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穿到明朝考科举 > 穿到明朝考科举 第100节
  锦衣卫们将这功劳扣到自己头上,越发激起了巡城热情。而真正命人上疏夸赞天子慧眼得人,并隐诲地踩刘珝一脚“卖直”的功臣万阁老则深藏身与名,继续回去写他用某药洗鸟之后雄姿勃发、夜御二妾的软广告了。
  崔燮那边也很快收着了这个好消息。
  自然是他的老师,在翰林院组织编写了《王窈娘琵琶记》,亲手把谢瑛写成宋时名臣名拯一般的青天人物的李东阳学士,晚上给他补课时说的。
  李学士对这件事的感情也很矛盾。
  天子提拔谢瑛一是的确是有可劝之处,不该开这个因戏幸进的口子,叫那些贪名恋功之人效仿,可是,可是……
  那部院本是他主持,杨廷和主笔,差不多全院上下一块儿编成的。谢千户这个人物的经历虽经他们改了改,大体都是照着他干过的事还原的,除了主婚,并无什么虚假处。那些御史上书批判谢瑛因戏得官,岂不就像是在批评他们这些写戏的人故意歪曲事实以帮他求官?
  虽然他们是有涵养的翰林,遇事自省,不会出去把戏本子砸在御史头上,叫他们看看这是翰林写的东西,里面没有一句吹捧不实的言词,可心里也积累了许多不满。如今谢瑛办了漂亮的案子,又终于有陕西道副都御史等人出来说了明白话,他们在翰林院里才觉着心气儿舒开了。
  这世上还是有明白人的!
  他们只不过是依着事实写戏,怎么就能操纵选免了?难不成为了怕叫皇上看见,用了那人,他们往后就不能在戏里写那些劝人为善的故事了?
  今日不许在戏里写,明日是不是就不许在文章里写了?
  李老师那颗多情善感的文人心激烈跃动,给崔燮讲诗经时一转平日言必“伊川”“明道”“濂溪”的风格,大讲“圣人尽心,而君子尽情”之语。
  讲到《诗》序中的“发乎情,止乎礼”,也不只教崔燮要“约其情以合中”了,而是直抒胸臆,言“其裕于情者,裕于理也”,“有无理之情,无无情之理也”。险些从宋明以来理学所提畅的,节制“性”“情”而刻意求“贞”的“性情论”,直接跳到清代王船山的“裕情说”。
  崔燮也是满腔激情,毫无障碍的接受了李老师的学说。
  发乎情,止乎礼,这个“止”不是也要先“不失其发”?他今天听朝廷变动听得一腔激情,忍不住想吹捧谢大人,那就听老师的话先吹了再说?
  崔燮怀里像揣了火块儿似的热,转天散学后先往锦衣卫衙门口转了一圈,看了那个在门口站枷的于秀。回到家天色还不晚,便紧着让人找来了开茶铺的刘·前庄头·管事,叫他安排看茶棚的人说说谈伦这案子,最好能叫在他们家茶棚说话本、唱曲儿的艺人编成话本传唱。
  写杂剧和排演的时间太长,他们得抓紧于秀站枷的这两个多月,拿他当例子,取得最好的宣传效果!
  这个话本不要求太突出谢瑛的功绩,而是把谈伦往青天的方向塑造,一定要把他遭于秀陷害,叫锦衣卫抓入诏狱后悲愤又绝望,以为自己会被屈打成招的心情塑造得详详细细的。
  得把前朝历史上被冤枉入狱的名臣都拉出来跟谈右侍对比着,讲得老百姓跟着流泪才行。
  然后,转折来了。
  他进入锦衣卫诏狱后,不仅没有受刑,还感受到了主审谢试镇抚及下面吏员人等无微不至的关照。他在路上擦伤撞伤的,锦衣卫还替他用“酒精”擦洗伤口,严实包裹,叫他早早痊愈。
  ——尤其要说清楚,谢试镇抚,就是戏里传唱的那位,百姓们都认得的谢千户。
  谢大人理得诏狱规规矩矩,谈右侍只在狱中录了几回口供,住的也是扫得干干净净、四面拉帘的独立房间。因谢试镇抚使仰慕他这样的贤臣,不忍正人君子蒙冤,连夜上奏天子,陈他的冤情。
  圣天子英察善断,当即降恩准了他官复原职,仍管山厂,又将诬陷他的于秀枷号于锦衣卫衙门外,以儆世人。
  百姓们若听着不信,锦衣卫门外站枷的人就是证据。若是信了这个,就能接着信谈伦是清官,就能信谢瑛是个好镇抚使,皇上是因为他断明了案子才叫谈伦官复原职的。
  有硬盘里那么多小说为证,这种在忠臣抱冤受屈,听者为之愤慨无计的时候出场,轻易解开谜案,拿下凶手,还忠臣清白的外挂式人物才最受广大人民喜爱。
  他安排人传讲这故事犹觉着不足,又叫计掌柜请人编写《柳营无头案》的院本。
  这个故事的主角仍然是封云,王窈娘还能出来打打酱油,谢瑛只在破案最艰难、最无头续的关头出来轻推一下,指点他们放干塘水找到丢失的人头就行。
  但因这部戏是叫乐工编的,编剧水准与前剧实在差太多。崔燮读了院本,实在舍不得让它和《琵琶记》并列,伤了前者的声誉,影响日后出续集,便想了个暗渡陈仓的法子。
  他叫崔启把这本子带回乡,就用家里那些没训练出来的新匠人印,主角形象照描上一部戏的。也不用描得太好,印得太像,改换另一家书斋的牌记,只当是有乡下小书局羡慕他们第一部 戏排的好,院本卖的好,仿了他们的盗版就是了。
  他们早先出的《联芳录》《六才子评三国》在市面上都有许多仿冒、盗印的,至今世面上还流通着某些七才子、十才子、十二才子评的三国,来个续谢公案的也不新鲜。自己仿自己的版,多少年后可能还会叫收录院本的收藏家当作一套收藏,让这部柳营无头案重归本家呢。
  ——顺便也叫崔启回家看看他父亲,省得父子俩总不得团圆。
  谢瑛初入镇抚司,每天早晚点卯,也不能像当千户时那样操训罢就回家,连初一十五都得正常上班。两人不能常见面,他能干的也就是背地夸夸谢瑛,不能再像从前那样当面安慰了。
  崔燮安排尽了能安排的事务,犹觉得空出的时间太多,没地方可去,没人可见。他只能在墙上挂了个“距乡试还有三百若干天”的大牌子,白天上学陪考,散学习后不是去李东阳家就是自己闭门读书。
  直到十月初,他才得机会又见到谢瑛。
  却不是休沐日在他家见着的,而是散学后往家走时,从街边他家的茶摊旁看见的。
  成化末年还不是小冰河高峰,但十月初的天气已经冷了。刘庄头和顺天府打了招呼,又有锦衣卫的面子,便把棚子外头用砖垒起来,挂了新棉布门帘。崔燮从棚子旁路过时,谢瑛正好掀开帘子从里面出来,两人目光便从空中撞上了。
  谢瑛没穿曳撒,而是穿了直身官袍,外套着半袖披风。他那“镇抚使”头上虽还顶着个“试”字,却已换了从四品的绯衣,衬得他脸庞略显红润,比从前穿青时更精神。他脚下仍穿着普通的薄底靴,不知加没加增高垫,反正身材还是比别人修长。
  崔燮贪看了几眼才翻下马,走到近前朝他拱了拱手,嗓子不知怎么有些微哑,低声说:“谢镇抚,好久不见。”
  谢瑛微笑着还了半礼,也说:“难得相遇,何不进去喝杯茶?”
  茶棚里头热烘烘的,已盖成了个小店,价钱还是像平常一样便宜。加之如今锦衣卫的名声好了,人又都穿得俊俏,叫人爱看,倒成了这茶棚里的活招牌,弄得他们的生意都比别处的大店铺还好。
  崔燮跳下马,交给旁边的小二看着,自己背起书包进了棚子,跟谢瑛在墙角找了一个不显眼的座头,坐下说话。
  水牌上的茶水点心比他最早筹划的已经多了许多样,只是不正式卖饭菜,想吃东西可以朝附近的觅汉们买来现成的吃。棚子一头还有说书先生站在台上,说着方兴未艾的智审谈伦案。
  谁也不知道话本里那个总能在锦衣卫校尉们束手无策时轻巧点出疑点,找出线索的谢千户就坐在他们身边,更不知道这套谢公案的主编也在后面。
  台上的说书人擅自在话本里添了封云和他妻子窈娘,讲到封云奉命去易州山厂调查取证,险些落入于秀同伙的陷阱时,底下那些听了不知多少遍书,还跑到镇抚司门外看过于秀的人还都急得大喊“快找谢千户”!
  谢瑛听他们喊得夸张,又见崔燮支着耳朵听得入神,心底竟不像领着同僚们听时那么自然,有些尴尬地低声说:“这些都是下面人胡乱传出来的东西……”
  崔燮也压低了声音,不好意思地说:“不是别人传出来的,这段公案是我叫他们讲的……”
  两人对视了一眼,同时失笑,捂着嘴默默耸肩,倒把这点儿尴尬和一点久别重逢的生疏情怯都笑开了。
  谢瑛笑够了,正了正神色,招呼小二出去买了新制的鱼鲊、鹅脯、炸羊套肠、烧猪肉,又点了五色米糕和梨汤给崔燮。他自己刚吃过饭,不过陪着动动筷子,手边放一杯清茶,看着崔燮吃饭,口中说些气候变化,京中哪里的景色足堪赏玩之类。
  他的手指常在杯缘摩挲,并不端起,只在说话间用手指蘸蘸水,倒着写下一个个转瞬即干的字:“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第156章
  崔燮也想倒着写些什么给他看, 可惜实在没那技术, 便拿起一起盛在瓷碟里的米糕,在盘子空出的地方用铅笔写下“既见君子, 我心写兮”, 把盘子连糕一并推过去。
  谢瑛拉了一下盘边, 也拿起一块米糕,那笔清秀的铅笔字就正过来落进他眼里。
  既见君子, 我心写兮。燕笑语兮, 是以有誉处兮。
  一见君子便向君子输写己心,不加隐留。二人相伴燕饮, 语笑和悦, 皆可保有声誉与和乐也……
  谢瑛一字字读着那句诗, 回忆后面未曾写到的诗句。读这诗时,棚子另一头的说书人正唱到:“谢公在堂读供状,忽报易州送信人,忙收书信展开看, 言说山场陷封云。谢公智计多思量, 唤来校尉有言申:命你速去封家内, 请来贞女姓王人……”
  可不是有声誉,可不是和乐?他自己听着都要笑死了。锦衣卫办案时哪儿有说的那么神异,出了事一转眼珠儿,叫个美人来帮忙就能救出属下,叫贼人自投罗网?
  他不禁轻笑出声,掰下一块米糕擦掉盘子里的字迹, 抬眼去看崔燮。
  崔燮正专注地看着他,见他望过来,便把嘴边的米糕拿下来,笑着说:“这些说唱的其实不错,可常来常往的也有些听徐了,还是园子里看戏好。却不知道谢兄更喜欢《琵琶记》还是《无头案》?这两部我都还没看过……”
  没跟他一起看过。
  谢瑛把那块沾满墨粉的米糕在掌心揉烂了,看着油纸窗外黑沉沉的天色说:“看戏还不容易?勾阑胡同日日都有新戏,我只嫌那处人多杂乱;不如裕德楼那边清净,也能吃酒,但那家又演的是《琵琶记》的旧戏,没有最新出的《无头案》。”
  他看着崔燮,意味深长地说:“我倒更喜欢琵琶记,词好、曲好、舞台收拾的好,编排的人更好。”
  崔燮回以一个同样内涵丰富的笑容——其实《柳营无头案》也是他叫人编的。
  写手的马甲容易被掀,策划就总能深藏身与名。《谢公案》系列院本、杂剧、说唱话本的总策划崔某摸出两块碎银扔在桌上,招呼小二结帐,又写了张纸条,折起来叫他找个觅汉送往崔府。
  谢瑛等他收拾好便一起出了茶棚,在天空刚刚显出亮度的星光下说:“这顿茶饭叨扰贤弟相请,待会儿便让愚兄尽尽心,请你听一场《琵琶记》。”
  崔燮从小二手里接过马缰,应道:“那小弟便不客气了。”
  两人一起翻身上马,栗白两匹马在街上并辔而行。如今天黑得早,他们到裕德楼时还没到初更,里面吃饭的客人走了不少,要过夜的人还没上齐,戏也还没开场。
  他家的小戏台设在一楼,两人便在二楼要了个能看见戏台的官座,左右有屏风和别的座头隔开。虽然还不如家里清净,怎么也比小茶棚里方便。
  且那里为了看戏方便,两张椅子都是设在桌后的,起码写字时不必颠倒着写了。
  两人一个是写戏的,一个光包场就连包了五天,事后又请过人到戏园看,看这场《琵琶记》就不像别人那么投入。唯是演到最后一场谢瑛替王窈娘请封时,谢瑛把手覆到崔燮落在桌下的手背上,低声说:“也不知这里是谁写的,倒合了咱们当初那段。”
  周围都是喝酒的人,声音嘈杂,几乎把他的声音盖了过去,崔燮的耳力这一刻却出奇地好,将这句话听了个清清楚楚。
  他也压低了声音答道:“是杨廷和杨检讨写的。翰林院掌制诰之事,当初谢兄以锦衣卫身份为我请旌表,也是一时奇事,杨大人他们至今都记得……”
  他反手握住了谢瑛的手,眼中流露出一点比烛光更耀眼的光芒:“你那时还总想要跟我撇清干系,可这关系早记在翰林文档里,满朝官员都看着,可怎么撇得清?”
  谢瑛听着杨检讨的名字吃了一惊,但还来不及深思,就被他那句直击心头的话夺走了注意力。
  撇清……
  他当初想撇清两人的干系,只是怕锦衣卫的名声不好,怕自己跟崔燮来往太多会影响他在清流中的声誉和前程。可既然杨检讨肯写这出戏,李学士能在其中牵线……他们做翰林的都能给锦衣卫写戏,或许心里也并不觉得崔燮不该与他来往?
  是因这种事在他们翰林心里并不要紧,还是因为他在京里巡城数月,叫那些人觉着他人品不错,还可交往?
  若是后者,那么只要他公公正持狱,保护清流,做成个叫人敬重的官儿,崔燮再与他多有来往,应当也不会背后叫人指摘什么阿附锦衣卫之类了。
  那么他为什么不能大胆一点,期许着将来两人可以不在这更深人静,没人看到的地方共坐一会儿,而是在朝廷上公然交好呢?
  他的手叫崔燮捂得发热,心里也叫自己的念头撞得发热,握紧那只抓着他的手,偏过头朝崔燮露出个浅浅的笑:“既撇不清,那就不撇了。”
  崔燮的血压砰砰地升了上去,甚是后悔当初叫他来看戏,而不是找个包间严密的酒楼吃一顿。
  但此时再想这些也太晚,戏台上的封云和窈娘都在谢千户的主持下成亲了。这段是观众的最爱,下面撒钱的、叫好的如波浪般起伏不停,再过不久这戏就该谢幕,他们也该回去了。
  他没法儿叫时光倒流,只能紧紧握着那只手,深深看着谢瑛。
  谢瑛就仿佛已经懂了他的意思,朝他点了点头,停了一会儿,看着台下说:“咱们这就下去吧,到楼下还能看清掀盖头那一场,出去也容易,省的叫楼下的人堵住。”
  那就走吧。有正版的谢瑛在,崔燮连戏里的谢千户都不想看了,何况谢千户到洞房花烛这段后就不再出场了呢。
  他们下楼之后终究也没看成亲戏,而是直接叫小二牵过马来,各自上马。这酒楼离着谢家较近,两人并不顺路,崔燮拱了拱手便要先走,谢瑛却默默打马上去,说道:“天色晚了,我送你回去。若遇上前中所巡逻的人我还能跟他们说一声,叫他们照应你。”
  送这么长一段路……他明天还要上班呢。崔燮下意识有了摸手机看表的冲动,手才伸到腰间,忽然自嘲地一笑——大明朝哪儿来的手机呢?
  谢瑛过来牵住他的缰绳,轻轻一夹马腹:“走吧,天晚越晚就越冷,别站在这儿不动,容易受寒。”
  然而这一路上他们也没遇上巡逻的、打更的人,只隔着街巷远远听见他们的声音,看到许多房门紧闭的大院里透出的灯光。两匹马的马蹄声在夜色中清脆地响着,声音却一轻一重,马上的人早换到了那匹栗色的、雄健的成年马背上。
  夜里的风太冷了,崔燮出门时又没套一件皮的、棉的大氅或披风,又刚吃了饭,就这么骑一路着了风,生病了怎么办?
  谢瑛体贴地将衣裳分了一半儿给他,直送他到家,才勒停马,将前襟部分收回来。崔燮牵着自己的马,侧身看着他,敲响了崔府的角门。
  门从里面打开,一盏灯笼自门缝里探出,照亮了他归家的路,而另一侧谢瑛的身影却越来越远,没入了深深的夜色中。
  崔燮站在门口看了许久,直到门房冻得跺了跺脚,他才回过神,把目光从长长的巷子尽头收回来,转身走进了宅院。院子里有明亮的灯火,有温暖的屋子,有热腾腾的汤水和宵夜,有等待他的家人……
  还有一堆待背的历年科试考题。
  离着明年八月的乡试只有十个月,三百天出头了。
  李东阳、杨廷和、杨一清这些著名神童们都等着他继承乃师的光荣传统,十九岁前就拿下进士——要求放低点儿的话,进士还可拖个三年、六年再考,可举人必须得趁这场拿下,不然他们当老师的脸往哪儿放?太子的脸往哪儿放?
  照这些神童前辈们的说法,科考时是“县试难,府试难,道试最难;乡试易,会试易,殿试尤易”。他能轻易考取小三元,写得出叫能翰林看入眼的文章,取个举人自是如探囊取物。
  因童试前都是考的小题,特别是有那种“无情搭”的截搭题,光是要把两段毫无干系的题目扯到一起,破出像样的破题,就能让人耗尽心力。再要将文章做得丝丝入题,花团锦簇,那非精研经书,心思活络,还有足够运气入了考官的眼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