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都市言情 > 我为国家修文物 >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79节
  向南显然没意识到,自己无意间装了个无形逼,他继续说道,“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有一种办法,不管大洞小洞,都可以一次性补好,那该有多好!”
  “后来有一次,我在看电视纪录片时,看到丹寨石桥古法造纸的过程,还有在造纸过程当中,纸浆池里的纸浆,顿时萌发了一个念头:纸张是用纸浆制造出来的,那么,如果把纸张还原成纸浆,用来修补书页上的破洞,之后再干燥压平,会不会又重新变成纸张?”
  “有了这个念头之后,这些年来,我一直都在不断试验。”
  向南说着说着,忽然又看向京城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修复专家熊禀生和钱昊良的方向,一脸感激地说道,“在试验的过程当中,我参考了京派绝技‘珠联璧合’留下来的记载,要用到天然碱性溶液,这为这项修复技术最终能够成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京派绝技‘珠联璧合’,它并没有失传,它只是换了一种传承的方式,如今体现在了向氏‘珠联璧合’之中。在此,我要对京派的各位前辈们,表达我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此外,向氏‘珠联璧合’修复技术也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发明创造,它是所有古书画修复师前辈们智慧的结晶,只是通过我的双手,将它完整地呈现出来了而已。”
  “我希望,所有的古书画修复师们,都能够掌握这项修复技术,为挽救文物的生命,为续接华夏的文明继续努力!”
  话音落下,现场又是一片安静。
  几秒钟之后,先是前排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周彤和刘其正、孙福民等人率先稀稀拉拉地鼓起了掌,紧接着,前排的专家们都抬起了双手轻轻拍了起来。
  到了最后,全场掌声如雷,欢声震天!
  “说得好!说得好啊!”
  周彤将头靠向刘其正的耳边,一脸激动地大声喊道,“文物修复界,就需要有更多向南这样的年轻人,我们的文物修复事业才会越来越壮大,我们的文物国宝才能最大限度的得到保护!”
  刘其正没有回答,只是连连点头,老脸之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孙福民见状,一脸鄙视,心里在不停地碎碎念:“臭不要脸,向南是我的学生,我的!”
  在一片如雷的掌声之中,向南看到,熊禀生和钱昊良那些京派修复师们,脸上的神情也是激动不已。
  不是因为向南的讲述很精彩,而是因为,还有人记得京派绝技“珠联璧合”。
  它并没有彻底地湮灭战乱之中,也并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消亡,它依然在传承,只是换了一种传承的方式,换了一个名称而已。
  它如今的名字——叫作向氏“珠联璧合”!
  向南看着面前激动的修复师们,脸上的表情依旧淡然如水,撒一个谎,真的好难啊!
  第118章 永不失传
  从小向南就懂得一个道理,撒谎不是好孩子。
  无论你将这个谎言圆得多么完美,总有一天,它都会被揭穿,因为真相不会撒谎,历史不会撒谎。
  所以,从小到大,向南都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从来不欺骗老师和家长。
  当然,他学习成绩好,也用不着说谎。
  可是这一次,他不得不说一次谎。
  不说谎,他的秘密就会暴露,就会被当成异类。
  说不定就会发生一些他不愿意看到它发生的事情。
  这是向南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只能在心里对薛钊博说一声“抱歉”了。
  场馆里的掌声持续了很久,甚至连外面的工作人员都被惊动了,偷偷打开门,想看看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可他们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
  这被围在中间的那个帅气的年轻人,是哪个明星?
  还有,是现在的老头老太太都这么潮了,还是我已经out了?
  他们追星都追到这种程度了?
  工作人员们看向向南的眼神之中满是敬佩:
  这个明星了不起,只听说过少妇杀手,少女杀手,还真没听过还有老头老太太通杀的明星!
  厉害!
  ……
  掌声渐渐回落,但不少人的脸上的神情依旧是激动难抑。
  这时候,又有一个人中年修复师举起了手,高声问道:“请问向专家,我看您在修复古籍书页和古画画芯时,分别用了两种不同的补纸,请问这个有什么区别吗?”
  这个中年修复师向南之前没见过,但他依旧朝他笑了笑,抬起一根手指道:“第一,是颜色不同,在熬制纸浆时,必须选择和待修复纸质文物颜色相同的补纸,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就自己调制颜料,这样修补之后,就不会有很明显的色差。”
  顿了一顿,他又继续解释,“其次,需要选择和待修复纸质文物材质相同的补纸,但可以不用和传统修复技术一样,还需要顾及补纸的厚薄程度、纹帘疏密和走向等方面的原因。”
  由于纸质文物用纸在不同朝代、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都有所差异,因此纸质文物用纸种类非常繁杂。
  常见的就有皮纸、麻纸、竹纸和混料纸(如宣纸)。
  皮纸,是用楮树皮和桑树皮所造的纸。
  皮纸产生于唐代,由于皮纸生产成本较高,故一般讲究的书才用皮纸印,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皮纸坚韧、抗蛀,比麻纸更加洁白平滑。
  有的皮纸在生产过程中也加入一些麻料,所以用肉眼看,有时候皮纸看上去像麻纸。
  明代官方刻书主要是用皮纸和白棉纸,故而从收藏角度上看,凡皮纸本书大部分都是好书。
  对于收藏初入门者,这是一个简单的辨认办法。
  麻纸是华夏古人的重要发明,由东汉蔡伦改进,成为中国古代图书典籍的用纸之一。
  它是一种大部分以黄麻、布头、破履为主原料生产的强韧纸张,有白麻纸、黄麻纸、麻布纹纸、桑麻纸等多种类型。
  竹纸产生于唐末,但没有普及,到宋代才大量使用,它是常见的几种明清用纸中,除土纸外最差的一种。
  除了这几种常见的之外,还有藏经纸、毛边纸、官堆纸、毛太纸、开化纸等各种各样的纸张。
  如果哪个修复师运气不太好,碰到一本用这几种稀少的纸张制作的书籍,那真是头都要大。
  因为连补纸都不一定能找到。就算找到了,也不一定是完整的。
  所以,“珠联璧合”这种修复技术的出现,实际上也是弥补了传统修复技术里的一种缺陷,就算找不到完整的补纸,找到材质相同的碎纸也可以,反正都是要熬制成纸浆的。
  向南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紧接着又有人提问了,现场的气氛也是愈发热闹起来。
  实际上,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
  大部分的文物修复师,自从进入博物馆工作之后,基本上每天都泡在修复室里和各种各样破损的文物打交道,除了和身边有限的几个同事探讨之外,面对着仓库里永远也修复不完的文物,他们哪里还有时间外出和其他的同行交流技术?
  不要提钱昊良、吴茉莉和向南这些人,他们毕竟只是修复师中的极少数,而且也已经到了一定的层次,并不怎么受约束。
  因此,对于在场的文物修复师来说,这种交流机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坐在前排的京城故宫博物院的古书画修复专家熊禀生,此刻一脸复杂地看着前方。
  在那里,那个年轻的书画修复专家,正一脸谦和的微笑,无论对面的修复师们问的问题是多么刁钻,又或者多么幼稚,他也依然认认真真地回答,没有丝毫的敷衍。
  “大哥,这看上去,好像真的跟咱们京派失传的绝技一样啊!”
  在熊禀生的边上,一位头发花白,年逾六旬的老者脸色凝重,他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向南在那里侃侃而谈,一边说道,“咱们就真的这么让这小子把这技术据为己有了?”
  这老者名叫熊禀发,是熊禀生的弟弟,也是一位古书画修复师,只是不在博物馆里,而是在京城一家古玩店里坐镇,专门为收藏家修复古字画,修复技术也是相当了得。
  “哦,那你有什么想法?”
  熊禀生转过头来看着他,淡淡地问道,“你有证据证明这就是京派绝技‘珠联璧合’吗?”
  “我……”
  熊禀发无言以对。
  “再说,向南也没有把技术据为己有,他这不是召开大会公之于众了吗?”
  熊禀生转过头去,不再看他,喃喃说道,“也许,他这么做才是正确的吧?只有这样,‘珠联璧合’这项修复技术,才能够永远传承下去,再也不会出现失传的情况。我想,老祖宗如果在世,看到这一幕,也不会反对的。”
  这话,像是在说给熊禀发听,又像是在自言自语。
  熊禀发闻言,也沉默了下来,不再说话,只是看向向南眼神,也变得像他的大哥熊禀生一般,无比复杂。
  场馆里的气氛一直都很热闹,修复师们的情绪也是高涨无比,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抛向向南,甚至,有些问题都已经超出了文物修复本身。
  原计划一个上午就结束的大会,因为这意外的变故,一直持续到了下午三点多钟才结束。
  等大家都散去之后,连水都没有喝一口的向南感觉整个人都要累瘫了,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连额头上的汗水都懒得去擦一下。
  一旁的康正勇见状,连忙跑到外面的小店里,买了一盒纯牛奶和一个面包,匆匆递给了向南。
  吃了一点东西之后,向南这才稍稍回缓了一些,又休息了片刻,才让康正勇将东西收拾好,准备回博物馆。
  在这次现场演示中的修复的书页和画芯,在提问结束之后,向南就已经拿出来向众人展示了一遍。
  在看到书页和画芯上几乎看不出修复痕迹之后,向南又收获了一片惊叹声。
  当然,对于修复师们的这种反应,他早已习以为常,因此也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惊喜,很快又将书页和画芯重新收进了皮箱里。
  这书页和画芯可都是从博物馆里借出来的文物,一会儿还要送回去的,要是出了什么意外,那向南可就真的难辞其咎了。
  第119章 难道我们错了
  回到魔都博物馆文保中心的大楼以后,康正勇就先回了古书画修复中心,这些书页和画芯还没有修复完成,还有很多后续的工作要做。
  当然,康正勇如今还没有覆裱、装裱的能力,这些后续工作,就由其他那些修复装裱师们来完成。
  康正勇要做的,就是在边上打打下手,认真学习每一个步骤的操作手法。
  如今,他早已经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老师向南是古书画修复行业里的顶尖人物,注定了不可能像其他的老师那样,安安稳稳地在修复室里,手把手地教导自己。
  那么,自己就要抓住任何一个机会去学习,去成长,争取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能够待在老师的身边,不说成为他的助手,至少也要能够帮得上忙。
  机会有的时候是别人给你的,但只有自身的努力,才能够将到手的机会转化为实力。
  ……
  康正勇去了古书画修复中心处理后续事宜,向南则来到了文保中心一楼的会议室里。
  在会议室,团团围坐着来自各大博物馆的专家,以及古籍修复各个派别的传人。
  实际上,古籍修复如今已经不存在派系了,无论是京派、津派,还是蜀派、苏派,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经湮灭在了时间的长河之中,成为了历史。
  这些所谓的传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祖辈曾经是古籍修复派系里的人物,而以传人自居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