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2114章
  这埋怨福晋的话,初瑜作为出嫁的女儿,偶尔能说一下。只要不流传出来,也无伤大雅。弘曙作为王府未来的继承人,却不能这样做。
  真相如何,已经过去。弘曙要是真记恨上七福晋,闹出旁的出来,就是两败俱伤的下场。
  他思量再三,还是决定旁观,不参合进去。等到有机会,告诉岳父,也是罪过。
  侧福晋“三七”过去没几日,圣驾回銮。
  这“大计天下”也留下了尾巴,关系到小两百官员的仕途胜率,这四下里钻营得还少了。
  就连曹府,都接连招待了两位客人。
  一位姓曹的知府,浙江金华人,并不是曹府族人,但是祖上与曹府有往来。他须发皆白,依仗着年岁大,提及两家祖上的交情。
  一个姓孙的郎中,就是孙文成的堂弟,是孙家嫡系子弟。
  曹寅在时,这两人就曾上过家门,所以曹颙也认识。
  他们倒是真当曹府是亲戚了,半点不含糊,理直气壮的说出所求。
  曹颙看着两人,只觉得脑袋里是浆糊,转而渐渐清明。
  他已知道,这次大计,多是清理的皇子家奴。
  眼前这两人,官不高,名不显,却是不知不觉的择了门墙……
  第0946章 京察
  这次“大计”后,圣驾回京,就轮到“京察”。
  曹颙那位远方表叔孙郎中,就败在“京察”上。
  所谓“京察”,就是对京官的考核,曹颙也未能幸免。只是孙郎中是五品官,有顺天府衙门负责考校;曹颙这个二品侍郎,则是直接参加吏部与督察院的考试。
  没错,这京察的主要手段就是“列题”、“引见”与“会核”。
  列题是关于朝政撰写条陈;引见是由吏部开具履历单引见给皇上;会核则是衙门长官对下属的考语。
  这考核标准,并不是凭借长官主观,而是有标准。
  以“四格”、“六法”为考核标准。所谓“四格”,就是指“才”、“守”、“政”、“年”。
  “才”是才干,分为长、平、短,曹颙是长;“守”是操守,分为廉、平、贪,曹颙得了个“廉”;“政”是政务,分勤、平、怠,曹颙是勤;“年”是年龄,分青、中、老,曹颙是青。
  “六法”则是指六个方面的缺失,“不谨”、“罢软无为”、“才力不足”、“浮躁”、“年老”、“有疾”。有了这六个方面的缺失,分别要革职、降级、勒令致仕。
  “京察”成绩分三等,“称职”、“勤职”、“供职”。
  这“四格”曹颙考核都是上,“六法”又半点不沾,所以即便他这两年在户部没有什么显着功绩,京察成绩很是惹眼,就是京官中的第一等“称职”。
  有了这个考评,曹颙三年任满,即有资格升转。
  曹颙成绩骄人,李卫的考核却是惨不忍睹。
  他是捐官,又是土财主出身,自不入科班出身的同僚的眼。加上他执掌库务几年,太过勤勉,使得旁人少了不少油水,就惹了人嫉恨。
  李卫归到四阿哥门下,并没有大张旗鼓,所以户部这边真没有谁给李卫面子。
  等到“京察”,“四格”中,李卫是“平、平、平、中”。任谁看了这份考评,都会认定他是碌碌无为之官。
  “六法”中,李卫占了三条,“不谨”、“才力不足”、“浮躁”。前一当罢官,后两条应降职。
  他到户部任上三年,正是升转的关键时刻,这“京察”一番下来,怕是连任都成奢望。
  看到盖了户部尚书印鉴的这份“京察”折子,四阿哥勃然大怒,几乎要拍案而起。
  李卫是他看重的人,留意了好几年,自然晓得李卫状况。李卫不过是因捐官的缘故,才学有些不足,若说政务,甚是勤勉,操守上也能当一个“廉”。
  实打实的说,李卫的考评,就算比不上曹颙,也能是中上的“勤职”。
  四阿哥没想着放李卫出京,打算让他在户部再干上一任,磨磨性子,以后好大用。
  没想到,这“京察”下来,好好一个能吏成了庸官,四阿哥如何能不气得仰脖。
  要是他不认识李卫,不知李卫这几年所为,单单看这“京察”折子,那就要使明珠蒙尘。
  这份认知,使得四阿哥暗暗心惊。
  如今大学士有宰相之名,没有宰相之权,帝王权威至高无上。这又能如何?若是耳不顺、眼不明,还是会被臣子蒙蔽。
  四阿哥虽向来行事隐忍,但是骨子里及其护短。
  他认定了李卫当用,如何肯让旁人说李卫不好。就在这份“京察”折子上,他洋洋洒洒写了半页考评,都是褒赞李卫的,连当初庄亲王与李卫纠纷,也都位列其上。
  虽说李卫是他的门人,但是他写得理直气壮。
  直到撂下笔,他才吐了口胸中浊气,畅快了许多。
  待到这份折子,送到御前,不仅看折子的康熙脸有异色,连正在代笔的张廷玉也跟着吃惊。
  因为,康熙笑了:“这个李卫倒是有趣,四阿哥举贤不避亲,命四阿哥速速引见。”说罢,将折子丢给旁边侍立的魏珠。
  魏珠躬身接过,转身递给张廷玉。
  张廷玉匆匆扫过折子,手执朱砂御笔,代笔批了折子。
  能得四阿哥褒赞如此的,不知是什么人物,却是官职不高,名声不显。张廷玉心中,萌生出几许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