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弟,你们这孩子也该好好管管了,这一会,浪费了多少粮食?”围观群众中终于有人说了句公道话。
“是啊,是啊,孩子小不懂事,你们大人难道也不懂事,这妹子说的也有道理,东西给了,是你们孩子不要,咋还能这么得寸进尺呢。”
一人发声,看不惯的人都站了出来,一时间,人们纷纷向着方依秋和沈行衍,闹事的夫妻两这才把孩子抱回怀里。
“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女人呵斥着围观人。
幸好天色晚了,火车上大部分人都开始睡觉了,熊孩子闹累了也睡了过去,方依秋和沈行衍难得安静了一段时间。
半夜,沈行衍突然听到响动,睁眼一看,对面夫妻两正蹑手蹑脚翻自己的包。
“你们干什么!”沈行衍力气很大,一把握住了男人的手腕。
“你……我们没干什么,放……放开!”男人一惊,没想到就这么快被发现。
“怎么了?”方依秋醒了过来,眼前这一幕让方依秋脑子一时半会没有转过来。
“你们想偷东西?”沈行衍可不是这么好说话的。
“谁偷你的东西!别胡咧咧!”男人大叫。这一下引来了更多的人。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列车员赶过来,板着脸问几人。
“他想偷我们的东西。”方依秋目光流转先发制人。
“我没有,同志,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咋能偷人东西呢?”女人一拍手急忙否认到。
“那你们那会是干什么?手都伸到我们的口袋里了,不是偷东西?”沈行衍冷若冰霜说到。
“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说实话!”列车员打量了几人一眼,初印象来说,方依秋和沈行衍两人郎才女貌,穿的又干净整洁,像城里人,而对面的服气两人贼眉鼠眼,人都是视觉动物,列车员也选择相信方依秋和沈行衍。
“我们……同志,我真不是偷东西,我的娃饿了,觉得睡不着,他们不是有吃的吗?我们就说拿点吃的给我娃吃,看他们两个睡着了,我们也没好意思叫醒他们。”
女人把哭着的熊孩子高高举在前面,列车员看了一眼也开始迟疑。
“大姐,你不用再拿孩子来道德绑架,今天刚上火车的时候,你孩子要吃我们的东西,我们又不是不给,列车员同志,你来评评理,谁家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今天我们带的南瓜饼,给他们家小孩给了两个,都被小孩子扔掉了,他们想要我们这一袋子吃的,你说他们都吃了,我们夫妻两吃啥?”方依秋有理有据,列车员最后一点同情心也消失了。
“两位同志,你们两个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其他乘客,现给与二位批评教育。如果有下次,我们将会同列车长商议,对二位做出强制下车的决定。”列车员一副公事公办的语气,吓住了夫妻两。
“同志,我能不能提一个要求。”方依秋开口。
“同志请说。”列车员面对方依秋的时候,语气不自觉的温和下来。
“如果车上还有空座位,我们能不能申请换一下座位。”方依秋和沈行衍对视一眼说到。
“这个……也不是不可以,二位同志稍等一会,我去查一下。”列车员沉思了一下,同意了方依秋的请求。
列车员离开后,对面夫妻两狠狠的看了方依秋和沈行衍一眼,仿佛两人做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一样。
万幸的事,火车上有空座位,方依秋和沈行衍直接换到了另外一节车厢,这一次对面的座位都是空的,方依秋和沈行衍两人送了一口气。
“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熊家长。”方依秋悠哉悠哉的掏出南瓜饼喂给沈行衍,沈行衍一口咬到了方依秋的手上,牙齿还故意磨了几下,方依秋脸色一红缩回了手,嗔怒的瞪了沈行衍一眼。
一天一夜的火车,方依秋和沈行衍终于回到了县城。
两人提着行李箱下了火车后竟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家里比帝都冷的多,幸好带了棉衣,一会找个地方穿上。”方依秋穿了秋裤和绒裤,还是觉得凉嗖嗖,更别提上身只穿了一件毛衣和一个加厚的外套。
“走,去吃个饭,在饭馆子里换。”沈行衍提着两个行李箱,带着方依秋去他较为熟知的一家饭馆子。
“蔡叔。”沈行衍一进店就喊了起来,后厨出来一个中年男人。
“你是……唉呀妈呀,这不冬生吗?你这是回来了?快进来坐,大冷天的,这是你媳妇?”蔡叔认出沈行衍后,热情的把两人迎了进去。
“我回来了,这是我媳妇依秋,蔡叔,大半年不见,一切可好?”沈行衍把两个行李箱靠墙放下,上前跟蔡叔握手。
“我能有啥不好的,倒是你,我都不知道你跑去帝都了,这大半年没消息,你两吃啥,我给你两做。”蔡叔拍了拍沈行衍的肩膀。半年不见,沈行衍像变了一个人。城里那些当官的都没有沈行衍气派。
“我们要两个炒面就行了,麻烦蔡叔了。”沈行衍笑着说。
“行,你们两个坐着等一会,坐火炉旁边,马上就好。”蔡叔摆了摆手,示意两人往前坐坐,去了后厨。
“吃点东西,一会就暖了。吃完我们再回家。”沈行衍把方依秋的手握住放进自己的怀里。
温暖从方依秋指尖蔓延开来。
“炒面来了,冬生,冬生媳妇,快吃,不够了叔给你们再加。”蔡叔笑呵呵的端出两盘炒面。
“谢谢蔡叔。”方依秋礼貌道谢。
沈行衍边吃饭边和蔡叔聊起来,他们离开的这半年,家里基本上没什么变化。
不过县城这边开始鼓励个体经济发展,说是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蔡叔一个开面馆子的,也不太关注这些,方依秋和沈行衍听到这个消息则是眼睛一亮。
小县城要是开始发展个体经济,三哥三嫂就不用那么辛苦了,只要有手艺,在县城开个店,不比在家里累好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