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佳色 > 第60节
  无忧在案前稍坐一会儿,这时听到外头的门一叩,然后一个看起来颇有身份的仆妇步入屋来,说是桓郎君有急事,请她过去一趟。
  无忧愣了一下,而后微笑着点了点头,跟着那仆妇走出房中。
  桓崇所在的位置并不远,行过两道门,到了隔院便是了。
  王导、庾亮、陶侃,三人虽是当今为首的三位重臣,但个性可说是千差万别。譬如陶侃生性节俭,所以方才在陶家行得这一路上,入眼得一切都是朴实无华。
  这处隔院亦是如此,不过方踏入了院子,无忧的眼睛便瞄到了正屋门外那整齐码放得数摞瓮砖。
  瓮砖青黑,很是显眼。
  无忧的心中却是一动。
  听阿父说,陶侃年轻时便有个习惯,他的屋子里永远码着一百块的瓮砖。每天早晨,他便把砖搬出屋去,到了晚间,再把砖搬回屋中。时人不解其意,向他询问缘由,陶公便道,他致力于收复中原,担心此间生活悠闲安逸惯了,难当一番大任。
  所以,这就是那一百块的瓮砖?!
  “这里,难道就是陶公的房间?”
  那仆妇听了无忧的问话,似乎有些诧异,她回道,“正是。”说着,她再一躬身,向那扇垂着帘幔的正门道,“陶公与郎君,此时正在内中,夫人自去便可。”
  ... ...
  仆妇走后,为凸显郑重之意,无忧振了振衣。随后,她放轻脚步,将帘幔掀起,步入屋中。
  陶侃卧床的时间应是不短了,因为她一进了屋中,便闻到了一股苦涩的药气。
  她刚要迈步向里行,却听桓崇的声音从屏风那边传来,“陶师!连你也...?!”
  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颤,似乎含了罕见的激动。
  无忧微微蹙了蹙眉。
  而后,一个沧桑的声音悠悠响起,“阿崇,你冷静些!”
  “...从把你带回来的那年开始,我就知道你心中有着不小的执念。”
  桓崇顿了一顿,口气渐冷,却也多了些讥诮,“既然陶师早就知道,那...又何故要带我回来?!”
  陶侃似乎沉默了良久,最后才道,“阿崇,你和我的性子,虽然并不相像...但奇怪的是,从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我便能在你的身上找到我的影子...”
  他叹了口气,“你问我缘由...”
  “我想,一是看中你身上的才华...二,却是有些长远、缥缈了...”
  第57章
  这次间歇, 陶侃沉默的时间更长。
  就在无忧以为他不会再说话的时候, 里屋中突然响起了一阵剧烈的咳嗽。
  “陶师!陶师!”桓崇的语气急促, 紧接着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动静。
  无忧脚步轻移,急忙上前两步, 尚未及现身,却听陶侃低声道,“阿崇,不要紧...”
  无忧脚下一滞,她犹疑了一瞬,还是在那扇高大的屏风外停了下来。
  ...偷听壁角,固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这对师徒之间, 明显还有很多话要说。
  她不想贸贸然地打断他们。
  ...而且,不止桓崇心中有疑问,她的心中也满是急需解答的问号。
  ... ...
  居安思危, 思则有备, 有备无患, 敢以此规。
  从嫁他的那天起, 这大半年来,无忧想出了关于未来的数种可能。
  她所了解的晋廷,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
  陶侃、庾亮、王导...这朝中的三人, 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考量。
  他们互有积怨,又互相制衡,以维持着朝堂上平衡的局面...
  那么, 桓崇呢?他从陶家归于庾家,周旋于这几人当中,他的脑中到底又在想些什么?!
  难道,他真是只是想向司马衍复仇?...或者,如现在陶侃暗示的那般,他还有什么其他的目的?!
  ...如果,他做到最后,意图得是建康宫里的那一张龙床呢?!
  无忧不由捂住唇,背上慢慢地渗出些冷汗。
  ... ...
  那边,陶侃似是缓缓地咽下了一口水,再开口时,他的声音里都透出了一股疲惫,“阿崇...”
  “你们都是我的孩子,我自是清楚。你之兄长,受限于天赋才能,只可为将,不可为帅...等我死后,陶家必会一代而盛,二代即衰。”
  他顿了顿,缓缓道,“但,也好在他为人赤诚,平日里待人不求回报。陶家纵然衰败,守成亦足矣。对于我陶家的子孙,老夫并无忧虑。”
  “陶师!”随着一声重重的床板撞击声,桓崇的声音再度传来,“陶师,你在胡说些什么?!...你不会死的!陶家...陶家也不会散得!”
  若说方才他的声音还只是微微有些颤,那么此刻,他的声音里便多了一丝哽咽。
  无忧垂下眼帘。
  陶侃轻声一笑,低声道,“阿崇,你听我说完。”
  “...这些年,为师亲眼看着你长大成人。你英略过人,兼顾文武,才华不逊老夫。而且,你一心进取,又存了极其坚定的北伐志向,他日若有作为,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哈,我甚至曾经想过,要把你永远留在陶家,继承我的位置,执掌荆州。”
  陶侃的话说完,不止是桓崇呆住了,连在背后偷听的无忧也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而且,她背上的冷汗,渗得越来越厉害。
  ... ...
  晋廷之所以能立于江左,所依凭者,无非据有荆、扬二州,方与北方划江而治。
  但荆州的战略地位,比之扬州,更要高出大大一截。
  荆州户口百万,地处要冲,乃是吴地西面的门户。其北距强胡,西邻劲蜀,经略险阻,周旋万里,得贤则中原可复,势弱则社稷同忧。
  若要守国,那便必须要任推毂于荆楚,委荆州为阃外。
  但与此同时,荆州丰沛的粮草、雄盛的军力,也让处在扬州建康的司马氏和王家很是猜忌。
  武昌就在建康的上游,若是此地的守将心怀不轨,那么调兵遣将,顺流而下,夺取建康,不过旦夕。譬如,刚建国时,那身为荆、江二州牧的王敦自武昌称兵向阙,险些绝了司马氏的后嗣。
  若陶侃真有此意,若桓崇真地掌握了荆州的兵力...无忧几乎不敢去想象会发生什么!
  ... ...
  话到这里,陶侃更是有了些苦口婆心的意味,“阿崇,人生在世,自然是要有所追求。但你还年轻,日后更会历经千帆风雨,执着太深,也并非尽是好事...所以...”
  “陶师,不必说了!”桓崇忽而出言打断。
  他沉吟片刻,“陶师慧眼。”
  “不错!无论是为建功立业,还是别的其他...荆州乃我日后必取的立足之地。”桓崇说着,却是奇怪地轻笑了一声,道,“但是...陶师对我,始终还是心存顾虑,对吗?!”
  见陶侃不语,他的口气转冷,“如果陶师真的像自己所说的那般,对我全心信赖,毫无保留...”
  “当初,你又为何要把陶家姊嫁给那王二郎?!”
  “只怕从那时起...”桓崇的话刚起头,便听到一侧的屏风后发出了几下声响。
  他蓦地皱起眉毛,眯眼向侧旁望去,厉声道,“什么人?!”
  “出来!”
  ... ...
  亲耳听到自己的郎君,承认对另一个女人的在意,是什么感觉?
  纵然不是心灰意冷,无忧的心中还是飘飘悠悠地晃荡了一下。
  她脚下略微一错,若不是扶住了面前的那扇书法屏风,她险些将自己绊倒。
  然后,她就听到他警觉道,“什么人?!出来!”
  无忧紧紧咬唇,重重地闭上眼睛,再慢慢地睁开。
  她定了定神,绕过屏风,缓缓地走到两人面前,“...夫君,是我。”
  ... ...
  桓崇从方才起,就已经戒备地站起身来,只见嫩黄的裙角一扬,却是无忧的身影从屏风后慢慢现了出来。
  他先是呆了呆,然后大步上前,去拉她的手,低声道,“...什么时候来得?怎么不说一声?!”
  那只小手冷冰冰,展开的手心里带了湿腻腻的汗水。
  她任他牵着,笑而不答,视线一转,却是连丝眼风都没有向他扫去一个。
  桓崇不自觉地便把那只小手捏了捏,心中却再次将自己暗暗骂了一通。
  ...也不知,她到底听去了多少?!
  ... ...
  相比桓崇的那间卧房,陶侃的屋子更开阔些,但个中陈设,丝毫不比他处奢华。
  绕过来后,无忧几乎一眼就看到侧卧在床上的陶侃。
  照面过后,她上前两步,赶忙低头行礼,恭敬道,“媳妇拜见陶师。”
  虽只是短暂的一瞥,也足已让她窥得陶侃的面貌。
  与王导、庾亮那让人赞叹的容貌不同,陶侃面如常人,若说他是外头随处可见的农人老翁,恐怕也是有人信得。身为知名的武将,他露在外面的一截手臂却很是干瘦,显是卧床的时日已经不短。
  此刻,他虽是面有病容,但一双眼睛却是亮得惊人。而他通身的气质,颇有些佛家里混俗和光的感觉,亲切而无矫饰,让无忧对他顿时生出了好感。
  陶侃微微调整了躺姿,方动了一动,他便咳嗽了两声。
  桓崇赶忙上前去扶,却被陶侃用手指了指,向他示意地下的无忧,“阿崇,快叫新妇起身。”
  桓崇迟疑了一下,待对上了陶侃的目光,他应了一声,又过去扶无忧。可没等他把手伸过来,无忧虚晃一下,自行起了身,而后自行站到了他的侧后方。
  这点小动作,自是逃不出陶侃的眼去。他瞧着并排站着的两人,微笑向无忧道,“文盈可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