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科幻异能 > 古刹蛇踪 > 第369章 赶赴现场
  案子审讯阶段已经结束。一个月后,法院的判决结果出来了,马明槐因为故意杀人最被判处死刑;田二秀因为包庇罪犯,隐瞒掩盖事实真相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宣判大会是在东门镇菜市口的广场上举行的。
  田二秀主动要求,请门翠华夫妇照顾阿宝和阿娇的生活,他还提出把阿娇过继给门学军夫妻俩做女儿。
  在陈局长的努力下,阿宝兄妹俩每个月可以享受民政部门八块钱的生活补助,直到天二秀刑满释放。
  案子终结以后,在周队长和田大秀的主持下,阎高山的尸骸被安葬在雷公岩上面的山坡上,那里有阎高山父母的坟墓,阎高山的坟墓在父母的前面。在墓前竖着一块石碑,石碑的正中写着:“慈父阎高山之墓”,石碑的右侧写着阎高山出生到逝世的时间,有一个时间,笔者要特别强调一下“卒于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七日”,石碑的左边有两竖行小字,右边一行是“儿:阎阿宝。”另一行是“女:阎阿娇。”
  在安葬的那天早晨,门头村的人都来了,陈局长和欧阳平他们也来了。七村八寨也来了不少人。岁月虽然过去了十个春秋,但乡亲们还记着阎高山的好。乡亲们对阎高山的怀念和尊敬多少冲淡了田二秀留在两个孩子心中的阴影。
  欧阳平和陈局长还做了一件造福乡亲的好事,在多方的努力下,三河公社在东门镇周边的村庄都竖起了电线杆拉起来电灯,范家营中学的教室和老师办公室终于淘汰了煤油灯,从此,学校有了晚自习。
  再后来,韩老师成了范家营中学的校长。
  一九七一年五月一号,欧阳平正在家中休假,上午九点钟左右,陈师傅急匆匆地走进了欧阳平家的院子。
  “陈师傅,有事吗?”这是欧阳平爱人的声音。
  “有人报案,欧阳科长在家吗?”
  “在,在房间里面看书,欧阳,陈师傅来找你。”
  陈师傅冲进房间,我欧阳平撞了一个满怀。
  陈师傅满头大汗。
  欧阳平一把拽住了陈师傅的右胳膊,陈师傅后退一步,差一点跌倒。
  “陈师傅,我们一边走一边说。”
  两个人走出院门,上了左所后街。
  “陈师傅,什么情况?”
  “有人报案。”陈师傅气喘吁吁。
  “什么情况?”
  “来人说在窨井下面发现了一具尸体。”
  “在什么地方?”
  “我没有问,就一路小跑——来喊你了。”
  两个人穿过一条最近的小巷。
  几分钟以后,两个人走进了公安局的大门,从传达室里面冲出来两个人。欧阳平认识其中一个人,此时是东门大街小学的总务主任邱基本。
  “邱主任,请随我上楼,陈师傅,请您把老雷、李文化和小曹喊过来,骑自行车去,您只需通知李文化,老雷和小曹让李文化去通知。”传达室的门口停着一辆自行车。
  陈师傅推着自行车走出大门,欧阳平领着两个报案人上楼走进办公室。
  欧阳平从抽屉里面拿出一个报案记录本,从上衣口袋里面掏出一支钢笔。
  另外一个报案人叫聂振华,他是改造校舍的负责人,年龄在三十岁左右。
  下面是两个人报案的内容:东门大街小学想利用暑假对老旧的校舍进行改造,今天早晨,工人在挖地基的时候,正好挖到一个窨井,窨井在传达室外面——距离传达室的南墙有一米左右,传达室分里外两间,窨井在外间南墙外,根据邱基本的回忆,在窨井的上面有一层很厚的水泥地平,在邱主任的记忆中,已经记不得这个窨井了。地平的长度和传达室南墙的长度是一致的。南墙外面是一条两米多宽的路,路是用马蹄形状的石头铺成的,向东走,是一个胡同,不过是一条死胡同,胡同里面住着五户人家。这是一个被废弃了很久的窨井,窨井盖上面覆盖了一层水泥,撬开水泥层,下面有一个窨井,窨井盖和窨井之间也抹了很多水泥。揭开窨井盖,里面放满了红砖,红砖是整块的。
  窨井里面有一股非常怪异的味道。
  砖头清理到一多半的时候,聂振华看到了一根绳子,用手轻轻拽了拽绳子,绳子就断了——两头都断了,又拿上来十几块砖头,这一拿,便拿出了一起惊天大案,当时,聂振华被吓得不轻,其他几个工人也被吓着了。
  吓着聂振华的是一只手,这只手只剩下骨头,找到绳子的一个断头,掀起一块砖头来,下面是一截颈椎骨,绳子拴在这截颈椎上。再拿上来几十块砖头,一个蜷曲着的尸骸呈现在大家的面前。奇怪的是尸骸没有头颅。窨井之中是一具无头尸。
  在聂振华的招呼下,大家便住了手。
  聂振华吩咐工人退后数步,和窨井保持一定的距离,传达室地处一个丁字形路口,这里平时人来人往,又是居民区,所以,一下子围了很多人。
  聂振华便派人喊来了邱基本,邱基本喊来了茅校长。
  茅校长当即决定用绳子拉了一个圆形的警戒线,并派邱主任和聂振华到公安局报案,自己和其他工人留下保护现场。
  两个人便跑到公安局来报案了。
  欧阳平刚准备好刑侦箱,李文化和老雷、小曹一前一后走进了办公室。
  四个人跟在邱基本和聂振华的后面冲出公安局的大门。
  东门大街小学在东门镇南北大街的南边,这条街叫东门大街,最北边是进香桥,过了进香河就是老街,老街的北边就是泰山禅院。由进香河向南,穿过蔡家桥、菜市口、赵家桥,出城门,在距离城门五百米左右的地方,路的左边就是东门大街小学。东门镇原来仅限于城墙之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一些南下谋生的人因为长江的阻隔,就在东门镇落地生根,东门镇毕竟是一个不大的地方,城里面的人越来越多,实在没有办法了,一些人就在城墙外面垒屋而居,久而久之,人越积越多。都快赶上城里的人了。所以,在这一带居住的绝大多数居民都是外地人。
  五个人走出左所前街东街口,然后向右拐,三百米处就是城门。这座城门是东门镇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城门。遗憾的是,大概是东门镇的历史太过久远,城门没有城楼,连城门顶都没有,只剩下两边城墙。城墙宽约五十米左右,高约十米左右。城墙的下面是石头,上面是城墙砖,我们在《小鬼巷177号》中,曾经提到过,李文化在177号后院的茅厕里面发现了一些城砖,那些城砖就来自于我们所说的城墙,当时,人们没有保护文物的意识,新中国建立不久,百废待兴,国家还没有来得及制定相关的法律,在笔者看来,城墙上的城墙砖很可能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被小镇上的人逐步蚕食掉了。要不然怎么会剩下这么点城墙呢。目前只能算是遗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