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皇兄何故造反? > 皇兄何故造反? 第47节
  “李侯爷,咱们真的,就这么答应郕王了吗?这件事情,可”
  李贤叹了口气,幽幽道。
  “如今我勋贵一门,已是案上鱼肉,臣气焰一日胜过一日,我等勋贵几无幸存之理,至于宫中,你也瞧见了,太后是万万斗不过那位郕王爷的,若不搏上一把,我勋贵何时才能重现鼎盛之时?”
  郭晟默然无语,最后只得长长的叹了口气
  第47章 慈宁宫中
  慈宁宫。
  “你说郕王召见了三位勋贵?可探听到他们谈了什么?”
  孙太后靠在软榻上,听着李永昌的禀报,额头忍不住一阵发胀,问道。
  这几日下来,孙太后觉得,自己把前半生没操的心,全都补了回来。
  一边担心着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另一边还得密切关注着朝局的动向。
  天知道昨天夜里,金英回来一五一十的将集义殿中议事的经过,以及兵部发来的军报告诉她之后,孙太后几乎气得差点昏倒。
  她怎么生了这么一个糊涂的儿子!
  这头她还在帮他勉力遮掩,稳定朝局,结果那边他竟然干出拿功臣家产慰劳敌人的事情,没得被人抓住了话柄,大做章。
  还有那个郕王,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竟然敢下令各个关隘守将,拒绝瓦剌的一切要求,这要是万一他们恼羞成怒,对皇帝下手可怎么办呀
  孙太后又愁又气,白头发都多了不少,慈宁宫的瓷器更是碎了一地。
  所幸还有个金英是能顶事儿的,给她出了两个主意,一个是赶快册立太子,另一个则是拉拢勋贵。
  册立太子还算顺利,不管是内阁还是礼科,都十分配合。
  但是勋贵这边
  今天一大早,郭晟他们递了牌子要进宫觐见,孙太后颇感高兴了一阵。
  郕王那边,摆明了是要打压勋贵,她正好拉拢过来。
  要知道,如今京城当中的大部分兵力,看似是在她的手中握着,但是孙太后心里跟明镜似的。
  她实际上能够掌握的,无非是焦敬暂时管着的京营而已。
  要知道,如今皇帝已经亲政数年,兵权一向都是被皇帝掌握的,她一个深宫太后,又不想着谋朝篡位,自然不会在兵权方面下功夫。
  焦敬本身是外戚,他的妻子是先皇的姐姐庆都大长公主,当初孙氏掌管六宫,庆都大长公主则是掌管宫外皇庄,妯娌俩关系很好。
  焦敬自己也是走了庆都大长公主的门路,找孙太后向皇帝提起的,有了这一层关系,孙太后才敢放心地倚重他。
  至于剩下的锦衣卫和京卫指挥使司,皇帝在的时候,自然是效忠皇帝。
  如今皇帝不在,他们看似是听从太后的诏命,但是孙太后心里头清楚,自己实际上对他们没有什么太大的约束力。
  尤其是京卫指挥使司,如今掌事的孟瑛和张輗,都是靖难勋贵,世家出身,若是能够把勋贵们拉拢过来,这京师的兵权才算是握得稳。
  毕竟,京营一向是由勋贵来执掌,就算是郕王想玩什么花样,搞了个什么廷推,也绝不敢从勋戚的手中抢京营。
  不然,那帮勋贵可是要拼老命的!
  今天郭晟三人,在慈宁宫当中的表现,也再次让孙太后确认了这一点。
  本来和他们谈过之后,孙太后这些天提起来的心,都已经放下了大半,但是听说郕王又召了他们过去,这心竟又提了起来。
  尽管她知道,只要郕王想要京营,勋贵就不可能和他站到一起,但是回想起这些日子一来,朱祁钰的种种表现,孙太后总是感觉不太放心。
  “回太后,郕王召见几位勋贵的时候,遣退了随侍的内臣,就连金公公,也被他寻了个由头打发走了,所以他们到底谈了什么,暂时还打探不到。”
  李永昌道:“不过三位勋贵出宫的时候,脸色看起来都不太好看的样子,大约,应该是谈崩了吧”
  孙太后不由感到一阵烦躁,轻哼一声道。
  “这么紧要的事情,竟然能被支出去,哀家要金英去做什么?还有你,什么叫大约谈崩了,这等事情,是能糊弄过去的吗?”
  见太后娘娘生气了,李永昌赶忙下跪请罪:“内臣无能,太后娘娘恕罪,臣这就遣人去几位勋贵的府里去问,定给太后娘娘一个准信。”
  眼瞧着李永昌可怜巴巴的样子,孙太后摆了摆手,道。
  “罢了罢了,遣人暂时不必,如今正是用人之时,这般举动,未免让成安侯他们心生疑虑,你起来吧!”
  李永昌擦了擦头上的汗,慢慢站起来。
  却听孙太后叹了口气,幽幽道:“哀家总觉得,这个郕王在密谋着什么,明日朝会,定有大事发生,可惜哀家毕竟是后宫之人,不方便过去瞧着”
  这个时候,外头走进来两个内官,在李永昌的耳边说了几句,然后递上一份奏疏。
  李永昌于是走过来,道:“太后娘娘,这是礼部上的册封仪注,据说郕王那边已经批了,时日就定在后日!”
  三日后?
  孙太后将奏疏接过来,仔细的翻了翻,眉头略略舒展了几分。
  这倒算是个好消息!
  她之前听从金英的建议,直接省去了所有的步骤,下旨册封东宫,虽然名义上是省去了步骤,但是也并非真的省去了。
  只是将名分先确定下来,之后肯定要再补上册立仪典。
  要知道,仪典的意义并不只是礼法那么简单,盛大繁复的仪典,更多的是为了昭告天下,宣示东宫的正统性。
  若非是现在这个局面,孙太后也不愿省去那么多的步骤。
  仪注是礼部上的,孙太后摊开仔细看了一番,许是因为礼部从前几日就已经开始准备了,所以大多数的礼制还是有的,尽管已经一压再压,但是几个紧要的地方,还是有的。
  譬如说最关键的,太子在武群臣的见证下,依次拜见皇帝,太后,皇后,授以东宫册宝。
  虽然如今是特殊情况,只能由她来代替皇帝主持仪典,但是无论是册封的地点,还是群臣的见证,礼部都没有任何错漏。
  然而孙太后还是觉得不对。
  倒不是礼部的仪注不对,这些官员都是规制的行家了,他们拟定的规制,出不了什么大错。
  她是觉得
  孙太后皱眉问道:“郕王没有从中作梗?”
  李永昌摇了摇头,道:“没听说,说来内臣也觉得奇怪,礼部本来定的是七日之后,据说是郕王提议,提前到三日之后”
  孙太后心里那种不安的感觉越发的强烈。
  她有一种预感,郕王既然连册封之事都不在意,甚至通过这种方式,希望能够牵制住她的精力,定然是所图甚大。
  十有八九,问题就出在明天的朝会上。
  不行
  孙太后霍然而起,在殿内来来回回走来走去,过了片刻,拧着眉吩咐道:“李永昌,你传信给金英,让他务必想个办法,无论如何,明天朝会,哀家也要在场!”
  第48章 神秘的军报
  集义殿中。
  送走了礼部的胡濙老大人,不多时,成敬便进来禀告,说是兵部侍郎于谦和左都御史陈镒求见。
  朱祁钰让成敬将人领了进来,二人板板正正地行了个礼,然后便在内侍的伺候下落座。
  “二位联袂而来,可是有何要事?”
  抿了口茶,朱祁钰开口问道。
  照规矩,陈镒的官阶要高些,所以是他先答话,道。
  “王爷误会了,臣和于侍郎并非联袂而来,只是恰巧在宫外碰上,便一起进来了。”
  “臣此来,至于臣此来的目的,是为了朝野上下的舆情。”
  “昨日各衙门公布了土木军报,我朝野上下群情激奋,六科十三道更是为我大军痛惜不已,这些奏疏想来已经送到王爷案头,不过刚刚通政司来传令,说王爷将这些奏疏一概留中。”
  “御史科道闻此消息,皆心中惶惶,故臣前来将舆情禀明王爷。”
  陈镒说得很委婉,但是朱祁钰很快就明白过来。
  是底下的那帮御史在闹腾了!
  想想也是,作为大明著名的嘴炮选手,好不容易遇见了这么个大事,而且是政治绝对正确的大事。
  这帮御史言官,肯定是要好好的发光发热。
  具体的说,就是上本弹劾一应人等,追究责任,还有一小部分建言献策的,但是也是少数。
  作为正本清源的急先锋,这帮御史们本以为自己的奏疏递上去,很快就能得到批准,然后狠狠的惩戒那些导致大明战败的罪臣,顺便给自己一个敢言直谏的好名声。
  可谁料到,面对这样合理且符合大势的要求,他们的奏疏竟然被留中了?
  留中是什么意思,简单的说,就是不批准也不反对,冷处理。
  这怎么能成?合理诉求没有达到,这帮御史言官肯定不会罢休的。
  前头已经说过,都察院的体制特殊,哪怕是身为言官大头目的左都御史陈镒,也最多能够控制不到三分之一的御史,他们真要闹腾起来,可是谁也管不了。
  因此预感到奏疏被留中之后可能引发的问题,陈镒这才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
  略一沉吟,朱祁钰开口道:“土木之败,究竟该如何定性,此事尚待斟酌,何况北征乃皇上一力坚持,如今皇兄陷于虏贼之手,以臣议君,是为不敬,故而六科十三道的这些奏疏,本王皆不能批。”
  陈镒皱了皱眉,这帮御史上的奏疏虽然不会经过他的手,但是都并非密奏,既然留中,自然是明发到了通政司,他过来之前,大略都看过了。
  没记错的话,这些奏疏大多都是弹劾的王振一党,还有些是弹劾随行勋戚大臣的。
  御史们的确头铁,但是也不是傻子,哪怕心里知道,王振一党的背后其实是皇帝在撑腰,这次大败,也有很大的原因是天子放纵王振弄权所致,但是这奏疏里头,似乎没有人提到天子。
  如此,又何来的以臣议君?
  陈镒迟疑片刻,一抬头,正好看见朱祁钰意味深长的眼神,额头上顿时便冒出了一阵冷汗
  朱祁钰又将目光投向于谦,不过等了片刻,于谦却没说话,朱祁钰只得开口问道:“于侍郎此来,又有何事?”
  刚刚陈镒和朱祁钰的对话,于谦也在旁听着,虽然他没有看过言官们的奏疏,但是光凭这几句话,于谦便已然能够隐约品出几分意思,是以一时之间,没有注意朱祁钰的目光,此刻听他问话,连忙收拾心情,开口道。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