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如意佳婿 > 第49节
  板车上又垫了稻草,虽然比不上棉被,但也软绵绵暖呼呼的,还算舒服,刘青怀里又抱着热乎乎的汤婆子,裹着褥子,除了脸上被风刮着,其他地方还真是全副武装。
  板车摇摇晃晃,晃得刘青又开始犯困了,头一歪,就倒在了刘延宁肩上。
  刘青觉得自己就补一会儿眠,睡一觉醒来发现已经是艳阳高照,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她什么时候这么能睡了?
  旁边的刘大爷还在笑道:“青青,你可算是醒了,再不醒爷可要喊人了,前边就快到城口了。”
  刘青一脸懵逼,“就到了城里?”
  “可不是。”赶车的人已经变成了刘四叔,刘二叔便挪到了另一辆车上,听到这边的对话,便转过头来笑道,“青青你躺在延宁身上,倒是睡了个好觉,比在家还舒服罢?”
  刘青这才记起来,她睡过去的时候,明明是靠在亲哥肩上的,醒来的时候就变成枕在他腿上,连刺眼的阳光,都被他的身子挡去了大半,这才让她一睡不醒的。
  舒服是舒服,只是这么大人了,刘青还被长辈们这么打趣,到底觉得不好意思,不由抿唇看着刘延宁,倒打一耙:“都怪哥哥,也不喊我起来。”
  刘延宁伸手帮她捋了捋睡得有些凌乱的发鬓,笑得一脸纵容:“是,是,都怪我。”
  说话间,果然城门已经近在眼前了。
  这时节年味比刘青上辈子浓得多,不说整个正月都是过年,但是元宵节以前,确实都算过年,因此这会儿排队进城的人,还没有刘青上回来得一半多,大概都是些进城走亲戚了。
  很快便排到他们了,同守城士兵交流的是刘延宁,他一身书生气,无论是举止还是谈吐,皆是文质彬彬,一看便知道与旁的人不一般,守城士兵对他也很是客气,不过简单的问了两句,便直接放行了。
  进了城,安水根说得高山叔,就在城里边等了。
  虽然安水根称呼对方为叔叔,但他却没比安水根大几岁,大概是因为同安家父亲兄弟相称的关系,安水根也只能这般按辈分称呼了。
  高山叔也就是三十多岁的样子,穿着干净整洁的长衫,不知道是不是账房先生的标准打扮,看起来也是一派斯文,又很注重礼节,一行人一一见了礼,便大半天功夫过去了,高山叔才领着众人去看房子。
  虽然这位高山叔行动上有些磨蹭,或者说是读书人的穷讲究,但他办事还是很靠谱的,找的好几间屋子,位置都还不错,离青山书院不到一炷香的脚程。关键是清静,高山叔自个儿也住这几条巷子里,对这儿的环境赞不绝口。
  屋主是高山叔提前打好招呼的,直接领了众人去看,看完房的时候,屋主也没急着问刘家的意见,等他们一家家看完,高山叔才叫他们做决定。
  刘大爷同几个儿子商量了之后,选了一间靠近高山叔家最近,朝向也不错的屋子——这屋子算是里头最小的,虽然没小多少,但如果说价钱一样,选这间屋子便有些亏了。
  只是刘大爷他们见过高山叔本人之后,接触下来,也认为这人比较可靠,便宁愿吃些小亏,也要离他家近一点。
  毕竟到时候老大家的带着儿女单独在县里,自家离得远也没办法帮衬,若是能离他家近一点,也好有个帮衬。
  刘大爷选这间屋子,高山叔也很高兴,他既然帮了这个忙,就不怕往后被麻烦,刘家人放着前边宽敞些的屋子,宁愿的价格宁愿典小一些的屋子,也要离他家住得近些,这个举动便表明了对他的信赖,高山叔心里还挺高兴,觉得自己没白张罗一场,大手一挥,拉了刘大爷和屋主,笑道:“孩子他娘一早在家做饭了,咱们过去一边吃饭,一边商谈这价格和契约的事。”
  刘家人没想着麻烦了人家,还要在人家家里蹭饭吃,刘大爷连忙摇头道:“实在对不住,这次饭就不吃了,先签了契约,我们还要赶着回家,不然天晚了路上不好走。过两日我们搬了行李过来,再请大兄弟好好喝一杯!”
  “老哥这就见外了,你请我,我请你,不都一样吗?再说孩子他娘都准备了,你们不去吃才是浪费。”高山叔笑道,“况且吃饭也耽搁不了多少功夫。”
  对方盛情难却,刘大爷也只能厚着脸皮过去蹭饭吃了。。
  房租还是之前说的行情价,并没有涨价。半吊钱一个月,先一次□□三个月的,然后又交了一两银子的押金,刘大爷这次是准备充分来的,身上有钱,也就懒得啰嗦,便一次性给清了银子,在高山叔的见证下,和屋主签订了契约,各按了手印。
  收起契约,屋主又给了一串钥匙过来,还很客气的道:“本来屋子里头的家具,我是要搬走的,但是高山拍着胸脯向我保证,你们都是厚道人家,不会乱来,我想着能在青山书院的,应该也能放心,家具便都留下了。你们不用再搬太多东西过来,直接用那些便是,只有一点,这些东西我家往后还要用的,还望你们用的时候都注意些。”
  这屋子看得时候家具齐全,但是刘大爷先前跟人打听过,一般除了床和必备的桌椅,很多家具都是没有的,想要住得方便,自家少不得添许多东西。刘大爷心里有数,先前屋主没有说明,他便以为也跟旁的人一样,此时听屋子说这些东西全留给他们用,连锅碗瓢盆都不用带了,得省了他们多少事?
  得了便宜的刘大爷自然是喜不自胜,满口子应下了屋主的要求。
  吃完饭,又谈完正事,趁着天色还早,得打道回府了。高山叔的妻子金氏,同他一样热情好客,送他们到门口的时候,瞧见马车上的汤婆子,便很是热情的道:“这汤婆子想必是出门的时候灌的,水都凉了罢?正好锅里还有些热水,我帮你灌一壶新的。”
  刘青还没反应过来,手中的汤婆子便被金氏接了过去,对方留给他们一个风风火火的背影。
  ***************************************************
  租好了房子,就只剩下搬家了,刘延宁元宵一过就要回书院,因此元宵节之前得把搬家的事准备好,因此这次回了家,刘家人便忙活起来。
  从古自今,搬家这种事,都一样繁琐的令人头疼。
  收拾行李这种东西,还是女人负责的,蒋氏带着几个媳妇们,洗被子晒被子,缝新被子新枕头,忙得不亦乐乎。刘青则跟着她娘整理衣裳,要带的衣裳都晒了再装起来,收拾这些东西忙了一日,第二日便整理一些吃用的。
  刘大爷和几个儿子便负责准备粮食,城里物价贵,秉着少花一文是一文的原则,光是大房母子三人这几个月吃的粮食,他们便准备了满满的一板车,米面青菜和肉类,应有尽有。
  因此别看房子里头家具齐全,不用自备柜子凳子,锅碗瓢盆什么的,但要带的东西仍然不见少。
  刘青看刘大爷收拾出来的时候,是忍不住想咂舌的:“爷,这么多粮食,一次性搬去城里,车也不够啊?”
  刘四叔扛了一袋红薯出来,笑眯眯的逗刘青:“车不够就自己扛啊。”
  事实上,刘家虽然收拾出来的行李多,但也远没有到需要靠人力抗袋的地步,县里又不是镇上,个把时辰就够来回的路程,真要扛这么多东西走去县里,体力再好的人都要被累死的。
  刘家有亲朋好友来帮忙,搬家的前一日,刘家姑姑那儿就得到了消息,两个姑父各赶了一辆车过来帮忙搬家,安水根也过来了,加上刘家自己的,就有四辆牛车,刚刚好把行李一趟搬完。
  搬家的这日,刘青没有去县里,主要是因为行李太多,实在坐不下闲杂人等。毕竟他们去县里,是准备当日去当日回的,搬了行李下来,顶多只有个把时辰给他们收拾和整理屋子,刘青这个小身板,过去了还真帮不上什么忙,便没让她占个位置,蒋氏便带着几个儿媳妇去了。
  刘青被留下来,自动成了熊孩子们的看护人。
  好在刘青也不是第一次负责熊孩子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负责的,熊孩子们一惯被放养,又因着过完元宵,他们也要去镇上的私塾上学了,初六的时候刘延宁已经带着他们去拜过林夫子,三个小家伙的学习生涯即将开始,刘青也不想拘着他们,就让他们享受一把最后的狂欢。
  如此一来,刘青真正要做的,就是负责午饭和晚饭了,等蒋氏他们回来,天黑之前能到家都算不错了,累了一日,当然不能叫他们做饭,自个儿既然在家,就算没人叮嘱,该准备好的也要准备好。
  刘青这点眼色还是有的。
  不过家里还剩下很多剩菜,都不用她再炒菜,热一热就可以吃了,中午吃过晚饭,把一刷,刘青就去隔壁她师傅家了,学到傍晚,她师傅开始做晚饭的时候,刘青也收工回了家,热了剩饭剩菜,就坐在堂屋里翘首以盼,等着大部队从县里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如果我说明天开始加更,日更一万+,你们信吗?
  我也不信= =
  ☆、第62章 q
  这一回只是搬东西过去,顺道整理了下屋子,确保过几日搬过去便直接可以住了。
  人还没这么快挪窝的,在这儿元宵也是大的节日,一家人要聚在一起,过完了元宵节,这个年才算过完。青山书院刚好在元宵节后开学,也是因为这个。
  一家人过了一个热闹的元宵,第二日,又是天没亮就得起床。
  在个时代,搬家也算是大日子了,刘家人都起来了,因为中午要在新租的屋子里做一顿丰盛的午饭,既表示乔迁之喜,顺便感谢帮过他们大忙的高山叔一家,蒋氏怕李氏主持不了大局,便决定这一日她也跟着去城里。
  本来大房母子三人,再加上刘大爷和三个儿子,一辆牛车载下这些人便够呛了,昨儿蒋氏她们在家挑挑拣拣,又收拾出不少东西来要他们带去县里的,板车上十分拥挤,腿都没办法伸直了。
  去城里路途遥远,要是坐得不舒服,那就真是煎熬了,刘大爷想了想,索性就叫刘二叔去大牙叔那儿,把他家的牛车也借过来,两辆牛车就宽敞了许多,刘大爷又叫了几个孙子上车,干脆大家伙一块儿进城。
  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可把小家伙们乐坏了,生怕刘大爷改变主意似的,一个个跟猴儿一样,急急忙忙爬上板车。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出发了,刘延林和刘延根没去,他们个头大,十几岁的少年,平日里吃得不少,干活也多,身板都快赶得上成人的健壮了,他们上车就有些坐不下。
  好在两人年纪大了,也愿意让着弟弟,不去便不去,只在旁边乐呵呵的瞧着,这会儿得了叮嘱,众人刚上车,他们便拿着鞭炮在后头放,噼里啪啦的声音响起,隔壁许多人家都出门来瞧了,见刘家这阵势,便打着招呼:“大爷大娘,要进城啦?”
  蒋氏就在马车上摆手,笑得合不拢嘴,“是啊,再不过去,延宁明儿就赶不上去书院了。”
  “延宁要回书院了?真好。”出来瞧热闹的村民,还热情的送了刘家人一程,一直送到村口,嘴巴里说着讨巧的话,“延宁好好念书啊,改明儿捧个状元回来,在村里摆三天三日的流水宴,也好叫我们沾沾喜气。”
  这一番话让刘家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牛车晃晃悠悠的进城,这回刘青再没睡觉,路上带了三个精力充沛的熊孩子,又是第一次进城,熊孩子们的好奇感和兴奋感都爆棚,从上车开始便叽叽喳喳,拉着大人问个没停。
  大人们本来也乐呵,有心情为熊孩子们解惑,但是翻来覆去的话说多了,他们也无聊了,三个小家伙的嘴不停的说话,嗓子又大,堪比魔音穿耳,吵得众人脑仁疼。
  刘青那一点睡意,全被他们折腾没了,看众人一副不堪其扰,又因为今儿是好日子,不想过于拘泥孩子们,便强忍的模样,她忍不住敲了敲板车,拿出杀手锏:“好些天没背诗了,明儿就要进学堂,趁着大哥还在,你们赶紧过来温习,有什么不懂的,也好叫大哥给你们指点指点。”
  闹腾得正欢的熊孩子们顿时一脸傻逼,反倒是不知如何拿他们是好的大人,一个个欣慰的点头,“青青说得对,明儿就去学堂了,可得好好准备了,不许丢延宁的脸。”
  熊孩子们的魔音穿耳,秒变成郎朗的背诗声,之前还低声说话的大人,这会儿啥也不干了,一脸欣慰而自豪的听着自家孩子背诗,明明什么也听不懂,点头却点得很整齐,好像一切尽在掌握的样子。
  然而作为这个主意的建议人,刘青刚享受安静下来的氛围没多久,渐渐又被羞耻的感觉包围了。
  今儿是正月十六,昨儿刚过完元宵节,大家伙都从过年的气氛中走出来,该干正事的要干正事了,这会儿进城去的人家,不仅是刘家,甚至说很多很多,越往前走便发现路上越热闹,可想而知,在这个大家都在埋头赶路的队伍中,忽然出现一阵朗朗的读书声,是一件多么突兀和尴尬的事。
  不过可能也只有刘青一个人觉得尴尬。这年头,不是人人都念得起书的,对刘家人而言,供了一个大的去城里有名的书院,本身就是件很令人自豪的事,现在又要供几个小的去私塾,成就感更是爆棚了。
  这么多孩子都去念书,对他们而言,眼下辛苦是辛苦了些,但是等孩子们都出息了,就是他们该享福的时候了。一想到那个时候,刘家人就克制不住的喜悦。
  本朝崇文,百姓也受风气影响,对读书人十分尊敬,此时听见几个孩子奶声奶气的在背诗,虽然他们听不出好坏,但是流利又连贯的声音,他们还是听得懂的,可见孩子们启蒙的日子不短了,一时间皆好奇又羡慕的循声看过来,想知道哪户人家命这么好,养了这些聪明的孩子。
  刘家人收获了一路的羡慕眼神,终于到了城门口。
  熊孩子们已经背得口干舌燥。
  许是实在无聊,等熊孩子们背完所学的诗后,刘延宁又现场即兴教学,教他们新背了好多首,不然以他们肚里那点墨水,是没办法显摆几个时辰的。
  到了城门口,因为要排队进城,在官差面前,百姓都很自觉,安安静静的排着队,都不敢大声喧哗,刘大爷也叫孙子们暂时把背诗的声音停下来,就等着进城了。
  今儿排队进城的人多,守城的士兵审问得又仔细,因此到刘家这儿,已经过了一刻钟。等得久是久,这个时候进城的,都是有正事的,耽搁了不少功夫,但官差都是大爷,没人敢抱怨。
  进城费是按人头算的,这个时代还没有儿童半价那么人性化的规定,刘家今儿来了将近十来个人,刘大爷交了一笔十分可观的进城费,才招呼大家牵好孩子,跟紧他们进城。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通过城门口这段路,并没有上车,都牵着自家的牛,一步一步走过去的。
  走到一半,在前头带路的刘大爷忽然停了下来,刘青正疑惑着呢,想要探着头去瞧,就已经听到一个略熟悉的声音,正在热情的招呼他们:“刘叔,蒋婶,你们来了。”
  刘大爷也十分惊喜,连连问:“水根?你怎么在这儿?”
  “我爹说刘叔今儿搬家进城,要过来凑个热闹,讨杯酒喝,我们兄弟几个不放心,索性一起跟着来了。我们家离城里比刘叔家近,先到了一步,城外人太多,就在城里头等了。”
  刘大爷听到这话,连忙伸头张望:“亲家公也来了?在哪儿呢?”
  正在后头一手拉一个熊孩子,生怕他们跑丢的蒋氏,听到安水根的话,也连忙放开了小孙子,叮嘱了李氏和刘青看牢他们,便快步走到前头。
  那头,安水根的兄弟正陪着一个老爷子往他们这边走来,安家的兄弟过年都来刘家吃过饭,刘青也认得,那么毫无疑问,走在他们兄弟中间的老爷子,就是安大爷了。
  “亲家公,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带个信,我们都没半点准备。”刘大爷热情的打招呼道。
  “我是过来凑热闹的,要啥准备?”安大爷也十分爽朗的回道,又问他们,“听说你们那儿来城里要好几个时辰,这个时辰到,想必大早上就出发了,早饭吃了没?”
  “吃了吃了。”安大爷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他们要是说没吃,一准儿要帮着张罗,刘大爷连忙拦住他,忙不迭的回道,想了想又道,“我之前也想请亲家公过来,就怕正月里忙,亲家公走不开,这才没请,来了也好,咱们两老头好多年没见了,今儿好好喝一杯,也算庆祝我家延宁搬家。”
  刘大爷和安大爷俩老爷子一见如故,话题根本说不完,刘大爷就坐到安家的牛车上去继续聊了,安大爷一手牵着自己的小外孙小六,一边还十分热情的拉着刘延宁要去他车上,“延宁啊,你也喊我一声外公,外公就厚着脸皮应下了,这么多年不见,让外公好好瞧瞧你。”
  安家这次帮了他们这么多忙,刘延宁心里也是感激的,并没有拒绝安大爷的话,乖乖跟着他们去那边的牛车上了。
  进了城,感觉同乡下就是不一样,城里有些路仍是泥石路,有些却是石板路,路上人来人往,牛车在行人中穿梭,熊孩子们见这场景,都没心思调皮捣蛋了,眼花缭乱的瞧着城里的景象,很快便到了他们租的屋子。
  因为屋子在巷子里头,巷子有点小不好赶车,还不如走路快。急着去新家的众人,便都从车上下来了,脚步匆匆的赶在前头,剩下几个负责赶车的慢悠悠跟在后头。
  刘大爷和安大爷因为有好多话说,便速度很慢的走在后边,刘延宁在旁边作陪。
  蒋氏性子急,这会儿归心似箭,生怕自家整理好的屋子,不在的这几日被人撬了锁,屋子弄得一团糟,恨不得立马飞过去看,但又被这七拐八拐的巷子搞糊涂了,有些记不清路,便拉了刘青过来:“青青,你记得怎么走吗?”
  刘青点点头,蒋氏便把她推到前面去:“你走前边,帮我们带路。”
  一边带路的刘青,一边听蒋氏抱怨了一路:“也不知道这城里的屋子怎么造的,七拐八拐的巷子,叫人怎么记得住?还有,这里头这么多屋子,却没瞧见几户人家,要是有那杀千刀的吃恰子过来,都找不到人帮忙了……”
  走在前面的刘青却忽然停下了脚步,看着对面敞开的院门,顿时有点怀疑蒋氏的嘴巴,蒋氏刚说到小偷,她就发现自家新租的屋子大门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