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都梁兰 > 第三章 香飘千年
  那么,回到本书最初描述的情形,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楚顷襄王为什么要一路东躲西藏地将秦军引到都梁这个穷乡僻壤来呢?
  难道他在这里有伏兵吗?
  其实,他在这里并没有伏兵,他其实只是为了寻找一个人,才跋山涉水过来的。
  他就是为了寻找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来这里的。
  这个楚顷襄王在他执政早期,将国政全部委托给了佞臣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自己专事享乐侈靡。
  “襄王有意,神女无心”讲的就是这位仁兄的事情。
  对于神女,我们芸芸众生都认为她高高在上,一般都对她只有无限尊敬和顶礼膜拜之意,绝不敢有半点亵渎的心思。
  这位楚顷襄王竟然对神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竟然想泡她?!
  可想而知,他不是什么好鸟,平时的所作所为必定不堪入目。
  这位楚顷襄王因为听信了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谗言,疏远了非常爱国、很有治国才能并且有强烈的报国意愿的三闾大夫屈原,将他“迁之”,谪贬流放到了湖南。
  屈原后半生的颠沛流离、郁郁寡欢、壮志难酬的生活窘况均拜这位仁兄所赐。
  但是话得分两头说,这位楚顷襄王在作为楚国象征的国都郢都沦陷以后,精神上确实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尤其是看到平时夸夸其谈的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之流在面对秦国军队长驱直入时的懦弱无能、惊慌失措的表现,他的榆木脑袋终于也闪了一点灵光,开始开窍了。
  他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过错,开始亡羊补牢(对,你看得没错,“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就是讲楚顷襄王这个时候的事情)了。
  他觉得自己应该亲贤臣而远小人。
  血的教训使得他觉得屈原提倡的“美政”,主张的“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的变法思想是完全正确的。
  而且他也听到了楚国人民在争相传诵的那首屈原以凄惋哀伤的情调为郢都写下的,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的挽歌——《哀郢》。
  “郢都的路途是那么样的遥远啊,长江和夏水都有船却难以航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快得总是令人难以相信啊,我不能回到郢都至今已有九年多的时间。
  我悲痛忧伤,抑郁至极的心情一直不能够得到舒展啊,这种郁郁寡欢,壮志难酬的状态啊,使我心中充满了优伤。
  小人刻意奉承着楚王的喜好表面上看上去非常的美好啊,实际上他们这些人内心虚弱而且没有坚定的情操。
  有人忠心耿耿地愿意报效祖国啊,却遭到众多妒贤嫉能的小人们卑鄙无耻的诬陷。
  唐尧、虞舜他们具有高尚纯洁的品德啊,高远无比甚至可以到达九天之上的云霄,而那些小人们却心怀妒嫉啊,竟然要在他们的头上加以‘不慈’的诬陷的名声。
  楚王讨厌那些不善言辞,不能投其所好的忠臣啊,却喜欢听那些小人表面上的慷慨激昂,夸夸其谈。
  小人们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而日益得到重用啊,贤臣良将却越来越被疏远。
  放眼楚国,我四下这么一张望啊,什么时候才能够再回到国都郢都一趟。
  飞鸟也思念老窝啊,狐狸死了也要面朝故土的方向。
  确实不是我的罪过啊,我却遭到楚王的放逐,日日夜夜我哪里能忘记她啊,我梦里的故乡!”
  从这首如诉似泣、伤心欲绝的诗歌中所有的楚国人包括楚顷襄王都看出了屈原对故国永恒的忠诚和衷心的怀念。
  所以楚顷襄王就才一路上带着残兵败将兴冲冲地来都梁这个地方寻找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来了。
  希望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他能够出来安邦柱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帮助他光复楚国早已破碎的山河。
  从他已得知的情报来看,屈原现在就在都梁县这里,所以他求贤似渴,不顾一切艰难险阻地跑来了。
  笔者告诉大家,楚顷襄王当时的情报没有错,只是有些过时了。
  屈原之前确确实实在这里,但是当楚顷襄王满怀希望地跑来找他的时候,他已经忧心国事,心急如焚地走了。
  屈原在楚顷襄王来找他之前确实在都梁这个地方,那么他为什么要在这里呢?
  是因为他在这里发现并迷上了这里生长的一种非常特别的香草,我们前面介绍没底江里也生长有的,一种名叫都梁兰的兰草。
  这种兰草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里面也有记载:“县西有小山,山上有渟水,既清且浅,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芳风藻川,兰馨远馥。俗谓兰为都梁,山因以号,县受名焉。”
  从《水经注》的这段记载中,我们也了解到武冈山为什么以前叫做都梁山,武冈县为什么以前叫做都梁县。
  它都是因为这里生长有这种绿叶紫茎的名叫都梁兰的兰草,一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地位的香草。
  那么,屈原他为什么要喜欢这种“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屈原:《九歌》)的兰草呢?
  是因为这种高雅骨瘦,傲气十足,芳香四溢的兰草恰好符合了诗人洁身自好,品质高贵,作风低调的人格神韵。
  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诗人认为自己就是一株生长在当时楚国众多臭草和凡草之中的小小的都梁兰。
  虽寂寞在荒野,却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诗人在他所有的诗歌中都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这种兰草流连忘返的热爱。
  在《涉江》中,诗人说道:“露申辛夷,死林薄兮。”(屈原:《楚辞.九章.涉江》)
  其中的“露申”,据学者们考证,就是这种绿叶紫茎的都梁兰。
  这句话的原本意思是说像都梁兰这种香气四溢的兰草却只能老死在都梁这里的荒郊野岭里,让人觉得十分的惋惜。
  屈原把它用在这里,是用它来比喻像自己这样有才能的人却被放逐在山野,以致只能穷困潦倒、报国无门而死。
  他在这里是通过都梁兰来表达自己那种英雄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如在《离骚》中,屈原又写道:“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描写了诗人把江离芷草放在肩上,采摘了都梁兰这种兰草佩挂在胸前。
  作者在这一部分通过讲佩戴江离芷草和都梁兰表述了诗人的矢志不渝、坚韧不拔的报国心志以及和都梁兰一样高洁无瑕的政治品质,以及自己宏伟远大的报国理想。
  如在《离骚》中,诗人再写道:“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这一句诗的字面意思是,我已经栽种了很多都梁兰,还培育了许多别的香草秋蕙。
  这一段实际上以都梁兰作为代表来向上位者,具体来讲就是楚顷襄王,描述诗人对人才培养方面的看法和要求。
  他觉得上位者选择人才的首要标准就是应该看人才有没有像都梁兰一样有高尚的情操,而不是选择那些只懂得阿谀奉承,肆意讨好上司的小人。
  诗人在这里通过都梁兰描述了自己主张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
  然后,诗人还在《离骚》中写道“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再有:“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
  用现代人的话转述一下这几句诗的意思就是:“日落黄昏天色已经比较晚了,我轻抚着都梁兰而很长时间的欣赏。”“每个人都只是把艾草挂在腰间,说幽香的都梁兰是不能在身上佩带的东西。如果他们对草木的好坏都还分辨不清楚,那么又怎么能够期望他们能正确地去评价玉器的好坏呢?”
  这两处也是对诗人给都梁兰寄寓的文化寓意的一种比兴使用。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为国为民日日夜夜冥思苦想寻找国家的前途和光明而又持之以恒、矢志不渝的政治情操,同时也质问了那些不能正确识人用人的上位者,对那些不理解都梁兰的高洁品质,成天只知道阿谀奉承,追腥逐臭的祸国殃民的如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之流的奸诈小人给予了无情的鞭挞。
  这些诗句屈原都是通过都梁兰这种他特别喜欢的兰草来说事寓人的,在这里都梁兰成为作者本人高尚人格与远大理想情操的象征。
  他还在《离骚》里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字面上的意思是“早晨我饮用都梁兰上悄悄滴落的露水,傍晚咀嚼秋菊上面簌簌飘落的花瓣。”
  引申一下意思就表示诗人本人志向高洁,不愿意与那些世俗小人们同流合污,在此诗人表达了一下自己决不随波逐流的决心和勇气。
  屈原其他的作品也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到了这种名叫都梁兰的兰草,他因此开创了中国以香草寓人的文学传统,也由此奠定了都梁兰这种香草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都梁这个僻静幽远的地方完成的。
  后世有很多文人志士学习屈原的这种做法,用都梁兰来说事寓人。
  在这里仅举一例来加以说明。
  譬如被誉为“湘中五子”之一的邓辅纶,从曾国藩的幕府归隐田园后,也非常喜欢玩赏这种叫做都梁兰的兰草。
  在他写的《归园田居》里,他一开始就写:“生小好奇服,撷佩都梁山。”
  说的就是喜欢在都梁山上采了这种都梁兰的香草佩挂在自己身上。
  接上文,那么我们为什么又说楚顷襄王当时得到的情报已经有些过时了呢?
  那是因为诗人在听到郢都沦陷的消息以后,抑制不住内心对楚国故都郢都的不尽思念和对君上楚顷襄王的无限担心(这种情感,我们从《哀郢》这首诗里能深刻地体会到),下意识地或者说无意识地从都梁乘船去追寻故都,看望楚顷襄王去了。
  他乘船从都梁河出都梁,过溆浦,出资江进洞庭湖再转汨罗江,一路上追风逐日走的都是水路。
  而楚顷襄王带着残兵败将一路东躲西藏,走的却都是陆路。
  两人走的路线不同,中间自然而然地就错过去了。
  诗人沿途听见的消息均是秦军拔城略地,追亡逐北,长驱直入,势如破竹而楚国军队已呈兵败如山倒之势节节败退。
  他感觉到楚国的灭亡似乎已是旦夕之间的事情了。
  他非常痛心国家就要灭亡,而自己却又无能为力,也没有谁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挽救这个灾难性的,内心不堪承受的结果,所谓“哀莫大于心死”,一时之间爱国诗人屈原心如死灰。
  在万分悲愤、无比绝望之中,他在汨罗江怀石自尽,以身殉国了。
  等到楚顷襄王意识到情报不太准确,派人再去寻找屈原踪迹的时候已经晚了。
  他派去的人在汨罗江畔苦苦寻觅。
  可惜斯人已逝,空留一双草鞋在江岸边。
  寻找他的人也只能欲哭无泪,毫无办法。
  屈原与他的君上楚顷襄王就这么相互错过去了,也就永远地错过去了!
  在这里说句唯心的话,也许就是他们注定没有在一起共抗强秦的缘分,就像我们生活中有些男女生阴差阳错的缘分一样!
  最终,凶狠残忍的秦军没有能够如愿以偿地攻陷都梁城,楚国军民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屈原以身殉国的爱国精神的感召下在都梁山这座天险上筑起了最后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
  这次都梁山反击战的巨大胜利,狠狠地打击了秦军士兵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也极大地鼓舞了楚国人民抗击强秦的信心和勇气,使危在旦夕的楚国居然因此获得一线生机。
  在“勇武刚强”的“武冈(刚)”精神的激励下,第二年,“顷襄王乃收东地兵,得十余万,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秦”(《史记·楚世家》)。
  经此一役,在大多数人甚至包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都对楚国的未来完全丧失信心的情况下而又延长了楚国国祚50多年。
  50多年对于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来说当然属于沧海之一粟,但对比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全中国后建立的秦皇朝也只有短短的15年国祚来看,都梁山反击战对当时困难重重的楚国来说确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