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袭夺河 > 第199章
  傅掩雪并不介意杨持的下意识反应,他继续说话,接上了方才的话茬:“如果可以,我也不想生病,太碍事了。”
  傅掩雪对生病时所经历的一切只字不提,好似对他而言真的只是不足为道的绊脚石。
  “尝一点。”见杨持走神,傅掩雪低声催促道。
  杨持不由自主地张开了唇,银耳和红枣炖得有些软烂,梨汤滋味清甜,一路顺着喉道滑下,通身的温暖舒服。
  傅掩雪没有撒谎,看得出来是下了点功夫。
  “怎么样?”傅掩雪眼睛非常亮,脸颊红彤彤的,但脸侧的灰尘有让他显得稚气青涩。
  杨持尽量让自己情绪不外溢,给出一个不咸不淡的回答:“还成。”
  “……只是‘还成’吗?”傅掩雪抿抿唇,但没打算放弃,“没关系,今天是第一次,以后会有很多次,直到你满意为止。”
  杨持心头一动,压下傅掩雪抬起汤匙的手腕。
  “……你休息好了吗?”
  傅掩雪定定看着杨持,没有说话。
  “休息好了就回去吧,”杨持深呼吸,试图让自己的铁石心肠有理有据,“石杏他们应该很担心你。”
  “他们知道我在你这里。”傅掩雪想笑,但杨持露出的拒绝又令他难受不少,“我没见过这么着急撵人的,我们昨晚睡过了,照理说,你也得对我负责。”
  杨持还想说点什么,门外却传来几道呼声:“杨持,你在家吗?”
  这个声音并不陌生,是玉茗小学的武副校长,也是杨持曾经的班主任。
  杨持虽不知道对方探访用意,但现下安置傅掩雪成了个大问题。
  “你在这里等我,不要出去。”杨持望了大门一眼,“你在这里把早饭吃了吧,等下我再来和你说。”
  说罢就要离开,可傅掩雪又是一把拽住了他的手腕。
  那表情说不上来的失望。
  旁人也便罢了,傅掩雪这样的容貌露出这等表情的确有些我见犹怜的意味,杨持僵了几秒,从他手上接过了瓷碗。
  “……我还没吃早饭。”见傅掩雪立刻恢复了神采奕奕,杨持眼神闪烁,给了彼此一个台阶,“总不能肚子咕咕叫去见老师,那多不礼貌。”
  第94章 刻舟求剑
  玉茗小学地处于玉茗山腰,距离杨持家有好几公里的山路。
  小时候,学校没有寄宿条件,山路也坎坷不平,天刚蒙蒙亮,杨持就被父母喊起床,拿着父母蒸好的馒头或者是包子,去敲同龄人的房屋,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泥地上。
  头天晚上是晴夜也还好,小孩子多的是体力倒也不怕走山路;但若是雨或雪便就糟糕,几个小孩只能手挽着手,小心翼翼地踩过那些湿滑不堪的山路,单纯只是摔一跤倒也不打紧,小孩抗造些,就怕不小心出大事。
  莫说大人,小孩子是都知道的,大山巍峨而凶险,没了敬畏之心,只怕命也要栽在里头。
  后来,杨持没了父母,每天上学的早餐只能头天就自己备好,依然同伙伴们走上那节坎坷的山路,只是与其同行的人随着岁月变迁也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凌晨六点的山路上,只有他一个人孤独的身影。
  再后来,他救了傅掩雪,傅家人出资修缮小学、建造图书馆,也修好了最难走的那段路。
  十七年后,杨持和傅掩雪重逢在一个灿烂的午后,傅掩雪心血来潮想要将杨持当作自己笼中雀,开出的条件,杨持无法拒绝。
  “小杨,老师没有提前打招呼,就擅自前来叨扰,你不会介意吧?”
  武副校长是个清瘦的男人,和杨持记忆中的形象无甚改变。他没有成家,没有孩子,二十年前就上玉茗小学来支教,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杨持一度以为男人会和曾经短暂停留在这里的老师们一样,匆匆留下一段年华,但谁知对方一待就是十几年。
  杨持无数次感慨敬佩,或许他的这位老师,正如课文说所赞扬的高尚品格一样,把自己留在祖国需要的地方,为其奋斗终身。
  “武老师,这怎么能算叨扰呢?”杨持连忙从傅掩雪买来的大箱小箱里抽出一张凳子,“我也才回来不久,正想着过段时间去看看你们呢。”
  “玉茗小学现在比以前好多啦,你是该来看看。”男人笑着说,“这些年政府关心扶持,也有不少爱心人士的捐赠,现在我们小学除了地势偏远些,和县里的学校也没什么差别。”
  “那我更该去看看了,”这消息对杨持而言是一件足以宽慰心灵的好事,他面上的愁云消散不少,“不光是看看学校,也想看看几位老师。”
  武副校长和杨持谈论了一些学校的趣事,杨持安静听着,偶尔也接上两句,听到家乡教育事业的进步令他心中开阔许多;又见男人面露难色,杨持了然一笑道:“武老师,其实我很想为学校效劳,最近我刚回玉茗山也闲来无事,不知道你们那里还缺不缺个帮忙做杂活的?”
  闻言,武副校长总算是一副放下心来的姿态,立时应声道:“小杨,其实我这次来找你,除了看看你之外,也的确是有事相求。”
  杨持含笑道:“只要我能帮上忙的地方,老师尽管开口。”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我希望你能帮忙到学校里来代一段时间的课程。”武副校长解释起来缘由,“我们学校现在一共二十名老师,左右腾挪也是够的,但是教授高年级课程的王老师前段时间上山时受了伤,眼看着孩子们要升初中了,我们这边就缺了人手……小杨,老师们知道你从来都聪明,为人正直,今天前来相求,实属不情之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