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春柳湖上 > 第五节一块花纹石
  第五节
  一块花纹石
  这时,黄春江面对胥大海、雷红菱、周小芹、王萍等人焦急的眼光,又见李清波、朱天湘忍无可忍的架势,他明白这些年轻人心里已经忍成一坨血,他必须站出来说话了。
  于是,他不急不忙地从怀里抠出一块带花纹的石头,朝桌面上一搁,对众人说:
  “我请大家看看,这是什么?”
  一道道眼光照射过来,聚焦在桌面上。
  顿时,会场上响起了低声细语的议论:
  “我以为是什么宝贝呢!还是一砣岩头哟!”
  “拿它做什么用场呀?”
  “嗯,定是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
  卜思源也张大惊讶的眼睛盯着黄春江,不知其中的奥妙。
  黄春江举起石头,说:
  “不错!这是一砣岩头。”
  他把手中的岩头,依次递给每个人,接着说:
  “请大家对这块石头捏一捏,掂一掂,看它有好重,有多硬。”
  大家都照他说的做了。
  临尾,黄春江对钱仁和问道:
  “钱队长,你说这砣岩头硬不硬?”
  钱仁和回答:
  “蛮硬。”
  黄春江又问:
  “你觉得它有多重?”
  钱仁和回答:
  “起码半斤是有的。”
  黄春江转对众人问道:
  “大家说,钱队长回答的对不对?”
  那几个跟着钱仁和举手的代表说:
  “对呀!钱队长说的完全对!”
  黄春江举起岩头,激情奔放地说:
  “要说这砣岩头的硬度无法比拟,要说这砣岩头重量没有秤称。它闪烁着大寨人战天斗地,一往无前,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斗争精神。”
  他娓娓动听地讲述着这砣岩头的来历。那是他在青鱼港公社参加社教运动时,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社教工作团组织学习小分队赴大寨和江浙几个渔业先进单位参观取经。
  他来到大寨,听了陈永贵同志的经验介绍,登上了虎头山,他心潮激荡,感慨不已,从虎头山上捡起这砣岩头,揣进怀里,作为大寨人的英雄形象装在心窝。
  这些日子里,他每当遇到困难,就会情不自禁地摸摸这砣岩头,大寨人的形象便闪现在眼前,使他增添无穷无尽的力量。
  他说到这里,把这砣岩头猛力往桌上一掷,发出惊梁震瓦的响声。他大声说道:
  “大寨人不怕地,不怕天,不信鬼神,不惧困难,开石造田,把七沟八梁一面坡的穷山窝,建设成社会主义的乐园。可我们呢,就不敢在鲤鱼滩上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开口‘难’,闭口‘难’,被一个‘难’字吓破了胆。难道大寨人就是铁打的,钢铸的。我们就是泥捏的,纸扎的。丢脸!害羞!”
  他越说越激动,满脸涨得通红,眼睛睁得火亮。他扬手怒指鱼籽胆和那几位代表,道:
  “亏你们还有脸跟着这种错误观点转。莫忘了,我们是毛主席家乡的渔民,大寨人能克服困难,描绘虎头山,我们就不能迎难而上,建设鲤鱼滩?!”
  黄春江接着说:
  “讲了远的,再讲近的,就讲春柳湖自己的事吧!丝网生产队和流钩生产队是摆起的两个例子。大家都晓得,1962年前,丝网生产队16户,54人,是个穷队,生产工具只有一条渔船,一头黄牛,集体积累不到1000元。但是,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的教导,干群一条心一股劲,穷办,苦干,缺少捕鱼业次就下湖放虾把,施篾豪,踩罶,为了广辟生产门路,男女老少,日日夜夜,围湖垦荒,种植旱粮、油菜和其他经济作物,很快由穷变富,成了春柳湖头号富裕队。而流钩生产队的户数、人口和丝网生产队的一样多,1962年积累就达13000多元,船网业次齐全,由于干群心想不到一个方向上,劲使不到一条道路上,生产单打一,分光吃光,创业靠大队,遇灾望国家,结果生产下降,沦为落后队。”
  他停下来,扫视会场上的每一个人作出的反映。有的人低下了头,有的人扬起了脸。
  他接着说:
  “这两个活生生的事例说明什么呢?雄辩地证明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集体经济,只有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如果靠老天爷,靠外援,就会越靠志越短,越靠越减产,越靠队越穷。因此,我们要远学大寨大队,近学丝网生产队,树立起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
  会场鸦雀无声。
  黄春江继续说:
  “现在摆在我们春柳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筑堤修垸,斩断疫水。大队党支部根据广大渔民的夙愿绘出了建设新渔村的宏伟规划图,但也有少数思想保守的人不赞同,主要是害怕困难,认为渔民只会撒网驾船,不会挖土挑担,筑堤修垸的事,要靠国家拿钱拿物资,要求公社调劳力来支援。还有阶级敌人乘机破坏,说什么:筑堤建基地是‘夜蚊子扯呵欠口气大’,会落得个‘扁担无扎两头落空’的下场。只要我们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群众照毛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去做,时刻记住丝网生产队和流钩生产队这两个典型留给的经验教训,牢记渔村的悲惨历史,并对比现实,展望明天,我们就一定能够搞好连改,在鲤鱼滩上建设起崭新的渔村。”
  鱼籽胆他们低下了头。
  黄春江稍微冷静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说:
  “谁愿意学习大寨人,在鲤鱼滩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谁就把举起的手放下去。”
  一个,两个,三个……整个会场只剩火白鲢和卜思源还顽固地举着手。鱼籽胆那只本来就没有举伸脱的手,也早已悄悄地插回了袖筒里。
  王萍见此情景很气愤,恨不能臭骂徐学勇一顿。不知怎的,她又痛恨自己,千不该,万不该,不该与这个落后、保守、虚伪、可恼的家伙谈恋爱。能怪谁呢?只怪自己眼睛里无水,没有红菱那种准确的眼力。哎!悔之晚矣!苦恼中,她听春江哥号召:
  “谁愿意学习大寨人,在鲤鱼滩上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谁就把手举起来。”
  王萍倏地举起右手,高过头顶,仿佛是给徐学勇的有力报复。她旁边大多数人都举起了手,就像刚刚破土而出的竹笋,有着无限向上的生命力。她发现黄春江涨红的脸上流露出无法掩饰的胜利微笑。
  这就是黄春江的一贯工作方法:当人们激烈争论的时候,他不插嘴,耳朵静静谛听,每个字都从他心里过滤受检;眼睛细细观察,每个人的音容笑貌都在他脑海里刻下印痕。
  他懂得,作为领路人,要不断地掌握干部、群众思想上的主要矛盾,不断地解决矛盾,达到引领大家不断革命的目的,这就不仅要倾听与自己观点相同的意见,还要倾听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反对自己观点的意见,并且让这些意见进行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一方面,从对同一事情的不同态度上,探讨春柳湖过去的一些迷蒙现象,考察一些人潜藏在心底的奥秘,重新辨别一些人的面貌;另一方面,从中汲取政治营养,丰富自己的思想,切实地掌握一分为二这个革命辩证法的核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刚才,分别以胥大海和徐学勇为代表的两种观点的争论,他听得真真切切;卜思源、卓有德不时地对视,他也看得清清楚楚。当卜思源黔驴技穷,只得抛出“表决”这最后一注的时候,他再也不能缄默,再也不能等待了。
  这是关键时刻。他必须一步不让地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果断地运用了早就准备好的这一手策略,把大多数人的思想统一了。
  这时,他在心里说道:
  “大寨真不愧为毛主席亲手树立的一面光辉旗帜,时刻引导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的征途上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