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翻页 夜间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超陆权强国 > 第193节
  汤化龙跟在后面慢走:“觉生兄今日赶往汉阳,据说兵工厂出了些许问题。似乎是前段时间供应咱们硝酸的日商,如今出了什么问题,货到了上海,船却过不来了。孙部长还有事情,他便请缨过去看看,兴许能够通过关系,跟日人调来一些应急!”
  汉口战事打得惨烈,光靠楚望台军械所内的物资坚持不了多久,因此汉阳兵工厂的生产对于前线战事至关重要,军政府自然无比关心。
  宋教仁点头,他很少过问军务,知道的并不比汤化龙多。招呼两人坐下,便将早就准备好的文案递了过去。
  “遁初今次之所以要请来大都督跟汤部长,主要还是为了这‘鄂州临时约法’。再次遁初要跟汤部长道一声谢,在我编辑临时约法的过程中,汤部长多次指点为我解惑,阁下不愧为日本法政大学毕业,对于这现代法律之认识堪称国内第一人。好了,闲话少说,两位还请帮忙看看这‘临时约法’是不是还有不妥之处,若有不当,还请指出!”
  汤化龙之前已经看过了,这文案自然是递给临时大都督黎元洪的!
  黎元洪点头接过,口中却是笑道:“遁初先生见笑了,屋内没有外人,直接称我表字即可,何许‘大都督’、‘大都督’的叫个不停!”
  话虽是这么说,但是对于这位同盟会的巨头这般表现,他心中说不舒服是不可能的。
  接过那文件仔细看了起来,临时约法本就是他借汤化龙之口最先提议的,因此对于这发案却不陌生。唯一令他有些陌生的便是,这后来加入了同盟会跟宋教仁的主张,不看一遍他也说不出什么来。
  快速的翻看了一遍,这临时约法共7章69条,与他看过的只有3章31条的初稿相差甚远。这其中他最关心的大都督的定位跟权力正如他之前设定的那样很大,可以任命政务委员、议会、法司,有公布法律、宣战、媾和、统率水陆军、任命文武官员、宣告戒严、赦免等权力,也就是说,只要这约法一出,他这大都督的位子就坐稳了,并确定了对军政府的指挥权。只是,令他皱眉的地方,比如汤化龙之前偷偷知会他的议会等问题,宋教仁果然添加在了约法之中,都督对议会负责,议会有制定法律、审理预决算、议定条约、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或弹劾的权力,竟然凌驾在大都督之上了。而且随时有弹劾大都督的权力。除此之外,宋教仁还添加了一项限制,那便是大都督的任期,规定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3年,连任以一次为限,只有短短的六年。
  虽然已经有了准备,不过一看到这文案,他的眉头还是皱了起来。
  宋教仁何其聪明的人物,一直在等候着他的答复,见他皱眉,以为他不愿答应,忙询问道:“大都督可是有感觉不对的地方,遁初才疏学浅,大都督不妨指出,咱们讨论讨论。”
  他对美国式的三权分立甚是喜欢,总想将它也照搬来,应用在未来的新中华中。这湖北是他的一个实验对象。他知道军政府内有不少旧官僚出身的官员,甚至连这大都督都是清将出身,以为他看到议会不满,却是做好了与他辩论一番的准备了。
  衣角微微一动,黎元洪顿时反应过来了知道是汤化龙提醒他,脸上表情一缓,笑道:“遁初先生误会了,遁初先生大才,这法案条条皆是良策。黎某皱眉不过看到这都督任期为3年,想起三年任内多数官吏只怕难有作为,方才不解罢了!”
  他手段十分高明,知道同盟会之所以要建议会,便是为了防止大都督落入孙武跟他手中,到时也好有个掣肘。议会是同盟会的根本,因此绝不会动的,所以干脆避开中心,直接捡了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打发过去。
  “原来是这个,”宋教仁松了一口,可叹他才华过人但是在心机、经验上却差了黎元洪等何止一筹,竟然没有发现黎的前后反差,真当他是不解大都督的任期问题。心中松了一口气之后,他直起身子,为他解释起来,“这事解释起来倒也方便。大都督,如今天下局势一日胜过一日,直隶一乱北方必乱。而南方都在我革命辐射之中,唯独北方影响力不足。因此如今直隶一乱,北方诸同志必定揭竿而起,鞑子覆灭之日举日可待。所以,我们有意迎先生回国,待南方平定之后,便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到时一旦拿下鞑子,便要学习西方先进政体,从此军权收归政府,地方不管军权。议会为根,内阁为本。这大都督不过是个过渡,日后民国建立之后还要撤掉的,料想平定鞑子不需三年,因此我在设定的时候,才会定下三年的设定!”
  他笑着解释道,殊不知对面连声叫好点头的黎元洪、汤化龙二人隐晦的交流了一个眼神之后,心中已是转过了万千心思。从宋教仁的口中,他们已经听到了太多的机密消息了。
  似乎是感觉两人比较好说话,宋教仁话也多了起来,只见他起身说道:“自革命以来,各地同志不畏艰辛、不怕委屈才有了今天的胜景。如今汉口有失,本不该在这时候提出议案,欲要规定章程什么的。只是前几日两位也看到了,许多民军将领不服克强指挥,才导致乱局横生,最后咱们丢了整个汉口,局势也对武昌,对我湖北不利了起来。”
  黎元洪眼皮一阵抽动,微微侧了侧脑袋,发现一旁的汤化龙一副眼观口口观心的模样,已是神游太虚去了。心中暗感好笑,这宋教仁是话中有话,明着是解释为什么这个关键口出台临时约法,实际上却是暗中指责‘有人’给黄兴下绊子,为他洗脱汉口之时的罪名。也未尝没有警告黎元洪的意思。
  “看来这同盟会是打定主意要靠‘民选’,选出一任大都督了!”
  心中阴沉一片,他从宋教仁的话中品出了不少信息来,已是肯定自己若是再没行动,恐怕他图谋已久的东西就要飞了。
  场中气氛这下真的冷下来,宋教仁也察觉到了,他今日要做到的事都交代完了,忙拿起桌上的帽子跟文案,一脸歉意,“两位不妨在这里好好享受一阵,遁初还要去拜访几人,还请大都督,请汤部长多多包涵!”
  两人见礼之后,他便整了整身上西装,带着东西下了楼去。
  待脚步声远去,汤化龙看着黎元洪,苦笑道:“听宋遁初话里的意思,似乎咱们辛苦了这么久,就要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同盟会似乎要来真的了!”
  黎元洪板着脸,眼中一阵发狠:“咱们准备了这么久,付出了这么多,还连累的你丢了部长之位,哪能他一家说了就算了。民选……民选,哼,什么时候真正让民选过,看来咱们还真要再与他斗上一番。济武兄,回头烦劳你帮忙游说同盟会那边,孙武那边交给我去,他李易之不是想要鄂西吗?给他!鄂西唐牺支得了军政府的知会之后编练了三协新军,李易之出策引他调了两协去当什么北伐军总司令,还剩一协我也借口兵力不足,为他拉来汉阳防守。不过这议会会员,跟他说分给鄂中的名额,咱们全要了,还要他全力助我争取这大都督之位。大都督,大都督我要定了,至于鄂中李易之,先让他得意几天便是了!”
  一侧汤化龙点头,面上也是阴沉不定,他知道,这一次若是真没有鄂中的助力,恐怕黎元洪真要与那‘大都督’之位,失之交臂了!
  第四卷 帝国东升 第348章 接见
  李浚和李世绪两人在理藩院住了五天后,才等到了王福的接见,这期间,两人虽然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见到大明皇帝,呈上礼物后将自己的要求说出来,不过,在大明皇帝没有发出召令之前,他们也只能耐心的等待,在没有拜见皇帝之前,朝鲜人的表现足可以称得上典范,即不拜见大明重臣,也不上街游玩,一直待在理藩院,几乎是足不出户。
  连王福接到理藩院官员对朝鲜使团行踪的报告,对这些朝鲜人也产生了一丝好感,这个时候的朝鲜对于大明王朝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崇敬,当然,这也在于大明王朝对朝鲜并无所求。在明初,朱元璋就列出十五个不征之国,其中将朝鲜列在第一位,而日本列在第二。
  若说进攻日本有大海阻挡,又有蒙元两次失败的教训,朱元璋将日本列为不征之国很好理解的话,将朝鲜列为不征之国,不但是因为朝鲜一直以来的恭敬,更是朱元璋压根就看不上朝鲜。
  在列出十五个不征之国后,朱元璋还有一段话,道:“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如隋炀帝妄兴师旅,征讨琉球,杀害夷人,焚其宫室,俘虏男女数千人。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徒慕虚名,自弊中土,载诸史册为后世讥。朕以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惟西北胡戎,世为中国患,不可不谨备之耳。”
  这里,无疑也是把朝鲜等同于海外蛮夷之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打下来反而导致民劳成易乱之源,所以不征,不过,若是朱元璋知道后世数百年,朝鲜分裂成两半,一半极力抢夺中国的各种文化遗产,还对中国的领土生出窥视之心,为了割裂与中国的联系,不惜修改历史。一半虽然受到中国扶持,却是翻脸不认,将中国人为保护其领土作出的牺牲极力淡化甚至抹黑,不知朱元璋会不会仍然认为主朝鲜不为中国患。
  大明王朝不但对朝鲜无所求,非但如此,与大明的交往中,朝鲜还可以得到极大的好处,万历年间更是出兵解了朝鲜灭国之危,这让朝鲜上下对于明朝感激涕淋,崇祯身死的消息传来,虽然朝鲜已经成为满人的属国,仍然举国致哀。
  “小使李世绪、李浚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金銮殿内,两名朝鲜使臣一进大殿,就对王福大礼参拜起来,从李成桂立国以来,朝鲜国王从来没有称帝,只有到最后清王朝没落的几年里,朝鲜高宗才开始称帝,并将上面国王一律追封为皇帝,此时使臣对于大明皇帝称吾皇,无疑是朝鲜人与大明拉近关系的手段。
  尽管王福对后世的朝鲜人映像极为不好,不过,眼前对方礼数周到,王福倒是没有故意找茬的意思,口中平静的道:“免礼吧。”
  “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两人又是一番大礼参拜,这才起身。由李世绪道:“皇上,这是敝国国书和恭贺皇上御驾亲征,凯旋而归的礼单,小国国力有限,小小礼物,还望皇上万勿介意。”说完,将随身带着的木盒高高举起。
  王福点了点头:“呈上来吧。”
  “是,奴婢遵旨。”田成应了一声,走下台阶,将木盒接过,查看了一下才将木盒呈到皇帝手中。
  王福接过木盒,先将朝鲜的国书取起翻看了一下,朝鲜人的国书写得极为谦卑,先是解释了一余年没能朝贡的原因,又是痛表了一番对大明的忠诚,末尾才提到向大明借兵,希望大明能够帮助朝鲜从满人统治下摆脱出来。
  将国书看完,把盒子推到一边,对于那份礼单皇帝却瞄也没有瞄一眼,这让偷偷观察皇帝的李浚和李世绪两人失望不已,这次他们送出远胜于以往朝贡的礼品,结果大明皇帝看也不看,无疑有一种献宝后,对方却当成没看见的样子,这让两人极为郁闷。
  “你们要借兵对付胡虏?”
  听到皇帝的问道,两旁的大臣脸上却没有什么惊讶之色,毕竟有万历年间的旧例在,朝鲜要向大明借兵也不是什么难猜之事,文臣默默思索此举的利弊,不少武将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向皇帝请求出征。
  李世绪连忙回道:“禀皇上,胡虏以武力强迫敝国为属,需索无度,使敝国上下如处水深火热之处,又迫使太子和两位大君为质十年,敝国虽然为胡虏之属,只是与胡虏之仇不共戴天,只是敝国国小力弱,无力独自驱除胡虏,听闻皇上大胜胡虏后,敝国上下都欣喜若狂,皇上仁慈,必会派兵解救敝国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王福听得眉头轻皱,李浚一直在观察皇帝的表情,见到皇帝脸上有不愉之色,心中不由七上八下起来。
  “不知贵国需要借兵多少?”
  李世绪一直低着头说话,没有看到皇帝的脸色,听到皇帝问话,以为大明皇帝有答应之意,连忙道:“回皇上,如今朝鲜所驻满人只有五百人,如果皇上能派数千人足予。”
  王福摇了摇头:“数千人太少,如今满人仍有上万骑,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句话贵使想必也听说过,若是出兵数千,实难保胜利。”
  李世绪和李浚两人都听得一愣,大明皇帝这是什么意思,要出动更多的军队,这当然更合他们之意,李世绪连忙道:“皇上英明,小使考虑不周,不知皇上要出兵多少?”
  “不是朕要出兵多少,而是对付满人要用多少兵马,朕以为,非二万人不可。”
  李世绪和李浚两人听得大喜:“小使感谢皇上天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慢,两位贵使暂慢感谢。”王福抬了抬手,制止了两人的继续磕头:“朕可并没有答应出兵。”
  “那皇上之意……”两人顿时糊涂起来,刚才皇帝主动由数千兵马提升到二万,怎么又说没有答应,心情也由刚才的狂喜中跌落。
  “朕说要替贵国驱除满人,至少要动两万人马,可是眼下大明刚经历过一场大战,耗资千万,国库早已经空虚,若要出兵,却是力有末逮,这样吧,贵国暂且忍耐数年,最多三年,大明休养生息完毕,再出兵不迟。”
  兵肯定是要派的,没有朝鲜的请求,王福也说不定会主动向朝鲜提出要求,毕竟若是从朝鲜出兵的话,对于扫平满洲,追剿残余的满人,可以省时省力不少,不过,眼下朝鲜人还在满人的统治下,既然朝鲜派出使臣前来请求,王福打定主意不能白白出力。
  万历年间,为了抵挡日本人对朝鲜的侵略,出兵数十万进入朝鲜,事后,大军撤回,虽然收到朝鲜上下的一片感谢,只是将国库耗尽,却没有实质的好处,实在得不偿失。后世那场战事,出力的是中国人,为此更是死伤数十万人,只是一撤军,对方就将亲中国人员清除,全面倒向苏联,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若是没有来大明看到海关之前,对于皇帝这番话,两人肯定会相信无疑,只是光是一个海关收入超过了千万两白银之多,虽然大明刚经历过一场大战,若是连二万兵力也无法出动,他们肯定不信,只是皇帝如此说,他们却不能够反驳。
  休养几年再出兵,这绝对不行,在满人的统治下多一年,朝鲜就要多受一年压榨,再说他们前来大明朝贡之事总有一日会传到满人耳中,一旦让满人知道此事,不知满人又会有如何反应,两人对视了一眼,李浚一咬牙,连忙道:“禀皇上,既然是为了敝国出兵,敝国自然愿意承担两万大军的一切费用。”
  “这……”王福仿佛迟疑了一下才道:“虽然如此,只是二万大军每日所费颇巨,朕担心朝鲜无力负担,若是如此,反而不美,不如暂待数年。”
  两人唯恐皇帝反悔,李浚连忙道:“皇上放心,敝国虽小,可是供应两万大军所需,还可以免强应承,只是小使还有一件事向皇上请求,请皇上务必答应。”
  听到两人答应负担两万大军的费用,王福心中大爽,道:“贵使请讲。”
  两万大军,全部派羽林卫前往,光是每月军饷就是十几万两,加上吃穿用度,各种军械损耗,一月费用不下二十五万两,一年就是三百万两,真不知朝鲜能支付得起几个月,到时自然可以迫使朝鲜作出更大的让步。
  李浚自然不知大明的军队会如此昂贵,他沉浸于另一个想法中,只要朝鲜开海,想必可以支付两万明军的费用,如此一来,可谓是一石两鸟,激昂的道:“小使请求皇上允许敝国仿大明例,在平壤设立海关,还望皇上允许。”
  第四卷 黑幕下的南北议和 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进续职
  夜,应城军政府驻地临时办公处李汉的办公室内一片欢声笑语,警卫方才送来了些许瓜果便退了出去,只留下了屋内李汉跟他的副官陈天祥、张梅生已经另一个年轻的军官,李东来暂时还没过来,他在情报司等着河南那边的情报,有消息称情报司运作了许久的河南起义将要在今天行动,不过到目前为止,眼看着这一天已经过去了大半了,他还在等待着河南的消息发回来。
  “标下何进,见过大帅!”
  这年轻军官正是何进。
  “坐吧,不比拘谨,这里都是自己人!”
  李汉抬起头,看了一眼面前这个面色略有些黝黑的年轻人,满意的点了点头,示意他先坐下。他手上是荆州镇守使张炳乾今日叫人送来的公文,全都是在军政府攻陷了荆州之后,从满人、旗人手中没收的土地资料,由于规模太过庞大,军政府连连加派人手,也用了近二十天的时间才统计完。
  “一百六十五万亩土地!按照后世的计算单位来换算,差不多有十几万公顷了!”
  一想到这文件上从万余满人、旗人手上抄没的土地,他便胸中愤怒难当。根据地方府记,整个荆州府在乎田地不过一百四十四万亩,其中二十一万亩在汉人手中,其余为满人、八旗财产。不提他二十一万亩汉人手中的土地数据是否属实,但只看他手上自满人、旗人手上查没的土地,便远远多于荆州府所记载之资料,而且因为时间关系,还有些地区牵扯到少数民族的,只是匆匆计算一下,以待日后解决了同当地土著居民之间的矛盾之后再行统计。但是,单单只是这一笔,也足够李汉愤怒的了。整个荆州府内汉人何止数十万,但再观满人、旗人,以不足当地汉人百分之一之人口,占去了八倍于其的土地,还有林场、河渠等更是不计其数,满清鞑子对汉族之欺压与掠夺之恶毒,从中可见一二。
  不过这么多的土地,留在军政府手上却不是完全之计。他本打算将其便宜一些贱卖出去,可是自己才不过露出了一点意思,这些时日张梅生反应就有不少荆州地籍以及附近府县的乡绅富户前来询问,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就是要从军政府的手上趁价格低廉买下一批土地。虽说从安抚地方的角度出发,张梅生等建议他不妨做个好人,便宜与那乡绅、富户卖去一些,不过被他思量了一番之后,摇头拒绝了。
  清末地方土地兼并何其严重,一旦他腾出手来之后,光是这段时间来他派人统计的鄂中本地乡绅之中,拥有百亩以上土地的比比皆是。军政府即将要上架大铁路工业建设法案,一旦跟奥匈帝国或者德意志帝国搭上线,得到其官方支持之后,他就要开始组建铁路建设兵团、铁路公司,并以军政府跟即将修建的铁路为名义,发行建设公债、招募入股资金了。对于铁路的好处,想必这些挨着京汉铁路,早就看到铁路沿线变化的一帮老顽固们眼馋了。除此之外,他很难想到还能用什么手段,让一帮恨不得将所有钱都变换成土地跟白花花的银锭子带到地下去的乡绅、地主老爷们自愿出钱出力,化为大工业发展之动力。
  因此,这个关卡上,早就盯上了那些乡绅、土财主们钱包的他是绝不会允许他们动了军政府已经看成自己的钱包,更不会再让土地往他们手上集中了。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四亿民众中九成以上都是农民,一旦土地过分集中到地主、官僚手中,农民没了收入就会有不满、社会就会动荡起来,所以他不但不能卖给这些地主乡绅们土地,还要想方设法的从他们手中抠出更多的土地来交到农民手中。
  眉头微微皱起沉吟着,关于土地这一块实际上他早就已经有了腹案了。后世共和国政权在建立之初实行的‘打土豪、分土地’,这里是不能直接拿出来用的,因为如今国内的环境不比原来历史上的十几年后,那时经历了十几年的军阀混战导致民不聊生,众多的地主恶霸趁势而起大肆挤压农民,扩充自己的土地。如今虽然各地都有这样的恶霸,但是到底深受儒家教育的各地乡绅不少都是当地知名的人物,在当地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军政府要强从他们手上征地,只怕日后免不了要留下祸根,将这些颇具实力的人物赶到自己的对立阵营中去。当初共和国政权也是因为领导阶层错误的认识了本国国情,结果照搬苏联那一套模式,结果生生将自己变成了国内除农民跟少数知识分子之外的对立派,导致遭到了全国上下其他阶级的联手打压,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速度明显要晚了不止一年。
  摇了摇头,相比较那套苏联式的‘消灭富农’,后世陈诚在台湾的那一套借鉴了红色经验的温和土地政策反而更适合现在的军政府实行。
  “啪”的一声将那份资料扔到桌子上,他道:“这满清覆灭绝对是有其根本道理的,区区不足万余的旗人、满人,却占去了整个荆州八九成的土地,只留下不足两成给人口百倍与其的汉人租种,这等民怨积压起来,才成今时今日这般情况,炳乾在荆州做的对,有脏活累活就应该全交给那些被俘的旗人贵族们,让他们也感受下被他们欺压的百姓之辛苦。”
  张梅生道:“大帅,此时正值秋耕,这批土地在军政府手中也是荒废了,不如就便宜一些变卖出去吧?这段时间战事频繁,虽说借助大军的连胜,咱们得了百万善款,不过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短短十日光是各地征召民夫、战死士兵的补偿等就有过百万的缺口,还不算武器磨损加子弹消耗,这些又是一笔不低的天文数字。大帅……”
  “变卖土地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李汉眉头一皱,摆手作罢了他的提议,只听他道:“咱们是革命之军政府,革命是为谁革命,还不是为了天下的黎庶百姓,为了咱们亿万同胞。军政府调查的五府土地报告先生不也看过了吗?那些个乡绅、财主们哪个真正的告诉了咱们自己手上准确的土地数目?恐怕一个也没有!饶是如此,咱们军政府治下的五府之内,七成以上的土地都在他们手中了,这是个非常危险的数字,咱们国内九成九的同胞都是农民,农民没有了土地就吃不饱、穿不暖,就会有意见、有怨气,孙先生的三民主义里不是有一条吗,叫平分地权,我是个革命者,如今我在许多革命同志的帮助之下获得了革命的初步成功,保卫了军政府的安全。因此,我提议就从这批土地之中挑出一部分来,分给阵亡将士们的家人。而土地我看就以十亩为地,并补偿一部分银元。其余剩下的土地全部低价出售或出租给军政府管辖各府之内的百姓,需要由军政府管辖范围内的身份证明才能认购。除此之外,他们所种植的粮食作物,将由军政府出资收购,保证价格以市价为准!”
  他摩擦着下巴说道,这是他如今能够想到的最好方法,尤其是可以趁机推行他准备已久的身份证制度,方便了军政府的管理。
  张梅生眉头暗皱,还要酝酿说辞。不过那何进却先他一步,站出来向李汉肃穆敬了一礼,“标下带所部战死之一千一百多兄弟跟大帅道声谢!”
  这一场战役外人不知道,但是军政府高层哪一个不清楚,他们收获的不过一场惨胜罢了。论起装备来说,革命军各部装备的都是奥匈帝国制式武器,但以火力而已还在清军单军之上,而且还是占着守势。宜昌本不该死伤惨重的战役,军政府却前后付出了五六千人死伤的代价,仅仅只比清军稍稍好了一些。原因正是因为各部新兵太多,很多都是匆忙接受了一点训练之后便被拉上了战场,论起素质来其实比起清军各地巡防营还要稍差一些。若不是战时士兵敢效死力,兴许有一场庚子年式的败局也不是不可能。当年驻守天津、大沽口的守军武器、火力比起洋人联军也不差,最后还不是宜昌惨败。
  何进是第一线的将领,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第四卷 帝国东升 第349章 讨价还价
  朝鲜人想建海关?王福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之色,讶然的望着下面的李世绪和李浚两人,心中迅速盘算朝鲜人建海关的利弊,海关对于一个国家的作用无庸致疑,不但可以增加国家的收入,而且可以利用关税控制进出的物资,随着海关的建立,相应的必定会发展出一支水师,朝鲜的实力随之也会有一定的增强。
  当然,朝鲜实力增强对于大明并不一定就是坏事,一个贫穷落后封闭的朝鲜,虽然不会对大明构成威胁,可是同样不会给大明带来任何好处,相反,眼下大明虽然对朝鲜毫无所求,只是等到以后大明商品发展到一定时期,一个军事弱小,但相对富裕的属国,无疑是绝佳的商品倾销地。
  这些念头在王福脑海中转了数下,已经有了决定,缓缓的道:“贵国要效仿大明设立海关,这是好事,朕当然不会反对,只是海关牵涉甚广,不但要修建码头、仓库,最好还要有银行支撑,关员必须对各种商品的价格了如指掌,才能不至于高征,使得商人无利可图,也不至少低征,让税收流失,不知贵国可使可有精通海关的人选?”
  “多谢皇上。”皇帝前面的话让两人大喜,只是后面一句又难倒了两人,朝鲜从来没有开设过海关,又哪来精通海关的人选,对于银行更是不了解,想起自己在上海时的情景,心中知道大明皇帝说的不假,若是由不熟悉的人去搞,这个海关说不定一年半载也搞不起来。
  李浚还打着用海关关税来支付大明派遣大军的费用,海关当然是越快建立起来越好。他心中有一个想法,又不好开口,犹豫再三李浚还是一咬牙道:“皇上,敝国确无精通海关的人才,还请皇上能对敝国支援数人,敝国上下感激不尽。”
  “也罢,这样吧,朕安排一支熟悉海关运作流程的官员跟随两位使者回去,同时大明户部银行也将在贵国开设分部,牵涉到银行这一部分,贵国都可以交给大明户部银行处理,不知两位贵使意下如何?”王福笑盈盈的道。
  “小使谢过皇上,皇上此举,对敝国实在如同再造,敝国愿世世代代,永久臣服大明。”听到王福的话,两人感激的差点要热泪盈眶,浑不知道此举等于把朝鲜的金融、海关两项交付到了大明手里。
  看到两人感激的表情,王福心中大悦,对于朝鲜的恶感也消减了许多,其实想想,朝鲜这样的小国,天然要找强国依附,若不是以后的满清不争气,朝鲜也不可能独立,更不可能不时蹦哒一下来恶心中国,有大明作依靠,也是朝鲜的运气,否则早被灭了。
  回到居处后,两人都是一脸兴奋,可以说这次来大明,不但达到了目的,还超出了预期,想到大明军队踏上朝鲜领土后,朝鲜就可以从满人统治下摆脱出来,有了大明帮助,建立海关完全轻而易举,朝鲜以后必定会走上一条强盛之路。
  正当两人兴奋间,一名随从来报:“两位大人,大明户部侍郎和户部银行掌柜来访。”
  “快请。”李浚连忙道,同时两人也连忙起身相迎。
  两人刚出来,就望见一名五十余岁的老者和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并排走了过来,老者身着官服,正是三品文官官衔,那名年轻人也是一身官服,李浚和李世绪两人连忙先行行礼:“小使拜见两位天朝上官。”
  “贵使免礼,老夫解学龙,仍是大明户部侍郎,这位是贺荣华,仍是大明户部银行京城的大掌柜,在户部亦兼任郎中之职。”老者抚须微笑道。
  此时的户部银行毫无疑问完全是一个官办的机构,每一级别的人员也有相应的朝廷官职,如户部银行第一任行长樊跃现在在朝中的官职就是户部侍郎,其实他这个银行行长的位置远比一般的户部侍郎要重要,只是樊跃最看重的恐怕还是户部侍郎的头衔,贺荣华作为户部银行在京城的大掌柜,挂一个户部郎中衔自然也是合情合理。
  王福当然知道后世官办机构的种种敝端,只有户部银行是一个完全的垄断机构,又处于新兴阶段,现在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时候,敝病完全没有显露出来,再说,不管有什么敝病,户部银行也只能官办,不可能交给民间。
  “原来是解大人和贺大人,小使久仰,里面请。”李世绪和李浚更是恭敬,解学龙是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历任太子太保、都察院副都御史、江西巡抚,曾因反对魏忠贤专权而名扬天下,两人说久仰,倒不是客气,对于贺荣华,当然就是附带。
  “请。”解学龙也拱了拱手,四人一起来到厅中,由四名朝鲜使女端上茶,每人都轻缀了几口后,解学龙才开口道:“两位尊使,皇上已经决定一月后出兵,到时我朝水师战舰可以一次性运送二万大军及所需物资到达平壤,皇上考虑到朝鲜力弱,先期出征的费用就由大明承担,只是到达平壤之后,一切还请贵国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