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黄天之世 > 黄天之世 第669节
  不知道那孙坚,是否真有实力,真有雄心完成北伐的壮举。
  “君臣不相负,东明之誓吗……”
  许安摇了摇头,现在的这个世界已经面目全非。
  原本的时空之中,因为冒进而死在了乱箭之下的孙坚,如今却是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为耀眼的将星,深受刘协的信任。
  而曹操、刘备等一众本来应该名闻天下的人却是也成为了其麾下的军将。
  刘协也不再是傀儡,没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没有了奉天子以令不臣。
  称帝的人也不是袁术,而是变成了袁绍,袁氏似乎无论如何都要出一个皇帝。
  袁绍建立的魏国倒是有些讽刺,现在的曹操似乎完全没有一丝的反意,兖徐之役,据说曹操甚至亲自带兵冲阵,最后奠定了胜局。
  许安的目光重新凝聚在了疆域图上,这一次他的目光落在了西域。
  “杨公,那些西域使者的反应如何?”
  杨绩微微上前一步,不慌不忙的应答道。
  “此次开国时间略微有匆忙,所以前来观礼的西域使者除去一些小国外,大国只有鄯善、于阗、龟兹、精绝四国离我军稍近者。”
  开国大殿筹备的时间也就三个月左右,虽说当初确立了开国之后,信使报信都是军情急令,八百里加急,但是两个多月的时间,还是只有一部分人能够赶来。
  许安进入长安后,看过了一些西域的文章,他记得在龟兹国立长安有差不多七千四百八十里的路程,虽然是汉里,按照现在的单位换算没有七千四百八十里,但是也不是一段短的距离。
  “此次阅兵之后,几名使者面色都十分凝重,一些西域的小国已经私下派人联络礼部的官吏,想要依附我军,表示愿意归附。”
  外务部已经被归拢到了礼部,所以杨绩也改变了称呼。
  “西域自从汉庭原来的都护府裁撤之后便一直处于战乱之中,大国吞并小国,合纵连横,同盟反叛,各式各样的事都有,那些小国的使者都想请明公重设西域都护府,精绝国的使者在其中。”
  “重设西域都护府?”
  天从人愿,许安本来只是想要暂时打通商路,开辟一条生财之路,但是没有想到竟然有西域的国家愿意主动投效。
  现在有西域的国家支持开设西域都护府,甚至于有愿意归附的国家,那么按照这样推算,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应该不会收到太多的阻碍。
  杨绩还是称呼许安明公,朝议之上虽然称呼君王,但是平常时期,许安特意规定还是让众人按照原来的称呼,毕竟他听得已经习惯了。
  杨绩从袖中取过了一封书信,双手将其举起。
  “这是根据那些使者口述所得到的一些消息,是西域各国的大概军队数量和疆域大小、城池数量,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是也有参考的价值,所以在下上朝来时让人誊写了一封总集。”
  不用许安说话,站在台阶之下作为护卫的徐鸿已经是走上了前去,接下了杨绩手中的书信,随后登上台阶将其送到了许安身前的案桌之上。
  许安展开文书,眉头微蹙。
  宣政点内几名阁臣看到许安眉头微蹙,也是对文书上所写的信息有了一些好奇。
  当然,阎忠并不在疑惑的人序列之中。
  他看到许安的神情,便知道许安现在只是疑惑,并没有感到任何的压力。
  不得不说阎忠没有猜错,现在的许安的是真的疑惑。
  他看过班固写的《汉书》其中对于西域有描写,那是西汉时期的时期了,当时的西域诸国的人口并不多,军力也不强。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过去了上百年的时间,西域诸国的发展居然几乎就是原地踏步,甚至还有倒退的……
  《汉书·西域传》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胜兵二千九百十二人。”
  现在的鄯善国也只有三千多名军卒,如此推算恐怕人口也并没有增加多少。
  《汉书·西域传》:“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
  精绝国到如今,人口倒是增长了一些,军卒有一千多人。在籍人数也有了差不多七千人。
  而就算是这样,精绝国只有一千多名士兵,但是在西域,精绝国都已经算是大国了…
  其余的小国更是不堪,有一个国家甚至只有一座土城,人口也不过千人,但是却自称为国。
  龟兹和于阗两国的兵力尚不清楚,但是恐怕也不会多上太多,虽然两国的使者没有如同其他国家一般私下联系礼部的官吏,但是两国的使者看完阅兵之后皆是面色如土,面对礼部官员的时候也是唯唯诺诺。
  这些国家的军卒和民众的比例大豆在十比一,甚至更低,兵员素质并不高,因为西域的条件,他们的武备也不会太好,而且更没有新式马具。
  许安现在对于之后商队的西域之行心中也有了一些底,张辽带去了五千武骧营,恐怕在西域就是霸主的存在。
  不过礼部传来的情报,却是让许安有些犹豫,既然西域诸国力量并不强,那么倒是可以考虑这一次就直接把西域都护府的框架建立起来。
  许安拿起杨绩呈递上来的文书,让徐鸿传递给了殿内的众人。
  众人看了以后也是和许安差不多的心思,西域诸国的力量确实不强,也难怪那些小国看完阅兵便纷纷想要投效。
  他们何曾见过如此多的骑军,而且还是全副武装的精锐骑兵。
  “重设西域都护府一事,你们觉得如何?”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许安并没有一个人独自下判断。
  内阁作为顾问,许安自然不会将其当做摆设。
  “西域原有三十六国,如今相互攻伐兼并,剩下的国家并没有多少,连年的战乱使得其国力并不强盛,西部诸国应当也并不强盛。”
  阎忠微微躬身施了一礼,而后向前一步走出了队列,他虽然逐渐年迈了起来,背脊微屈,但是此时的眼神仍旧清明。
  “虽说明公开辟丝绸商路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如今休民养息按理来说不宜大动刀兵,但是我认为此时正是开设西域都护府之良机。”
  “还请阎公详解。”
  许安看到阎公出言,当下恭敬的说道。
  “西域城池墙矮池浅,并不难攻,东部各国战力孱弱,就算全部联合也难敌武骧营之兵锋,各国使者观礼之后早已是失去了反抗之意,此次商队西行,武骧营相护,不战而屈人之兵,只需要透露些许重设西域都护府之意,胁之以武力,西域诸国绝对不敢不从。”
  “西域本就是我华夏之地,其国家不过我华夏昔日之藩属。”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阎忠神色凛然,淡然道。
  “所谓诸国,不过一众滑稽跳梁之臣,我军军力强盛,内可调凉州之兵,外可征鲜卑之骑,重定西域易于反掌,何须考虑?”
  “敢不从者,立时诛灭!”
  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进西域,重设都护
  阎忠对于西域诸国,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对于西域三十六国,颇为轻视。
  殿阁之中,贾诩、许攸两人也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并没有觉得阎忠的言语有任何的不妥,只有魏律、杨尉、葛舟三名太平道出身的阁臣脸色有些凝重。
  许安眉宇微展,他一瞬间便已经是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阎忠的轻视并非没有任何的道理,自武帝之后,北方草原的游牧部落便已经式微,西域都护府长设。
  光武立国之后,北地的游牧部落虽然重新猖狂了些许,但是汉和帝永元二年,车骑将军窦宪,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以纪汉功,纪威德也。是为燕然勒功。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方宾服,不敢犯境。
  乌桓、匈奴等部族归附于汉,高句丽、南蛮、百越等俯首称臣,西域诸国也基本一直在汉庭的掌控之下。
  延平二年(107年)六月,因为西域的动荡,汉廷罢西域都护,发兵迎段禧等及伊吾庐、柳中屯田吏士还内地。自此, 汉廷不复置西域都护。
  但是不久后, 在汉安帝延光二年(123年)四月,因北匈奴屡与车师攻扰河西, 汉廷任命班勇(班超少子)为西域长史,出屯柳中。班勇大破北匈奴,复平定西域,开西域长史府, 定府于柳中。
  因为凉州的动荡, 后来西域也与中原断绝了联系,失去了补给后勤的汉军只能是无奈的放弃了西域都护府撤回了玉门关内,更准确的来说这个时候应该是叫做西域长史府。
  西域诸国兵力孱弱,根本没有被阎忠、许攸、贾诩这些世家豪强出身的人放在心上。
  其实也难怪, 就是东汉末年, 国力如此衰弱的情况,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都可以轻易的击溃周边的外族。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周边的外族根本难以插手, 三郡乌桓、凉州的羌人、北地的鲜卑、并州的匈奴,在历史上都不过是只能作为诸侯的从属。
  鲜卑等部虽有一时之荣,但是却如流星一般稍瞬即逝。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华夏人从来都是骄傲无比的,他们认定了自己的国家所在的位置就是世界的中央,他们便是天下的主宰。
  在面对外族的战争之中, 华夏并非没有输过, 但是所有的人都认定了最后的胜利者一定会是华夏。
  《后汉书·列传·南匈奴列传》:“汉秉威信,总率万国, 日月所照, 皆为臣妾。殊俗百蛮,义无亲疏, 服顺者褒赏, 畔逆者诛罚, 善恶之效, 呼韩、郅支是也。”
  汉秉威信,总率万国, 日月所照,皆为臣妾, 这便是此时中国的真实写照,也是所有华夏人内心的真实的想法。
  “既然如此,那么这一次前往,不仅重开商路,还要再重开西域都护府!”
  许安从善如流,既然阎忠等人有信心,他也不认为自己麾下那些精锐的骑军能在西域遇到什么危险。
  魏庭重开西域长史府的时候,也没有记载遇到过什么太大的困难。
  “不过这样以来,派文远前去西域倒是有些不妥了。”
  许安有些犹豫, 张辽善于进攻,但是却不善于防守, 一直以来张辽在军中都是被许安当做先锋大将来调遣,只要负责冲分陷阵,带领骑军。
  当初与三郡乌桓之战, 总指挥其实是刘石,只是张辽突阵斩杀了乌桓的汗鲁王苏仆延名声大噪,反而是掩盖了刘石指挥的功绩。
  既然要重设西域都护府, 那么派遣张辽去却是有些不妥了。
  “文远虽骁勇,但是西域局势复杂,虽然我军军力强盛,但是若是想要以最小的代价平定西域,仅靠武力自然是不行,恩威并行方是正理。”
  许攸此时走出了队列,附和道。
  不过许攸虽然出言附和,但是却没有立即谏言推荐人选,他知道轻重,西域都护这种重要的职位,许安心中其实有了决断, 要推荐人选,也必须要许安来询问,而不是主动谏言。
  在许安麾下为官这么久, 他也清楚了一些许安的行事风格和性情。
  “子远如此言语, 心中应当是已有腹稿,不知道可有推荐的人选?”
  不过许攸的小心思也没有逃过许安, 许安自然没有点破的意思,而是跟着许攸的话头继续问了下去。
  许攸假装沉吟了片刻,随后言道。
  “郭泰将军曾经带领十数万黄巾在王屋山中仍旧有序,并带领其发展壮大,经验丰富,统筹有度,后有历任军区兵备道等职在各地多是担任主官,而且郭泰将军为人果决,所以在下认为由郭泰将军领兵前往西域重开西域都护府再合适不过。”
  “以郭泰将军之能,安定西域不过只是易如反掌。”
  封赏百官的时候,许攸记得很清楚,郭泰是被许安封做了征西将军。
  征西将军,从征西这个词,许攸便看错了许安其实心中早已经是定下了西域都护府之后是交给谁来担任的。
  听到许攸推荐郭泰,许安并不意外,许攸并不缺乏察言观色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