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 东厂需要你这样的人才_200
  【果然是他。】原君三号神色如常,在脑海里开口,以防暴露。
  江之为:【???什么果然是他?咱们现在可是在静王府!不对,你怎么能在我脑海里说话?你也不是人?】江之为至今还没搞清楚这个突然蹦出来的黑衣少侠是个什么错成分。但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就在刚刚,他看见静王世子闻怀古忧心忡忡地从廊下走过。
  【之前的线索还不够明显吗?】原君知道池宁的大师兄傻,没想到他可以这么傻。
  【……完全没觉得明显在哪里,谢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等两人继续,一道凶狠瘆人的目光,就精准锁定了他们潜伏的密道。
  ***
  池宁没想到,尚尔会那么容易放过他,只是说了一句替江之为办事,尚尔就点头不再过问,和池宁擦肩而过,头也不回的率众走了。
  宫妃们搞事的地方,选在了万安宫。
  万安宫,是内廷西六宫的主要宫殿之一,与东六宫的栖梧宫一左一右,以无为殿为轴心的对称着,又有“宠妃宫”的江湖别称。这里确实曾经出过大启朝不少有名有姓的宠妃,最著名的就莫过于肃帝时期的魏贵妃了。肃帝为彰显对魏贵妃的宠爱,甚至把万安宫和后面的寿昌宫打通,变成了一座四进的院落。
  比皇后的栖梧宫还大了一倍有余,有琴太后当年真的过得蛮憋屈的。
  魏贵妃死后,有琴皇后变成了有琴太后,她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填上了两宫之间的门,重新让万安宫和寿昌宫变成了两个宫。
  万安宫的上一任主人是姬簪,如今变成了小郑妃。
  因为念平帝在姬簪“生”子后,就让她搬去了东六宫,那里离皇子未来居住、学习的地方更近,念平帝早早地就开始在为姬簪母子打点未来,不想他儿子感受他当年无法与母妃在一起的痛苦。
  别的不说,念平帝对四皇子是真的宠爱到了心尖上。
  潜邸女眷们选择在万安宫起事,也是因为念平帝根本不可能再去看她们,她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念平帝来找小郑妃。而虽然万安宫和寿昌宫之间的宫门早已经填上,却并不代表着没有空子可钻了,从寿昌宫进万安宫是最方便的。
  她们一早就埋伏在了寿昌宫里,也能躲避内侍在圣驾到万安宫之前对宫里进行的常规检查。
  池宁一边想着这些,一边感慨,肃帝当年为彰显对魏贵妃的宠爱时,肯定没有想到,他的这个举措,有一天会坑死自己的儿子。
  作者有话要说:
  *打通两个主要宫殿的想法,来自慈禧晚年,把两个主要宫殿打通变成了一个233333
  第74章努力当爹第七十四天:
  池宁在小郑妃宫女的策应帮助下,轻松进入了寿昌宫,一切都顺利得不可思议。
  刘皇后已经等在了门下:“池大人。”她这样唤他。
  池宁看着眼前的皇后,这个女人肉眼可见地苍老了许多,本应该还在花信之年,却已经两鬓斑白。池宁在内廷见过很多这样的宫妃,但却没有谁像刘皇后这般,明明应该已经枯萎了,眼神却能依旧格外的明亮,甚至可以说精神状态比她刚当上皇后的时候还要好。
  【这很反常。】原君对池宁道。
  池宁对此不能更同意,事出反常必有妖,也可以理解为被打进冷宫的宫妃有可能的突变。
  事实上,大启的皇宫,并没有明确的“冷宫”概念,不会有哪个宫殿公然挂出“冷宫”两个字来,它们建立的目的也绝不会一开始就说明,这里是要囚禁犯了事或者不受宠爱的妃嫔。冷宫的说法,来自于皇帝长期不去哪个宫殿,所有人都心照不宣,这位失了圣心,再难重获荣宠。
  好比“病了三年”的刘皇后,纵使栖梧宫是众所周知的皇后寝宫,如今也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冷宫。
  在这种扭曲的环境里待的时间长了,人变成什么模样都不应该觉得奇怪。这是池宁的师父张太监当年教过池宁的一个生存之道。在皇宫这个大染缸里,被关久了的疯子不可怕,有理智、掌握权势的疯子才可怕。
  “请您跟我来吧,她们都以为您是我们这边的人。”刘皇后对池宁不仅叫了大人,还用了“您”,仿佛这是一件多么稀松平常的事情。
  池宁对此接受良好,他可不会说什么“这可使不得,您是皇后娘娘,怎么能对我用‘您’”,他只会微笑以对。
  他倒是想看看,这位刘皇后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寿昌宫已经好久没有妃子居住了,因为这里曾是万安宫的一部分。事实上,在天和帝时期,甚至没有妃子敢住在万安宫,生怕引起太后的不满。到了念平帝时期,念平帝才不会管那么多,他甚至还诡异地把当年他惧怕的魏贵妃,当成了一种“榜样”,比照着魏贵妃的标准,处处彰显着自己对四皇子生母姬贵妃的宠爱。
  从寿昌宫到万安宫,路程不远不近,不过确实要快走几步。路过被太后命人重新修建起来的宫墙时,池宁甚至都能脑补太后当年站在这里,看着宫墙重新建立后,是怎么样一番的快意心境。
  你魏贵妃再得宠又如何?我有子,你没有,最终的胜利者只会是我。
  你拆再多墙,我都可以给你重新堵上!
  但现实是,由于一些建筑的遗留问题,两宫之间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修筑冷冰冰的蜃灰宫墙,有一些地方只用了木板作为分隔。引路的宫女上前一推,他们就很简单的迈到了万安宫的那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