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架空 > 镇抚大秦 > 第595节
  “铸币权下放并不是什么好办法。”
  “也只能用这一次。”
  “一旦有了这次的经验,地方势力定会大幅警觉,朝廷再想如法炮制,也会无比的艰难,毕竟那个‘称钱衡’的东西,也就第一次能起大用,而且现在多半只是为了表现对朝廷忠诚,等他们真的反应过来,定会大幅警惕的。”
  扶苏点头。
  前面嵇恒提到‘称钱衡’,他其实也不以为然。
  只是后面细细琢磨了一下,才知道‘称钱衡’的确是一手妙棋,因为朝廷颁布下去,恐很多人都不会在意,都只会认为朝廷是无力监管,迫于无奈随手安排的,而实际上,地方官府为了尽可能的向朝廷表示忠诚,大多都会遵从,毕竟只是一个秤盘,又算得了什么?
  加之。
  放开私铸钱币。
  地方势力来钱太快了。
  自然不会那么心急火燎的去制造劣币,不然落到朝廷耳中,免不得有人要丢官,因而早期为了稳妥起见,都会是足额足量的,也就会一步步引向嵇恒所说的‘良币驱逐劣币’。
  但吃了一次亏之后,这些人自不会再吃第二次。
  日后也会越来越不起作用。
  更关键的是。
  朝廷日后是会把铸币权收回的,那就相当于,他们这么辛辛苦苦的铸钱,最终都为朝廷做了嫁衣,心中更加不会对这些政策上心了。
  嵇恒缓缓道:“下放铸币权,只能是天下货币紧缩的时候才能用,而且不能用太久,不然天下这么多铜矿大肆铸造铜币,货币的价值只会不断贬值,最终的情况,其实过去咸阳经历过一次,只不过那一次事出突然,也非是货币自身贬值导致的。”
  扶苏蹙眉。
  他面露一抹不解。
  咸阳何时出现在货币问题的?
  随即。
  他想到了一件事。
  扶苏沉声道:“当年的兰池?”
  嵇恒点头。
  他淡淡道:“当年始皇兰池遇袭,关中大索一月,在这一个月时间里,关中粮价飞涨,原本五六十钱一石的粮价,一下子飙升到了一千多钱,这也导致,当时关中不少人饿死,甚至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这种情况跟货币膨胀类似。”
  “但又有所不同。”
  “货币膨胀是货币大为贬值,原本五十六钱能买一石的粮食,等日后却是要一两千钱才能买到一石,甚至是一箩筐的钱币,都换不了一石米。”
  “所以铸币权必须要尽快收回。”
  “不然天下货币泛滥,受苦受难的还是底层。”
  扶苏心神一凛。
  他也知晓了其中的利害,连忙拱手道:“扶苏记住了,定会早日将铸币权收回,绝不让其旁落太久,更不会容许天下货币贬值到如此地步。”
  嵇恒轻笑一声,目光深邃道:“扶苏,你又错了。”
  “货币,同样是一场战争。”
  “只不过相较于沙场上的战争,货币战争没有了血与火罢了。”
  “但这却是大一统战争的延续。”
  第420章 治理!有治,还要有理!
  嵇恒并未说谎。
  货币本身就是大一统战争的延续。
  从秦朝统一货币,再到刘邦分封诸侯,各地诸侯王、巨富商贾私铸货币,到汉文帝下放铸币权,汉景帝打压诸侯,收拢货币权,再到汉武帝刘彻解决了诸侯王的问题,又通过一系列手段,摧毁了富商豪强,彻底收回铸币权,最终确立‘三官五铢钱’制度。
  自此货币真正完成了大一统。
  从合到分再到合。
  这场货币一统的‘战争’,整整持续了一百多年。
  大秦现在同样在走历史的道路。
  秦一统天下,只完成了地域上的统一,‘书同文,车同轨’等大一统制度,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而天下真正落实大一统落实的,还要等到汉武帝时期。
  在秦始皇到汉武帝这一百多年间,便一直是中央跟地方,民间跟朝廷的对抗。
  这场战争还要持续很久。
  若是扶苏没有正视起来,忽略了货币的重要,早晚有一日,会跌倒在这上面,货币事关着经济,经济乃一个国家的命脉,若是货币不能一统,所谓的大一统,只是个空架子,华而不实,外强中干。
  嵇恒道:“不要把货币看的那么简单。”
  “秦的大一统,远没有到放松的时候,更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甚至只是刚刚开始。”
  “书同文,车同轨,才刚刚迈进。”
  “想要让天下真正一统,还需要三代、五代,甚至更多代君主去达成,就如秦一统天下一般,是奋六世之余烈,而想完成真正的大一统之制,同样需奋多世之努力。”
  “容不得半点松懈。”
  “更容不得半点懈怠疏忽。”
  “货币其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若是不重视货币,大秦迟早会吃大亏的。”
  “始皇兰池遇袭,其实触及的不深,很多人都没有意识,但实则这已显露出了一些苗头,便是货币变得不值钱的局势下,人命会如草贱。”
  嵇恒一脸肃然。
  扶苏正襟危坐,不苟言笑。
  他自然是看的出来,嵇恒对这个话题很认真,也很在意。
  嵇恒站起身,负手而立,冷声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始皇的很多政策,都颇为受人诟病。”
  “但始皇的着眼点,不是这些人能看到的,他谋得非是一时,而是万世。”
  “你以为始皇所说,其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当真只是说说的?”
  “始皇是真有如此想法!”
  “也真这么做的。”
  “放眼过去,天下一直都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寻常黔首除了购买粮食、铁器和交税之外,生活中基本是用不到货币的。”
  “天下一统以来,固然是百废待兴,但天下经济其实一直都很凋敝,也并未得到真正的发展,这主要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大秦‘万象更新’,征发了太多黔首去服役,导致地方人口不足,甚至空有两三千万人,但落在地方却是‘地广人稀’。”
  “而另一方面则是大秦的重心都在恢复农业生产上。”
  “所以大秦这些年,各种兴修水利,疏浚河流,修建道路,很大部分原因,都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农业生产,这其实也算是一种路径依赖。”
  “毕竟大秦一直遵循的便是‘耕战’!”
  “但天下不可能一直这样的。”
  “过去商品买卖,基本都只存在于城邑。”
  “然而随着天下真的稳定下来,底层民众或多或少会渐渐存下一些财富,在过去,他们用不到多少货币,但随着经济发展,商品交易的逐渐繁荣,各种商业税也如火如荼,而在这种情况下,天下对货币的需求量是极具加大的。”
  “这才是六国货币复起的原因。”
  “大秦的经济再凋敝,再怎么被压制,相较于战乱时候,终究是有发展的,天下这么大,经济一旦流通起来,需要的货币量同样很大,而且大秦的体制,其实就是一个大撒钱的体制,这也注定了,大秦的货币流通量会很高。”
  “而这也是大秦日后需考虑的。”
  “大秦真正完成了大一统,要怎样对天下进行治理。”
  “如今这个危机并没有爆发,因为大秦缺少钱币,而且很长一段时间,至少数十年内,大秦都不会面临这种问题,因为随着大秦对天下控制力加强,地方的需求会不断扩大的,即便货币大量铸造,朝廷征收的大量商税,也会将这部分超发的货币消化掉。”
  “钱币的质量越来越高,铸币的利润就越来越低,也能一定程度降低供给。”
  “再加上等到天下真正安宁下来,各种制度逐渐完善下,国库便会开始疯狂的存钱,像个貔貅一样,只进不出,也会减少货币的流通量,但这种局面是不持久的,一旦开启战事,或者是朝廷有什么重大的工程要启动,便会对天下大撒钱。”
  “天下钱币流通量太大,也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这的确会稀释持有者的财富,但最终受害的还是底层民众。”
  “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钱少了不够用,多了会伤害到天下,但那个度却很难把控。”
  “大秦有一条律令,便是可以通过献钱币来获得爵位,这也会导致,贵族贪官污吏,之前靠着铸钱聚敛巨额的财富,到日后再用交钱的方式,来逃脱法律的制裁,甚至是对抗朝廷。”
  “律法同样要与时俱进。”
  “治理,治理。”
  “除了‘治’,还要有‘理’。”
  “若是‘理’跟不上,所谓的‘治’,便是无头苍蝇,蒙头乱撞,早晚会出大问题的,而‘治’是官府需要去解决的,但‘理’却未必要落到官府头上。”
  “而是当落在‘学室’上。”
  “不过我并不喜欢‘学室’,因为学室是培养官吏的,大秦需要提出并完善‘理’的,当是另外一个场所,我更愿意称其为‘太学’。”
  “太,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
  “大秦需要这样的一座纯学术类的‘太学院’。”
  “这些人求的不是官,而是天下道理,这跟政治无关,而是关乎着世界宇宙的运行,洞悉宇宙之规律并为天下所用。”
  “治是实践,理是理论。”
  “唯有理论跟实际结合,才能让大秦走的更远,而非是盲人摸象,根本不知自己在摸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