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我为国家修文物 >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545节
  下了楼,向南就直奔玉石器修复室。
  这一次主椁室里出土最多的,还是玉器,其中包括了玉耳杯、鸡心形玉佩、玉环以及螭纽“刘贺”玉印等。
  这些玉器的玉质大多是和田玉,做工精美,表明了墓主人身份和地位的高贵。
  向南在玉石器修复室里转了一圈,这里的修复师们一个个正忙着将这批新鲜出土的精美玉器清理干净。
  实际上,这批玉器大多完整,只有少量采用浮雕技术的玉环有些微残损,像这种残损不大的文物,在文物修复界里一般不对它们进行处理,保留着残缺部位,也是一件文物历经悠久岁月的见证,更是判断文物真伪的“证据”之一。
  向南在装有文物的箱子里随意扫了两眼,忽然看了两根黑色的管子,被随意放在了一堆初步被判定为三级文物的玉器当中。
  向南眼尖,随手拿起这两根黑色的管子细细地看了一遍,忽然喊住了一位正在清理文物的博物馆工作人员,问道:
  “这两根管子,是什么地方发现的?”
  这位工作人员正忙着呢,听到有人问话,正有些不耐烦,抬头一看是向南来了,连忙站起来仔细看了看向南手中的这两根管子,说道:“好像是在主椁室的棺椁里发现的,我去查查看。”
  说着,他就跑到一旁的电脑上查询了起来。
  海昏侯墓出土的每一件文物,都是有记录的,包括什么时间,在什么位置出土的,是哪一位考古人员发现的等等信息,全都一一记录在案,方便以后查询。
  趁这位工作人员查询出土信息的时候,向南又将这两件玉质管子拿起来仔细打量了起来。
  两件玉器都属于和田玉质,一件稍粗,一件稍细,上面都有黑沁,但没有雕刻任何纹饰。其中稍粗的一件玉管,目测长度为20厘米左右;而稍细的那一件则略短一些,目测长度为18厘米左右。
  从雕工技艺来说,两件长玉管与同时出土的那些玉璧、玉环、玉佩相比起来,都要显得更精美一些。
  这时候,那位工作人员也找到了这两件玉管的出土信息,跑过来对向南说道:
  “向专家,这两件玉管,是在主棺椁墓主尸骸身边发现的。”
  “哦,我知道了,谢谢。”
  向南朝这位工作人员点头笑了笑,心里面也大致上有了判断——
  考古人员大概是“打眼”了,在发现这两件玉管的时候,并没有仔细察看,还以为这是两件普通的玉器,因此随手就将它们放在了一堆三级文物里面去了。
  海昏侯墓中的大批精美玉饰,大多数都是出土于主椁室的东、西两侧,而这两件玉管却出土于主棺之中,并且被放置在了离刘贺遗体最近的地方。
  这就说明,这两件玉管是墓主人生前极为珍爱之物。
  刘贺生前的心爱之物,又怎么可能那么简单,会只是两件普通的玉管呢?
  第848章 黄钟律管
  “这是……黄钟律管?”
  闻讯赶来的熊嘉正细细端详了一阵这两件长短不一玉管,脸上浮现出一丝惊讶之色。
  海昏侯墓之中出土的文物之中,实际上不仅仅有两堵编钟,以及一堵铁编磬,还出土了完整的琴、瑟、排箫,形象地再现了西汉列侯的用乐制度。
  从这一整套乐器以及出土简牍上记载的文献中基本可以确认,海昏侯刘贺不仅仅是喜好音乐,简直可以称之为“音乐发烧友”。
  他不但收藏乐器,还自己制造乐器。
  而黄钟律管就更加奇特了,它不仅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来,而且还是两千多年前汉代法定的计量基准器。
  古代把乐律定为五声,即宫、商、角、徵(【zhi】)、羽,五声之中还包含了十二律。
  而这十二律,就是用十二根长短不同的律管来表示,这十二根律管可以吹出十二个不同的音高。
  这第一律就称作“黄钟”,律管九寸长。
  在汉代的尺度中,以黄钟律管的九寸长度,作为法定律尺。
  熊嘉正解释道,以黄钟律管为准,可以建立统一的音律体系,因为黄钟之律奠定了五声的基础。
  正是这种以黄钟律管为基准器而建立起来的科学、完整、严密的音律体系,使华夏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乐器,至今都能演奏出古今中外的优美曲调甚至是交响乐曲。
  黄钟律管不仅是乐器音律的调音器,而且还是重要的量器。
  汉代的量器分为龠(【yuè】)、合、升、斗、斛。
  《汉书·律历志》说,汉代的量器“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谷秬(【ju】)黍中者,千有二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槩(【gài】)。”又说,“龠者,黄钟律之实也”。
  这意思是说,用黄钟律管的管腔作为当时最小的量器单位——龠,选用北方黑色谷子,用1200粒可以装满一律管,或者用井水装满一律管,其容量就是一龠。
  《汉书·律历志》又说,“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据测算,汉代的一龠为现代的10毫升,一合为20毫升,一升为200毫升,一斗为2000毫升,一斛为20000毫升。
  在农耕社会中,量器非常重要,关系到国计民生。
  实际上,在海昏侯墓中,就出土了形形色色的各种量器。
  比如主椁室内的一件子母量器,一大一小套在一起,学名应该叫作“漆椭量”,与汉代朝廷颁发的标准量器并无二致。
  再比如另外一件出土文物“昌邑籍田鼎”,其实它也是一件标准的量器。这件量器器身上的铭文为“昌邑籍田铜鼎,容十斗,重四十八斤,第二”。
  按照汉代的规定,十斗为一斛,这个“昌邑籍田鼎”就是标准的一斛。
  “黄钟律管实际上一直都只存在于史书之中,真正的实物还没看到过,如果这真的是黄钟律管的话,那这两件玉管非但不可能是三级文物,而是真正的国宝级文物了。”
  哪怕这段时间里看多了各种各样的重要文物,熊嘉正此刻依然有些激动,他说道,
  “这可是两千多年前国家法定的律、度、量、衡的基准器,对于研究汉代律历制度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向南,这一回要不是你及时发现,这两件国宝恐怕又要蒙尘不知道多少年了。”
  “这跟我没多大关系,我只是碰巧看到罢了。”
  向南摆了摆手,这还真算不上是他的功劳,他笑着说道,“海昏侯墓到了现在,出土的文物是越来越重要了。”
  不说别的,这一次出土的这一批文物当中,64件动物造型的漆器席镇、包金丝缕琉璃席,以及这两件差点被忽略的黄钟律管,无论哪一件拿出去,那都是足以震惊文博界的贵重文物。
  “这些玉器,大部分都是在主棺椁里面发现的,品相都很好,只需要清理干净就行了。”
  熊嘉正也不跟向南争辩这些,跟向南接触了这么长时间,他也知道向南并不是一个热衷于揽功劳的人,他笑着说道,“咱们还是到青铜器修复室里去看看,那里估计有你感兴趣的文物。”
  “又出土了什么稀奇的青铜器文物了吗?”
  向南这阵子都没修复过什么文物,手早就痒痒了,他连忙跟上熊嘉正的脚步,出了玉石器修复室,径直朝青铜器修复室走去。
  “嗯,有一件看着有点类似青铜蒸馏器皿,里面还残留了芋头残渣,有专家认为这应该是蒸酒器。”
  熊嘉正一边往前走一边笑着说道,“这海昏侯刘贺不仅仅是音乐‘发烧友’,看来他还是个‘大吃货’啊。”
  海昏侯墓出土的众多文物中,有不少类似“青铜火锅”、“青铜染炉”、“青铜缶”等有意思的食器和酒器,这次又在主椁室中发现了青铜蒸馏器,实际上也并不是什么太过意外的事情。
  吃货嘛,有各种食器、酒器陪葬品,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这件青铜蒸馏器,有残损吗?”
  向南下意识地问了一句,身为文物修复师,自然最关心文物是否有残损,需不需要修复。
  “没有。”
  熊嘉正脚步微微一顿,回头看了一眼向南,眼神有些异样。
  这小子,修复文物走火入魔了吧?
  怎么听到一件文物,就想着它是不是残损的?
  你还能不能想着点好了?
  不过,一想到向南这么年轻就能成为文物修复专家,他又感觉有点释然了,要不是对这一行着了魔,向南又怎么可能达到现在的成就?
  想了想,他又说道,“我之前去青铜器修复室的时候,好像发现几件青铜雁鱼灯不知道什么原因碎了,估计需要修复一下。”
  “青铜雁鱼灯?”
  雁鱼灯是古代的一种灯具,全身都是由黄铜铸造,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这灯造型生动,工艺考究。
  事实上,青铜雁鱼灯并不止海昏侯墓中有出土,早在1985年,晋省照十八庄就曾经出土过西汉的青铜雁鱼灯,造型与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大体一致。
  第849章 西汉的环保灯具
  “这青铜雁鱼灯,可是汉代的环保灯具啊。”
  向南笑了起来,这青铜雁鱼灯由雁首颈(连鱼)、雁体、灯盘、灯罩四部分套合而成,四个部分可以自由拆装,便于擦洗。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青铜雁鱼灯的灯火点燃时,烟雾会通过鱼和雁颈导入到雁体内,将烟尘吸入雁的肚里,让水溶解,净化空气,防止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从这里也可以说明,在华夏古代时,当时的人们就已经有了很强的环境保护意识,而这青铜雁鱼灯就是环境保护的实物例证。
  “他们有没有环保意识我不清楚,不过,这种青铜雁鱼灯倒是的确能够减少屋子里面的油烟味。”
  熊嘉正转头看了看向南,有些感慨地说道,“这至少说明了咱们华夏古代人在追求高质量生活时,表现出了很高的智慧和极为高超的艺术水准啊。”
  这青铜雁鱼灯不仅仅具备了很强的实用功能,而且它构思精巧,设计合理,达到了实用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将它从一件日常生活用品,变成了一件艺术珍品,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可见一斑。
  两个人说话间,就来到了青铜器修复室。
  修复室里,十来位青铜器修复师正忙着将新送来的这一批出土文物清理干净,看到向南来了,卢国强举着一双脏兮兮的手,先是跟熊嘉正打了声招呼,又看了看向南,笑着问道:
  “向南,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天夜里十多点才到这边,我就直接回宾馆了。”
  向南笑了笑,说道,“卢老师,听说这次送过来了一件青铜蒸馏器?”
  “嗯,你消息倒是灵通。”
  卢国强笑了起来,抬手指了指另一边的陈列台,“清理干净的完好青铜器都在那边,你自己过去看吧。”
  “好。”
  向南点了点头,他正要往那边去,忽然又停下了脚步,转头对卢国强笑道,“卢老师,残损的青铜雁鱼灯,留几件给我修复啊。”
  卢国强哑然失笑道:“好,你放心,这次留几件给你修复。”
  向南这才满意地转身往陈列台那边走去,熊嘉正也赶紧跟了过去。
  陈列台上,摆放着十多件已经清理干净的青铜器文物,不仅有提梁卣(【you】)、青铜钫(【fāng】)等各种酒器,还有铜錞于、铜滴漏等各种乐器和量器。
  在这一堆青铜器文物当中,有一件圆筒状的青铜器物十分显眼,在它的底部有菱形状的镂空,设有双足。
  “这就是海昏侯墓中发现的那件青铜蒸馏器皿了。”
  熊嘉正指着这件圆筒状青铜器文物,对向南解释道,“在此之前出土的制酒蒸馏器,最早是出现在元代时期的古墓中,这次发现将蒸馏酒的历史提早了1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