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文娱抗日上海滩 > 第二百三十六章 人物原型
  这些在教育中灌输给人的观念力量极大。在后世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在一九六八年,马丁路德金被暗杀后,janeelliott被美国社会中,关于白色人种和有色人种相互之间的误解和歧视震惊。她在自己教导的小学班级中进行了一项有关人与人之间歧视的实验。
  她把眼睛是蓝色的学生和眼睛是其他颜色的学生分离开,然后告诉学生们,科学家已经证明,拥有蓝色眼睛的人比拥有其他颜色眼睛的人要聪明许多。
  仅仅过了一天的时间,所有拥有蓝色眼睛的学生便开始自恃高人一等。即便是原本害羞内向的学生,也不例外!不但对眼睛是其他颜色的学生颐指气使,还开始抱团欺压眼睛是其他颜色的学生。
  而眼睛是其他颜色的学生,则很惶恐不安,甚至连一些已经学会的东西,都在其惶恐不安中被遗忘了。
  直到第二天,janeelliott重新划分了班里学生的优劣制度,说眼睛并非蓝色的学生更聪明。将这些学生调到教室前排舒服的位置上。而将蓝色眼睛的学生,分配到教室后面拥挤的位置上。
  然后,原本那些惶恐不安的眼睛是其他颜色的学生,立刻满血复活。在课业上表现的更好了。只不过,没有抱团欺负蓝眼睛的学生而已。
  实验结束后,所有学生抱头痛哭。
  阿蒙和其他德国人所接受的反犹教育,可远不止一天。所以,积重难返。
  而且,阿蒙深受教育而体现出来的个人素质,还可以体现在某些细节,比如说,他挑选女佣时的发问,直接可以区分苟且偷生与诚实善良,比如说,他捂着鼻子对海伦道:“我不想把感冒传染给你。”在这个时候,阿蒙将海伦视之为人。
  不过,正因为如此,在大多数时候,阿蒙是遵从其自小而来的教育的。他并不将犹太人视之为人。所以,对其肆无忌惮的屠杀毫无罪孽感。所以,阿蒙和那些德国军官会如此交谈——“那些犹太人奴性真强”、“他们一点概念都没有,简直是把那个勋章,当成荣誉勋章来戴”、“他们的文化背景就是如此,数千年来犹如过街老鼠”、“他们总是逆来顺受,以为有天会苦尽甘来”。
  直到遇见了海伦,阿蒙才开始挣扎。被灌输已久的观念开始出现裂缝,在地下室中,阿蒙开始抚摸海伦的脸和头发,他质疑地说:“你说的很有道理,难道这是鼠辈的脸,这是鼠辈的眼睛吗?难道犹太人就不应该有眼睛吗?”
  在地下室中,阿蒙终于承认——“我喜欢你,海伦!”并把嘴唇挨近海伦。然而,原本固有的观念将其惊醒,阿蒙他的脸,对自己和海伦否认道:“不,你休想这样轻易迷惑我,你这个犹太目狗!”
  这种挣扎痛苦至极,阿蒙无法发泄,他开始愤怒的殴打海伦,并将架子推倒在海伦身上。同时发出一声源自于内心挣扎的愤怒和痛楚的嚎叫!
  可是,阿蒙并没有辛德勒挣脱原本观念束缚的力量。他仍旧不把海伦之外的犹太人视之为人。该杀就杀,毫无怜悯之心。心中关于人性固有的善念最终没有成长起来。虽然在遇到海伦后,他的眼睛里有那么一丝温柔闪过,但也只是对海伦一人而已。
  所以他对辛德勒说:“我不会,我永远不会送走海伦,不会送她去奥斯威辛,战后我要和她一起回到维也纳,让她照顾我,和她相处到老。”
  而在为辛德勒求情的时候,对检察员说:“犹太人会勾人魂魄,你天天对着她们你就知道了,她们有这种能力,就像病毒。我有些部下就被感染到,我们应该同情他们,让他们接受治疗,而不是惩罚他们。就像得伤寒,常常在发生。”
  这或许是阿蒙这个视犹太人为无物的人,最大限度的让步。他很明白,如果辛德勒不带走海伦,那么海伦唯一的结局就是死亡。所以,他只能让步。至于那一万四千八百马克,只是阿蒙用来欺骗自己内心的手段而已。
  如果在后世,这基本上就是网文中最经典的虐恋段落。所以,在后世某个影视论坛上,在讨论谁是银幕上最帅的德国纳粹军官时,绝大部分的姑娘都把票投给了后世拉尔夫所饰演的阿蒙。其得票遥遥领先。
  阿蒙身上所具有的力量,其实,并不是单纯的善,或者单纯的恶,他是一种矛盾的集合体。如果按照人性,对同类善待的标准来说,他确是恶人。但是如果按照他自幼被灌输的反犹观念来说,他又是一个十足的道德标兵。立场不同,遵从的道德不同。只不过这种违反人性的道德,绝不应人接受而已。
  所以,这个人的恶,并非是他自己,这个人的善的觉醒却极为难得。如黑夜中的火花,即便没有最终点亮一个火把,也让人觉得难能可贵。
  当然在这部电影中,人性的火光绝不止这么一点。那个帮助犹太人母女寻找安全所在的德国男孩,有着萌化人心的可爱。那个为父母求肯辛德勒的女孩,释然的笑容原本她浓妆艳抹时,要来得美丽。
  而这种对同类生命尊重的基本人性,体现的最明显的,还是辛德勒。那个时代灭绝人性的黑暗压抑中。辛德勒的名单,是人心最浓烈明亮的火光。
  梅耶和华纳兄弟几个虽然并不曾亲身经历这场劫难,他们在美国的日子与在欧洲的同族,截然不同。但是,面对同族人的悲惨遭遇,也很有同情心。对辛德勒此人,虽然算不上感激,但也算是有不少好感。
  在和余生确定了《辛德勒的名单》这个故事,和相应的宣传手段后,梅耶和华纳兄弟联手,开始在欧美的各大媒体上,刊登寻人启事。广播电台中也不厌其烦的重复着寻找辛德勒的告示。辛德勒的名字不胫而走,广为人知。而其善行也被传播开来。
  辛德勒此人的出身与学历其实很一般。一九零八年,奥斯卡辛德勒出生于奥匈帝国摩拉维亚斯维塔维的一个苏台德德国家庭,其父经营一家小型农机厂。生意做得一般。
  辛德勒正如电影中他对自己的叙述,他从来都不擅长工作。读技校的时候,因为伪造成绩,而被开除。当兵只当了一年半。酗酒的次数不可计数,甚至还曾因酗酒被捕。
  唯一值得辛德勒骄傲的就是,他的撩妹技巧非同一般。便如同电影中所演一般,辛德勒招聘女秘书的时候,看的不是其打字的速度和熟练程度,而是其颜值。眉目传情这件事情玩得极为顺手。打字技巧熟练但颜值低的人被他无视。
  最后,辛德勒聘请的美女秘书,不是一个,而是一群。现实中,他在一九二八年,娶了家庭富有的埃米莉·佩尔兹尔。一九三一年,和奥莱丽亚·施莱格尔有了婚外恋。
  辛德勒发家,是因为在一九三五年,身为捷克斯洛伐克公民的辛德勒加入了奉行分裂主义的苏台德德国。并在一九三六年被纳粹德国军事情报局阿勃维尔吸收,当了一名特工。这份工作的收入非常丰厚,足够他酗酒养家所用。
  在德国入侵波兰后,所有波兰犹太人的财产都被德国人没收。辛德勒敏锐的察觉到,自己发财的机会到了。他看中了一家名叫瑞科德的搪瓷工厂。一九三九年十一月,辛德勒租下这家搪瓷工厂,并将其正式更名为“德国搪瓷制品厂”。从此开始了他的发财大计。
  因为辛德勒曾经当过德国特工,所以他在阿勃维尔和德国国防军及其下属军备督查中,有广泛至极的人脉。而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有人脉。不仅仅是在中国如此。这些价值很高的人脉,帮助辛德勒获得了大量的订单。当然,如同电影中阿蒙所说,辛德勒会知恩图报。给这些人脉送去大量贵重的礼物才行。
  不过,这也没啥影响。只要订单在手,这些人脉分润的利润,就是很小一部分。辛德勒最希望获得的,还是廉价的劳动力,和大量的产品。而此时,德国占据的波兰,价格最低的劳动力,就是犹太人。雇佣犹太人的工资,远低于雇佣波兰人。所以,辛德勒开始大量雇佣犹太人为其工作。
  而无论是什么工厂,老板最喜欢的就是那些技术超群,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工人。辛德勒也不例外。为了保证其手中的劳动力充足,他开始从德国人的手中回护这些为他工作的犹太人。
  原本,这只能算是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交易。可是,当时间逐渐过去后,人心逐渐改变。人的情感逐渐淹没理性。和犹太人朝夕相处的辛德勒,对为其挣下大钱的犹太人逐渐有了感情,并且,这种感情开始扩大外延。最终,辛德勒开始同情犹太人。
  到了这个时候,辛德勒便不再单纯的计算金钱上的利益。他开始保护自己工厂中,工人的妻儿子女,甚至残障人士都由辛德勒声称为必要的机械或金属工人。其实,辛德勒所拯救的犹太人,除了名单上的一千二百人之外,还有其他不少不在名单上的人。
  一九四四年,十月,辛德勒曾经安排奥斯维辛集中营中三千余犹太女性,由奥斯维辛集中营转移到苏德台地区的小纺织厂,此举将大大增加这些人的存活希望。虽然战后并无人统计。
  一九四五年一月,一辆装有二百五十名犹太人的火车到达布瑞恩利兹,他们被一处波兰的矿场拒收。到达布瑞恩利兹时,已经有十二人冻毙。余者身体状况极差,根本无法参加工作。辛德勒和妻子埃米莉将幸存者送入工厂,并且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医院中照料他们直到战争结束。
  一九四五年,五月七日,德国人战败后,辛德勒因为其纳粹和阿勃维尔成员的身份准备逃亡。被他照顾的犹太人,为其准备了一份声明,以便让辛德勒呈交给美国人证实自己曾挽救了一些犹太人的生命。并用金牙为其制造了一枚金戒指,铭刻“救一人如救苍生”。
  一九四五年秋,辛德勒到达巴伐利亚。从此生活开始悲催。财富这个东西,从来都是缓慢积累,才能水到渠成的。所谓投资获得的一夜暴富,必须要在财富达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实现。否则,挣到的钱,会随着生活逐渐消耗掉,最终所剩无几。陷入一个穷者越穷的恶性循环。
  所以,一个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在财富大量蒸发后,很难东山再起。能东山再起的,都是传奇。辛德勒以战争起家,对财富积累的领悟显然还不足以让其东山再起。为了维护犹太人所花费的百万美金,终其一生,也没有再次积聚。
  而以富庶著称的犹太人,也没有给其善行相当的供养与回报。虽然辛德勒一贫如洗后,收到过犹太人组织的接济,但其数额,实在是让人觉得可怜。如果按照真实历史发展下去,到一九四八年,辛德勒会向美国犹太人联合分配委员会提出一份对他的战时开支加以补偿的请求。而结果就是,他只收到了一万五千美元。
  虽然在战后,辛德勒曾经试图创业,但是,其生意也并没有得到生意遍地,财阀众多的犹太人的照顾,屡次破产。而其遗孀艾米丽辛德勒,也只在后世二零零一年得到了两万五千德国马克的支付款,和《辛德勒的名单》上映后,斯皮尔伯格寄给她的五万美元支票。
  而《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的纯利润,有数亿美元之多!救助了一千余犹太人,花费了百万美元的辛德勒夫妇,战后获得的回报,如果按照购买力计算,还不到其投入的百分之一。实在让人有些感叹。
  战后,犹太人追索德国战犯花费的钱也远比他们支付给辛德勒夫妇的要多。未见报恩如报仇者。这个道理看来不仅适用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