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阳瞧见他拿铜板给杨可心,立马推辞:“杨叔,我这有带钱。”
他是个男娃,带女娃出去吃东西,哪能让对方付钱的道理?
杨可心掂了掂手里的铜板,对他笑道:“薛阳,你是客,理应我请,走吧。”
杨叔吃着包子,守着摊位,瞧见这两人并肩离去的身影,格外的协调,不由的在心里感叹,闺女长大了,该嫁个好人家了。
看薛阳这小伙就不错,若是嫁给他,还能跟张蔓儿做妯娌,他也放心。
可是,好像杨家有些高攀了?
也不知道这小伙是怎么想的?找个机会,他得打探一下口风,若是没那层意思,可要让闺女保持距离了。
不然男女授受不亲,这样来往的太密切,让姑娘家名声也不太好。
两人在街边走着,瞧着那一家家的小吃摊位,都看的人眼花缭乱。
这会接近晌午,吃东西的人特别多,两人转悠了几个摊位,东瞅瞅,西看看,都不知道吃什么好?
“薛阳,你是客,中午吃什么,你做主。”杨可心冲他笑道。
她的温柔,她柔和的声音,美好的像阳光,直直照进他的世界里,让他如浴春风,再也移不开眼。
薛阳也不知道吃什么好,总不能让女娃儿付钱。
他望了一圈,视线停在一个摊位上。
望着那忙碌的熟悉身影,眼睛一亮:“可心,我们去吃竹筒饭吧。”
竹筒饭?怎么名字那么奇怪?她从未听说过,更是没吃过?
“成,我听你的。”
薛阳走进摊位,拉开凳子让杨可心坐下,就冲着薛雨喊:“大姐,来两筒竹筒饭。”
薛雨一边从热气腾腾的锅里端了两个竹筒饭,递上筷子,瞧见薛阳带了个姑娘,是又惊又喜,瞧着姑娘长得文静可人。
她又打了两碗骨头汤,端过来。
这买竹筒饭,送汤还是薛雨提议的,这吃了饭,总觉得口干,喝点骨头汤,润润喉咙,再说这种骨头很便宜,很多屠户都是贱卖或丢掉的。
他们经常在同一家肉摊位上买肉,这骨头都是猪肉小贩送的,也不要本钱,就顺带煮一锅了。
摊位是用竹子搭成的,上面铺着油布,看样子还是那种容易收放的。
薛雨在这摆摊,薛阳不是现在才知道的,却是第一次光临,看着旁边的几张新桌子,正是他的手工。
“大姐,就你一个人吗,小石头呢?”薛阳吃着香喷喷的竹筒饭。
这肉丁腊肠味,里面的料十足,看着杨可心吃的一脸满足,就知道她也爱这个味道。
听到薛阳的说话声,杨可心边吃边观察这边的动静。
原来这摆摊的是薛阳的姐姐,那她坐在这,还有些不好意思,连吃饭都开始不专心了。
不过这竹筒饭味道不错,饭香肉香里夹带着一股竹子的清香,让人闻了沁人心脾。
薛雨忙着手里的活,冲两人呵呵笑道:“小石头去学堂了,有时中午跟傍晚会过来帮忙。”
这有牛车接送,小石头也是每天跟着回家的。
瞧着两人的竹筒饭见了底,薛雨又赶紧拿了两个过来。
杨可心吃着吃着,就见面前又多了一筒饭,惊讶道:“那个,我吃饱了,不用了。”
她想把面前的竹筒饭推给薛阳,就被他一把抓住小手,这下意识的接触,让两人同时都红了脸。
薛阳则是赶紧松开,脸上还冒着红晕。
“可心,在吃一点吧,吃不完剩下的可以给我。”薛阳说道。
剩下的给他?这怎么听起来很暧昧。
这竹筒饭里面的食物这么丰富,杨可心猜想一定不便宜,她这才不敢多吃。
“那个,我再要一点就够了,剩下的都给你。”杨可心扒了一部分的饭过来,将剩下的竹筒饭塞到他跟前。
薛阳也不客气,吃完了这筒,接着吃那筒。
“这味道不错,三嫂可真厉害,连竹筒饭都想的出来。”薛阳心满意足的打了个饱隔,喝着热乎乎的骨头汤道。
薛阳的三嫂,那不就是张蔓儿。
天,原来这竹筒饭是张蔓儿想出来的,她可真厉害。
见薛阳吃好了,杨可心抓着手里的铜板,边数边道:“大姐,多少钱?”
这三筒竹筒饭要二十多文,但薛雨怎么可能收杨可心的钱呢?
瞧他们两人刚才的互动,这搞不好很快就是薛家的四媳妇了。
这钱,她怎么可能收?
“可心,这钱我来付。”薛阳掏着铜板抢着道,他是个男娃,请姑娘家吃顿饭,怎么能让她给钱。
“这怎么行,刚才不是说好我来给的吗?”杨可心坚持。
“我来给。”
“我给。”
于是这两人,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中,连带着手心里的铜板都被扯掉出几个。
那铜板轱辘的到处滚着,有几个滚到了桌角边。
薛雨附身捡起来那几枚铜板,递给杨可心道:“行了,你们两个别推辞了,今个你们头一次过来吃,大姐我请。”
这怎么行,薛阳自然不同意。
大姐每天起早贪黑的摆摊,多累,怎么也得收个成本价,他执拗的塞了薛雨十几个铜板,拉着杨可心就逃也似的走远了。
瞧着两人往巷子那边走去,薛雨摸着手心里的铜板不由的笑笑,这个四弟啊,怕是要娶媳妇了。
那姑娘她看着也喜欢,文文静静的,说话都细声细气的,跟薛阳站在一块也般配。
巷子这边,杨可心被薛阳拉着跑的气喘吁吁。
这会停下脚步扶着墙直喘气。
“薛阳,你?”
“怎么了?”
“那是你大姐的摊位,你怎么带我去那了,还不让我给钱?”杨可心脸色僵硬,也不知道刚刚有没有给薛雨留下坏印象。
对她莫名其妙的一点怒意,薛阳感到不可思议,这有什么?
“大姐跟三嫂的竹筒饭卖的可好了,我猜一定很好吃,就带你过来尝尝,那味道不赖吧,我看你也吃得香。至于钱,我付过了一样的。”
杨可心心里还是有个疙瘩,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妥:“那钱够吗?要不我去补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