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历史架空 > 大明嫡子 > 大明嫡子 第301节
  如今再派出锦衣卫前往西班牙,自然不可能让这帮杀才去和西班牙的国主交涉建立往来,也不可能在西班牙国内杀人。
  那这些人去了西班牙还能做什么。
  窥探地形、势力、国情……
  夏原吉一瞬间想到了很多的东西。
  然后,便目光暧昧的看向走在前面的皇太孙。
  皇太孙所图甚大啊!
  只是万里之遥,大明当真有机会如同征讨交趾一般的,抵达欧罗巴之地吗?
  随着这个想法的产生,夏原吉已经不由自主的联想推演了无数种可能。
  一个幅员辽阔远超前元巅峰时期的大明?
  夏原吉觉得自己五脏六腑都在颤抖。
  只是当出现那样一个大明的时候,天南海北之民,又该如何连通?
  还有之后的一系列问题。
  不知不觉,夏原吉只觉得自己整个脑袋都在沸腾,难以抑制。
  后脑勺一阵阵的抽抽着,让夏原吉眉头皱紧。
  这时候,一直走在前面的朱允熥忽然停下脚步,转身看向脑瓜子一抽一抽的夏原吉。
  这厮怎了?
  压下心头的疑惑,朱允熥笑问道:“维喆兄可会农活?”
  “嗯?啊?”夏原吉这时候还满脑子大明征讨欧罗巴的事情,闻言一脸茫然,半响之后才涨红着脸道:“臣少时读书,曾在田间做过农活。”
  朱允熥笑着拍拍手:“既然如此,咱就放心了。”
  说完之后,朱允熥便转身跨进一道府门。
  夏原吉抬头。
  上林苑监。
  竟然已经从城西江边码头到了城东的神烈山下。
  夏原吉强忍着心头的推演和疑惑,带着由锦衣卫搬运的那只装有红薯藤的橡木桶进了上林苑监衙门。
  “臣等恭迎殿下。”
  上林苑监里面的前湖畔,袁素泰现在已经彻底不穿官袍了,连带着一众的上林苑监官员也都整日里穿着农户的衣裳上衙。
  夏原吉就跟在朱允熥的身后,目光疑惑而又好奇的看着眼前这群,如今已经位同五寺的上林苑监官员们。
  和朝堂上其他官员很是不同。
  这是夏原吉的第一印象。
  而朱允熥已经笑道:“今日从夷商那边得了几样新种子,还要袁监正与上林苑监诸位今岁抓紧时间培育出来。”
  袁素泰恭恭敬敬如同一名老农点着头:“臣等定然尽心竭力培育新种。”
  所有猛的抬头:“可是殿下前些日子悬赏的新种?”
  朱允熥点点头,招招手:“此乃辣椒,种子都是生的,这时节种下培育幼苗虽然有些迟,但也不算太晚。孤看过,大抵有三种,上林苑监还要分开种植。”
  而后,朱允熥又指向被人抬过来的橡木桶。
  “此物,便是红薯,乃可令我大明子民饱腹之物。不宜栽种于积水处,也不可种于黏土地,当选松软少水的沙土地,分叶苗扦插栽种,农肥稀释滋养。”
  袁素泰听着朱允熥的介绍,双眼大放异彩。
  连连招呼过来身后的同衙官员:“辣椒取籽,栽种在前湖边新垦出来的那片菜地,派人专司看护,要防虫,每日记录长势,本季以育种为要,下季要再培育分辨种植区别。”
  几名官员便立马带着上林苑监的经年老农将那一袋子辣椒带走。
  朱允熥也不假阻拦。
  自从洪武二十五年开始,上林苑监在培育农作物上便有了长远的发展,如今都已经开始尝试杂交的上林苑监,单纯的培育辣椒,不是难事。
  而袁素泰最后,则是将全部的精力和注意都放在了摆在自己面前的橡木桶上。
  饱腹之物。
  扦插栽种。
  土质松软。
  太孙说的每一个字,都被镌刻在自己的脑海之中。
  转瞬,袁素泰便拱手道:“前湖和琵琶湖中间,有块地土质颇为松软干燥,乃沙土地,周围山林今岁刚被砍伐,光照也足,想来足以扦插栽种红薯。”
  朱允熥一听上林苑监里就有这样的地,哪里还愿意等待。
  谁知道现在这桶红薯藤还能生产多久,按照范虫所说,原本还有另外好几桶枝叶都已经枯萎、红薯腐烂。
  他也不敢耽搁久了。
  当即一帮人便乌泱泱的去了前湖和琵琶湖中间少水的沙土地上。
  “先要将地起垄,做好排水沟,随后可以扦插了。”
  看着已经被翻垦过的地,朱允熥直接了当的吩咐道。
  红薯实在是太好种了。
  甚至只要有块旱地,稍微的准备一下,再将枝叶扦插进土里,灌溉上稀释的农肥,后面几乎就完全不用照料了。
  袁素泰点点头,已经布满泥土的大手一挥,当即就有一帮穿着农衣的上林苑监官员带着一帮老农进到地里开始起垄。
  趁着这个机会,袁素泰又到了橡木桶边,伸手掐下来一根枝叶,看向朱允熥:“殿下,只需如此扦插进地里即可?此物当真能让我大明百姓饱腹?”
  一旁的夏原吉心有所感,稍稍上前两步,想要更近一些的观察这位已经官至从三品的上林苑监监正。
  朱允熥亦是走到橡木桶旁,招手邀请袁素泰和夏原吉两人一起过来分红薯藤。
  几名上林苑监的官员立马殷勤的上前,拿着一个竹篮站在一旁,好等太孙和监正分好红薯藤就可以放进竹篮里。
  朱允熥则是一边分,一边说道:“红薯算得上是最容易栽种的作物了,且不要求地力。而大明也并非所有的土地都是上好的水田,还有无数的旱地。往日里栽种水稻、小麦不足产,如今有红薯,便可弥补旱地贫瘠的产出,且远比水稻的产量更高!”
  “殿下,敢问这红薯能亩产几何?”
  袁素泰停下了手上的活计,目光真诚的注视着眼前的皇太孙。
  朱允熥却是一下愣住。
  脑袋里飞快的换算着明制重量。
  一旦约有一百二十斤左右。
  红薯的亩产是多少?
  两千到三千公斤。
  那就是四五十石的亩产。
  只是……
  “估摸不下于二十石的亩产!”
  朱允熥最终给出了一个极为饱受的亩产数字。
  毕竟这个时候的红薯很显然不能和后世想必,后世的高产红薯那是通过了培育和改良的。
  然而。
  二十石的熟悉一说出。
  整个现状一片哗然,而后就陷入到深沉的寂静之中。
  夏原吉长大了嘴巴,他清楚的记得原本在宫中的时候,太孙殿下说的是十石的亩产,那个时候自己等人就已经是极为不相信,甚至燕世子都愤而反驳。
  如今太孙殿下竟然说这红薯能达到亩产二十石!
  二十石啊!
  哐当一声。
  已经归为从三品的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彻底失神,哗啦一下整个人就跌坐在了地上。
  一旁,围着三人的官员们,也纷纷都震惊不已,犹如听到了天书一般。
  “二十石啊!”
  “亩产二十石啊……”
  “我大明如今最高产的田地,亩产也不过三四石……”
  “呜呜呜呜……”
  “若是……呜呜呜……若能二十石亩产……”
  “我大明足可永不加赋啊!”
  转瞬之后,堂堂的从三品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已经是嚎啕大哭了起来。
  一边哽咽嚎哭,一边还不断的抽噎道:“二十石……二十石……便是只有十石,我大明便可永不加赋!便可永为中原正统啊!”
  随着袁素泰嚎哭起来。
  整个红薯地上,从上林苑监的官员到那些为上林苑监雇佣的农户,也都纷纷哭了起来。
  一时间,这处神烈山脚,哭声连绵。
  第二百九十四章 功盖三皇 德过五帝
  永不加赋。
  这是古往今来至圣贤明君王最高的追求,从不曾有过更改。
  然而,却又因为人世间四时变更、天灾人祸,庙堂之上一次次的无奈或有意而为,将王朝社稷的风险,通过加赋的手段转移给了身为最低层的社稷百姓。
  本就生活艰难的百姓,面对天灾人祸本就脆弱不堪,本就沉重的赋税制度上,还要再增加可能赋税,一日复一日,加赋就成了压垮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