也就是给本地人吃而已。
  宁妃走出来支持朱允炆,有些生气地说道:“新米是新米的价,陈米是陈米的价,以陈充新,掺杂在一起,不是欺诈百姓又是什么?商人若是没有底线,就应该狠狠管管。”
  朱允炆知道,后半句是说给自己听的。
  掌柜被气坏了,门口过往之人见有热闹,也便围拢过来,指指点点,嘈杂一片。
  “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胡氏粮行以陈充新被人点了出来。”
  “谁这么大胆子,难道不知道这胡氏粮行背后的主人是谁吗?”
  “谁知,怕是外地来的,哎,这是要吃亏啊。”
  “可不是,事情闹大了,那位一跺脚,还不得出人命。”
  “且看看吧。”
  人群中,夹杂着感叹之声。
  朱允炆见此,便看向掌柜,道:“以陈充新,往小处说,只是你们昧了良心,往大处说,可是扰乱商业风气,欺民诈财。你既然不承认,那就找一些经验丰富之人来辨识一二,不就清楚?”
  掌柜暗暗咬牙,今天还真的是忘记看黄历了,这一开市怎么就遇到这档子事,这个家伙如此面生,口音里丝毫不见吴侬软语,想必是外地来的,既如此,那就不要怪自己了。
  “若是你错了,要给我们道歉,还要赔偿一千两!”
  掌柜咬牙喊道。
  “一千两?”
  围观之人不由惊呼。
  这可是一个巨大的数目,足够买几千石粮食了,寻常之家有这笔钱,完全可以逍遥自在三辈子了。
  如此豪赌,在这苏州城可不多见。
  朱允炆淡然地看着掌柜,道:“没问题,若你错了,这家粮铺我要了。”
  “你!”
  掌柜的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大胆,还想染指自己的店铺。
  不过,自己没道理会输!
  “好!”
  掌柜直接答应下来,道:“就由你来选人分辨新米还是陈米,莫要说我欺负你!”
  朱允炆淡然一笑,看了一眼周百通,道:“你不是本地通吗?去找三五个米粮老人来,让他们过来辨一辨。”
  周百通脸色有些难看,喉结抖动了几次,看向掌柜,还想说话,却不料薛夏一把将周百通推至门口,道:“让你去找,就快去找!”
  “好……”
  周百通无奈,只好钻出人群,还没走出多远,就被两个伙计给拦住了去路。
  “接着!”
  一个小小的钱袋便丢了过来。
  周百通连忙接住,掂量了下,面露喜色,道:“这是?”
  其中一个伙计说道:“这些钱是给你的,无论你请谁来,都要带一句话给他们。”
  “什么话?”
  周百通握着钱袋。
  “告诉他们,他们要来的地方是胡氏粮行,是胡氏!”
  伙计说完,便不再拦着,自顾离开。
  周百通脸上挣扎了下,看着手中的钱袋,这里面至少有二十两银子,不过是传句话而已!
  收起银子,周百通就走向沈家粮行,然后又从沈家粮行走出,前往孙家……不多时,就找来五位粮行的行家里手,进入胡氏粮行。
  杨春是沈家的掌柜,主管沈家在苏州的布行与破楚门外的粮行,平日里自然少不了与其他粮行打交道。
  不管暗地里是不是问候过彼此父母,但明面上都是和气生财,你挖你家的井水,我抽上塘河的河水。
  可见了鬼,今日胡家的井水竟出问题了,还让自己过去去看看,到底井水是清澈的,还是浑浊的。
  胡氏啊,不好惹!
  人家背后站着的可是苏州通判,惹急了,大笔一挥,把自己给判了,那就太亏了。
  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出商人的好戏
  宁妃看着自信的朱允炆,便坐了下来等待,忽闪的目光中,透着几许遐想。
  一个帝王,懂得是不是有些过多了?
  医用纱布,羊毛纺织,新式账册,新式炉子,混凝土道路,还有那可以看许远的望远镜……这些都出自于朱允炆的手笔。
  他有时会说出莫名其妙的话,似乎没有人听得懂,但经过他的解释,又都能豁然。
  不说他在虎丘时缅怀沉思的神情,就说今日这粮行中,他竟然知晓看、闻、尝来辨别陈米与新米,这对于寻常之人,断难分辨。
  自己在杭州时,曾见识过掌柜如此行事,但若是让自己去辨别,还是抓瞎。可朱允炆却很自然地做到了,这显得极不寻常。
  要知道他生活与成长的时代,不是朱元璋打天下的时代,不需要他到处溜达,体验民间疾苦。听闻他小的时候就在深宫之中,最多出门走走南京城,即使是这样,也不可能懂得新、陈大米的区别。
  太祖的孙子总不可能逛粮铺买大米去吧?
  宁妃发现朱允炆有着无数的神秘,而正是这神秘,深深吸引着自己。
  朱允炆走向宁妃,坐在一旁,道:“你不会怪我将事情闹大吧?”
  宁妃浅浅一笑,道:“此事看似小,实则大。商人劣性总需要有人管一管,不然,他们会忘乎所以。想来夫君今日所为,也不止是对一个粮铺出手吧?”
  朱允炆微微点头,看了看门口的群众,道:“你也听到了?”
  宁妃想不听到都难,围观之人也有好心的,提醒了几次,甚至有人明晃晃地说胡氏粮行有靠山,斗不过,忍一忍,让一让,事情就过去了。
  朱允炆低声道:“原想着只是惩戒下失信商人,现在看来,惩戒胡氏粮行已经没有意义了,还需要狠狠敲打下粮行背后的那个人。”
  薛夏走了过来,低声道:“有人买通了周百通,请来的粮行掌柜也收到了暗示,怕是没有人会与胡氏粮行作对,据调查,这粮行背后之人,正是苏州通判胡忻。”
  朱允炆嘴角含笑,道:“莫不是他们还敢当着百姓的面,弄虚作假?”
  宁妃眸子微微一动,期待道:“指鹿为马毕竟有些夸张,鹿非马,再如何指,也成不了马。可这新米与陈米,却容易混杂在一起,做点手段还是容易,看你如何收场。”
  朱允炆哈哈笑了,站了起来,招来孙栋,吩咐道:“以敌之矛,攻敌之盾,且如此……”
  孙栋了然,走了出去。
  周百通回来了,带来了五个掌柜,笑呵呵看了一眼胡氏粮行掌柜,又惋惜地看了一眼朱允炆,道;“这五位掌柜可是苏州各粮行、粮铺的主事人,经验丰富,绝不会有错。”
  胡氏掌柜对来的五位掌柜拱了拱手,道:“杨掌柜,孙掌柜、石掌柜、刘掌柜,吴掌柜,几位能辛劳来一趟,一定要仔细看清楚了,看看我胡氏粮行到底有没有以陈充新,以次充好!也好还我等一个清誉!”
  胡氏两个字,被咬的很重。
  几位掌柜连忙回礼,纷纷表示:“自当尽力。”
  “你还有何话要说?若没有,那就来开验吧!”
  胡氏掌柜看向朱允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