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洪武年间小神医 > 第509章 大明水师的成立
  朱元璋坐在了后厅的主位上,和朱静安说了一会话之后,便让朱静安回房去了。
  陈松坐在了朱元璋的下手位置。
  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陈松,朱元璋问道:“你觉得,俺之前制定下来的那些政策如何?”
  朱元璋说的很隐晦,没有说出自己的直接目的。
  但陈松却将朱元璋的心思摸得一清二楚,这个关头,距离老三朱棡那件事情过去没多久,陈松又怎么可能会猜不到朱元璋前来所为何事呢?
  “陛下,臣以为,有些事应该防患于未然,尽管现在有些事情造成的严重后果看不清,但过上几十年,就会显露的一清二楚。”陈松语气委婉的说道。
  话虽如此,可朱元璋想听陈松的确切解决办法。
  “俺的这些儿子,当年的时候,还以为个个都是人中豪杰,可现在俺算是明白了。
  俺的这些儿子,可堪大用的就那么几个,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平庸之辈。
  这些平庸之辈,要是这辈子好好生活,那也没什么事情,可就害怕,有些人,不想好好生活,也不愿意好好生活,就想着为非作歹,到了那时,该如何?
  俺在的时候,这些事情,倒是无所谓,可要是俺没了呢?怎么办?”
  朱元璋的脸上多了不少忧愁,这些事情,是他以前从来不曾想过的。
  最近这几年,老二老三接连出事,让朱元璋有些心烦意乱。
  “俺之前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增大宗人府的权利,让宗人府加大对藩王皇亲的管理。
  可是,宗人府权利再大,也要皇帝把控,皇帝到时候处理国事都没有时间,哪里还能有多余的精力来处理这些事情呢?”朱元璋揉着自己额头,一脸担忧的说道。
  从古到今,管理皇家国戚的机构,便是宗人府。
  在明朝,宗人府名义上,上到亲王藩王,下到镇国将军辅国将军,都能管理。
  可是,大部分时间,宗人府的存在感很低,明朝的宗人府,说难听点,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明初的时候,朱元璋还活着,那些实权藩王也不敢胡作非为。
  朱元璋死后,朱棣靖难成功,坐上了皇帝,也能将藩王压住。
  朱棣坐上皇帝后,接过朱允炆的政策,对藩王进行削藩。
  藩王彻底失势后,也就没了作威作福的能力。
  藩王手中有兵马时,宗人府没法管,藩王手中没有兵马时,就是皇家圈养的一头猪,皇帝一句话就能决定他们的生死,宗人府也没有管的必要。
  “陛下,通过宗人府来管理,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是不能从根子上来进行管控,恐怕只是发上膏药。”陈松说道。
  其实,目前的这些问题,都不是最大的,这些问题,都只是一时的,是能够解决的。
  明朝的藩王,有一个最大且不好解决的隐患,那就是藩王们强大的生育能力。
  明朝末期,有相当一部分财政收入,都是给这些藩王们支出的。
  这些藩王都是龙子龙孙,只吃不干活,天下太平时,看不出来什么隐患,一旦天下大乱,这些藩王瞬间就成了巨大的累赘。
  这些问题,陈松一定是要说的,只是,不能说的太直接。
  老朱可不是其他皇帝,对皇家亲情看的比什么都重要,要是贸然说,就相当于在挑拨朱元璋和他的那些儿子之间的关系。
  陈松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陛下,这些事情,其实都是可控的,想要解决并不困难,天下间,最难结局的问题,不是暴露在明面上的问题,而是隐藏在阴暗处的问题。
  隐藏在阴暗处的问题,不容易发现,等到发现时,就已经晚了。”
  “你的意思是说,在这里面,还有更严重的问题?”朱元璋看着陈松,问道。
  朱元璋何其聪明,又怎么能听不明白陈松所说的这些话呢?
  朱元璋没有着急询问,静静的听着陈松的声音。
  陈松当然不会直接将这些问题说出来,而是讲了一个故事。
  “陛下,传说,在夏朝之前,距离此时已经不知几千年之久的古代,在遥远的西边,有一个叫做鼠国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人,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是由老鼠变化而成。这么一个国家,备受周围国家的仇视,认为他们都是妖怪,所以连年发兵攻打。
  鼠国的君王很圣明,臣子都是忠臣,将鼠国治理的井井有条,数次击败了敌军。
  但是,鼠国强敌环伺,每年都会进行战争,虽然打败了,但战死的士兵,却越来越多。
  人没了,地就没有办法种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鼠国的君王,就发布了一道政令。
  他说:只要是鼠国之人,生一个男丁者罚,两个男丁不罚,三个男丁奖,四个男丁大奖......
  鼠国之人有一个天赋,那就是生出来的孩子,都非常强壮,几乎没有夭折的,而且,他们的男丁,能在短短的时间之内,长到壮年。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短短的时间之间之内,就生出了大量的男丁。
  当这些男丁长大成人之后,依靠着这些男丁,打败了周围的那些敌人。
  但是,危机并没有消除。
  将周围的敌人打败之后,鼠国自然而然的继承了敌人们的田地,粮食和财富。
  鼠国的君王也认为,反正现在我们已经赢了,那就怎么舒服怎么来,于是接着延续之前的政令,毕竟不是自己的钱财,花起来也不会心疼。
  在这条政令之下,鼠国的百姓们,接着生孩子,子生孙,孙生子,数量越来越多。就这样,过了很多年。
  刚开始时,因为敌国有大量的田地和粮食,所以没有人会在意。可随着时间的更迭,粮食越来越少,田地也越来越不堪重负,终于有一天,所有的资源都不足以养活这些鼠国臣民了,乱世便降临了。
  地位高的鼠国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的压榨底层人,底层人为了活下去,不断的反抗。
  双方本来同宗,可为了活下去,竟然无所不用其极。
  后来啊,从北方来了一支虚弱的异族人,趁着鼠国内乱,直接将鼠国拿下,开始奴役鼠国之人。
  鼠国,在这次内乱之后,人口大减,粮食充裕。不过,这都成了敌人的资源。”
  ......
  好久之后,朱元璋走出了富平侯府,在回去的路上,他不断的想着陈松讲的那个故事。
  故事中,没有提到一句大明,没有提到任何朝代,可这故事听起来,却总让朱元璋觉得熟悉。
  不知不觉间,来到了皇宫前方。
  看着不远处的皇宫,朱元璋皱眉沉思。
  “看上去荒诞无比,但这不就是事实的真相吗?子生孙,孙生子,无穷尽也,难道,有朝一日,百姓真的能将大明吃垮?
  百姓生活艰难,又怎么能将大明吃垮呢?只有那些富裕且不用害怕生孩子和养孩子的人才能将大明吃垮。百姓的儿子,生三个活一个都已经是万幸了,更别说其他了。”
  说着说着,朱元璋好像意识到了什么,眼睛突然瞪大。
  “不对,此事不对劲,由此来看,岂不是俺的那些儿子能生?生十个八个无所谓,可俺有十几个儿子,这十几个儿子再生十几个儿子,十几个儿子的儿子每个再生十几个儿子。
  这些人每年光是从朝廷那里领的俸禄,都是一笔巨大的数字。
  和平年代还好,稍微要是有个差错,可就危险了!”
  朱元璋的脸色彻底的垮了下来,一瞬间变得忧心忡忡。
  小农思想下的朱元璋,以前的时候,几乎没有想过这些问题。
  在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下,朱元璋巴不得自己的儿子越来越多。
  可他忽略了一件本质上的问题。
  普通人家,生的儿子多了,以后是要分家的,要分出大宗小宗。
  小宗是要搬离的,是要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的。
  可是,朱元璋之前制定下的规矩却是,自己的所有后代,都要由朝廷来养活。
  可能在朱元璋有生之年,并不会有什么不忍之事,但要是过上一百年,两百年呢?
  这么大的负担,拖都能将朝廷拖垮。
  可要是不这样做,那该如何?
  学汉朝?不行,七国之乱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万万不可。
  学宋朝?不行,将藩王就像是牲口一样圈养在京城,一个靖康之难,全都没了。
  要是让藩王们自食其力,只会出现问题。
  再说了,这些人好歹也是龙子龙孙,让他们自食其力,实在让皇家的脸面挂不住啊。
  朱元璋对自己儿子们的爱毋庸置疑,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终于当了皇帝,为的不就是让自己的后世子孙能幸幸福福的过日子吗?
  要是让他们像普通人一样,那当年还打什么仗?
  朱元璋停在皇宫之前,不断的在想着这些事情。
  陈松说的那些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切切实实真实存在的,要是不能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老朱心里恐怕不能舒服。
  抬起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老朱心中五味杂陈。
  “俺也是服了,当年他没来之时,也没有这么多的事情,为啥他一来,朝廷的事情就变得这么多了?
  而且,从他的嘴里说出来的那些东西来看,朝廷的问题多的就像是牛毛一样,就好像要亡国一样。”
  想到这里,朱元璋脸色一凛,一股寒意忽然从脚底板升起,一直到脑门。
  “如果他是敌人,他还那么年轻,就看到了朝廷这么多的隐患,要是蛰伏几十年再出来,到了那时,朝廷还会是他的对手吗?
  估计,朝廷在他的手下,撑不过多久就会灭亡!”老朱心底发寒,不是他故意这样想。
  一个多疑且机智如妖的皇帝,想不到这些问题才会奇怪。
  不过,老朱的担忧并没有持续多久。
  老朱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不过是俺多想了,他是俺的女婿,朝中大臣几乎都敌视他,军营也被俺牢牢的把握,就算他有造反的心,也没有造反的实力。
  况且,这么多年了,要是他真的有不臣之心,早都暴露出来了,怎么可能会一直隐瞒到现在?”
  想清楚了这些事情之后,朱元璋走进了皇宫。
  进入皇宫之后,朱元璋就让人把朱标找来了。
  朱元璋考校了朱标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后要是地方藩王数量太多,该怎么办?
  朱标还以为朱元璋这是在考验自己对兄弟们的态度,于是标了一波中心。
  朱标的回答,让朱元璋叹息不已,因为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从那天之后,朱元璋没有再来过陈松这里。
  具体的原因就是因为陈松那天的话,差点将朱元璋的三观给颠覆了。
  朱元璋知道陈松那里肯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他还没有将这些事情想清楚。
  春天终于到了,汤和带着俞敏去了松江府。
  大明水师的事情,已经不能再迟了。为了能及时让大明水师产生战斗力,汤和带着俞敏走马上任。
  大明水师的衙门,暂时设在了松江府。
  有市舶司的码头,战船也都在这里,加上这里还有海防司的士兵,设在这里也比较合适。
  明朝以军功封爵,也就是说,在军队层面上,想要获得什么军官,就必须有相应的功劳。
  俞敏的功劳虽然不小,可相对于明初的军功集团来讲,还是不够看。
  当时朱元璋任命俞敏时,朝中的军功集团,几乎一起提出了反对。
  这些军功集团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在老朱给自己的儿子和孙子留的人才,这些人的情绪还是要照顾的。
  可老朱毕竟是老朱,既然不能封赏军中的职位,那就封赏一个文官的职务。
  于是,老朱在大明水师当中,成立了一个大明水师都督府,汤和任都督府大都督兼都督同知,属于武职,俞敏为都督佥事,属于文职,从三品的官衔。
  在俞敏之下,还设置了一个兵事机务局,由俞敏统领,主要给水师出谋划策,训练兵马。
  都督佥事一共有三个,至于其他两个,乃是陈松以前的学生。
  一个是常升,是常遇春的儿子,现在已经继承了常遇春的爵位,称开国公。
  此人能力不小,加上在新学学堂学了那么几年,所以就被老朱扔到了这里。
  让他显露本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便是让他镀镀金,给他这个开国公的爵位增加分量。
  另外一个是徐达的小儿子,徐增寿,以前也是陈松的学生。
  他们都是都督佥事,每个人下面,都有一个机构。
  这三人组合在一起,共同为大明水师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