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雄带着几名亲兵,一路尾随着报迅之人,来到了位于南郑城南的圣水寺。
汉中崇天师道,佛寺在此,甚是没落。
圣水寺坐落于汉山之麓,山门萧索的矗立于,绿树掩映之间,门墙衰败而破旧,亦无甚香火,自然是门可罗雀,车马皆无。
华雄迈进山门,见寺中虽然不甚宽广,但是格局还是有些雅致的。
院角一棵老桂,正挂新蕊,暗香浮动间,闻之心旷神怡。
报迅之人回身道:“主公!吾闻那阎圃与这寺中老僧熟识,就是躲在此间!”
华雄不慌不忙,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既来之则安之,他也不着急了,反倒是饶有兴致的,四下里转看起来。
那报迅之人,应该是甚是熟悉此地,见华雄兴致盎然,便开言道:“据闻,昔日高祖亦常来此间,先前那株桂树,便是高祖,为汉王时亲手所植。”
华雄闻听,便回身再去细看那株桂树。
只见树冠如华盖,干直且粗壮,绿叶青枝,茂盛异常,隐隐似有王者之气,将这院中的其它树木,尽皆压制的黯然失色。
华雄甚是惊疑,那人又道:“僧人皆知此树来历,俱都悉心呵护,此树独得众人青睐,故而得天独厚。”
他顿时恍然大悟,世人皆重出身与来历,人贵人捧,树乃贵人栽,岂能无人护?
佛寺中的这株桂树,身处佛门净地,亦难逃世俗偏颇之境遇,何况人乎?
看来!欲成大事,欲赚取人心,名望、噱头,还是需要的!
周得天下,自称为天之子,其后历代皆争先效仿,赢政登基自称始皇帝,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自吹自擂,其实说白了,亦是一种噱头!
更绝的便是,汉高祖刘邦刘大痞子了!噱头造的更是别出心裁!斩了一条白蛇,便说自己杀了白帝之子!
还说自己的母亲,被一条红色大莽蛇上了,自己便是那红色大莽蛇的儿子——‘’赤帝之子‘’!
为了造噱头真是!真是!污的不遗余力啊!
难道自己也要像他们一样?必须整出一点噱头来?
华雄的思绪,有点天马行空了!
这时,一位身披袈裟的老僧,从寺内走了出来。
见众人簇拥着华雄,他便来至近前,躬身单掌一礼,宣一声佛号,道:“贵客莅临敝寺,老衲‘’悟空‘’!有失远迎了!恕罪!恕罪!”
华雄被彻底雷着了!半晌之后才反应过来,应该是法号撞车了!因为那个很牛逼的悟空,现在还没有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呢!
平复掉激动的心情,他上下打量老和尚一番,见其僧衣破旧,却难掩豁达之气,便笑道:“方丈客气了,吾等闲游至此,倒是打搅法师清修了!”
悟空法师,早得了小沙弥的禀报,知道华雄必是权贵。
此时,见他丝毫没有跋扈之气,隧好感倍增,也笑道:“弊寺香火不旺,平日里难得有人来此,施主屈尊降贵,不嫌陋寺寒微,实在是荣幸之至!不打搅!不打搅!”
华雄装逼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虽是陋寺,但惟德馨!”
悟空和尚闻听,顿时肃然起敬,能有这般见地之人,岂是俗人?
心中这样想着,嘴里连忙谦虚道:“施主谬赞了!老衲汗颜!”
接着又道:“施主远来辛苦,不若到寺后亭中小憩,尝尝弊寺的圣水泉?”
华雄听闻,寺内真有圣水,一下子想起了《西游记》中,悟空尿的那罐圣水,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悟空和尚甚是不解,一头雾水解释道:“弊寺便是因这圣水泉而得名,泉水甘甜,用来烹茶最妙不过,昔日高祖亦曾饮过,泉边至今还有御赐牌匾一面。”
华雄闻听,顿时来了精神,当即便命悟空头前引路。
不多时,众人鱼贯而行,穿过寺中那破旧的回廊,来到后院。
只见院侧的山坳里,一潭十尺见方的碧波,似明镜般的镶嵌在山石之中。
潭侧,有一六角小亭,矗立在乱石之上,似乎这一潭碧波就源自于此亭。
在悟空和尚的引导之下,众人拾阶而下,来到了亭前。
华雄抬眼一看,只见亭檐下悬挂着一匾,上书‘’圣水神泉‘’四字,笔力遒劲,龙飞凤舞,落款‘’刘季‘’二字。
他端详半晌,亦分不清到底是真迹,还是后人伪造,隧也不再去管它,顺着石阶进入亭中。
不曾想,此刻亭中正有一人,倚坐在泉边的石案前,正在烹茶。
石案上,红泥小火炉,烧的正旺,炉上一个黑陶罐,正‘’呼呼‘’的冒着热气。
悟空和尚,连忙笑着介绍道:“施主!这位是老衲的至交好友阎圃!曾是张府君的谋主,近日暂居于弊寺。”
阎圃连忙起身,躬身一揖道:“阎圃有礼了!幸会!”
华雄闻听,甚喜,心道:“我就是为寻你而来!这可倒好!齐活了!也省得我再费心思!评估系统心随意动,阎圃的能力值便闪现脑海,武力值46,谋略值83,统御值62。”
他回了一礼,开门见山道:“吾乃华雄!今冒然至此,便是为了来寻子茂(阎圃字子茂)先生!哈哈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阎圃和悟空闻听,俱是一惊,连忙复又起身行礼,道:“原来是华府君当面,实在是有眼不识泰山了!恕罪!恕罪!”
华雄爽朗一笑,不以为意道:“二位过谦了!何罪之有?坐、坐!今日吾等不论官爵,只以泉会友,咱们也效仿古人,来一场圣泉烹茶论英雄!”
二人见他随和,又说的豪迈,皆洒脱大笑,齐齐称善。
这时,黑陶罐中的水沸腾了,阎圃正欲将山茶、葱、姜、盐等佐料,一股脑投入罐中烹制。
华雄出言制止道:“子茂先生,且先等等!”
阎圃颇为不解的看着华雄,道:“府君何事?”
华雄解释道:“如此烹制,遮盖了茶的原香,味道太烈,吾有一种新喝法,谓之清茶!今有神泉配之,用此法最是相宜,不若由吾来烹之?”
汉末的烹茶方法,一般都是煮制,末了,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各种佐料。
煮制出来的茶汤,根本就品不出茶的原味,若是再加入盐巴和油脂,那就更加的难以下咽了!
故称其为‘’烹‘’茶,而非‘’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