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这回不是仁寿殿闹鬼了,而是早就废弃了多年的东宫。
  有一对儿暗自结了对食的小太监与小宫女心念彼此,却因白日繁忙,又人多眼杂,几日都没能说上话儿了,心里实在想得不行,是日晚间便冒着撞鬼的危险,去了东宫一带私会。
  只当离东宫有一段距离,他们也只说几句体己话儿就走,至多半个时辰,当不会那么背运才是。
  却不想就有那么背,让二人远远瞧见了东宫冒鬼火的情形,还听见了女人和孩子的哭声。
  一对儿小鸳鸯吓得够呛,近乎是连滚带爬的赶紧跑开了。
  待各自回了歇处后,仍是惊魂未定,面对满屋子同伴儿的关心与追问,到底没忍住把见鬼的事儿说了一遍。
  如此到得次日,有宫人远远瞧见东宫直冒鬼火的消息,便又传得阖宫好些人都知道了,也“自然而然”传到了仁寿殿。
  太后的病养了几日后,到底年纪大了,江院判等人又不敢下中药,因此起色不大。
  福宁长公主却纯粹是吓的,又自来养尊处优,身体底子作养得是真不错,不过缓了几日,便缓过来了。
  也慢慢觉出一点儿不对味儿了,怎么就会那么巧呢,有关韩征的谣言刚传得沸沸扬扬,立马就出了闹鬼的事儿,如今宫里谁还记得韩征的谣言,都只记得闹鬼的事儿了。
  若说不是韩征在捣鬼,怎么可能,他那般诡计多端,心狠手黑的,有什么事儿是他做不出来的?
  至于废太子一家长什么样儿,宫里当初虽清查了一大批人,事情又过了十几年,的确知道的人少之又少了,可只是少,并不是没有了,东厂又专是干那些事儿的,——所以搁别人身上奇怪的事儿,搁韩征身上,又有什么可奇怪的!
  何况那晚屋里那么黑,她又吓破了胆儿,说到底根本没看清楚那到底是不是废太子一家,只是觉得像而已……
  福宁长公主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儿,也越想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只碍于答应了丹阳郡主,她安心等待和亲,她便再不找韩征的麻烦,且也担心太后的病情,所以暂时没怎么样罢了。
  却不想,东宫昨夜又闹鬼了。
  这下福宁长公主心里又没底儿了,鬼神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万一不是韩征在捣鬼,的确是真的呢?
  于是心虚害怕之下,人也再次萎缩了起来,一时越发不敢怎么样了。
  之后几日,据说又有宫人几次撞了鬼,不过都只在小范围内传播,倒是没再传得沸沸扬扬,只是阖宫所有人在茶余饭后窃窃私语的主题,仍然是闹鬼的事儿,旁的都要靠后罢了。
  展眼到了二月底,据进京官道驿站每日的八百里加急奏报,南梁太子已一路北上,不日便要抵京了。
  隆庆帝终于下了圣旨,封了丹阳郡主为丹阳公主,改姓‘宇文’,只待南梁太子抵京后,便结为夫妇,两国永结秦晋之好。
  圣旨一下,早就听说丹阳郡主亲自去求见了隆庆帝,说自己‘享受了朝廷和百姓多年的供奉,如今国家所需,我自然当仁不让该为国尽忠为君分忧’,隆庆帝也大是动容与欣慰,因而心里都气得不行的众宗室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只能彻底死了心。
  可死心归死心,气却一时半会儿都消不了,少不得都私下里把福宁长公主骂了个狗血喷头。
  你不是自来最疼女儿的吗?
  还不是为了一己私欲,把女儿推进了火坑里,可见说到底还是权势最重要,太后的宝座也最重要!
  但你以为这样就能实现你的狼子野心了?
  简直就是做梦,别说你一个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就算你娘贵为太后,说到底也先是宇文家的媳妇儿,却一心想着吃里扒外,把我们宇文家的江山和偌大的家业给一个外姓人继承,当宇文家其他人都是死的么!
  一边骂,一边都在想辙要怎么对付太后与福宁长公主了,都想的是,哪怕最后自家得不到,也不能白白便宜了一个外姓人!
  又禁不住埋怨隆庆帝,江山就算传到了你手里,那也不是你的,是宇文家的,你凭什么拿去做人情,白送给你外甥?简直就是不知所谓,也毫无一国之君的大局意识与高瞻远瞩!
  却不知道他们这次还真误会了隆庆帝。
  隆庆帝刚听得丹阳郡主自请和亲时,心里是很生气的,便是自来都还算疼爱这个外甥女,在她面前从来没冷过脸的,也霎时冷了脸,问丹阳郡主是她自己的意思,“……还是皇姐的意思,亦或是母后的意思?”
  还是听了丹阳郡主说是她自己的意思,与她同行的萧琅又自请要送她去南梁出嫁,之后也暂时不回京了,就在凉州镇守边关,为国为君分忧,求隆庆帝能成全后,隆庆帝脸色好看了些。
  但也没立时应下兄妹两个,只说他要考虑一下,还得征求一下太后的意见,毕竟最疼爱的外孙与外孙女都一道离了京,太后又正值病中,怕她受不了打击,凤体有个什么好歹。
  待打发了兄妹两个后,隆庆帝立时传了韩征去问可行不可行。
  韩征自然要说可行,又替隆庆帝好生分析了一番利弊,“萧大人一旦去了凉州镇守,旁人自然得打消非分之想了,本来皇上就正值龙马之年,那些人光有非分之想已是该死,何况还一直在试图付诸于实际行动?偏碍于骨肉之情,皇上又不好直说,如今倒是一个以实际行动敲打众人的好机会。”
  除了太后与福宁长公主母子,隆庆帝心里可从没拿旁人当过骨肉,韩征的话儿可谓是说到了他的心坎儿上。
  只要萧琅去了凉州戍边,母后与皇姐自然都消停了,母子姐弟便又能回到过去了,他便也能没有后顾之忧了。
  至多他以后待母后越发的孝顺,待皇姐也越发的宽厚,将来亦绝不亏待萧琅也就是了。
  第二百二五章 南梁太子
  隆庆帝又深思熟虑了一番,越发觉得让丹阳郡主去和这个亲再可行不过了,于是方有了下圣旨册封公主那一出。
  但调萧琅去凉州镇守之事,他却依照韩征的谏言和萧琅的请求,自己也留了个心眼儿,先没下旨,也严令了御前的人不得走漏了风声,以免太后与福宁长公主知道后,会节外生枝。
  既册封了公主,丹阳公主的一应份例便都要按公主的规制来了,礼部、内务府与宗人府也开始为她准备礼服并一应嫁妆,陪嫁的官员和一众服侍之人,也都开始紧锣密鼓的挑选起来。
  这些事隆庆帝自然不会操心,都交由了韩征一力做主。
  韩征一是感激丹阳郡主与萧琅对他和施清如的一再回护,也感念他们的一片真心;二是施清如再三叮嘱了她,一定要一应陪嫁的人和物都挑最好的给丹阳公主,这可既是大周的体面,更是以后丹阳公主傍身的根本,难道偌大一个朝廷,偌大一个国家,还让堂堂一个公主风光大嫁都做不到了?
  是以事事处处都加倍的上心,便是福宁长公主那般憎恶他的,只怕也挑不出任何的不足来。
  但真如愿让女儿和成了这个亲,如今人也看见就要离开了,福宁长公主却又舍不得,甚至开始后悔了。
  她可就这一个女儿,这么多年都爱若珍宝的,将近二十年来,她与她分开的时间合起来,只怕也不超过一个月,如今却不知道下次再见得是什么时候,指不定,压根儿就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当分别真已近在眼前了,福宁长公主方终于意识到,原来她压根儿就没做好要与女儿这么长久分开的准备,原来她压根儿就接受不了与女儿如此生离死别!
  一时间哪还有什么气与怨,都变成了悔和痛,一度甚至还想去求隆庆帝收回成命了。
  反倒是丹阳公主拦住了她,“圣旨已下,‘君无戏言’,母亲又何必再去做无用功,白白惹皇上舅舅生气?何况,这不正是母亲想要的吗,怎么终于如愿以偿了,却反倒不开心了呢,不该才是啊,母亲就别那啥作态了,您吃的盐比我的米还多,当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才是。”
  说得福宁长公主心里就跟生吞了一枚苦胆似的,说不出的苦,却见女儿满脸的淡漠,只能含泪离开了她的寝宫。
  好在萧琅劝了她几句:“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也回不了头了,母亲便得尽量往前看、往好的方面看才是。至少妹妹过去便是太子妃,也还有咱们给她当靠山,便是皇上,也定不会眼睁睁看着她受委屈的,那只要她去了那边儿后好好过日子,我相信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定能越来越好的。”
  又让她给丹阳公主准备嫁妆,“就算公主出降自有规制,皇上和朝廷都不会委屈了妹妹,以免有辱大周体面,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为妹妹准备才是,尤其母亲只有妹妹这一个女儿,我也只有她这一个妹妹,就更不能委屈她了。这样吧,母亲把咱们家产业的一半都给妹妹做嫁妆,剩下的一半,您留着便是,至于我,好男不吃分家田,想要什么,我自己去挣便是了,就不信十年二十年后,我还不能为自己也挣下一份家业来!”
  福宁长公主本来还当儿子要怨自己,以后也只会与她越发的疏远离心了。
  却不想儿子不但没怨他,不但没如她以为的与她闹个天翻地覆,说什么也要把事情给搅黄了,反倒还说出了这般贴心的话来劝她,心里霎时好受了许多。
  立时应了萧琅的话儿:“正是你这话儿,我们也不能委屈了你妹妹才是,那就把家业的一半给你妹妹做嫁妆,我的首饰衣料那些,也给她一半儿,另外一半儿,都待将来你媳妇儿进门后,给你媳妇儿吧。我回头再去让你们皇祖母也给你妹妹添一份厚厚的妆,她老人家的好东西可多得仁寿殿的库房都要装不下了,定然很愿意多给你妹妹一些的。那你妹妹便能真正十里红妆了,管保震慑住那南梁太子和南梁皇室上下人等,让他们以后断不敢怠慢了你妹妹。”
  心里却已在盘算着,只给女儿三成家产也就差不多了,倒并不是她舍不得,而是儿子用银子的日子且在后头,她总得多给儿子留一些才是。
  好容易他开了窍,看起来心里也终于都明白她的苦心了,那她当然要全力支持他,如此等将来儿子上了位,女儿的日子也能更好过,甚至接她回来,也不是不可能,不是吗?
  福宁长公主一时也顾不得伤感了,回头就开始盘算起要给丹阳公主准备哪些嫁妆来,吩咐长公主府的长史和一应管事,府里没有的就现采买,不必在乎银子多寡。
  一时间不止宫里各处都在为丹阳公主出降之事百般忙碌,连整个京城都因此事而动了起来。
  南梁太子一行便是在这样的忙碌中,顺利抵达了京城的。
  既是邻国太子亲临,依礼大周这边也该派出太子亲迎的,可惜大周别说太子了,连个皇子都没有。
  派宇文澜之流的宗室子弟去迎吧,隆庆帝心里又不愿意,于是最终还是派了韩征去迎,萧琅与宇文澜同行,——到底不能连个姓宇文的人都没有,隆庆帝挣扎再三,终究还是点了宇文澜的兵。
  于是是日一早,穿戴一新的韩征便带着同样穿戴一新的萧琅与宇文澜,领着一群礼部和四夷馆的官员,浩浩荡荡的出了城,等在了城外的十里坡。
  一行人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后,南梁太子一行约莫三百人,便车马煊赫的出现在了韩征等人的视线以内。
  韩征与宇文澜还罢了,还能保持一脸的平静淡定,萧琅却是整个人都绷紧了。
  也不知道南梁太子是个什么品貌德行,让妹妹远嫁异国他乡已经够委屈了,南梁太子已姬妾儿女无数,也已够糟心了,若再连一副好皮囊都没有,性子亦毫无称道之处,这门亲事就真是一无是处了!
  这也是萧琅一心要随韩征来迎南梁太子的主要原因,他想先心里有个底。
  终于南梁太子一行的车队越来越近,直至相继都停了下来,随即第一辆朱轮华盖马车的车帘被撩开,跳下了一名男子来,远远的对着韩征几人便抱拳朗笑道:“尊驾可是贵国的韩厂臣?小王有礼了。”
  能这般自称的人,除了南梁太子拓跋珪,还能有谁?
  韩征几人便也笑着抱拳迎了上去:“太子殿下远道而来,我等却未能远迎,还请千万恕罪。”
  趁机都不动声色打量起南梁太子来。
  见他身材高大,器宇轩昂,五官比之大周人都要来得深刻一些,深刻的眉眼,深刻的口鼻,深刻的轮廓,搭配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飞扬与不羁,纵两国审美不同,几人少不得也要赞一句:好一个见之忘俗的美男子!
  萧琅更是暗中松了一口气,南梁太子至少不是个大腹便便的丑陋之人,瞧着性子也还算谦逊有礼,应当能给妹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吧?只要第一印象都不错了,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想来后边儿总能顺利一些。
  南梁太子也趁机打量了几人一回。
  因知道韩征才是北周如今真正的掌权人,虽有些不悦北周竟派个太监来迎他堂堂一国太子,简直太不将他、不将大梁放在眼里了,但他本来就是为结亲而来,实在犯不着计较这些小节,也就将不悦都压下了。
  却不想韩征竟如此清隽高华,瞧着也半点没有太监的阴柔古怪,反而举手投足间都说不出的风采翩然,举重若轻,不怪能这般年轻,便成了北周实质的掌权人,显然是真有本事丘壑之人。
  心里仅剩的不悦与轻视也烟消云散了。
  打量完韩征后,南梁太子又不动声色打量起萧琅来,因为已知道此番将会与他联姻的丹阳公主便是眼前这位萧大人的胞妹,既是一母同胞,兄妹两个定然生得极为相似,见了哥哥的样子,也就差不多能确定妹妹的样子了。
  就见萧琅与韩征相比,又是另一种况味的俊美挺拔,整个人的气质也更硬朗些,却同样夺人眼球,引人瞩目。
  南梁太子心里一松,看来那位丹阳公主,也定是个难得的美人儿了,再比照他哥子的这番风采气度,想必她的气度一样差不到哪里去。
  虽说此番联这个姻,只是权宜之计,将来如何,彼此心里其实都心知肚明。
  但总是自己的原配嫡福晋,与旁的侧福晋庶福晋都是不一样的,南梁太子心里自然多少还是有几分期待,总算如今看来,他这一趟应当没有白来,这门亲事,也应当比他想象的更有可取之处。
  至于宇文澜,本就相貌普通,气度平庸,又有韩征与萧琅两人珠玉在前,南梁太子哪还注意得到他?
  不过随意打量了一回,知道对方是北周的安亲王世子,笑着打了招呼,也就算事儿了。
  当下双方又寒暄了一阵,便重新上车的上车,上马的上马,浩浩荡荡的进了城门,再行经早已清好道儿的几条大街,一路煊赫的抵达了四夷馆先行安顿。
  等到了晚间,隆庆帝还会在乾元殿设宴为南梁太子接风洗尘。
  这些事与后宫女眷们都没有干系,便是豫贵妃代掌六宫,晚间的大宴也是没有出席资格的,更不必说其他妃嫔了。
  福宁长公主倒是有心列席,好先替女儿相一相未来女婿的,但太后病着,至今也就勉强能坐起来,勉强能一个字一个字的蹦些简单的字词,连句囫囵话都说不出来。
  她没有服侍太后赴宴的由头,也只能作罢了,反正还有儿子定会替女儿好生把关的,且过些日子后,她也大可请母后以‘想见一见孙女婿’为由,将南梁太子召到仁寿殿一见,倒也不必急于这一时。
  妃嫔女眷们没有资格列席,施清如就更资格了,不过她也压根儿不想列席,等晚间下了值,便径自随常太医回了都督府,打算早些用了膳后,便早些歇下,才好明儿一早进宫问韩征南梁太子的情况去,回头好告诉给丹阳公主知道。
  虽然知道萧琅肯定会第一时间告诉她的,但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同,也许韩征能看到一些萧琅没有看到的问题呢?
  却不想,晚间她才梳洗完,刚准备睡下,韩征便带着一身的酒气回来了。
  施清如不由又惊又喜,“我还以为督主今晚上肯定不会回来了呢!”
  忙忙下了床,要替他解披风,又忍不住皱眉,“好浓的酒味儿,你这是喝了多少酒啊?”
  韩征眼神有些涣散,脚步也有些虚浮,好在意识还算清醒,道:“我没喝多少,萧琅与宇文澜才喝得多,不过都及不上南梁太子喝得多,他就跟个酒缸子似的,无论多少酒下去,都装不满,不怪都说南梁人善饮呢!”
  施清如忙道:“那你先坐着,我让桃子采桑给你准备醒酒汤和热水去,不然你明儿起来,头不定得多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