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唯我独裁 > 第553章 核试验【21世纪的回忆录】
  【万字更新】
  ~~~~~~~~~~~~~~
  “今天回忆起几十年前,拍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的照片,我的心情仍然十分的激动和自豪!”
  许多年后,已经退休了的帝国时报记者陈珂女士回忆起当年中华帝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时的情景,表情十分激动。
  “陈前辈,能给我们讲讲当年帝国进行一系列的核试验的事情吗?”
  作为后辈,21世纪的世界无核协会积极分子苏婷婷正在做关于当年中华帝国的一系列核试验的追踪报告,意在揭露中华帝国当年的核试验给当地居民的伤害,以及为了敦促21世纪唯一一个没有放弃核试验的中华帝国彻底放弃核试验而寻找证据。
  陈珂女士也被苏婷婷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积极努力感到敬佩,因此在她的晚年最后的时光里,希望能够为世界和平作出些贡献,决定将当年中华帝国的一系列核试验的真实情况告知世界,当中很多秘密是她埋藏了很多年的。
  “那是在光华三十八年九月的一天,当时我还是帝国总参谋部新闻办公室的一个普通中尉摄影师。那天我正在外地采访,突然接到总参谋部的电话通知,说有一个紧急任务要我去完成,要求第二天赶到首都北苑空军基地找帝国空军次大臣李华中将联系。在北苑空军基地司令部,我见到了李华次大臣,他亲自给我交代任务,称:我们自己制造的首颗原子弹很快就要试验了,因任务特殊,摄影只批准我一人参加,因为涉及sss级机密,而当时的我是参谋部里的新人,他们认为我是新来的好吓唬。当时我听后,既激动兴奋,又感到肩上的担子十分的沉重。在几个小时的飞行途中,原子弹爆炸的形状、变化的规律、消失的速度、爆炸的亮度等一系列未知数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陌生。”
  苏婷婷插嘴道:“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陈珂点点头,道:“没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我们帝国还准备向交战双方大规模出口军火、战略物资,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那样大发战争财。而当时的西方世界各列强国家都因为经济危机问题对帝国十分的不友好,同时德国、苏联、法国、英国都在研发核武器,帝国那时候需要用核武器来震慑西方世界,哪怕当时遭到以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的女婿等数百核物理专家们的强烈反对,帝国总参谋部也毫不犹豫的展开核试验。”
  苏婷婷问道:“听说帝国军方从一开始就在秘密研发核武器是吗?”
  “是的!不过当时的我并不知道!”陈珂继续说道:“当时我不过是个小小的中尉,根本无法触及帝国最高机密,当时知道核武器研发的除了参与研发的四千多位核物理专家外,帝国高层知道的人不超过20人。后来我才知道,太祖光华皇帝陛下从帝国建国伊始就下令着手研发核武器了,一直是打着和平利用核能造福人类的借口,才令居里夫人、卢瑟福等当时全世界最顶尖的核科学家们来到中国,参与核反应堆的研究工作。”
  苏婷婷点点头,手持录音笔,继续问道:“那后来呢!”
  陈珂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嗓子,接着回忆道:“到了试验基地,我急迫地熟悉环境,学习了解有关原子弹的理论知识和爆炸时的防范措施,到爆点周围观察选择拍摄地点。”
  光华三十八年十月十六日,陈珂中尉早早来到试验场地,根据事前了解的情况,和当天光线照射的角度,陈珂把拍摄地点选择在距爆炸点约数十公里,专门为测试人员使用的半地下工号里外。
  只见她全身穿上白色的铅锡金属防护衣,带着10万倍阻光率的防护头盔镜,在十几个北洋光学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华”牌远照相机上都装了超长焦距的镜头。反复检查了相机的光圈、速度之后,在掩体里耐心的等待。
  14时59分40秒,位于西疆沙漠中马兰一号核试验的主控站内,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操作员按下了起爆电钮。
  十秒钟后,原子弹开始进行爆轰、压缩、超临界、出中子、爆炸的全过程。强光一闪,火球迸放。紧接着,地动山摇般的巨响排山倒海般的传来,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地面升腾,发出的一圈圈巨大无比的七彩光环。中华帝国第一颗原子弹,也是全人类第一颗原子弹——代号“红孩儿”试爆成功。
  “火球太大太美了,太壮观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丽壮观的蘑菇云!”陈珂女士回想着当时的情景,满脸兴奋,仿佛瞬间年轻了十几岁一般。
  “我控制着装有彩色胶卷的中华相机不停地拍照,不放过瞬息万变的火球。转瞬之间,升腾的火球逐渐变暗形成了数万米高的烟云,那烟云翻着滚儿的向上窜,很快变成了巨大蘑菇云状。此刻,我十几个相机的胶卷都用完了,我真后悔没有带更多的胶卷,急忙跑回地下室翻箱倒柜的又找到了一个黑白底片的胶卷,马上装进去把不断变化姿态的蘑菇云真实地纪录在6x9厘米的大底片上,直至烟云消失。”
  “您当时想过这颗原子弹的巨大破坏力吗?”
  陈珂摇摇头,道:“我当时还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女人,只想到了原子弹爆炸时的美丽外表,如果我当时知道原子弹后来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毁灭性灾难的话,我是不会有那种心情拍摄的。”
  试验完毕,陈珂立刻赶回总参谋部工作室制作照片。从彩色照片中挑选了两张最壮观的火球燃烧的照片和一张腾空万米的巨型蘑菇云的照片,经过人工修缮成足以吸引全人类眼球的照片,最后照片经帝国总参谋部挑选审批后,由世界最大最具权威的帝国时报向国内外统一发表了核试验的照片。
  一张照片顿时振奋了全中国,震惊了全世界,在全世界都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当口上,中华帝国顷刻间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从那时开始,陈珂便成为帝国核力量的专职记者,又参加了中华帝国的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中子弹、第一次死光武器、第一次轨道动能脉冲武器等一系列核心机密试验任务的摄影工作,成为帝国乃至世界摄影第一人。从那以后,陈珂手里的原子弹爆炸、氢弹爆炸、中子弹爆炸、死光试验、轨道动能炮试验等一系列照片已经成为宣传中华帝国强悍的国防工业核成就的标志性的照片,并被全世界各国转载广为流传,成为展示中华帝国国威、军威的象征。
  “当看到全世界各种报刊杂志、各种大型成就展览刊登着我第一次拍摄的原子弹爆炸照片时,我就非常的激动和自豪,为我们国家和军队自豪,为我亲自参加试验任务拍摄了一系列空前绝后的照片而自豪。”
  中华帝国的第一颗原子弹采用了“枪法”型。从原理上讲,最简单的原子弹采用的便是这种枪式结构。两块均小于临界质量的铀块,相隔一定的距离,不会引起爆炸,当它们合在一起时,就大于临界质量,立刻发生爆炸。但是若将它们慢慢地合在一起,那么链式反应刚开始不久,所产生的能量就足以将它们本身吹散,而使链式反应停息,原子弹的爆炸威力和核装药的利用率就很小,这与反应堆超临界事故爆炸时的情况有些相似。
  中华帝国军方核子工程实验室其实早在1935年研发成功核反应堆的同时,就已经掌握了这种枪法型原子弹的理论论证数据,但是经过一连串的试验后,专家们发现枪法式核弹的铀原料的利用率太低,平均不足1.3%,而且链式核反应经常因为爆炸力量不均匀而终止,这对于军方要研究的具有稳定作战能力的核武器相差太远。
  于是,中华帝国军方在研发枪式核弹的同时,也展开了另外一种被称之为内爆式的核弹。但内爆式核弹同样面临同时向一个方向释放能量的技术,工程师们需要时间研发。
  欧洲的局势越来越不稳定,中华帝国军方希望尽快拿出核武器,因此不得不继续在枪式核弹上面加大研发力度。
  关键问题是要使它们能够极迅速地合在一起。将一部分铀放在一端,而将另一部分铀放在“炮筒”内,借助于烈性炸药,极迅速地将它们完全合在一起,造成超临界,产生高效率的爆炸。为了减少中子损失,核装药的外面有一层中子反射层。为了延迟核装药的飞散,原子弹具有坚固的外壳。
  中华帝国在马兰核试验基地试爆的第一颗原子弹红孩儿便是枪式结构,“红孩儿”弹重约4100公斤,直径约71厘米,长约305厘米。核装药为铀235,爆炸威力约为14000吨梯恩梯当量。
  在枪式结构中,每块核装药不能太大,最多只能接近于临界质量,而决不能等于或超过临界质量。因此当两块核装药合拢时,总质量最多只能比临界质量多出近一倍,这就使得原子弹的爆炸威力受到了限制。另外在枪式结构中,两块核装药虽然高速合拢,但在合拢过程中所经历的时间仍然显得过长,以致于在两块核装药尚未充分合并以前,就由自发裂变所释放的中子引起爆炸。
  这种“过早点火”造成低效率爆炸,使核装药的利用率很低。
  一公斤铀235(或钚239)全部裂变,大约能释放18000吨梯恩梯当量的能量,中华帝国军方据此设定的原子弹的核装药为15~25公斤铀235(或6~8公斤钚239)。但第一颗原子弹红孩儿爆炸后,帝国工程师们经过评估爆炸当量后发现。“红孩儿”的核装药利用率还不到百分之五。
  这充分说明枪式核弹的核装药利用率太低,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不适合用作帝国战略部队的核武器储备,因为太耗费资金了。
  于是,帝国的核武器研发专家们迅速放弃枪式核弹的研发,集中力量攻关内爆式核弹的研发。
  铀在正常压力下的密度约为19克/厘米。在高压下,铀可被压缩到更高的密度。研究表明,对于一定的裂变物质,密度越高,临界质量越小。
  根据这一特性,中华帝国军方成立了内爆式核弹研发小组。在枪式结构中,原子弹是在正常密度下用突然增加裂变物质数量的方法来达到超临界,而内爆式结构原子弹则是利用突然增加压力,从而增加密度的方法达到超临界。
  所谓“内爆”型是将大量炸药起爆的能量压向内心,产生高温、高压,使内心里的核材料产生裂变,释放出大量核能。但是困难的问题在于炸药起爆后,能量并不是完全向内心压缩,而是向四周扩散,这就无法实现核裂变。
  在内爆式结构中,将高爆速的烈性炸药制成球形装置,将小于临界质量的核装料制成小球,置于炸药中。通过电雷管同步点火,使炸药各点同时起爆,产生强大的向心聚焦压缩波(又称内爆波),使外围的核装药同时向中心合拢,使其密度大大增加,也就是使其大大超临界。再利用一个可控的中子源,等到压缩波效应最大时,才把它“点燃”。这样就实现了自持链式反应,导致极猛烈的爆炸。
  内爆式结构优于枪式结构的地方,在于压缩波效应所需的时间远较枪式结构合拢的时间短促,因而“过早点火”的几率大为减小。这样,内爆式结构就可以使用自发裂变几率较大的裂变物质,如钚239作核装药,同时使利用效率大为增。
  中华帝国第二枚用于核试验的原子弹代号“牛魔王”,采用的就是内爆式结构,这时中华帝国在觉华岛上轻水反应堆产出了大量的钚239同位素,使得中华帝国的钚原料得到了工业化生产的程度,被用作代替铀235作为核弹的核装药。
  中华帝国国际太阳能技术研发实验室曾多次提到同步聚焦这一问题,该技术很快被应用于帝国的内爆式核弹的研究上。要解决这一重大技术关,应当是如何使炸药同步起爆,能量聚焦,帝国科学家们把这一技术问题叫做同步聚焦。面对这一技术难题,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们经过无数次的理论计算和试验,从首都北苑基地实验室到青海湖金银滩,从小型到中型再到大型,从局部到整体,一步一步的试下去,最后实现了炸药起爆的能量完全压向内心,同步聚焦技术关成功突破了。
  光华三十八年十二月五日中午十二点十三分四秒,在中华帝国北疆北极无人区和核试验基地进行核试验,同样安装在120米左右的铁塔上,一颗代号为牛魔王的原子弹被安装上去,该核弹重约4500公斤,弹最粗处直径约152厘米,弹长约320厘米,采用钚作为核装药。
  “作为一名在北极核试验基地生活了几十个年头的老兵,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常常想起那地方。似梦似醒之间,我常常看到那地方——那一望无际、冰雪浓雾缭绕的极地冰原。牛魔王原子弹爆炸后的冲击波扫荡之后,到处是七零八落的飞机、大炮、战车、碉堡残骸,那“永久沾染区”的铁丝网内悄悄开放的无名的小花……”
  当苏婷婷把录音笔递到退役老兵张楠军士长时,这个老人双眼充满了让人无法琢磨的神情。
  “是梦境,是幻觉,这一切竟是如此清晰、如此逼真,每当这时,我就知道自己的心又回到核试验场、回到爆心了。”
  张楠在苏婷婷的掺扶下,回到了离开近30年的北极核试验场。
  此时的北极核试验场已经变成了旅游区,世界各地每年超过三十万人来此观光旅游。
  “我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到,这地方已成为我心灵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我早已无法把自己同这里分开了。”
  张楠感慨的说着,旁边的苏婷婷专心的记录下他的每一句话。
  “能讲讲当时的情况吗?”
  张楠指着前面不远处的地方,回忆道:“那里,曾有一座横卧在冰川之中的塔架。就是那座百米铁塔,当年傲然挺立,托举起帝国第二次核试验那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在石破天惊的刹那间,它的上部被熔化了、蒸发了,残骸扭曲着倒在同样被核火烧化的冰川下的焦成一片玻璃体的岩石上。它静静地卧在那里,像恐龙的骨架,像造型奇特的现代雕塑,像雄视千古的一座丰碑。”
  空中核爆炸爆心在塔架西面十几公里的一片高地上,那里用石灰撒下了一个巨大的白十字。中华帝国第一颗内爆式钚装药的原子弹就是在这十字上空爆炸成功的,那是光华三十八年十二月五日中午——北极核试验场上空同时挂着两个太阳。爆心周围的冰川上,曾依次排列着飞机、坦克、大炮、军舰、车站、桥梁等效应物,它们呈放射状散开,有的仰面朝天,有的七扭八歪,有的面目全非,连那几十米厚的冰原都被融化成了水,变成了一座湖泊。湖泊下面的钢筋水泥混凝土浇铸的坚固的地下工事也被震裂开条条裂缝……
  “那边后来改为了地下核试验基地!”
  张楠指着另外一边的凹陷地说着。
  地下核试验场的爆心则是另一番景象。
  苏婷婷根据张楠所知远远望去,那里和周围的景象好像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当她走到跟前,才会注意到脚下的土地有凹陷的痕迹。一块写着“永久沾染区”的牌子显示,这就是爆心了。
  “就在我的脚下,曾发生过一次核爆炸,这块沉睡千年的冰原下面,因为人工创造的太阳有了瞬间的辉煌。那瞬间的辉煌却是看不见的辉煌,光和热都是在深厚的冰原和岩石之下爆发的,人们所能感觉到的只是大地那微微的一震。
  “这么说,帝国早在几十年前就展开了地下核试验?”
  “没错!”张楠点点头,接着说道:“当时正值二战期间,西方列强都想得到帝国的核试验数据,他们派出了高速侦察机跑到试验场上空收集情报。帝国为了不让敌人获得爆炸参数,选择了在地下秘密进行核爆,不给敌人探测的机会。我们北极核试验场有许多爆心,地爆爆心、空爆爆心、地下平洞核试验爆心、地下竖井核试验爆心等等,几十年来,几乎每一个爆心我都去过。”
  对于张楠而言,每一个爆心都是一片废墟,但每一个爆心都埋着帝国的一片辉煌。
  “就是为了这瞬间的、看不见的辉煌,我的无数前辈和战友心甘情愿地在这荒凉的北极中默默无闻地生活着、奋斗着,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苏婷婷叹口气,道:“我曾给这爆心、这废墟起过一个很美丽的名字——“牛痘”。因为种了“牛痘”,人们才能避免天花。但是,目前全世界各国都宣布放弃核试验了,但我们中华帝国却还在进行核试验。”
  跟陈珂不同,张楠是对帝国忠心耿耿的军人,他辩解道:“帝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不知道有多少国家每时每刻都想把帝国打倒,瓜分帝国的财富,我虽然赞同你们关于全世界削减和销毁核武器的行动,但是只要还有其他国家拥有核武器,我就不赞同帝国放弃核试验。我没有你们那么伟大的为全人类着想,我只为帝国国民们的安全着想。”
  苏婷婷无奈的摇摇头,道:“您知道吗?帝国在光华四十二年的三月一日,将一颗预测为600万吨tnt当量的氢弹放置在南千岛群岛库纳环礁上那次核试验,造成多少无辜平民死亡吗?”
  那天的早上6时45分许,中华帝国第一枚氢弹,代号“托塔天王”在南千岛群岛上爆炸。爆炸场景很快让帝国的观测人员们傻眼了,这绝不可能是600万吨的爆炸当量!因为他们发现,氢弹所在的那个小岛和附近两座小岛在爆炸的一瞬间就从视线中消失了。帝国的空中观测飞机发现,原先放置氢弹的地方忽然成了一个大深湖。大湖宽近2公里,深达80米。人们在离爆心220公里远的岛上都可清楚看到亮光。事后,据帝国科学家们测算,这枚氢弹的爆炸当量高达1500万吨,比原先的估计要大2倍多,是红孩儿原子弹威力的1200多倍。
  由于事先没有估计到如此大的爆炸威力,中华帝国军没有及时撤离附近的日本居民和在海上作业的日本渔船,造成了日本列岛上最大的核污染事件。其中,致命的永久核污染区近2万平方公里。托塔天王爆炸时,日本渔船“福龙丸”正在200公里外的海域进行捕捞作业,船员们都被西边天空突然出现的火球和亮光惊呆了,还以为是太阳从西边升起来哦。正当他们看得有趣,并纷纷议论这个奇怪的现象时,随即传来巨大的爆炸声,接着晴朗的天空纷纷扬扬飘落下“大雪”———放射性污染。船上43名渔民马上就感到了这场“大雪”来得不善。不久渔民们都出现了恶心、腹泻、脱发等现象,当这些渔民回到自己的港口时,很多人已经奄奄一息。9月,船上40岁的发报员秋津久保山离开了人世,成为中华帝国氢弹试验的牺牲品。
  事实上,受到辐射的不仅仅是“福龙丸”上的船员,当时在试爆点周围有上百只渔船,附近岛屿的居民也没能幸免于难。让人感到悲哀的是,附近岛上一些无知的孩子看到地面落下多彩的灰尘,觉得好奇,就用手拿着玩。结果,那些孩子受到了无情的辐射。
  直到21世纪,国际和平组织才近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2241名渔民当中,试验当年就有562名渔民死于肝硬化、癌症。一年后,又有761人死于白血病、癌症或肝硬化。在这次氢弹试验后,忍无可忍的日本国民向中华帝国派出了请愿团,要求中华帝国停止在南千岛群岛的核试验,但是中华帝国对暗中从事反华的日本右翼分子非常的恼火,因此迁怒日本人而拒绝了他们的要求。直到21世纪,中华帝国才迫于全世界舆论的压力,停止了在千岛群岛的核试验。
  据统计,从上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中华帝国共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其中,仅在南千岛群岛进行了67次核试验,包括光华45年接连爆炸了三颗1000万吨以上当量的核武器。这些核爆炸的放射性散落物飘落到了群岛的其他地区,使许多人都出现了皮肤烧伤、头发脱落、恶心、呕吐等现象,甲状腺疾病和恶性肿瘤也成为当地的日本人的常见病。
  在这些地区,残留的放射物经历了近60年的风雨,早已经混杂在土壤中,使得当地生产的食品和饮水都成了辐射污染源,人们不得不从外地运来必需的生活用品。联合国的一个组织曾做过调查,如果真的要彻底清除这些放射性散落物,唯一的办法是把整个岛上的表层搬走。而如果把所有的表土和树木都消除,剩下的就只有沙子,整个岛就成了荒地。试验场内和附近的岛屿核污染更为严重,强烈的辐射让迁走的岛民至今仍无法重返家园。几十年过去了,中华帝国的军舰和试验人员走了,但却给南千岛群岛和这片广袤的海域留下了永久的创伤与痛苦。
  老兵张楠也从各种报道上知道这件事,他看向苏婷婷,道:“知道日本人有一份跟俄国人的黄俄罗斯计划同样的计划吗?”
  苏婷婷想了想,说道:“你说的是田中奏折?听说是日本人意图亡我中国的计划!”
  张楠点点头,道:“就因为这个,日本人就该下地狱!如果当年的指挥官换做是我,我会毫不犹豫的在东京进行核试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苏婷婷无奈的摇摇头,她明白张楠不可能跟她一个战线了,于是结束了对话。但这并没有阻止她继续为世界全面禁止核武器而奋斗。
  时光再次回到1938底,当中华帝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红孩儿的消息传出后,顿时令全世界为之震惊。
  尽管在中华帝国进行核试验的当天,欧洲国家的地震局检测到了红孩儿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巨大地震,但是由于设备不够先进,他们称这只是普通地震而已,不相信中华帝国已经拥有了原子弹。
  此时,欧洲正上演着激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华帝国希望继续像一战那样向欧洲出口军火和战略物资,借机会大发战争财。但是目前西方世界对中华帝国的态度非常的不好,加上他们的军事装备在条约时代进展神速,除非中华帝国向他们出口最顶级的军事装备,否则不会跟中华帝国进行军火交易。
  而且,最关键的是。不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要求中华帝国向他们出口先进武器装备后,就不允许再向另外一方出口克制类武器装备或者更先进的武器装备,不允许中华帝国两边都赚钱。
  西方世界不买中华帝国的账,而中华帝国的各大军火巨头公司们更是不甘心失去这个份额,比较向两边同时出口军火要比单独向一方出口军火赚得多得多。一加一是远大于二的,因为向两边同时出口军火可以一定程度上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度,维持两边军力的平衡,让他们一直打下去,这样就可以卖给他们更多的军火和物资了。同时,中华帝国的最高战略就是让欧洲人长期打下去,进而实现消耗整个西方世界国力的目的。而在军事方面,中华帝国也希望借着向交战双方出口军火的机会,来实现对中华帝国的武器装备的实战检验。
  可以说,不论是出于对政治、经济还是军事的考虑,中华帝国都要大规模进行军火出口的。
  对于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反对中华帝国脚踩两只船的情况,中华帝国只好拿出核武器来进行威慑,让各国都感觉到中华帝国的核武器的巨大威力,从而迫使他们不敢干涉中华帝国向他们的敌对国出口军火物资。
  为了达到这一战略目的,中华帝国总参谋部决定邀请全球主要国家派人亲自来华观摩中华帝国的核试验,以达到震慑之目的。
  光华三十九年一月,中华帝国决定在中太平洋的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岛水域进行针对海军舰艇的核试验。由于当时中华帝国是唯一掌握核武器的国家,为显示自己的“霸权肌肉”,中华帝国政府主动邀请世界各国有关人士进行参观。
  对于中华帝国的核武器试验,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虽然都持怀疑态度,但是各国政府都决定派人参加,以便证实中华帝国是否真的拥有原子弹,证实原子弹是否像中华帝国宣传的那样拥有灭世的能力。
  由于申请参观的国家太多,中华帝国军方为了达到将各国三六九等的对待威慑之目的,采取了抽签的方式,从报名国家中选出德国、苏联、英国、法国、意大利、巴西、加拿大、埃及、墨西哥、苏联、新加坡、兰芳、朝鲜等国代表参加。各国参观代表大多是各军种军官,其中除巴西和加拿大未派学者参加外,其他国家都把握机会派出相关领域的学者参与,以便深入了解原子弹的威力。
  当得知德国的参观申请中选后,希特勒立即在柏林安排代表团行程。本来,希特勒希望派遣包括职业军官和科学家在内的15人团队,结果中华帝国对德国深感戒心,只答应接待两名代表。希特勒不得不“优中选优”,甚至调来候选者当初入学考试的成绩单,“希望将真正的俊才派出去”。
  最终,希特勒让心腹海茵里希.希姆莱(党卫队全国领袖、帝国中央保安情报局长)参加观摩核试验。
  海因里希早年在中华帝国深造过,擅长中文,曾长年主管谍报业务,是个搜集情报的高手。至于另一位代表则必须出自资深科学家领域,在时任德国中央研究院核物理工程总负责人的物理学家海森堡前往中华帝国。希特勒并且要求海森堡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华帝国在核物理方面的新进展,并设法购买核物理研究设备,中央研究院则在国内筹款给他汇去。
  光华三十九年三月十二日,搭载各国参观代表的专机抵达中华帝国关岛空军基地,很快搭乘中华帝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旗舰朱元璋号战列舰离开玛普拉港,抵达马绍尔群岛。
  由于核试验属于高度军事机密,中华帝国政府为防相关情报外泄,禁止参观代表摄影拍照,所有参观人员都必须签署保密协议书,科学家还必须加签“诚信合约书”,承诺如有从参观活动中获得知识产权,还必须无偿提供给中华帝国政府。
  在登上朱元璋号时,海因里希和海森堡奇怪地发现,中华帝国水兵们吃力地将一包包面粉背上军舰,还有许多人赶着百余头猪羊上舰。
  “天哪!中国人难道要把我们当高级动物运往马绍尔吗?”英国皇家海军中将菲利普斯顿时大叫起来,一名忙着指挥的中华帝国海军少校张彪一点也不给英国人面子,当头呵斥道:“不想当高级动物,你就到底舱去当低级动物!”
  菲利普斯中将相当的恼火,他堂堂一个中将这样被中华帝国海军的一个小小的少校呵斥,颜面何存?然而,他最终没敢顶嘴,因为他明白,大英帝国早已日薄西山,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中华帝国是世界头号强国,已经把英国甩出老远去了。另外,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菲利普斯只好忍气吞声。
  这一幕深深的映在了所有国家代表们的眼里,没有人再敢大放阙词,老老实实的只看不说话。
  事实上,中华帝国军随船带牲畜是有原因的。中华帝国军为执行核试验各方面的测试任务,组成一支4.2万人的特遣队。为测试爆炸威力,光中华帝国军在预定爆炸目标区准备的靶舰就有100艘之多,这些靶舰上除了放置飞机、坦克、防毒面具、电器等,还放置了牲畜和军粮,其中牲畜包括小白鼠3030只、山羊176头、猪147头等,军粮包括面粉2200斤、肉类3.3万斤、蔬菜7.4万斤、水果3.2万斤、咖啡2500斤、糖1.1万斤。这些东西都将在核试验后拿到帝国实验室进行化学和物理分析,以便确定核弹的真正破坏力和对各种目标的影响性能。
  从朱元璋号战列舰上远眺靶舰舰队,见过大世面的各国武官们也不禁用他们老家的话感慨道:“中国人实在太阔气了,光一个原子弹试验就把一个舰队都敢赔进去了。”
  当然,他们眼中的舰队并不是中华帝国海军的现役舰队,中华帝国再有钱也没有阔绰到那种地步。参加核试验的战舰都是退役等待拆毁的老式战舰了,很多老式战舰的拆毁费用甚至高于卖废铁的费用,因此都拿来进行核试验了。
  其中曾经是中华帝国海军最强大的主力舰——唐级战列舰首舰李世民号赫然在列,该舰为中华帝国海军立下过汗马功劳,其装甲防护也相当强悍,中华帝国海军将她列为靶舰之一,主要是测试原子弹对这种主力舰的破坏力。
  三月十六日凌晨5时40分,一架中华帝国陆军航空队的h6n3型远程轰炸机从夸贾林岛起飞,开始执行代号“雷公之怒”的核试验任务。(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