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青杏 > 青杏 第25节
  长青微笑:“是好事。董掌柜说他家的铺子里现在差不多都有你的货了,让你这边能多加工就多加工,过了年他家有往南方去的商队,准备带上些货,那边不种红薯,估计能卖得多。”
  许杏大喜:“太好了!”
  第45章 香肠作坊
  终于等到了销路扩大的确切消息,许杏精神大震,连忙回去找长山,安排协调工序和培训人手,风风火火的样子让长青忍俊不禁。
  他站在院子里看了一会儿,才摇摇头,自己回了前头院子去读书。许杏的生意越做越大,自己也得抓紧时间才是。
  这一阵子因为盖房子,很多时候都只能停工,实际攒下来的淀粉只有一千多斤,粉皮就更少了,要及时交货,工期实在是有些紧张。即使已经多招了两个人,许杏也还是自己又动了手,多干一点是一点,反正货随时都能走。
  去县城的交通问题一直都是找村里老贺家的大儿子解决的。他家里因为开着小粮铺,在村里倒换粮食,因此置办了一辆牛车,自家不拉粮食的时候就让大儿子赶着接送乡民去镇上,赚个路费。许杏他们一开始去县城的时候是搭东岳村一家人的牛车,但是离得远,拉货就不方便了。许杏试着去贺家问了一回,贺大郎立刻就说:“还找别村的干啥?我又不是不认得路。”于是每次都是提前两天说好,送一个来回给七八十文到一百文不等,贺大郎非常靠谱,双方皆大欢喜。
  这一次长山也去跟贺大郎早早定下发货的日子,可是贺大郎摇了头:“不行,太多了拉不了,得好几趟。”
  这么着,从十月十六开始,陆陆续续的往县城拉了四趟,才算是把这个月的订单完成。可是顾不上缓口气歇两天,接着就要赶十一月的货了。
  累固然是累,可是有活干就有钱赚呢,许杏也好,作坊里的几个人也好,都是累并快乐着。
  结清了十月份的货款,许杏和从县学回来的长青一起回家,路上贺大郎就和长青聊起天来。
  因为贺大郎已经有三十岁了,算是长辈,自觉和许杏这么个半大不小的小姑娘没啥话说,平常送货路上都是跟长山说话,许杏在一边听着。今天作坊里有好几个人去卖红薯,长山便没来,来县城的车上只坐了许杏一个,因此除了说几句天气不好的时候能不能送货之类的话他就不作声了。
  好在回程有长青在,他就打开了话匣子。
  “看你们一趟趟的送货怪挣钱的,我寻思来一回县城也别白来,这不趁着你们没过来,我也去弄了点子货回村里去卖卖。”许杏他们上车的时候发现牛车上堆了些东西,贺大郎便解释道。
  许杏坐下看了看,似乎是些粮油一类的,果然贺大郎就说:“弄了些红糖,酱油和醋,再就是些大米,咱村里没有的。有你们弄的这桩营生,现在家家都卖红薯,谁手里没有几个钱呢,过年了好卖。”
  真是个商机,许杏佩服。
  长青也说:“贺大叔您真是有头脑。”
  “嗨,跟你们这有学问有手艺的没法比,要不是跟着你们来县城,我也想不到这个。”贺大郎拢了拢身上的棉袄,“原来官差下乡让种这红薯的时候说是能多产,能吃饱饭,谁想到这玩意儿还是个能换银子的好东西!”
  “所以朝廷推广红薯,实在是件好事。”长青看一眼许杏,笑道。
  “可不。这红薯秧子什么的喂猪也好,养猪的人家多,今年猪肉都贱了。”贺大郎道。
  “猪肉都贱了啊……”许杏插嘴道,“是杀猪的不收吗?”
  “杀猪的收啊,还有贩子呢!不过这东西活着拉走得喂得管,贩出去一趟少了干不着,要是杀了就放不住了,屠户都是一头一头的杀,想卖得快就得便宜。”贺大郎道。
  接下来的路上,许杏没怎么说话。长青注意到了,估计她是在想什么事情,也不打扰她,只跟贺大郎说些庄稼收成之类的闲话。
  到了家,长青才问:“我看你路上好像有些心事,能跟我说说吗?”
  许杏摇头:“不是什么心事,就是听着贺大叔说今年猪肉贱,想起来前几日大姑也抱怨了一句,说好不容易养大了猪,又要压价钱,心里不得劲儿,看来这事儿今年挺严重的。”
  “大姑这人总是要掐尖,总要占尽了便宜才罢休的。”长青不以为意。
  许杏忽然问:“范大哥,你还记得你去考试的时候我给你带的风干肠吗?”
  长青就笑了:“自然记得,味道极好,又方便得很。头一日我请酒店伙计给切了带进考场,竟还被衙差搜检时讨去几片,后来两日我干脆就没切,在里头大口吃肉,爽快得很。”就着许杏给炸得喷香的方便面条,他在考场里可一点儿委屈都没受到,比起前一世在考场里喝水啃凉包子,这生活实在是天壤之别。他能考得好,除了他自己准备充分之外,吃得好身上舒服状态好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那你说我若是加工了那个来卖,如何?”许杏又问。
  长青连忙肯定:“自然做得,那东西味道好,又能放得住,有些像南方人吃的火腿,不过更合咱们北方人的口味。”
  “我若卖得贵些,不知道能不能成。”许杏有些犹豫。
  “不如这样,如今是十月底,你需要多少时日能做好?我下次去县学的时候或者你送货的时候给董掌柜那边带去些,看他那里能不能卖。”长青提议道。
  许杏点点头:“镇上刘老板那里也去问问,他酒楼上总是要下酒菜的。那就这样,开始赶工吧。”
  按照现在的价格计算,成批收猪肉的话平均十文钱一斤,加工成香肠怎么也能卖到二十文一斤,扣除调料、肠衣这些成本和人工,一斤香肠差不多能挣五文钱,即使不长期做,趁着年前这段时间集中做一批,赚个快钱也是好的。别忘了,长青那儿还等着钱买地呢,他把钱借走了,自己也得有银子周转才行啊。
  许杏拿定了主意就不再纠结,先找村里杀猪的柳三,定下来买猪肉猪肠的事儿。她并不打算直接跟养猪的人家买猪,要杀猪什么的实在是麻烦,而且她只要猪肉,猪头猪蹄这些东西还得处理,不如找屠户方便。
  柳三自然愿意做这单生意,不过面上犹豫:“长青媳妇啊,你这样买法,光把好肉买走了,我这剩下的玩意儿不好出啊。”
  “柳三叔,您可别糊弄我呀,谁家过年不弄个猪头?猪蹄子啥的都能熬猪皮冻哩,您手艺好,从前我就听婶子说上您这儿晚了都抢不着,还能不好出了?”许杏笑嘻嘻的讨价还价。
  “我听说你做了大生意,还真是嘴皮子不饶人。”柳三摇摇头,“我收整头猪是十文一斤,给你光留好肉,我得加上点儿,十一文一斤,少了不行啊,我还给你收拾好呢,保准给你的都是好肉。”
  许杏觉得在自己承受的范围内,就答应了:“那我先要五百斤。您要是有肠衣,给我留着哈,我单独买。”
  “放心吧,包在我身上。”柳三痛快应了,“羊肠行不行?”
  “怎么不行的?都行都行。”许杏留了两百文定金,就赶紧回家收拾地方了。
  毕竟绕不开范家人,她走到巷子口,脚下一拐,先去了范氏家,把这个事情说了。范氏大喜:“我这就去找柳老三去,让他先把我家的猪收了,看在你的面儿上,怎么他也不能推脱了。你是不知道,前日我去找他,他竟然跟我说要八文钱一斤收,气了我个倒仰。”
  话带到了,许杏要走,范氏又说:“你要做那个风干肠,我去给你打下手啊?旁的不会,切肉剁肉我可是会的。”
  如果不是总想着算计自己,正常干活赚钱,范氏这人其实还是很能干的,许杏觉得找谁都是找,便说:“是得找人,不过真就是切肉剁肉这样的活,一斤肉多成肉馅我只能给两文钱,不知道您愿意干吗?”
  范氏想了想,同意了:“猪一杀,我也没事了,给孝诚孝勇两个挣个笔墨钱也好,谁叫你姑家穷呢。”
  她这儿说定了,许杏就回去跟作坊里安排了香肠的事儿,人是用不到作坊里的人的,不过需要用些地方来晾晒香肠,让大家小心些,别给溅上水就好了。
  “就在后院里做,反正咱家的猪也不留了,一总清出来。这活小丫头小小子干不了,都得老婆子们来,就在后院,你不是有多余的炉子吗,提个过来,冷不着还说说闲话,还有钱挣,够舒坦的了。”金氏知道了,便给出主意。
  许杏没意见,这边儿又找了两个村里的妇人,连上范氏和赵氏,就在家开工了。
  销路方面,第一批样品出来的时候,镇上刘老板要了一百斤,单家要了两百斤,董掌柜那边直接一千斤。
  董掌柜还托长青带了口信:“这个东西最好能长远做下去,再多些货也能吃下。”
  对此,许杏表示,没啥可说的,撸起袖子干吧!
  不过要是长远做下去,场地和人员都是问题,得认真核算才好,这个新年,看来是非常忙碌的一个新年了。
  第46章 新年愿望
  因为香肠风干需要时间,场地人手又有限,整个十一月,许杏这边一共就出了一千五百斤香肠,刨除成本,她赚了六两银子。
  许杏觉得很满意,再加上红薯作坊那边的进项,进了腊月,她手里已经有一百两半银子了。
  她终于舍得奢侈一下,拿出零头,给自己又添了一身新棉衣和一套外衣。没办法,这一年她基本没怎么亲自干活,吃得还好了,个子长高了一大块,去年的衣裳又小了。
  等长青回来,她取了银子交给他:“范大哥,你不是要买地吗,这是七十五两银子,够了不?”
  长青看着面前薄薄的两张银票和整齐的银锭,心下感慨,许杏果然是不一样了,那些一个铜钱一个铜钱的数着算计的日子是一去不回了。不过终究是好事,他便接过来道:“只知道你日日忙碌,没想到你竟如此发财。”
  许杏笑嘻嘻的说:“也没有很发财,反正除了给你这些,我还有攒下的呢。”
  “那便好,省得你没银子给伙计发年礼。”长青看她笑,自己也跟着笑起来,看来银子真是能给人带来快乐。
  说起年礼,许杏最后考虑,还是分开办的。香肠临时作坊这边,因为干活的时日短,便给的少些,一个人一百文钱,一对猪蹄。其实外人就两个,这些东西还是有一半落在了范家人手里。红薯作坊那边多些,六个人,每个人八百文钱,一对猪蹄,五斤粉皮,五斤豆油,另外又给长山包了一个五百文的红包。
  除了长山的那个红包,剩下的都不是秘密,于是眼热这份工的人更多了。当然,也有人开始议论,范家的小童养媳怕是真的挣到大钱了,不然不能这么大方。
  这就看出长青这个秀才功名的好处了。即使有人议论,也没人敢随便说什么不三不四的话,毕竟秀才老爷是不能冒犯的。就是有人打听到赵氏头上也没用,赵氏一问三不知,说来说去也说不到点子上。
  赵氏正为这些事儿闹心呢。本来她已经许久没整什么动静了,当然也跟长青许杏都不怎么理会她也有关系,然后就赶上了香肠这个事儿。
  家里的猪是她一年来辛辛苦苦喂的,可是卖了猪,银子让老太太收走了,她连摸都没摸一下。本来想着没有猪了她能歇一歇,结果许杏在家里招人灌香肠,老太太一张嘴就让她也去。累得要命也没见许杏多给点儿工钱,跟旁人都一样,这就罢了,那香肠竟是真的全都卖了,也不说给家里留一点儿。
  她就问了那么一句,好家伙,儿子拉了脸给她脸色看,婆婆又训了她一顿,敢情这些日子她是白辛苦了?
  许杏还真不知道这些。因为赵氏亲自在许杏手底下干过活领过银子之后,总觉得她顶有威严,就有点儿怕她,并没敢直接找她说道。她自然是准备留一些自家吃的,不过既然货都出了,自家吃的她现做就好,没想到赵氏心急挨了训。
  对许杏来说这些都是小事,她把自己做的香肠挂在屋檐下晾晒的时候,长青带着新地契回来了。
  赵氏也顾不得生闷气了,就连一向很沉得住气的老太太也面露喜色:“咱家如今也有二十亩地了,过年的时候好好跟你爷爷说说。”
  长青倒是很淡定:“奶奶,我新买的也都是下等地,出息不大行,就准备种红薯卖点儿银子。”
  “下等地也不妨事。”金氏摆手,“现在有了红薯,只要是地,就有出息。再说了,好好整治,种上几年,地养熟了,一样能成好地。”
  “我打算全都赁出去,如今是不能再种了,开春就叫人开出来,春天先种上红薯,到秋天能卖几个钱就卖几个钱,到时候再种麦子,慢慢的就能一年收两季了。另外,已经买了这么些地,也就不必再让我娘下地了,一起赁出去算了。”长青心中早就有了计划。
  前一件事金氏十分赞同,许杏的红薯作坊已经让她,或者说村里所有的人都看到了红薯的经济价值:“这样很是。只不过咱家那两亩地跟那些地也不挨着,如何赁出去呢?”
  这不是问题,不想让赵氏在家里闲着才是问题,长青心里明白,也不挑明,只说:“现在地里种好的麦子肯定是咱的,我打算等夏天收了麦子再赁出去,不管是谁,给我一半收成就行了。”
  金氏扭头看着赵氏道:“你养了好儿子,给你撑腰哩,那往后你就在家里当富太太吧。”
  赵氏不敢多嘴,不过眉梢眼角掩饰不住的喜意。
  “这买地的银子全是许杏给的,我自己的廪银也没有几个,还要应酬学里,实在剩不下几个。”长青接着道,“许杏辛苦一年,全都在这儿了。”
  金氏就道:“许杏是个好的,也确实是辛苦了。”虽说秀才可以免二十亩地的赋税,可并不是所有的秀才都有二十亩地的家底的,就凭一个月二两的廪银,得多少年才能置办起来?
  因为要给员工发过年的福利,腊月里商行也基本上都不跑货了,许杏这边产量也就减少了许多,最终到腊月二十作坊关门的时候,她手里也就攒下了七八百文钱的净收入。
  这也不算很坏,许杏并不失望,该花的银子总是要花的。到过年的时候,她还是主动交上了下一年的生活费。现在这种菜里有油天天有肉的伙食,让她掏钱都甘心了许多。
  范守业又是腊月二十八才到的家,这次回来给长青带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
  长青道了谢就收了起来,面上并不见多么惊喜,心里却是感慨,前世可是一直等到他中了举,才得了这么一套东西,如今到底是不一样了。
  他忽然想到了五舅奶奶那句许杏能给自己带来大福气的话来,这神婆信口胡诌的话竟是真的。
  今年范家有大喜事,长青以案首的好成绩考中了生员,成了范家族里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秀才,接着家里又连续的买地,也成了家里有二十亩地的富户,金氏难得的精神大震,亲自操持着过年的一应事宜,年货置办得十分丰盛,让许杏都大开眼界。
  等到范守业回来的时候,过年的准备都已经妥当,他到处看了看,尤其是去后院看了许杏的新作坊,面上也毫无轻慢之色,而是对儿子和这个小小的儿媳都十分尊重:“你们弄得很是不错。”
  被夸了一句自然比被骂了一句让人心里舒坦,不过也仅限于此。许杏听长青说了,范守业在府城做的是石材倒卖的生意,似乎是跟许多大户和官府都有交情,但是未必真的很有势力,反正那些交情都是拿银子堆出来的。
  “他看着风光,实则也没给家里几个钱。也许每次回来会给奶奶十两八两的家用,娘那里只会少不会多,真要是算起来,他还比不上你给家里钱多呢。”长青跟许杏说,“他说做了一单董家的生意,大概是董家人修园子还是什么,从他那里走的石料,怎么也能赚几百两,也算是沾了你的光了。”
  “这意思是我已经不欠他人情了呗。”许杏道,“毕竟‘吃水不忘打井人’嘛。”
  长青微笑:“不欠了,你不欠任何人的,是我欠你许多才是。”
  许杏摆摆手:“不用着急,慢慢还,我手里还有周转的银子呢。”
  “快到子时了。”长青指指门外道,“今年真是托了你的福,不少人家都买了爆竹来放,你听这动静。”
  “新年要来了。”许杏凑近些道,“祝范大哥新年快乐,心想事成,桂榜题名。”
  长青心中暖意融融,含笑看着她:“那我就祝你平安康泰,财源广进。”
  今年的年夜饭里鸡鸭鱼肉俱全,除夕时的那顿饺子也喷香可口,许杏吃饱喝足,躺在暖和的被窝里,舒服的叹口气,往后的日子应该会越来越好了吧。
  因为长青的身份不一样了,终年在城里的范守业也回了家,大年初一,来范家拜年的人就格外多。金氏让赵氏准备好了茶果点心,好好招待,她就喜欢看这热闹,听这些恭维她的拜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