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架空 > 镇抚大秦 > 第193节
  公子高连忙作揖道:“还请先生直言。”
  嵇恒摇了摇头,道:“有些事还不到时候,也不是现在,我唯一能告诉你们的,便是军功爵会逐渐改变,而在改变的途中,会促就大量的变化,你们若能借此抓住这些变化,未必不能获得爵位。”
  “到时出仕也未尝不能实现。”
  “军功爵制要变?”公子高一愣,他狐疑的看着嵇恒,眼中露出一抹诧异,这个消息他都未曾听闻,嵇恒是如何知晓的?
  不过他倒也没有怀疑。
  嵇恒之才。
  他可是有所了解。
  嵇恒都如此说了,想必当是如此。
  只是嵇恒这番话太过笼统,也完全没有给出信息,他们就算想利用其中的变化,也根本无从谈起。
  胡亥开口道:“嵇先生,你把话说明点。”
  “军功爵会怎么变化?”
  嵇恒看了胡亥一眼,嘴角露出一抹微笑,他淡淡道:“军功爵制眼下已不适合大秦了,只是由着世人的习惯,依旧在执行着,但大秦其实已很难支撑军功爵制继续运行了。”
  “所以军功爵制定然会变。”
  “不过在变之前,大秦会逐步兑现过去的承诺。”
  “部分实赏,部分虚赏。”
  “最终用价值相当或者说是略劣的功赏去兑现,而那时关中会有大量得到实赏及虚赏的民众,朝廷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去面对处理这部分。”
  “其中很关键的一点,便是准许低爵位子弟入学。”
  “你们的机会就在其中。”
  嵇恒将心中想法缓缓道出。
  第169章 教化之功,利在千秋!
  听到嵇恒的话。
  公子高等人心中一惊。
  他们确实没有想到嵇恒会说出这番话。
  大秦并不禁止民众接受知识,但教育本身就是极高的门槛。
  而且要求很高。
  就大秦目前而言,唯有爵位达到大夫级的官吏,才能供应的起子弟入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家境殷实的豪强、贵族,能通过举荐或者保荐的方式进入学室。
  但无一例外,对家境都有很高要求。
  大秦施行的是‘壹教’。
  即统一教化。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大秦旨在通过设立于各郡县,专门培养法律人才的‘学室’完成官吏培养。
  而这些‘史子’‘弟子’是大秦未来的储备官吏。
  非史子也,毋敢学学室。
  眼下嵇恒之意,分明是要降低入学标准。
  而且会降的很低。
  他们对此其实是很费解的。
  这真的可行吗?
  嵇恒自看得出几人的疑惑不解。
  但这的确就是他的想法。
  现在读书的成本太高了,寻常的一枚竹简造价近乎十几钱,寻常家庭根本就供应不起,就算是大夫级的官员,年秩高达六百石,也仅仅只能供应少数几名子嗣,由此足见教育成本之高昂。
  然他的主张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变国家’。
  如何变?
  自然要从底层出发。
  现在贵族跟底层的鸿沟依旧存在。
  唯有将这道鸿沟彻底填平,才能真正的做到变国家。
  知识改变命运!
  改变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
  也有国家!
  公子高拱手道:“嵇先生,你此言是当真?”
  “而今天下学习的造价之高昂,根本就不是寻常家庭能供应的,就算是朝廷出手,恐也难以维持,其中耗费的钱粮更是海量,朝廷是不可能同意的,也根本就支撑不起。”
  “先生此言托大了。”
  嵇恒轻笑一声,并不在意道:“我所说的入学,跟你们理解的‘入学’不一样,在你们眼中,入学是进入学室,变更户籍,成为大秦未来官吏的储备力量,但在我这不是。”
  “我所说的儒学很简单。”
  “只教识文断字。”
  “并不教授律令,也不教写作、军事。”
  公子高沉思了一下,再度摇了摇头,凝声道:“依旧可行性很低,教习的耗费无比庞大,爵位稍低的家庭,根本就担负不起,即便只教习最基础的,也依旧不是很多民户能支撑的起的。”
  嵇恒微微额首,冷声道:“那就把造价压下来。”
  “嗯?”
  嵇恒冷冷一笑,道:“读书的成本的确很高,但具体又高在何处?”
  “竹简的造价?”
  “书本?”
  “还是传道受业的夫子?”
  “竹简短时没有办法解决,但常人真就非竹简不能习文?”
  “我看未必。”
  “而且传道受业,重要的从来不是竹简。”
  “而是书籍!”
  “过去书籍存于周王室及相关诸侯,而后天子失官,学在四方,大量书籍散溢到了地方,继而促就了诸子百家的兴起,同时也造就了百家争鸣的盛世,即便如此,书籍其实依旧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为上层人垄断!”
  “随着天下一统,知识再度开始向上层集中。”
  “这种情况还在不断加剧。”
  “对于大秦官吏、贵族、豪强而言,他们其实是乐于见到这种情况出现的,与此同时,同样乐于见到的还有儒家,因为底层这块地方,朝廷不看重,不去占领,自会有其他人去占领。”
  “等百年后。”
  “天下就会形成一个古怪的情况。”
  “分明是法制当道,但法制在天下的影响,却越来越弱。”
  “儒学反而大兴。”
  “作为朝廷,不能只计较一时得失之利益,而当纵观于天下十年、百年、千年,有时甚至要做逆势之事,将教育低爵化、普及化,才是大秦今后真正要做的事。”
  “唯有如此。”
  “大秦的根基才能稳固。”
  “才不至于为儒家钻了空子,让法制沦为摆设。”
  闻言。
  公子高也是吓了一跳。
  他怎么也没想到,知识聚于上层的后果会这么严重。
  但朝廷哪有钱供应的起这么多人?
  非是不想。
  而是实在做不到啊。
  公子高苦笑道:“先生立足高远,我等实在佩服,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朝廷眼下根本就拿不出钱财,又谈何去实现先生所讲的‘低爵化、普及化’?”
  “先生太高看朝廷了。”
  嵇恒摇摇头。
  他平静道:“事在人为。”
  “大秦想坐稳天下,就当稳住根基。”
  “现在教育的确很难。”
  “但却可以试着做一些改变。”
  “秦篆的教习难度很高,那就放弃秦篆,改用更为简练的隶书。”
  “学室的成本很高,那就不走学室。”
  “只学基础的识字。”
  “识文断字很考究功底。”
  “那就做一些便于常人理解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