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 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第159节
  “想学老子还不教呢,就你这坐不住的皮猴子,还想学竹雕?你可别祸祸咱们祖师爷的手艺了。”江有粮怼了儿子一句,心里也暗暗有些发愁。
  这年头大家都爱买现成的家具,或者买板材请木匠自己做,又好看,又便宜!
  当初家里盖房子置办家具的时候,其实本来他也想自己做两套的,但一来纯手工的竹木家具,做起来太耗费时间了,二来,也真的没有新样式的家具好看实用,所以最后索性提都没提,任凭儿子在网上找了样式,自己家请木匠打了两套。
  听说县文化局还收藏了一批师父当年的作品,哪怕他们没有邀请,江有粮也想去看看。
  “行,我把家里安排一下,陪你一起去。”
  江小满才不放心让老爹自己去!
  就他爹这厚道的性格,别人把他卖了,他还要夸别人卖的价格不错嘞!
  第198章
  孙哲远也觉得江小满最好是能跟他们一起去。
  他是这么劝江有粮的——
  “我觉得让小满跟着一起去, 在县领导面前多露露脸,对他以后的事业发展也有很大好处。”
  “有粮叔你不知道,咱们县里这几年对农村青年返乡创业这块, 扶持政策虽然很多,但各乡镇申请的人也多。”
  “虽然说是公平竞争,但要是能让小满在领导面前混个脸熟, 下回审批报告送到领导面前,领导一看还是个熟人,这第一眼的印象分不就比别人高了?”
  孙哲远真的很懂老人家的心思。
  一听到对儿子有好处, 江有粮顿时不反对了。
  江小满就跑到隔壁民宿, 留了一把家里的钥匙在那边, 请鲁心然帮忙喂一喂家里的猪和鸡鸭。
  附近多了个邻居就这点好,父子俩有事出门的时候, 家里的猪崽和鸡鸭什么的都能临时托付一下。
  孙哲远跟江有粮父子俩聊完就急匆匆下山了, 他也要回镇上收拾东西, 这次去县里估计要多住两天,还得跟领导汇报呢。
  第二天一早, 父子俩下山,江小满又把快递站这边的事情托付给郎英, 茶叶厂工地那边两三天不去也没什么, 刚忙好,孙哲远就开着车来接他们了。
  “咦?孙主任, 您这还是个豪车啊?同事借的?”
  看到车头上一个圈圈里面的三叉星, 江小满吓了一跳, 这奔驰车不便宜啊!
  难道孙主任为了去县里汇报, 还特意找人借了一辆豪车充门面?
  “什么借的?我自己的!”孙哲远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平时也没见你开过啊……”
  “咱们镇上的路, 你觉得能开上奔驰吗?还不如骑小毛驴快呢。”
  “那倒是。”江小满点了点头, 随即八卦道,“没想到孙主任你家挺有钱的呀,都买得起奔驰了。”
  他可不会觉得孙哲远这辆奔驰是攒工资买的。
  就他们镇上公务员那点工资,攒三年都不够买这四个车轱辘的。
  大家都这么熟了,孙哲远也没必要瞒着他们,江小满这才知道,孙主任的父亲是一位老教授,母亲是做生意的,说起来,郎山人民对孙主任姥姥家的产业更熟悉——
  孙主任的姥爷开办了本地第一家民营的酒厂,他们公司主要生产中低端白酒,不像茅五剑那么高端大气,却是郎山这一片几乎家家户户请客吃饭必备的白酒,价格亲民,口感据说也还不错,是真正的粮食酒。
  听说自己常喝的白酒居然是孙哲远的姥爷家厂里生产的,江有粮顿时觉得孙主任看着比以前更亲切了。
  三人一路走一路聊,上午十点多,终于到了县政府。
  文化局听着是个清闲衙门,实际上也挺忙的,不光管着全县的文体娱乐单位和企业门店,还要负责人民群众的文化休闲生活,不可能只盯着非遗文化这么一件小事。
  因此,他们到了文化局办公室,就被人带到了会议室,足足等了二十多分钟,文化局非遗文化中心主任陈茽才急匆匆赶了过来。
  “不好意思,久等了,我们这边正要向各乡镇街道发文呢,孙主任既然来了,就顺便带回去吧,这位就是郎山竹雕文化传承人江师傅?”
  江有粮被点名,立刻局促地连连摆手:“不敢叫师傅,多少年没动过刻刀了,我也就是跟着师父学了五年手艺,刚出师呢,这竹雕就没人要啦。”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心酸起来。
  江小满是心疼他爹。
  陈茽和孙哲远是心疼这门差点失传的传统手艺。
  毕业即失业,难怪郎山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学竹雕。
  从入门到出师,还要好几年的时间,有这几年时间,进厂打螺丝都攒下十几万了!
  陈主任也是第一次接触江有粮,这次把人请过来,主要还是想当面核实一下,面前的这位江老汉,到底是不是郎山竹雕文化传承人,以及,江有粮的竹雕技艺,到底是不是符合传承人的标准。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江有粮努力回忆年轻的时候拜师学艺的那段时光,一点点把自己“师门”的情形描述出来。
  听说那位老师傅的徒弟们因为没了生计,都四散进城打工去了,因为当时的郎山特别穷,很多人家别说手机了,连电话都没装,更不会像城里人那样写信,几十年没有来往,江有粮当初那些师兄师弟们,早就不知道去了哪里。
  “倒是有一个跟我是同乡,但是前些年得了癌症也没了。”江有粮唏嘘道。
  这就是他宁可放下家里的猪崽,也要跑一趟县城的另一个原因了。
  师父早就没了,师兄弟们也走的走,散的散,他不知道自己的手艺到底符不符合什么传承人的标准,也不知道这种没人要的老手艺,继续传承下去有什么意义,只是心里还存着一点念想。
  万一县里有办法给他找个徒弟呢?
  听到江有粮说要是县里有人愿意学这门手艺,他愿意免费授徒,陈主任暗暗点头。
  自从县里成立这个非遗文化中心之后,他也借着工作的机会,接触到不少本地的老手艺人。
  不得不说,老一辈对于这种传统手艺,都是很有情怀的,有些非遗文化之所以还能艰难传承下来,就是因为一些手艺人哪怕不赚钱,也一直没有丢下这门手艺。
  他们县去年就挖掘过一个剪纸手艺人,老人家一手剪纸栩栩如生,家里堆了一本又一本的剪纸册子,小孙女做手账的时候,却宁可上网花钱买贴纸,也不用老人家的剪纸,嫌弃这玩意儿不够洋气……
  老奶奶听完只是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潮流,现在的女孩子喜欢新潮的手账本,却并不妨碍老奶奶细心把自己的剪纸作品收藏起来,这也是她们这一代的“手账”呢。
  不过,县里专门成立非遗中心,就是为了挖掘本地非遗文化、想办法把这些岌岌可危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的,当然不可能让传承人们放下生计,为爱发电。
  听完江有粮的回忆和讲述,陈主任已经掩不住脸上的喜色了。
  没想到这位江老汉非但是正统的传承人,而且对于郎山竹雕文化的历史,还有那位老师傅的生平,也都非常了解,这太好了!
  陈茽当即站起来,回办公室拿了一份文件和一张表格过来,让江有粮先把表格填好,然后再给他解释文件内容。
  县里也知道很多非遗文化之所以断了传承,主要还是因为从业者赚不到钱,所以,为了鼓励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县里专门成立了这个非遗中心,还对挖掘出来的非遗文化项目给予经济上和创业上的帮扶。
  “传承人申请成功后,县里每个月会有1000块钱的创作补贴,供大家购买创作需要的材料。这个补贴自申请当月开始,具体会发到什么时候,这个暂时不能确定,要看政策会不会变。政策不变,这个补贴就能一直领,也算是政府对于文化传承人的一种保障措施吧。”
  “创作出来的作品如果自己没有销售渠道的话,也可以交给我们代为销售,我们在各个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高速公路服务区还有公路驿站,都有专门的土特产店,可以放在那边寄卖,不过要缴纳大约10%的服务费。”
  “对了,如果江师傅以后想要成立自己的竹雕工艺工作室,县里还有一些税收和店面租金方面的优惠政策。”
  “目前县里正在筹备,打算借用游客集散中心的闲置铺面,打造一个非遗文化园,如果江师傅想要入驻我们的文化园,也可以享受三年的免租金待遇。”
  “对了,为了传播我县非遗文化,县里还出台了鼓励传承人孵化自媒体账号的政策,我记得小满应该已经有千万粉丝了吧?江师傅要不也注册一个非遗传承人的自媒体账号?”
  “根据政策规定,自媒体账号注册一年内,粉丝如果突破十万人的话,还有一次性一万元的特殊贡献奖。”
  咦?这个可以有啊!
  江有粮刚想说自己不会拍视频,就被儿子给拉住了。
  “好的,注册账号简单,对了,这个一定要等传承人申请下来才能注册吗?”江小满问道。
  “那倒没这个限制,你们可以回去先注册起来,试着运营一下,攒攒粉丝,等传承人申请下来了,再去做个黄v认证就行了。”
  陈主任大概也觉得“一年涨粉十万加”这种要求实在是太过分了。
  毕竟人家都有十万粉丝了,直接带货搞直播,不比埋头搞传统文化赚钱?
  他以为江小满提这个是想早点开账号,攒够了十万粉丝,就能拿到这一万块钱的特殊贡献奖了,然而江小满只是觉得单单靠县里卖力推广,未必会有年轻人愿意为了一年一两万块钱的补贴,就来学这种很难变现的老手艺。
  再说了,这年头,年轻人就算去送快递,一年最少也能挣个五、六万吧?
  本地青年估计没人会为了这一年一两万的补贴,就甘心一辈子留在郎山,毕竟越是穷人家,就越是要考虑到实际生活问题。
  一个月1000元创作补贴,纯手工竹雕产出慢,就算是一个月出3~4件作品吧,一件卖个几百块,这已经算是极高的价格了,也不过一两千元,加起来,月收入连城里的保安都不如,拿什么养家、供孩子上学呢?
  可是,要是能好好经营自媒体账号,那就不一样了。
  正所谓广撒网才能多捞鱼,粉丝多了,兴许就有那么一两个不差钱又闲得慌的土豪富二代们,愿意来学习一下郎山的竹雕文化呢?
  多了不说,一年就来那么几个,他爹这竹雕手艺,也能实现持续性输出了。
  不过,这些就没必要当着陈主任的面说了。
  怪伤自尊的。
  毕竟县里为了非遗文化传承,看样子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他打算先在自家老爹身上试验一下,要是这条路走得通的话,到时候再私下给陈主任提个建议。
  该买的流量就要砸钱买嘛~
  搞文创哪有不烧钱的?
  第199章
  申请非遗传承人还需要一段时间, 江有粮他们也不用一直在县里等着,填好表格,又聊了一会儿,陈主任便热情邀请几个人在县政府食堂吃个饭再走。
  江有粮连连摆手, 浑身上下每一根汗毛都写满了拒绝!
  真不是他客气, 他老人家做了一辈子平头老百姓, 跟一帮政府领导去食堂吃饭, 想想都觉得坐立不安了。
  察觉到老爹的不自在, 江小满忙开口道——
  “我们也是难得来一次县城, 上次就说要带我爸去尝尝这边的火锅了, 陈主任中午不忙的话,不如我请你们部门的同事们一起吃个火锅?”
  不管这条路能不能走得通,江小满还是挺佩服非遗中心这些干部们的。
  明知道传统非遗文化已经不可避免的要被时代淘汰了,他们还在试图力挽狂澜,这大概就是华夏文明哪怕饱受冲击,却依然生生不息的原因吧?
  没想到陈主任却拒绝了。
  “下次吧, 等审批通过了,我带人去给你们送牌子,到时候再去尝尝你们那的农家菜。”
  “县里有规定,不能接受办事人员宴请的,火锅也不行。”
  江小满只能带着他爹, 还有孙哲远一起出门,打算去吃上回跟朋友一起吃的那个自助小火锅。
  “吃什么自助火锅?来都来了,走,带你们去吃点好的!”孙哲远晃了晃车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