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奇幻玄幻 > 望族权后 > 第687章 怒火
  归去晋王府途中,婷而回味着早前一番见闻,虽然也觉得大快人心,但多少兼存疑虑,便向十一娘请教:“今日甄夫人大获全胜,根本不需咱们从旁助拳,有何必要向十一妹示好?”
  “并非大获全胜,顶多只算小胜一局。”十一娘莞尔:“陈氏今日是太过轻敌了,被甄夫人与十九叔祖母打了个措手不及,但要论胜果,其实还不仅仅咱们在场目睹。”
  婷而想了一歇,方才颔首:“从前族长也甚信任陈郡君,方才许她代掌内务,可经今日一事……明知王妃在场,陈郡君却挑唆着诸位族妇登门闹扰,将家丑曝于人前,只为与甄夫人争夺威信,族长必然也会对陈郡君心生不满,今后只怕不会再信任不疑了。”
  十一娘表示赞同:“这才是甄夫人高妙之处,她没有诋毁陈氏一句,却让柳公洞悉陈氏私欲。”
  “所以我才想不明白,甄夫人既然胸有成竹,为何还要争取十一妹这外援?”
  “因为族中地位,有时也不全看是否宗妇,打个比方说,便是一国皇后,是否能够真正母仪天下,并不确定,又说皇后嫡子,依据礼律定为储君,可古往今来,多少庶子登及九五?对于大族而言,族长之位虽然一般不会动摇,但也发生过宗子非族长嫡子继承之事,并且还不鲜见。”
  事实上一族宗长,由嫡长子继承并非出于律法规定,只决大多数大族都主动依从嫡长子继承族权而已,不过也不乏例外,比如当年陆离的曾祖父,就曾告诫薛子瞻,主张让陆离将来继任族长之位。
  “甄夫人长子柳青厥虽是名正言顺宗子,然而陈氏长子柳青城仕途却更加顺遂,青字一辈中,青城眼下比青厥更有威望,甄夫人本身应当不是贪好权利者,她之所以与陈氏争强,无非是为了儿子,是以甄夫人虽然并不将陈氏放在眼里,但她必定会戒备柳青城,这才是她争取晋王府为外援之根本原因。”
  也就是说,甄夫人要掌管族务,的确不需外援,但她的愿望决非这样简单。
  十一娘又再说道:“再者,甄夫人想要力压陈氏也并不容易,陈氏这回失利,只能让甄夫人再掌内务,但陈氏经营多年,并不会这么容易便一败涂地,再说她还有柳青城这么一位长子,太原柳族人中,只要寄望仕政者,都会对陈氏示诚,甄夫人纵然为宗妇,但许多事情,别说不由她说一不二,便是柳公,怕也没有这样威望。”
  “难道甄夫人之意,是要对付柳青城?”
  “对付或许有些言过其实,但施以打压应当便是甄夫人意愿。”十一娘这时的态度却甚暧昧:“看看吧,要是柳青城还有几分远见,不至于对陈氏言听计从,阻碍新政实施,那么说明他并不打算染指族长之位,甄夫人当然也不会对他施以打压,咱们更加不用为这恶人,但要是柳青城决意投靠毛维……”
  晋王妃微笑,那么就别怪她心狠手辣了。
  纵然柳青城也许并没有为非作歹的实际行为,十一娘也绝对不会心慈手软,只要投身权利倾轧,那么便没有无辜可言,既然心怀贪欲并为实现贪欲有所行动,,便要做好遭受打击的准备,一切太后党皆为仇敌,十一娘的妇人之仁可格外有限。
  至于太原柳族长柳仁是否将柳青城看作家族寄望,压根不在十一娘考虑范围,赫赫太原柳,绝非只有柳青城一个才华出众的子侄,她也相信柳仁做为族长,至少还能做出基本的利害权衡。
  当归玉管居,江怀几乎立即禀报,称白鱼有要事知会王妃。
  白鱼从前算是贺湛的武师,此时名义上虽然是十一娘的仆从,然而十一娘对他也历来敬重,将一切探察要务全权委托白鱼,自然也包括了与京都的书信来往,白鱼可谓十一娘第一心腹,地位堪比江迂之于贺烨,江怀虽然也算十一娘手下,但却是贺烨安排,有一些事,十一娘对他尚还有所隐瞒,因此每当白鱼禀话,并不会与江怀直说,都是十一娘亲自诏见。
  贺烨也的确算是个优质主公,对于十一娘的有所保留听之任之。
  故而十一娘与白鱼的密谈根本不需任何顾忌,但这回白鱼禀知之事却并没有必要隐瞒晋王,原来是离京之后,贺湛的首封书信终于递至晋阳。
  十一娘干脆交予贺烨,当然,贺烨完全没有看懂。
  因为这封书信是以密语书成。
  “王妃这是何意?”晋王殿下弹了弹手中的信纸,颇有些咬牙切齿的意味:“贺十四叙述家常这些话,王妃没必要如实上告吧?难道王妃也相信艾绿丫头对本王之诋毁,以为本王小肚鸡肠?”
  “疏忽了,疏忽了。”十一娘连连自责:“本是想向殿下说明隐情,顺手便将书信递予了殿下。”
  贺烨:……
  “这么说来,王妃竟然早知你与十四郎之间密语,我并不谙知?”
  十一娘:……
  敏锐如她,竟然也会发生这等失误,真不知该责自己大意,还是应怨晋王殿下太过机智?
  “算了,我对王妃也并非毫无隐瞒,王妃倒也不用事事告知。”贺烨立马展示自己的宽容大度,不再追究这事:“京中有何变故?”
  “倒也不算什么变故,只不过今年新岁,照常有诸多外邦使臣参加朝仪,早年因谢莹上谏,广设工窑,烧制之瓷器、琉璃甚至织绸绣缎引得诸使臣争相抢购,内库因为这笔意外之财丰盈不少,于是徐修能上谏,主张不仅京都,当在各地广设工窑,却不许地方私售,制成全数上贡,如此,便更能增加内库收益。”十一娘说道贺湛告知之事。
  “徐修能?”贺烨蹙眉:“他才被算计了一番,没想到这么迅速便重振旗鼓,倘若太后真因此谏大获财利,徐修能便有了翻身之机。”
  说着说着,晋王殿下便大为火光,倒不是怪罪十一娘当初没有斩草除根,而是极度反感徐修能这一谏策:“广设工窑,必然会征召大量工匠,还是颁令地方?州县哪里有这多工匠,到头来必定会增重百姓徭役!这岂不是放纵甚至默许地方官员将农户没为工匠?!这一谏策,必然会导致土地兼并越发恶化,说是不许官窑私售,那些贪得无厌刺史、县令可会依令而行?必然变相压榨工匠,以牟取私利!”
  “太后已然允谏,并授徐修能主管此事。”十一娘沉声说道。
  “岂有此理!”贺烨大怒。
  但他明白这时自己鞭长莫及,太原府治政诸事,再兼反击潘辽联军已然让他难以分心旁顾,他没有能力再阻止这一恶政实施。
  虽然京中尚有贺湛甚至柳信宜等人留守,然而徐修能这谏策,却是准确切中了太后敛财的欲望,莫说贺湛等人无能为力,即便十一娘与陆离这时人在京中,也没有办法说服太后放弃这一大利于她的建议。
  贺淇已除,蜀王消沉,天子尚小,潘辽联军一时半刻还攻不进晋朔,太后独掌政权的愿望达成,她没有必要再重视民意,更何况此政虽为劣弊,却无伤豪贵利益,不会引发物议沸腾,表面上甚至有利于君国财政,平民百姓是否更遭苦难,从来不在太后的考虑范围。
  这一日,虽然甄夫人小胜一局,陈郡君暂时告负,但晋王府的气氛却并不轻松愉快,贺烨与十一娘都没有谈笑的心情,两人沉默一阵,到底还是十一娘提出一件事来,暂时让贺烨分心旁顾。
  “晋阳陈既然已经确定为毛维党,陈伏骥这个文州刺史,便不能放过,殿下应当安排探人,察实他过往劣迹,只要有贪昧之行,便是触犯太后底限,只要除了这位,晋阳陈便会一蹶不振,虽说不能伤及毛维根本,对于震慑太原豪贵却不无用处。”
  王妃这话,显然笃断了陈伏骥必有贪昧之行,就算没有,也要制造他有这罪行。
  太后不在意官员是否仗势欺民,但这位已经被空虚的内库折磨得寝食难安,必然不会容忍官员贪昧“国财”,陈伏骥妄图攀附毛维争取青云之图,十一娘便要让他壮志未酬身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