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邢部长把家里的钥匙交给老周,左手一碗什锦烤麸,右手一盘豆腐皮包子,吃完了还能带走晚饭,得意的说:“我现在都不愿意在食堂吃饭了。”
  可把老周气坏了,一路走一路嘲笑老邢像要饭的。
  邢部长就喜欢看老周妒嫉羡慕他的样子,等老周打开厨房门就把老周往客厅那边支使,“我家还有个小菜园呢,你去看看,去看看呀。”
  “弟妹能把饭菜烧熟就不错了,还会种菜?”老周揉着肚子去看老战友家的菜园,看到一畦嫩生生的小白菜,已经爬到架子上的丝瓜和西葫芦苗,呵呵:“就为了给我看?本钱下的有点大吧,是不是把花园里的花都拨掉了?”
  “种菜的时候我又不晓得你要来招生。”邢部长总算想起来他吃人家的嘴软,说:“想考你们东军工的就是他们家的老三振强,现在人在郊区的培华农场培训。”
  老周就知道这顿好饭不是白吃的,吃人家的嘴欠哪,他无奈的问:“学习成绩怎么样?身体素质怎么样?”
  “花园街中学是我们齐市最好的中学了,他们家去年才从吴省搬来。小伙子在吴省一路跳级念上来的,转学过来开学摸底考只是第十名,一个月以后考第一就没掉到第二。你看他家老大老二都是壮小伙,小家伙比他两个哥哥还要壮实。不管是文化课成绩还是体育成绩上你们军校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就是怕省军区那边……”邢部长笑一笑,说:“李振强性格憨厚,脑子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最重要的是他有福气。我家兰州跟他一起出去玩,大雪天就能遇见从山上跑下来的獐子。去年冬天特别冷,东湖几十年才结一次冰,这孩子砸一个冰洞下网就能捞半麻袋鱼……”
  “这么有福气!”老周激动了,虽然封建迷信不可取,但是这种事宁可信其有。科研攻关和带兵打仗是一样的,谁都希望在有实力的基础上运气能好一点。就拿他自己来讲,一群战友里头就活下来他们这几个,并不是因为他们几个最有本事,纯粹是他们几个运气好。
  他想想说:“只要这个孩子达到录取分数线,他填的第一志愿又是我们东军工的话,就不可能有人能把他挤下去。”
  老周有心录取李振强,调查他的父母就特别用心,没几天就把李大海和曹月英的老底都挖出来了。别的姑且不论,他对着反动保长的妹妹夏雨荨纠缠迫害李大海夫妻二十三事的几十页纸看了一下午,笑的头都差点掉了。
  调查完了李振强,高考的成绩也出来了,李振强是高考大省齐省理科第六名,比第一名也只少一分。
  东军工在齐省的取名人数一共只有八名,万一有人因为各种原因加分把李振强挤下去,那也太亏心了。横竖军校是提前录取的。老周索性把包括李振强在内,他看好的八个人的档案马上提走,速度快的都没让别的学校反应过来。
  李振强考完出来把答案都默写出来了。曹月英搞来一套高考考试卷。李振华和李振国拿着答案分析完了,给李振强估了一个比李振国高考的分数还要高的分数。这个分数就算进不了军校,华大京大哪个都能上。
  李振强肯定能上大学,齐省的李科长一家都很淡定。
  吴省的李科长焦虑得不得了,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单位上班,最后一个下班,唯恐自己不是第一个拿到刊登大学录取名单报纸的人。
  宋绍康对于女儿考上大学完全不报希望,像他这样能清醒认识到自己家孩子水平的家长并不多,别人还在等高考放榜呢,他就给女儿争取到了吴省图书馆管理员的正式工作。别人还要走一道程序去农校参加劳动和培训,宋素芬已经每天提着装饭盒的小布兜去图书馆上班了。
  虽然每天把读者归还的图书整理放回书架上是体力劳动,但是风吹不着日晒不到,休息时间还可以随便看书,每个月都有工资拿,以后想以同等学力报考大学也有学习和复习的环境。宋绍康可以说是为女儿考虑的十分周全了。
  刊登江南三省高考录取名单的《解放日报》终于在整层办公楼众人瞩目之下送到了吴省的李科长手里。李科长摊开报纸,看到第一版有李振强的名字就快活的笑起来,完全没看见录取李振强的学校是东北军事工程学院。
  离他近的同事探头过来,不只看见了“李振强”三个字,还看见了军校,纷纷恭喜李科长。
  “没想到呀。真是没想到呀。”李·老父亲·戏精附体·科长老泪纵横,欣慰得就差给李家的列祖列宗烧香了。
  同事恭维他:“科长给孩子改名改的好呀。振强振强,我们的祖国振兴富强。就冲这个名字,大学就应该录取我们李振强。”
  宋绍康正好从他们办公室路过,远远听见“李振强”长“李振强”短的,就觉得这个名字耳熟,仿佛弟妹娘家大姐家有个孩子就叫振强。他不敢肯定亲戚家孩子的名字就是叫李振强,但是他记得亲戚家的孩子今年就有参加高考,所以他就停住了脚,要听听是怎么一回事。
  第32章
  热烈的吹捧只维持了不到一分钟,李科长就发现不对头!
  录取李振强的学校怎么是东北军事工程学院?
  还有,学校不应该是吴省新阳市第一中学吗?这个齐省齐市花街园中学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李科长的眉头上凸起“川”字。
  刚才恭维得最有劲头的两个同事当然也擅长察颜观色,再看那行字确定齐省李振强不可能是吴省李科长的儿砸,两位尴尬里还有点委屈:别人家的李振强考上军校李科长你那么开心,不是存心让我们误会嘛!
  李科长在办公室这么高调的演开心,确实是想让同事们误会。
  因为他在高考前后几次偷偷摸摸联系他那个在新阳邮电局的熟人,熟人都信誓旦旦说李振强在一中的最后一次高考模拟考中考到第三名的好成绩,连报考的志愿第一是平京大学,第二是沪城大学, 第三是吴省大学都打听出来了。
  新阳一中这几年的前二十名都能考上大学。
  总之李振强的大学生稳稳是能到手的。为了让别人认定他李正堂的儿子是真的考上了大学,李科长才敢那么用力表演,他是完全没想到齐省还有一个考上军校的李振强呀。
  白纸黑字谁都知道你搞错了,不能不解释清楚。
  李科长苦笑着给自己圆场:“也是我们家小三子讲他考的还行,搞得我看见李振强三个字就激动。我这是一时得意忘形犯错误了呀。”
  那两位同事也赶紧跟着圆场:“哎呀呀。不要讲李科长你容易激动,我们也是一看见这三个字就激动,来来来,大家每人分两张报纸,都帮我们科长找一找。”
  不管是主动捧场,还是心里其实并不愿意,办公室的几位同事都很热心的帮忙看报纸找李振强。
  李科长心里发慌很想拦住大家不要帮忙,但是他清楚报纸不只他们办公室有,别人一定要翻他拦不住的。
  这个时候一定要稳住,他一边焦急的翻报纸一边不停的感谢大家帮忙。
  《解放日报》第一版的那一小块地方除了齐省齐市花园街中学的高中毕业生李振强,还有一个淞省龙华二中毕业的李振强,同样也是考上了东军工。
  第二版整版只有一个李振强,后面十几版叫李振强的未来大学生还有三个。
  一共六个李振强,没有哪一个是吴省新阳市的高中毕业生。
  叫李惜文的未来大学生,谁都没有找到!
  也就是说,整间办公室八、九个同事现在都知道李正堂寄予厚望的儿女没有考上大学!
  很快整个省委大院都会晓得他李正堂家的两个孩子没有考上大学。
  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彻底泡汤了。
  李科长简直想去死,不过他在去死之前还想去新阳把那个吃下去他两百斤大米却不干人事的骗子捏死!
  考上大学的都是人中龙凤,考不上才是正常的。同事们准备了一肚子安慰的话,看李科长的脸阴沉得怕人,都不敢开口说话。
  宋绍康在李科长他们办公室门口也不好多站,听着像是李科长把儿子改名字提前参加高考。李科长家的二女儿学习成绩还可以,三儿子走后门上高中还念的是放牛班,提前参加高考是个什么意思?宋绍康估计是李科长给儿女搞到了推荐上大学的名额,他想想自己能力不够不能把女儿拱上大学,心里怪难过的,就没有再听下去了。
  中午下班回家,宋绍康推开家门,老母亲和妻子儿子的欢声笑语迎面扑来。
  他家老二高高兴兴的拿着一双球鞋在脚上比,老三兴奋的试穿军绿色的新解放鞋,他爱人姜念芹和他老娘坐在床沿边理鞋子,床上还堆着几叠衣服。
  “冬冬他大姨家的振强和惜文个子长得太快,衣裳鞋子来不及穿就小了。冬冬外婆去他大姨家把改了可惜的衣裳都捡回来了,桂英回娘家把我们家能穿的衣裳都讨了来。”宋孔氏笑的两个眼睛都看不见了。
  上回曹桂英从纺织厂买的那些布料都交给了宋孔氏。宋孔氏拿出来一部分给全家做了新衣服,大部分还是压在箱子底,要留给孙子辈们结婚的时候用。
  宋绍康家里除了老大都是男孩子。男孩子们调皮爱动特别费布,十几岁的男孩子长得还快,衣裳鞋子跟着做都来不及。
  十几岁没有衣服鞋子穿可以胡弄得过去,到结婚的时候没有新衣服是真糊弄不过去。
  所以姜念芹宁肯从吃饭的钱里挤出来钱买碎布头给孩子们的衣服打补丁、接袖口和裤管,都没打婆婆压箱底布料的主意。
  眼看着孩子们就要打赤脚打赤膊了,曹桂英从娘家家背来这么一大袋衣服鞋子。不只孩子们有得穿,也不必再从嘴里抠钱。姜念芹心里高兴的要命,笑的也特别开心。
  宋绍康心里也是高兴的,嘴上还要客气一下:“哎哟,又从他大姨家拿东拿西,怎么好意思。”
  “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呀。”姜念芹感慨,“从前桂英大姐家过的多苦呀,谁能想得到她还能进省城,四个伢有三个都供成了大学生!”
  “冬冬大姨家的老三考上了?考到哪里?”宋绍康追问。
  宋孔氏费力回忆:“是一个什么院子,叫什么我记得不真了……听讲又是念大学又算当兵,不只去上学穿衣吃饭都不要钱,还每个月都发津贴!”
  宋绍康上午也看过《解放日报》,还记得两个考上东北军事工程学院的李振强,就说:“是不是东北军事工程学院?”
  宋孔氏想半天,仍然不能确定,不过她肯定的说:“搞不清是不是这个,不过肯定是考上了。”
  宋家的老三和李惜文同年,一直掂记着李惜文有没有考上大学呢。奶奶不提那就肯定是没有考上,所以他格外要问一句:“奶奶,那冬冬的表姐李惜文考上大学了吗?”
  “今年没有考,是个什么规定不给报名。”宋孔氏左右看看,虽然大孙女不在家,但是她要是夸人家小姑娘学习好的话传到大孙女耳朵里,怕大孙女要伤心,她就不肯再提了。
  宋绍康这回记住了,他侄子的大姨家考上军校的表哥叫李振强,学习很好却没有参加高考的表姐叫李惜文。下午下班前他去厕所蹲坑,听见隔墙的两个女同志议论李科长家的孩子上大学。
  一个讲:“李科长还特为给儿子改名叫李振强,给女儿改名叫李惜文,结果还是没有考上,也不晓得他图什么。”
  另一个:“不只是改名字,还跑去新阳报名参加高考呢,我猜……”
  女同志压低声音说的话隔着墙听不清楚。
  但是李科长这是个什么操作宋绍康已经猜到了:李科长每次遇见他老娘都要问一问高考的事情,怕是不晓得从哪里打听到他家亲戚有两个孩子学习好又要参加高考,所以动了冒名顶替的主意,把他的儿女改成同名,还安排到新阳去报名。
  这个姓李的怎么就这样缺德!
  冬冬大姨家要不是搬到齐省去,冬冬表哥好不容易才考取的军校恐怕就要被顶替走!
  宋绍康生气到一半又想:姓李的既然敢打这个主意,肯定在新阳已经安排好了。这次没有成功还有明年呢,冬冬的表哥今年是运气好避开了,明年又不晓得轮到哪两个学生倒霉。
  这年月谁家供出一个高中生都不容易,他不晓得就算了,既然晓得了就不能昧良心,那怎么也要揭发他。
  直接举报宋绍康怕李正堂报复他。但是就这样看着李正堂干坏事他又觉得良心上过不去,他想来想去想了两天,觉得这个事情可以和李大海说一说。李大海能从向阳公社跳到新阳市,又跳到齐省的省会去,本事肯定是不缺的。人家明晃晃欺负上门,李大海不可能就这样看着。
  于是,他打电话给宋绍元要李大海的联系方式,第二天去邮电局给李大海打了电话。
  如果没有调到齐省来,李振强高考怕是不会考军校,李惜文肯定是能参加高考的。叫李正堂盯上了他俩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他俩还真有很大的可能是为别人参加高考。
  今年李振强是考走了,明后年李惜文还要参加高考呢,李堂正早就盯上了他家女儿,明年未必死心说不定要把伸到齐省来。李大海琢磨了一夜,觉得这不是人家没有得手就能算了的事情。他去医院开了个病假条请了几天病假。然后他就蹲在花园街中学的收发室等他家李振强的录取通知书。
  军校虽然是提前录取,但是东北到齐省路途遥远,录取通知书在路上要走不少天。江南三省的大学和大专中专学校录取的时间是要晚几天,但是人家近呀,录取通知书反而到的早。
  普通人拿到录取通知书的第一反应都是马上拆开来看一看。
  李大海在收发室看别人拆录取通知书看了几十回,把人家的信封、邮戳、信纸、书写格式、落款签名都看得清清楚楚。
  李振强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他就不再去收发室了,他在地下室捣鼓了一个晚上,精心制作出两封足以乱真的假录取通知书,一封是吴城大学政治经济系录取新阳一中李振强,一封是吴城大学中文系录取新阳一中李惜文。
  然后他就以家里断粮的理由又请了四天假,到处张罗买了六十斤高价玉米面背上了火车。
  最近这段时间农业厅的干部请假回家送粮的不少,在单位的同事和邻居眼里,李大海请假挺正常的,就是曹月英都没想太多,还跟李惜文说:“亲娘到底是亲娘,再怎么样,你爸爸心里都是掂记她的。”
  李惜文觉得她爸掂记奶奶肯定是有的,但是她小哥可是才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去探望奶奶并且送粮,不顺便带上小哥去炫耀一下不太符合她爸爱在亲戚面前吹牛的脾气。她想来想去也想不到原因,索性不想了,专心跟着曹月英给李振强准备上学的行李。
  方师母拿来三个拆开可以装在盒子里的兰国产煤油炉子送李家三兄弟,说:“还是宁东和邢兰州考大学的时候我托我大哥的朋友买的。那位先生也不知道眼睛怎么长的,把2看成5,给我买了5只来。这三只放在我书房里也是积灰,就给他们带去吧。冬天早晚烧一点热水也方便。”
  曹月英早就想给儿子们买煤油炉子了。不过买煤油炉要票,平京的票她搞不到,煤油炉体积不小不方便携带,从齐市带去平京很不方便,所以她一直有想法却没有付储行动。
  方师母送的进口煤油炉可以拆成几块零件放在盒子里,去哪儿都可以带着走,孩子们不只可以在大学用,就是大学毕业了也可带到工作单位去,真是再好也没有了。
  曹月英感激的说:“这个东西太合用了,方师母,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感谢你。”
  “咱们关系这么好了,还不值我送个把炉子给你家孩子呀。”方师母笑眯眯看李惜文,“方师母不偏心的,等你考上大学,我也有礼物送你。”
  李惜文开心回应:“那我可要好好学习了。”
  “真有出息!”曹月英嗔怪的敲女儿一下,“你就不会谦让一下?”
  “我就喜欢惜文这个大方干脆的劲儿。”方师母揽着李惜文的肩膀,说:“咱们自己人,不玩虚头巴脑的那一套。”
  胡阿姨给李振强的礼物是一枚二等功军功章,不是邢部长的,是她自己的。
  李振强特别想要,但是军功章多珍贵呀,他很直白的表达他的思想活动:“我特别喜欢,想要。可是,这个是阿姨你的军功章呀,不是别的东西,我觉得应该送给兰州哥的。”
  “你胡阿姨的军功章比你邢伯伯的还要多,有一抽屉呢。”胡阿姨对李振强真的是很喜欢了,“我也不是白给你的。我希望你将来能多多的设计战斗机,挣一枚,甚至几枚二等功一等功回来给你爸爸妈妈,给胡阿姨和邢伯伯看。”
  “我一定努力学习!”李振强把军功章握在手里,激动的满脸通红。
  曹月英也非常激动,感谢的话都说不出来。李振华和李振国羡慕的盯着那枚军功章,就差说他俩也要去当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