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娇娇,爹爹一直都相信并期待着,终有一日聚拢的光芒会冲破黑暗,而那冲天的光芒里,是我们所有人波澜壮阔、真实灿烂的一生。”
  这些话,乔忠国在心中反复咀嚼了无数遍。
  这个觉悟萌芽在听到娇娇心声的那一刻,而后在一次次改变命运的节点变得愈加深刻且坚定。
  这些文绉绉的话,乔忠国今后都不会再说了,他今日诉诸于口,只是想告诉他的心肝娇娇,她不必扛下一切,不必将所有人的生死都压在自己的肩头。
  人各有命,而这场盛大的抗争需要他们每个人的决心与努力。
  娇娇闻言满心震撼,甚至因为乔忠国的话而热泪盈眶。
  这一刻,爹爹给了她最深的共鸣,也让她紧绷的心弦如释重负。
  乔天经见状眉间带笑,一旁的乔地义却一脸迷茫。
  他不懂方才还在聊北境的疫病,怎的就说到了“烛火”,说到了“抗争”。
  乔天经看出了乔地义的茫然,他嘴角不由地微微扬起。
  这次北境之行,主场要交给二弟了,他毫不怀疑,二弟会因此受到一系列冲击,而后生出属于他自己的觉悟。
  他忽然有些期待,或许下次再见,二弟便会褪去如今的青涩与迷茫,变成令北国人闻风丧胆的第二个乔将军!
  乔地义不明白为什么大哥对着他笑得意味深长,为了不显得自己很憨,他也故作意会地嘿嘿一笑。
  乔天经:“......”
  他的傻二弟啊......
  午后,北境疫病肆虐的消息便传开了。
  年关将至,北境又远在千里之外,按理来说为了民心稳定,这样的消息该捂得严严实实的才是。
  但是乔天经和谭瀚池商议过后,却觉得这个消息不能瞒,不仅如此,还要宣扬得天下皆知!
  这场疫病来得如此蹊跷,又发生在与北国接壤的武定关,几乎触动了所有雍朝百姓的敏感神经。
  说这其中没有北国的手笔,谁信?
  当年北国无故进犯,屠戮边城百姓,烧杀掠夺,已然是不解之仇,如今又在年关之际散播疫病,戕害武定百姓,简直丧尽天良!
  北伐一战本就势在必行,而这场疫病阴谋更将雍朝人的北伐情绪推向了顶峰!
  谭瀚池在请示过沈元湛后,手书《北伐传檄天下文》,字字铿锵、掷地有声,瞬间传遍京都,而后广发四海!
  第449章 热血杏林
  与此同时,邹太医以年迈之躯自请北行,为解伤寒之疫的消息也传开了。
  当日下午,太医院便炸开了锅!
  邹太医在太医院中是泰斗般的存在,如今竟请旨远赴北境攻克伤寒,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几乎令所有太医心神大震。
  一个时辰不到的功夫,左右院判便收到了十数名年轻太医的自荐,请求跟随邹太医北行,生死不论!
  左右院判大惊,急忙捧着自荐书求见圣上。
  与此同时,邹府外更是热闹万分。
  京中有郎中、药徒听闻消息,竟直接寻到了邹府门口,直言自己颇通医术,愿随邹太医奔援北境。
  而邹太医的儿子直到家门被围才知道,自家老父竟要去北境!?
  “爹!”
  邹妙春急忙奔向书房,风风火火推开房门,只见满屋狼藉,邹太医蜷坐在地上,手里正捧着一本书。
  “爹,外头都说您要去北境?爹啊,您都一把老骨头了,这疫病不是非要您去才可啊!”
  邹妙春绕过满地杂乱走到了自家老爹的身旁,却见老爹摩挲着手中的一本书,对他的话恍若未闻。
  “爹?”
  邹妙春猛地提高了嗓门。
  邹太医后知后觉抬起头来,嘴角含笑:
  “找着了,就是这本,当年研究了一半,如今终于要再捡起来了。”
  “爹!”
  邹妙春闻言满脸的不赞同。
  就算他爹有“神医”之称,但到底年迈了,这一路北上就要吃尽苦头,何况疫病猛如虎,万一爹有什么三长两短,他远在千里之外,连收尸都不能啊!
  邹太医似乎早就料到自家儿子不会同意,他抬起头来,凝肃了神色,沉声说道:
  “妙春,爹已然给你挣下一份家业,当年你娘走的早,将你们拉扯到如今,爹也不算是有负你娘临终所托了。”
  “爹这把老骨头,活到如今的年岁已经差不多了,当年为了生计、为了照顾你们兄妹,爹抛下了心中所求入宫做了太医,如今该是重振旗鼓了。”
  “别拦爹,若能将这本书写完,爹死而无憾了。”
  邹太医扬了扬手,邹妙春抬头看去,书封笔迹潦草,写着大大的《伤寒》两个字。
  邹妙春动了动嘴,望见自家爹苍老却容光焕发的面庞,忽然喉间酸涩。
  他脑海中闪过一段记忆。
  “爹,孩儿要改名!妙春、妙春!他们都说这是女孩名!”
  爹蹲下身来,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道:“妙春啊,别听他们胡说。”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妙手回春,恩同天地呐!”
  “爹......爹如今拘于宫中,有些事做不得了,只盼我儿好好学,将来立身杏林,不求名垂千古,但求一身医术妙手回春,造福后世万万代。”
  “妙春妙春,愿人间无疾,处处妙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