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少佐的记忆力还是不错的,他马上就想起了自己在那里见过类似的场面。去年群策山战役时,自己也是已经摸到了对手的战壕的边上。就在自己以为马上就要突破对方的防御时,却突然发生的变故。当时的情景,和现在几乎是一模一样。差别只是眼下对手还没有反应,没有打出去年那种到现在还成为自己梦魇的手榴弹雨。
青川少佐对去年在群策山挨的那阵子劈头盖脸几乎是没完没了的手榴弹雨可谓是记忆深刻。当时若不是自己平日里对待部下还算厚待,部下拼死相救。后背被四处横飞的手榴弹片插的像是一只刺猬的他,早就死在群策山了。那里还能趁着四十四联队重新组建的机会,升了一级,当上大队长?
眼下对手的有意示弱难道还想采取他们去年在群策山使用的,在火力差距较大情况之下,将皇军的攻击部队放进,使用可以用铺天盖地打出来的手榴弹雨的战术,来有效杀伤皇军士兵?
果然后续战事的发展,并没有出乎青川少佐的预料。与去年那场带给青川少佐印象深刻血战中的遭遇,几乎是一模一样。就在浅川大佐给师团部上报战果的话音刚刚落下,已经冲到距离对方阻击阵地不足三十米的攻击部队,却又被对手打出的手榴弹雨给砸了下来。
对手打出的手榴弹似乎是无穷无尽,攻击部队几次强行攻击,都被硬生生的用手榴弹给砸了下来。而其中的军官更是死伤惨重,几个波次攻击下来,前面指挥攻击部队的就剩下几个曹长。
眼前的一幕让事先已经将捷报发出的浅川悌二大佐脸上明显相当的挂不住,虽然没有像是在红山一线对待骑兵中队长那样,劈头盖脸的一顿大嘴巴,但这脸色却是瞬间垮了下来。那边的青川少佐的脸色也好不到哪里去。
实际上日军装备齐全,每个士兵都配发有钢盔。除了直接被手榴弹命中的倒霉蛋之外,大部分人基本上不会一下子就阵亡。但日军不可能把全身上下都装备了钢板,手榴弹凌空爆炸的形成的破片虽然无法给最致命的头部带来太大的伤害,但对于浑身上下没有保护的身体就另当别论了。
第一波次冲上去的日军士兵,除了少数很不走运的直接被手榴弹命中的人之外,当场被炸死的其实并不多,只有三分之一。按照这个伤亡数字,对于一向性格坚韧的日军来说,根本就不能达到使其丧失战斗力的地步。
尽管直接死亡的人不多,但造成的伤员数字却是相当的大。摸到对方阵地前沿的补充了两个小队的第一波攻击部队,在对手投掷的手榴弹雨中,除了直接阵亡的之外。部分人,浑身上下被手榴弹破片扎的像是蜂窝煤似。
而对手的手榴弹像是永远投掷不尽一样,几乎是没完没了。而且大部分都是全清一色凌空爆炸的手榴弹制造出来的无法四散横飞,可以要人命的弹片,几乎没有任何的死角。彻彻底底的给先头中队洗了一个痛快的弹片澡。
在战场上,尤其是在面对日军这种能打到伤亡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却还能坚持不崩溃的军队来说。死亡,并不是一个可怕的名词。但看着身边的战友,浑身上下被手榴弹的破扎的像是蜂窝煤一样,活生生的因为距离对手阵地过近而无法包扎,因为失血过多活活的疼死,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实际上杨震所部经常所使用的这种放攻击部队到手榴弹投掷距离后,用手榴弹雨整体覆盖日军攻击部队的阵型的战术,日军不是不了解。但有时候却往往就是这种简单的战术,却让日军始终找不到有效的对付方法。
杨震的部队挖战壕和交通壕,一律都要求至少在半人深。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很多的时候都挖到一人深,并在里面修建成台阶样式。同时在战壕内通常都修建有大量的防炮洞和隔断、棱角。
这种布局不仅可以保证为一线部队提供足够的掩护,使其不被日军炮火大量的杀伤,而且还可以保证战壕内部队在运动的时候,不被日军的机枪火力杀伤。
最关键是这种工事最大的好处就是在需要的时候,除了留下一两名观察哨观察日军动向之外,大部分人只要缩在战壕内将分配给自己的手榴弹拉完弦停顿两秒后,在用最大的力气投出去就算了事。连头都不用探出出去,相当的简单实用。
遇到这种战术,日军枪法就算在准,神枪手再多,但人家不露头你也没有办法。而你要想用掷弹筒去打他们的战壕,人家部署在后面的轻重机枪和掷弹筒,外加大量的神枪手,甚至迫击炮也不是吃素的。
除非日军用重炮将对手的战壕全部炸平,或是对手的手榴弹全部耗光,否则到现在为止他们依旧找不到任何对付这种战术的办法。今天很明显,即便地上已经铺了厚厚一层的手榴弹破片,但对手的投掷出来的手榴弹依旧不见短缺的样子。
实际浅川大佐也挺倒霉的。他不知道在宝清县城有一个吉东军区后勤部的仓库,而这仓库中除了少量的山野炮弹之外,储备最多的就是手榴弹和地雷,当然还有七千多发九十毫米迫击炮弹。
由于不在主要作战方向上,这里的仓库实际上只是一个备用仓库。储备的弹药、物资并未有多少。但是其中储备量最大的就是手榴弹和地雷。各种绊发地雷和压发地雷以及杀伤力最大的步兵定向雷也就算了,单单手榴弹就储备了将近十万枚。
为了加强阻击部队的火力,杨震将这些手榴弹全部发了下去。相对于一般部队随身携带四枚的标准来说,连同宝清县城内的部队,眼下宝清周围的只有三千人的部队,平均下来每个人至少能发上三十枚。
数量充足,使用又很方便,这打起来自然没有人会心疼。到后来,在重武器无法与日军相抗衡的柳一虎干脆就放弃了与日军面对面的硬抗。不到一百米的距离不开火,三十米内全部用手榴弹加上冲锋枪招呼,再近就用步兵定向雷招呼。
同时撤到二线阵地的轻重机枪专门用来补漏。反正任凭你日军攻击力量有多猛,我就是一定之规。那就是坚决不和你打白刃战,远了用步机枪打,近了就是用手榴弹加杂着冲锋枪招呼。
正是这个在日军看来有些无赖的战术,却是让浅川大佐与青川少佐却是始终拿不出办法来对待。后续连续发起的几次攻击,无一例外的与先头中队享受到了同样的待遇。几乎全部都不是被打退了,而是被铺天盖地打来的手榴弹给炸垮掉的。对手的这种战术,让两个人简直是一筹莫展。
总不能给每个士兵全身上下都裹满铁片吧。别说没有地方去找,就是能找到,这人要是全身上下都裹上了铁片,这还能作战,还能冲锋吗?几次冲锋的失利,让浅川大佐多少有些懊悔。自己干嘛早早的打光了两门步兵炮的炮弹,就算想采取火力压制,强行突破都没有办法。
对于对手这种近似乎无赖的战术,除了破口大骂对手无赖之外,可谓是一筹莫展的浅川悌二就差没有在电台上扯着嗓子破口大骂那些没有了马就慢腾腾的骑兵,这么半天还没有将炮弹运送过来。同时,携带了山炮的联队主力,三十公里的距离,就是靠不过来。
第452章 搅他一个九天寒澈
浅川悌二对自己本以为十拿九稳的攻势,却屡屡被对手那种近似乎无赖的战术给挫败,而恼羞成怒。此刻就坐镇在宝清县城的杨震,也在时刻的注视着靠山与夹信子,两个宝清西南方向最重要的支撑点上的战斗。
相对于只是作为策应和保障自己的侧翼方向安全,而只派了一个中队的靠山一线。浅川悌二将主要力量都放在了夹信子一线,所以夹信子一线所承受的压力也是最大。在浅川悌二将主要压力都放在夹信子一线的情况之下,杨震自然也将主要的目光放在了夹信子这边。
由于重视,所以按照杨震的要求,夹信子一线的战况每半个小时就要上报一次。对于前边的战事,杨震虽然在宝清县城内,但仍旧可以说了如指掌。尽管靠山一线的压力不大,但对于彭施鲁将摆在两处之间一个营调往夹信子一线增援的建议,杨震在仔细思索了一番后,摇摇头还是拒绝了。
在杨震看来,夹信子一线的形势还没有到最关键的时刻。两个连阻击日军一个大队,虽然兵力略显的单薄。而新兵和没有作战经验的部队过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但在杨震看来,至少现在柳一虎打的还算是游刃有余,情况远还未达到必须使用预备队的局面。
他关心的不是夹信子一线的日军这个大队,而是到现在还踪影皆无的十一师团主力的真实去向。至于夹信子一线日军这个先头大队后边的四十四联队主力,他倒是还没有在乎。杨震一直认为,相对于已经暴露出的敌人来说,潜藏在暗中的对手威胁往往会更大。
这个牛岛满太狡猾。杨震一直担心他的十一师团现在进入宝清只是虚晃一枪,只是以一部兵力进入宝清,虚晃一枪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实际上的真实目的,还是西进勃利县与二十九师团配合作战。
这也是他此次针对十一师团采取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在动的后发制人战术的原因。如果这个十一师团真的北上,杨震反倒是不怕。只是这个牛岛满真实的战术意图究竟是什么?难道真的是犹如自己预测的那样,想要趁虚全力北上,攻占佳木斯?
翻了翻前沿发回来的战报,杨震有些兴趣索然的对彭施鲁道:“虽然目前看日军四十四联队被吸引到了夹信子至靠山一线,但你的东南方向也要派出警戒部队。至于预备队,现在使用还为时过早。”
说到这里,杨震皱了皱眉头突然道:“老彭,你说日军两个联队再加上部分炮兵,哦,就打一个炮兵联队来计算。这一天的粮食消耗量有多少?如果在没有后方补给的情况,全靠自身携带,能够维持几天?如果这些补给全部依靠士兵自身携带,负重会有多少?”
彭施鲁听到杨震这么一问,一下子愣住了。对于这些他不认为一号不了解,可他却想不明白,这些一号应该很清楚的东西,怎么会想起问自己。
不过对杨震的发问多少有些疑惑,但彭施鲁犹豫了一下还是道:“据我了解,按照日军三八年发布的战时补给规定,如果日军长途行军,中途又无补给点的话,必须要携带六天的配给量以及两天的应急口粮。”
“而其所谓的战时配给标准为精米五百八十克、压缩干粮二百三十克、罐头一百五十克、干菜一百二十克,再加上其他的副食配给,大约合七公斤左右。再加上所谓的应急口粮,大约在九公斤。”
“但考虑日军此次无法乘坐火车等其他工具,此次携带的干粮应该不会这么多。但至少也会在七公斤左右。日军士兵身材虽然矮小,但身体强壮,负重能力还是很强的。一般在负重二十公斤左右,并不影响其行军。”
“不过从宝清与密山交界处的地形来看,在还要携带自身武器装备的情况之下,日军又是长途奔袭。恐怕很难能按照规定携带九公斤的补给。当然如果他们携带大量可以在相对复杂地形下驮载大量补给物资的驮马的话,又另当别论。”
“不过按照我对日军的了解来看,就算是日军按照标准携带六天的补给,但以日军士兵的忍耐力来说,支撑十天左右应该不成问题。而且日军一贯有以战养战的习惯,再加上所谓的就地征收,应该还能支撑更多的时间。”
杨震一边听,一边手指不住的敲着地图,沉默良久后才道:“如果能够查清楚日军究竟携带了多少配给,我们就应该能摸清楚日军下一步的作战动向。原因很简单,向北进入我根据地内部,补给困难,日军携带的补给一定多一些。”
“日军不是傻子,他们能猜出我军在发现他们进入宝清后,绝对会进行坚壁清野。而我们之前对宝清境内的居民北迁的动作也瞒不了他们。日军应该会明白如果他们一旦深入我军根据地内部,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补给的问题。”
“而向西进入勃利境内,由于背靠密山,随时可以得到后方的补给,日军不见得会携带太多的补给。毕竟是作战,弹药的携带量才是最重要的,只是这么才能查清楚日军究竟携带多少补给物资?倒是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
该怎么才能查清楚十一师团究竟携带了多少补给物资,杨震琢磨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什么办法。军区直属侦察营刚一从穆棱八面通机场执行完秘密任务回来,就被杨震又派出去执行一项也可谓是头等机密的任务,短时间根本就调不回来。
剩下挑选出来的新兵还在训练,离形成战斗力还远着。现在的水平也就比各部队的团属侦察连高点不多。根本就无法完成这种对敌纵深的侦察任务。最关键的是,这个十一师团的主力,离开密山后的具体去想现在还无法确定。
难道要派出飞机侦察?不行自己没有专业的侦察机,飞行员也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侦察训练,派出去这结果效果恐怕不是很好。最关键的是侦察机对于日军战术计划的侦察水平与能力,还无法与战场侦察相比。
杨震的手中的红蓝铅笔不断地图上画着,从宝清与密山交界的完达山区到松江平原。每一处河流、山川都看的很仔细。挠力河、宝清河、蛤蟆通河、小索伦河、森径别河,尖山子、万金山、龙头、太平沟、三道河子、二道河子,每一处他都要权衡半天。尤其是与东部大片沼泽地相比的西部平原与山地,看的更加仔细。
最后他手中的红蓝铅笔停留在夹信子一线的四十四联队的身上时,突然脑海中灵光一现。既然这个十一师团迟迟不现身,自己为什么要被动的去等待,而不想法子逼他们自己浮出水面?
想到这里,杨震反复仔细的盘算一下,却总觉得出动地面部队去做这种试探,而打乱整体部署不合适。要知道,无论出动北线的一纵队还是南线的杜开山所部,都不太划算。反倒是很容易打草惊蛇。这个牛岛满实在太滑了,一旦被他察觉到自己的部署,这个家伙弄不好要调头溜回去。
在暂时还不想暴露自己的部署的考虑之下,杨震左思右想还是决定既然自己手头的航空兵在奇袭牡丹江浪头机场后,已经暴露。那么还是让航空兵去为自己解决这个难题。不过在出动航空兵之前,杨震还是要摸摸航空兵现在的底子的。
原因很简单,对付这种行军大队,杨震认为还是使用凝固汽油弹是最适合的。虽然因为汽油来源有限,而刚刚生产出来的凝固汽油弹的数量并不多,而且在针对穆棱八面通机场和牡丹江浪头机场的两次奇袭中已经用掉了大部分。
杨震的在规划作战计划的时候,虽然思维有些天马行空,好剑走偏锋。但一旦下定决心,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却相当的讲究精益求精,历来都是要算了再算的。几乎每一个步骤都要反复的去考虑。
既然决定动用航空兵,那么至少要对自己底子有一个了解,也就是说自己现在有多少本钱可以用来使用。因为在杨震看来,要么不动,要动就要搅合他一个九天寒彻底。既然已经决定出动航空兵去碰碰这个四十四联队,那么就揍他一个底朝天。
虽然航空兵力不足,与几年后美军在一场战役中出动上千架次的飞机,一次空袭投下的炸弹当量能把对手的一个师炸成残废的实力相比,杨震此时手头上的那点航空兵,连人家一个零头都比不上。但对于杨震来说,毕竟自己终归还是多了一种选择。
虽然打定了主意启用航空兵捅这个四十四联队一下,看看十一师团的反应。但杨震却并未放弃通过查清日军携带补给量,而查清十一师团真实的作战计划与目的想法。
琢磨了一下,杨震对彭施鲁道:“老彭,你让柳一虎挑选一批老兵,从日军的侧翼搞他们一家伙。最好能抓两个活口,要是抓不到也要摸清楚一下日军这个先头大队究竟携带了多少的配给食品。最重要的还有日军的弹药携带量,究竟有多少。”
“虽然日军先头大队不一定能代表十一师团全部,但在眼下我们宝清方向战术侦察能力有限的情况之下,还是先从这个日军先头大队着手吧。希望能够窥一斑而见全貌,通过日军的这个先头大队,摸清楚十一师团此次究竟携带了能够维持多长时间的补给。”
“另外,你告诉柳一虎和冯海山,现在的这个打法不错,就这么打下去。但是要注意逐次收缩兵力,也不要轻易的发动反击,更不要想着守住一切阵地。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一些次要的阵地,将有限的兵力全部收缩进主阵地。还有,就是一定要保障与靠山一线的联系。”
第453章 总算露出狐狸尾巴
也许看着兄弟部队在地面战场上节节取胜,因为在大部分时间只能袖手旁观,恐怕心中会大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航空兵心中,对战事插不上手估计也很焦急。这边杨震的电报发出去没有半个小时,那边在方子翼还在指挥空运,一直未能返回暂时军政一肩挑的袁斌回电便到了。
袁斌在回电上写的很清楚,现在库存的四号炸弹,也就是一百公斤级的凝固汽油弹的数量还有一百余枚。如果连兵工厂储备,用来做实验的七十余枚都加上,还有不到二百枚凝固汽油弹可以使用。
另外除了这些凝固汽油弹之外,航空兵的仓库中还有从江北进口的普通的航空炸弹一百公斤级的三百枚,五十公斤级的一千二百枚。还有大量的二十五公斤级的小型炸弹。现有的炸弹全部加在,足可以维持中等规模的对日军战术空袭。
至于飞机,加上已经在机身下焊上炸弹挂架的那几十架战斗机都算上,航空兵一个波次可以出动三十余架轰炸机、战斗机参加行动。目前战机状态良好,在完满的完成第一次作战任务后,现在飞行员参战情绪相当的高。一会能按时完成总部交待的各项任务。
看着电报上的回复,杨震笑了笑,知道这些天地面部队的进展恐怕给了航空兵不小的压力。毕竟这些航空兵数量虽然不多,但足足消耗了军区总体经费的四分之一还多。除了军工、教育经费之外,倒是后来居上成为首屈一指的吞金大户。
杨震有时候都搞不明白这些苏联人。很多的时候看起来很大方,就算明知道投出去的全会砸到水里,也一声不出,更丝毫不皱一下眉头。但有些地方,又是过于小气了,总是显得过于斤斤计较。
比如说那些里二式运输机和c四六运输机说是以贷款方式出售,但价格很优惠不说,利息只有百分之三,可谓是相当的低了。即便加上利息,也不过只相当于原型机的一半。可其他方面就不一样了,收费价格绝对犹如逮到冤大头一样的猛宰。
那些波兰飞机虽然几乎等于白送的,几架德制飞机更是压根就是白送的。但其他方面,尤其是江北培训这些飞行员要收费的。教官的薪水、油料费,包括教练机和机场的使用费用,都是要付费的,而且全部都是要以日元现汇的方式支付的。江北方面甚至连学员的伙食费和教材费都要收费。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为学员油印教材,对不起按章收费。无论是教材还是资料,一张一个戈比,绝对是明码实价,童叟无欺。这个绝对属于乱收费性质的材料油印费差点没有把带队的袁斌给气死。最后还是杨震一咬牙,拍的板交。
杨震告诉袁斌,为了学到真的本事,无论在不合理的费用,只要对学习有益处,也要硬着头皮撑下来。不过该还价的时候,还是要还。三张一个戈比。要收就收,不收就只印一本,剩下的大家动笔头子轮换着自己抄写。
虽然阿巴那申克大将动用自己的权力,命令远东军区动用库存的伊十六飞机发动机免费为那些波兰货更换了发动机,但手工费收取的绝对不便宜。一台飞机发动机更换手工费足足作价上千卢布。
几十架飞机,加上为那些波兰制造的飞机更换了苏制十二点七毫米ub机枪,以及进口的那批波二式初级教练机,两万卢布一架。仅仅这一项就支付了一吨的黄金。上半年军区所属金矿的黄金产量,几乎全部耗尽。
而苏式飞机的发动机和他们的汽车一样,绝对是吃油的老虎。一番作价下来,在加上目前陆续抵达的美制战斗机,所需油料对目前经济不宽松的吉东军区来说,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那些做工精细的美制飞机发动机享受不了粗制的苏制燃油,所需汽油还得添加必要的化学试剂才能使用。为了能让苏制汽油适应美制发动机的胃口,进口降低苏制燃油标号的粗苯又是一大笔开销。为了这些航空兵,整个军区的老底子都要掏光了。这还没有算上从江北进口的苏制各个级别炸弹的费用。
虽然航空兵的存在一直都处在严格保密状态,知道的人不多。但军区一直承担了相当大的压力,这一点作为航空兵指挥员的几个人都很清楚。投入这么大,却迟迟不见成效,他们几个指挥员没有压力根本就不可能。
不过这帮家伙的嗅觉倒也算是灵敏,自己只是让他们清点一下库存,这帮家伙便敏感的察觉到自己有再一次动用他们的想法,马上便发来了请战的电报。既然如此,自己不满足他们这次的申请,倒是好像有些不近人情。
琢磨了一下,杨震还是让袁斌先做一个计划报上来。至于这批飞机该如何使用,杨震是坚决不敢让他们做近地支援的。没有进行过合成演练,这炸弹落下去,要是落在自己人头上可以就事与愿违了。
袁斌的反应却是出乎杨震的意料。杨震中午的时候,将让他们将计划上报,傍晚这个家伙就将参谋长夏伯勋派到了宝清县城。
见到这个夏伯勋带着几个部下抬着几部大功率电台,从配属给他们的那辆缴获的日军九五式机动车和两辆改造的日式卡车上上跳下来,杨震皱了皱眉头道:“你怎么过来了,你知不知道这很危险。你们这些人才都是中央和军区苦心培养出来,在你们身上花费了多大的精力。你们一个人都是宝贵的。”
夏伯勋听到杨震的怒气下了一大跳,连忙立正道:“一号,我们从富锦那边过来,走七星河过来的。这一路上,刘司令派了一个加强连护送我们。除了在青原以西遇到大约一个小队的日军之外,并未遭遇到什么危险。”
听到青原以西居然发现日军,杨震也顾不得在训人,几步赶回指挥部,打开地图让夏伯勋在地图上指出在那里与日军小队遭遇。
夏伯勋虽然现在是航空兵,但毕竟是老红军出身,只是略微一打量马上就在地图上找到了与日军遭遇的位置道:“一号,就在里,青原西北方向大约五里的地方。就在三环泡西岸,距离七星泡不足十五里位置。”
“兵力大约一个小队,装备倒是与寻常日军没有区别,一律的三八式步枪和歪把子机枪,对了还有两个掷弹筒。这股日军在发现我们后,并未纠缠反倒是主动的向东撤退。我想应该是侦察部队。”
听完夏伯勋说完与日军遭遇,杨震沉思了一下后,又再一次的问道道:“你敢肯定这股日军是向东边撤退?”
夏伯勋道:“一号,可以肯定,他们是向东边撤退的,而且撤退的方向应该是青原一线。这一点我绝对保证。再刚回国的时候,我带着几个参谋在绘制航空地图的时候,曾经详细的看过宝清的地形。这一带的三环泡和挠力河是我们制定航线时选择的重要地标,所以我可以肯定。”
听罢夏伯勋肯定的回答,杨震将他们发现日军的地方在地图上标出来后,又将整个宝清东部地形仔细看了一便后,将手中的红蓝铅笔丢在地图上道:“好一个狡猾的牛岛满,潜水了这么长的时间,这下子可算抓到你的狐狸尾巴了。”
杨震肯定的话,让彭施鲁有些不解的道:“一号,您怎么肯定这不是夹信子、靠山一线的日军而是十一师团的主力?一个小队的日军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们不能因为这一个小队就肯定十一师团的主力现在就在我们的东部。”
听到彭施鲁的疑惑,杨震笑了笑道:“老彭很简单,如果是夹信子一线的日军四十四联队,在发现夏伯勋一行人后,他们绝对不会向东撤退,而是会快速的向西收缩。至少也要退回团山子一线。”
“按照日军步兵作战习惯,其战术斥候距离大队不会超过三公里。而夹信子一线距离夏伯勋他们发现日军之处,远远超过三公里。在我军腹地,日军是不会冒这个险让斥候离开大队太远的。所以在这个方向出现日军,就只能是他们的十一师团主力。”
说到这里,杨震转过头看着夏伯勋道:“夏伯勋你们这次可算是捡到了。这股日军斥候没有追击,一是你们都乘坐汽车,他们就算是想追击,恐怕也是力所未逮。二更多的是有可能过于谨慎。要是日军不用多,分出来一个大队缠住你们,就危险了。”
“你可要知道,在这些斥候身后很可能是一个,甚至两个日军联队以及搜索骑兵联队。虽然不见得有战车部队,但骑兵应该会是有的。你知不知道,你们这些航空兵指挥人员,都是宝贝疙瘩,就是拿一架这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来换,老子都不会换。你们这些指挥员身上寄托着我军发展自己航空兵的希望,怎么能如此的莽撞?”
夏伯勋听到杨震的分析,也是一阵子后怕。要是日军主力真的就在附近,刘长顺派出来护送自己的那一个连都不够塞人家牙缝的。如果真的像一号说的那样,自己牺牲了倒不要紧,可关键是会误大事的。
看着夏伯勋听罢自己的话后,有些羞愧的脸色。杨震止住了话题,自己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只希望这次给他们能够起到一些警示,下回不要再这么毛毛躁躁的了。一听到自己有作战任务,马上什么都不顾的就跑到一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