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三国之少年帝王 > 第三百二十章 病重
  三公一同出了大殿。
  心情沉重!
  杨彪知道,天下,终究还是平静不下来。
  现在这刀子,竟然架在世家的脖子上。
  但是,他能站出来反抗吗?
  当下他位极人臣。
  儿子杨修也有了出路。
  按理说,他不应该掺合“科举”之事。
  反正他已然屹立不倒。
  可是,孙子辈呢?
  孙子的孙子呢?
  他们该怎么办?
  身为家主,他们从来不只是考虑当下百年。
  而是千秋万代!
  皇权倒下,他们不倒!
  才配称为世家。
  “陛下,到底打算做什么?如今天下诸侯林立,又何必再次得罪世家!”皇甫嵩长叹一声。
  这种话,杨彪是绝对不会落下口实的。
  老狐狸了。
  皇甫嵩是将门世家,反而没这么多顾忌。
  “咳咳。”
  王允咳嗽一声,道:“二位,陛下所做之事,足以影响天下格局,必定谋划深远。”
  “王司徒此言何意?”皇甫嵩瞪着王允道。
  他的司空之位,是一步一步杀伐过来的。
  皇甫嵩的背后,尸山血海!
  当年他战胜黄巾,在冀州斩杀了十万黄巾,立京观。
  杀威赫赫!
  因此,他根本看不起王允这种。
  拍马屁之徒!
  尤其是王允今日所为,更令皇甫嵩不耻。
  太原王氏,难道就一点不在乎吗?
  肯定是在乎的,但王允不敢言。
  皇甫嵩更瞧不起他了。
  刘辩不在时,三人共事,稳定朝纲。
  皇甫嵩抑制了自己的不喜,一切为了大汉。
  可惜王允还是那般,令人讨厌!
  说不定事后还会打小报告……
  王允也看出来了。
  皇甫嵩那不善的眼神。
  因此,他提醒了一句,道:“陛下,是为了大汉谋划。二位莫要为了家族、私欲乱了陛下的安排。”
  “哼!”
  皇甫嵩冷哼一声,扬长而去。
  杨彪向王允行了一礼后,追了上去。
  “唉,冥顽不灵。”王允长叹一声。
  他心中也有自己的担忧。
  家族中的后辈,若是不争气怎么办?
  寒门子弟,此后肯定会钻研科举……毕竟这是他们唯一的上升途径。
  世家不同。
  “看来以后只能严加管教后辈了。”
  世家子弟,怎么可能比不上寒门?
  缺乏磨练罢了!
  试探了一番三公后。
  刘辩陷入了沉思。
  和预料的一样,反对的人很多!
  毕竟朝堂之上,世家子弟众多。
  人生短短几十年,大家都在为子孙后代谋福。
  科举,简直断了世家的根。
  当然,也断了他们的好逸恶劳。
  朝堂也会为之一清。
  对于刘辩来说,当然是利大于弊。
  自灵帝以来,朝廷买官卖官。
  风气逐渐下降。
  百官多阿谀奉承之徒。
  刘辩裁撤了一批官员,精简政治。
  然而,这还不够。
  若是继续推行察举制,世家占据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到时候刘辩反而不好处理!
  总不能都杀了吧?
  现在大汉朝廷就如同朽木一般。
  刘辩的出现,让大汉枯木逢春。
  趁着乱世给大汉来一刀!
  树芽才能茁壮成长。
  否则等平定的乱世,刀子也就变软了。
  反而不美。
  接下来几天,刘辩又找了一个重臣商议。
  当然,都是他的死忠。
  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等人。
  他们纷纷表示支持。
  尤其是贾诩、郭嘉二人,都是靠才华吃饭。
  他们更希望有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得到晋升。
  科举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虽然他们已经不需要科举,但天底下像他们这样的人。
  何其多也!
  贾诩跟脚不稳。
  历史上曹丕称帝,封贾诩为三公之一,结果孙权嘲讽曹丕,竟然找了一个乡下小子、无名之辈担任三公。
  可想而知。
  世家的观念,何其深入人心。
  因此,贾诩积极为刘辩出谋划策,甚至说出了,哪怕与天下世家为敌,也要推行科举这种话。
  郭嘉和贾诩的情况也差不多。
  在众人的献策下,刘辩也逐渐有了思路。
  就在他考虑下一步怎么走的时候。
  突然有消息传来。
  皇甫嵩病了!
  皇甫嵩不仅位居司空,而且是大汉军神一般的存在。
  刘辩就是用他镇压朝纲!
  王允、杨彪二人,与皇甫嵩的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他这一病,许多人都慌乱了。
  “莫非,这是司空故意为之?”贾诩不禁猜测。
  刘辩哑然失笑:
  “是不是,见一面不就好了?”
  命人备了一些补品,刘辩亲自前往司空府拜访。
  皇甫嵩果然是忧心成疾。
  “陛下,册封丞相就已经是乱制,若是再推行科举,天下将再次动荡!”
  “如果陛下真的认为,科举能拯救大汉,何不妨再等等!”
  “等到天下十三州归服朝廷,再推行科举之事。”
  ……
  这一下午,皇甫嵩说了很多话。
  算是与刘辩交了心。
  他阻止不了科举的建立,现在只希望科举能够推迟。
  交给后人处理!
  反正到时候他已经嗝屁了。
  “陛下,世家对朝廷的统治,助益颇多,他们威胁不到皇权,切记不可因小失大。”
  “可以招贤榜与察举制并立,何须科举?”
  世家的弊端。
  被皇甫嵩忽视了。
  刘辩也不想和他辩论。
  推行科举,还不需要皇甫嵩的同意。
  刘辩想做就做。
  大汉人口并不多。
  为何到了作战,就能拉起来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
  其中之一,就是朝廷统计的,只是户籍人口!
  被世家庇护的百姓,是不需要纳税的,也不需要服徭役。
  相当于,这些人不是大汉的百姓!
  皇帝当然对此深恶痛绝。
  一个世家,就和一个小封国一样。
  仆人、奴婢什么的,随意打杀,朝廷都管不了。
  而且,土地兼并非常严重!
  都是小庄园农业。
  世家、财阀圈定一片土地,不断兼并扩充……
  附近的百姓,都成为佃户,为庄子工作。
  当然,这也是乱世之中,抱团取暖的表现。
  朝廷势弱。
  自然有人出来分权。
  这些权力,世家拿到手了,会轻易交出来吗?
  当然不会。
  人都是贪婪的。
  刘辩想要改变现状,就要一步步地削弱世家。
  还有什么比科举更直接呢?
  软刀子逼迫。
  谁站出来,就干掉谁。
  事情也就简单多了。
  若是太平盛世,刘辩还怕杀戮过甚,现在乱世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