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霞洞是赖家二祖公在元江峡建的寺院,有四十八间房屋,以纪念开先祖公赖大麻的四十八年阳寿。寺院沿着山坡,拾级而建,彼象西藏布达拉宫。这儿与元江寺一山之隔,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建成之后,竟成了岭南名胜,很快有和尚、道士和尼姑到此修行,香火旺盛,这是赖家先人所想不到的。
赖家历代都拔出银钱给元霞洞。赖长生连生四子之后,不光修好了元霞洞的破旧建筑,还在元霞洞对面的山沟建起了一座大寺院,取名元宵洞,专供道人修炼,避免佛道同处一室,发生摩擦。元宵洞共计建了三十六座房子,工程延续了二十多年。
这日,子文和师爷上山察看两洞,众人沿元江坐船而上,很快抵元江寺,众人上岸,先到元江寺烧香拜佛,再从寺前的一条山路行去元霞洞。元江寺是岭南三大名刹,元江峡四季如画,游客如云。当初祖公赖大麻发家之后。曾捐些钱给寺里做些功德,晚年时还想到寺里出家,以赎平生杀人之罪,但住持嫌赖大麻杀人太多,杀的且都是附近山上的瑶人,怕天怒人怨,佛祖责怪,只收下他银两,替他作法事行善,没敢收他为徒。。只可叹赖大麻放下屠刀,却不能立地成佛。
大麻儿子善解人意,在元江寺一山之隔的地方建起了座元霞洞,建好之后,又替祖公塑好金身,在功德堂中让后人纪念。
元霞洞离河边较远,众人沿着一条石级小路上山。从江边到元霞洞,有九千九百九十九级石阶,每级石阶均是一条麻石,这些麻石从瑶岭深山运来,可知当年工程之巨大。
今日,书春也跟父亲来了。子文见书春花容失色,不禁心中阵阵隐痛。上山之时,见她爬得香汗淋漓,一副弱不禁风之状,想去拉她的手,和她亲热,见师爷和两个下人随行,对书春之情又不好过于外露。
其实,这是师爷一手安排,他知道大公子和他上山,便有意带上书春。
快至元霞洞了,前头有条小路通元霞洞,师爷说:“我们兵分两路,你去看看元霞洞,我去元宵宫,然后一齐回江边汇合。如何?”子文答应一声就离去,书春也不说话,跟着他便走,两个下人也知趣,赶紧跟师爷走。众人刚离开,子文就抱住了书春。书春却轻轻堆开了他,她也不说话,双目幽幽地望着他。子文知道书春的苦楚,觉得对不起她。到广州读书,是子文对家庭的反抗。他本想借此摆脱家庭,摆脱妻子儿女,他甚至产生过与书春私奔的念头,最终下不了决心。他知道书春也不会同意这样做。
子文领着书春走进元霞洞,住持法能见赖府大公子到来,连忙叫人端茶倒水,笑咪咪望着书春说:“难得大公子带夫人上山一趟,前几夜贫僧梦见观音大士,说不日赖府母子二人进洞上香,我还以为是赖大爷和老夫人来呢,谁知来的是大公子夫妇。”
法能以为书春是子文夫人。子文也没有解释,只是说:“老夫人和家父懒得动身,让我来看看,元霞洞修复了大半年,不知情况如何?”
法能说元霞洞五间大殿十间小堂二十三间厢房已全部修理翻新,另新置大鼓一面,铜钟两口,匾牌十二对,印制经书一万零捌百份……共计费去大洋六万八千,稻谷三百五拾担。
法能说完,叫管账目的和尚拿出记事本给子文看,子文说:“不用看了,还不相信大师?”法能说:“现洞里是焕然一新,样样称心,只是住人太多,有点挤不过来。有僧人三百,道人六十,还有些尼姑不等,听说近日九华山又要来七个道人,元霞洞快挤不下了。”子文说:“这个不用愁,元宵洞快完工了,道人可以全部过那边住。”
说了会儿话,子文要去洞中各处看看,法能要去陪他,子文说:“我们自己走走行了,不好劳动大师。”法能见他带着书春,起初以为是他夫人,后见言谈举止,又不多像,就不好硬跟着,说句:“回来斋饭招待。”让二人离去。
书春跟子文走着,子文见她仍不多说话,就说:“法能大师说我和夫人上山,佛家一句抵千金,看来我们是真有缘分结为夫妻了。”谁知书春说:“观音大士说来的是赖府母子,我岂不成了你母亲了?”
子文望着书春,猛然拉住了她手,走进观音堂中,跪在地下说:“菩萨在上,我这辈子如不娶回书春,日后上山遇虎狼,下海葬鱼腹,天打雷劈,不得好死。”书春连忙用手掩着他嘴巴说:“菩萨面前可别乱说!”子文却硬要书春也起愿,书春没法,也跪倒在地上说:“这辈子生是赖家人,死是赖家鬼。”
忽然,堂中一角传来一阵娘娘腔调:“施主说话菩萨已记在心。二位可来抽支签,算算前程,如何?”子文这才看见有个穿着灰衣灰帽的人在摆签卜卦,也看不出是和尚还是尼姑,就叫书春去卜一卦。书春抽了一支签,上面是个“恒”字。那人翻出一本黄皱皱的书,说:“好卦,好卦。”念出一首诗来:“愁肠百结独莲台,玉洁冰清堪为谁,问君何须求月老,三月桃李九月开。”
那人说:“签是上签,卦是好卦,命是福命,人是佳人。”书春没说什么,给了善钱,就和子文出来,走进上一层的瑶王殿里。这是赖氏家族害怕当年赖大麻杀害瑶人太多,心中不安,特意建起这座瑶王殿,供瑶人来祭拜,可惜建好此殿后,一个瑶人也不曾来过。
瑶王殿上头是药王殿,药王殿上面是功德殿,赖大麻金身便塑于此殿。几座殿院拾级而上,爬完之后,两人已已气喘吁吁。在功德殿休息片刻,子文本想回到法能处吃斋饭,又怕他把书春当作夫人问这问那,便和书春钻进元霞洞旁边的一片紫竹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