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空间在手,夫君我有 > 第二百七十二章
  “恩,对对对……”同桌眼睛一亮,一时没控制住音量。
  “你们俩说什么呢?再说话门口站着去。”讲台上帅气的男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神情严肃。
  同桌马上噤声,眼中的光彩流转。
  这种光彩,是絮笙不曾有过的。
  准确的说,絮笙没有这种关于理想的光芒。
  后来的絮笙常常想,如果当时不是她,而是同桌来到了这个时代,可能同桌会生活的风生水起,说不定现在已经是一品或二品大员了。
  可惜,听说他后来遇到了一个可以让他为之放弃前途的人,高考的时候弃考了,后来辗转去了何方,她已经不太清楚。
  可惜啊可惜。
  后来分班之后,絮笙去学了理,同桌如愿去学了文,分班之前搬课桌的时候他还说祝她物理考满分,她说祝他历史畅通无阻,两个人都各自去了自己该去的地方,可惜啊可惜,放弃高考当时就相当于是放弃自己前途的分量,他去了远方,她再也不能知道他的情况。
  听说后来他自考了硕士,如愿以偿的拿着小刷子整天在沙漠里吃沙子,在网上看到他近况的时候,他正对着镜头笑的一脸赤诚,背后是漫天黄沙。
  可能吧,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要经历那么一些转折点的。
  她的人生基本上没什么转折点,一直都是急转直下,基本上可以算作是自由落体的路线。
  她觉得最快乐的日子,大概就是自习课之前和基友去厕所然后踩着上课铃上楼梯偶遇班主任被斜一眼骂一通然后加大马力跑上楼消失在班主任视线里之后洋洋得意的时候吧。
  那时候夏天的阳光,窗外的树叶,她枕着胳膊趴在课桌上还可以看上一整天。
  幸好她各人比较独立,依赖感很少,不然的话,她应该会很寂寞。
  之后她就再也没遇到过很好的朋友,很肆无忌惮的时光了。
  听同学说高冷的人是没有幼稚的回忆的,偏偏她很高冷,关于高三的记忆,却又都是极幼稚的。
  当年的她拳打南山恶虎脚踢北海蛟龙,脾气大的很,后来慢慢性子被磨平了,气性没那么大,却爱笑了很多。
  可能吧,人生就是慢慢变平稳的过程。
  可能当时她还只是个诸事未曾经历的小孩,但毕竟也是混账事看多了的,对于各种人性,也是看的透了许多,所以向往也就不那么多,比起平常人,也就多了那么一些释然。
  大学的时候,各种扒着渣男不放,各种与小三缠斗闹出笑话的荒唐事她也看过不少,她们宿舍就有这种,当时拉着她就要去把那对所谓的奸夫淫妇给抹了脖子,幸而其他几个人拦着,才避免了一场血光之灾。
  她们宿舍还算好的,听说楼下出了一个姑娘,自家男朋友出去做了混账事,她不怪自己男朋友,反而求着他别离开她,看的絮笙是一阵阵的无奈,听说那姑娘宿舍里忠肝义胆的姑娘们都把那姑娘堵门外了,那姑娘依旧是不放手。
  这样的姑娘,就不能怨人家红杏出墙了,毕竟,你这个出息,人家可以白白出墙不用负责为什么不出?
  大学里的荒唐事当真是说个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她们那个时候,男生宿舍管的比女生宿舍还严,听说还出过男生被强了的事故,一个直男硬生生就被掰弯了,吓的校长假牙都差点咽了下去,赶紧把犯事的男同学送警察局了,被强的那小伙子无颜面对全校,当天就收拾包袱离开了。
  自此以后,本校的男生外出玩耍,只要报出是本校的学生,都会被白上几眼。
  人性这东西,当真是越长大越看不清了。
  幸而絮笙战斗力比较强悍,不仅保护了全宿舍女同胞的安全不说,就是路遇个什么流氓事,她也能管上一管。
  听说她们上上上上届有个学姐,口才堪比子房在世,学识又好,拿下不知道多少个国家级的大奖,一度被教授叫去代课,被学弟追的那叫一个激烈,简直就成了学弟们心目中的女神。
  当然了,女神毕了业之后,依旧是遥远的存在,听说后来学姐出国了,在国外风生水起,不知道多逍遥。
  这样的学姐自然是难得一遇,她们这些平常人就老老实实的做好平常人,絮笙不是学识派,也不羡慕学识派,她只要做好她的行动派就够了,她也并不渴望站在云端上。
  她家中本就不太倡导奢靡之风,从小父母低调,她那时还不太懂,也就跟着低调,时间久了她也就习惯了,为人处世总不太喜欢多说什么,何况解释一些无关紧要的,懂她的人必然懂她,不懂的人解释了也未必懂,倒不如就干脆什么都不说,沉默最好了。
  不过话说回来,翼国近几年可谓是动荡得很,刚刚结束了和大秦在西北的战争,按理说应该人困马乏才对,怎么有精力插手大秦和明国之间的事了?
  听说翼国现在的皇位动荡得很,翼国现如今的几个皇子野心都大的很,恐怕对于新帝的统治,都不太甘心吧。
  明国倒形不成万钧之势,击退他们是早晚的事,这回事絮笙倒是不太着急,倒是边关的百姓受苦了,战乱年代,搬家不容易,不搬家约等于置自家老小性命于不顾。
  这个年代,搬家是件极其艰难的事。
  闲暇的时候,絮笙就带着宋文等人,去附近的村子帮助一些生活艰难的人,好歹也能缓缓他们的危机,让他们好过一点。
  附近村庄都极其贫苦,本来没有战争的时候,各家的生活也都还算安康,只可惜战争开始了之后,田地里也没了粮食收成,一家一户的都没有了粮食及收入,只能依靠着往年的存粮过日子,自然不如从前一般安乐。
  絮笙就是带了些心细比较有经验的人,帮他们种些粮食,或是换来些粮食,或者是修修补补看病就医,能帮的本来就很少,虽说絮笙本不是个十分心善的人,但眼见村民贫苦,她的确有些于心不忍,何况宋文这个万年的大善人,心肠慈悲的如同观世音菩萨,更不忍见黎民受苦,一时间忙的焦头烂额,一刻也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