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回到明朝做仁君 > 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231节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朱翊钧的住所,很快就来到了西苑的试验场。
  这里其实距离练武场并不是很远。等到朱翊钧到这里的时候,这里已经准备好了。
  显然,在张扬去汇报的时候,这里就已经安排好了试验的事宜。
  前面摆好了靶子,两箱子也摆在了这里。
  朱翊钧看着箱子里摆放整整齐齐的枪,满意的点了点头。
  箱子里堆满了草絮,枪也用牛皮纸包着。看得出来,的确是用了心的,毕竟这玩意造价都不低。
  另外一箱子,摆放的是子弹。清一色的纸壳枪弹,全都已经装好了。箱子内部全都衬着牛皮纸,这是防潮用的。
  伸手拿了一把枪,拉了一下枪栓,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拿起一颗子弹压进枪里。
  端起来枪,拉起来瞄准器。虽然还没有配备光学瞄准镜,只是机瞄,但在这个年代已经足够先进了。
  三点一线,朱翊钧对着不远处的靶子就扣动了扳机。
  撞针击穿了纸质枪弹,砰的一声,一股白烟瞬间就升腾而起。
  黑火药烟大,倒也是正常现象。
  子弹旋转着就飞了出去,直接击中靶子。
  因为是有膛线的枪,准确度上有保证。当然了,这枪里面的膛线并没有多么精密,只是简单拉出来的。短距离射击还行,距离远了就飘了,根本就不知道打哪里去了。
  朱翊钧看了一眼靶子,只有七十米左右。这个距离能保证精准上靶,就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了。
  对于这个成绩,朱翊钧很满意,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做得非常好!”
  虽然这枪比起自己从系统兑换来的枪差远了,但是对现在的大明来说,很够用了。
  转头看了张扬,朱翊钧笑着说道:“做的很不错。”
  “是,陛下。”张扬连忙躬身,脸上的笑容很灿烂。
  这倒不是他装出来的,而是心里面真的很高兴。累死累活的还不就是为了这个?
  想到自己即将飞黄腾达,张扬就更满意了。
  朱翊钧也没说什么,只是把枪放了回去。想了想之后,对身边的张诚说道:“安排人把这些东西送到蓟州去,送给戚继光。”
  “是,陛下。”张诚连忙躬身说道。
  这些枪造出来,自然不可能放在京城里当摆设,没什么太大用。朱翊钧也不会装配给自己的亲卫,用不上。
  第三四七章 刀在手,跟我走!杀蒙古,砍土蛮!
  好东西就要去该去的地方。如果说在大明谁最擅长使用火器部队作战,除了戚继光之外不做第二人选。
  大明能打的军队很多,但是其实都有一个基础条件,那就是军饷。
  有了军饷的大明军队,那就是嗷嗷叫的存在。
  “大明万岁,皇帝万岁!”
  “兄弟们给我冲!”
  “刀在手,跟我走!杀蒙古,砍土蛮!”
  没了军饷的明军,放三箭就算对得起皇帝了,“兄弟们,给我撤!”
  这倒不是朱翊钧开玩笑,而是大明朝的军队就是这么一回事。
  谈什么保家卫国,在这个时代,民智没有觉醒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开玩笑。
  明军前期的战斗力为什么高?
  因为人家工资给的高。每个月的军饷粮饷就不说了,杀敌的赏赐都能让人发疯。只要杀一个蒙古士兵,赏钱四十贯。
  不要说在明初的时候,就即便在现在,四十贯钱意味着什么?
  即便是在江南土地比较贵的地方,那也能买两亩上好的水浇田。
  如果当官的在明初贪污四十贯钱,那就是剥皮充草的结果。对于很多百姓来说,当官就是为了吃饷银、就是为了发财。
  打一场仗下来,砍上三五个脑袋,那是什么结果?
  我可以回家娶妻去了,不用娶寡妇,全是黄花闺女;我还能买二亩地。多打几仗,我都能当个小地主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可能没有战斗力?
  打得看到蒙古人就嗷嗷叫往上冲。那是蒙古人吗?
  那全是钱!行走的银锭子!
  等到大明没钱的时候,赏钱自然就没有了。别说赏钱了,军饷都没有了。
  军饷从京城出去,能到边镇也就剩下十分之二。一百万两,到军人的手里面有二十两就不错了。
  然后各地的将军们搞贪污,让当兵的去种地。除了本身他们奢靡之外,更多的也是没办法。朝廷的兵都要打仗,任务要完成,你手上没有精兵强将怎么行?
  手上没人,心发慌。可是朝廷不给钱怎么办?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自己想办法。于是他们就有了新的办法,把军队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他们的亲军心腹。这些人拿着高额的军饷,装备最好的装备,打仗的时候用的是他们。
  剩下那些军户就去种地,种出来的那些粮食全都被将领收走了。这些将领收走了这些粮卖了钱之后,一些自己享受了,一些装备亲军了。这也是为什么明朝后期边军还能打仗的原因。
  如果全靠中央给的钱,快别闹了。
  但是这种也不是没有弊端,毕竟将军的素质参差不齐,对军户的压榨太厉害了。
  种地的那些军户不但要种地,而且还要给大户打白工、给将军们赚钱。子子孙孙都过这种日子,谁受得了?
  于是大家就逃跑,这就有了逃兵、逃户。
  这种制度没有维持多久,到后期也崩盘了。没人给你种地、没人愿意受你的压榨,使得大明的军队战斗力大跌。
  加上中央的盐引不再补偿军队了,而是直接被皇帝拿走了、被官员拿走了,边军就更没有钱了,战斗力再次下跌。
  一直到张居正这个时候,张居正开始收拾这些事了。主要的是他能弄来钱,他可以给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戚继光的军队。
  戚家军装备了大小八百多门火炮,还有无数的火铳。戚继光还组织了大明历史上第一支枪骑兵,人数足足有八千。
  虽然使用的是鸟铳,但是八千鸟铳骑兵哪怕一人只放一枪,那也能把你打崩了。这是为什么他能以八千对两万打赢的原因。
  朱翊钧也想军改,但眼前远远不是时候。这件事在根子上,动表面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戚继光之所以能拿到这么多军饷,并不是因为没有人贪污,而是因为张居正想了另外一个办法。
  戚继光明明有十万人,我给你二十万人的编制。这二十万人的编制里面,有十万人是空饷。这十万空饷,不是给戚继光的,而是给上面这些人分润的。
  这不损害上面人的利益,也能保证戚继光的军饷。加上戚继光为人忠正、不喝兵血,所以这钱都能足额的发放。
  戚家军的人愿意跟着戚继光干,可以足额领到军饷,杀敌了也有足额的赏银,为什么不干?
  通过这件事也能看得出来,张居正的改革很流于表面,这也是海瑞看不上张居正的原因。
  贪污军饷那么严重,你不从根子上去解决问题,你找了这么一个折中的办法?
  看起来是符合中庸之道,可事是这么解决的吗?
  在海瑞看来,这些贪官污吏就该杀。他临死的时候还发出过一声呐喊,给皇帝上了一份奏疏,要恢复太祖时候的法律,凡是贪污四十两以上的官员,全杀。
  这其实就是在给皇帝一个理由。你也不用给他们想什么罪名,就用这个罪名,想收拾谁就收拾谁,抓住了就弄死。
  只不过这份奏疏被当时的人当成了一个笑话。海瑞的临终之言也没有被采纳,还是被束之高阁了。
  朱翊钧明白,海瑞的话是好话,但是大明的皇帝那个时候恐怕已经没有那个权力了,万历皇帝已经把基本盘折腾没了。
  张居正给万历皇帝留下了很多好东西,但是因为他的短视、因为他憎恨张居正,结果把那些东西全都弄没了。
  想到这里,朱翊钧摇了摇头,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朱翊钧叹气不要紧,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尤其是张扬,脸色都有些紧张了起来。
  朱翊钧也没去解释,跟一个奴婢犯不着。
  朱翊钧看着张扬,满怀希望的问道:“让你们试着制造的大炮,进行得怎么样了?还有手榴弹,制造得怎么样了?还有火箭弹。”
  这些东西都是朱翊钧给他们定的新研发方向。
  朱翊钧最关心的就是火箭弹,这玩意非常好制作,成本也低,威力也大,是他现在最希望看到的武器,也是最有希望制作出来的。
  第三四八章 万历的野望
  作为一个华夏人,朱翊钧对火箭炮简直是喜欢得不行。
  在后世的时候,每次看到火箭炮齐发,朱翊钧的火力不足恐惧症癌症晚期也能被治疗好一点点。
  很多人不了解军械,也会知道火箭炮的名字,比如大名鼎鼎的卡秋莎;以及我们国家大名鼎鼎的107,还有射程在四百公里以上的卫士系列,朱翊钧更是耳熟能详。
  当然了,在这个时代就不用想了,107就造不出来;其他的型号就更不用说了。
  这个时代能造出来的,其实就是类似于火龙出水的火箭弹。这玩意最早是印度人在印度大规模使用。
  英军侵略印度的时候吃了很大的亏。几十上百枚的火箭弹一齐发射,虽然精度不高,但是可以进行火力覆盖。对于方阵射击排枪击毙有非常好的效果,一轮覆盖过去把你炸得乱七八糟。
  英军吃了亏之后,就把火箭弹拿回去研究了。这东西到了欧洲之后,得到了非常大和快速的发展。
  朱翊钧现在就觉得非常需要火箭弹。
  火箭弹的射速可要比火炮快多了。火炮重新装填也需要时间,而火箭弹拿过来点燃了就能放,而且还能做成多管连发,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
  朱翊钧很看重火箭弹。当然了,火炮也一样。
  迫击炮、装线膛炮等等等等,还有金属定装炮弹,这个东西比较大,做起来应该比枪更容易一些。
  除此之外,还有手榴弹,这东西也很重要。如果有个手榴弹的话,军队的战斗力绝对能大上一个层次。哪怕就像后世的边区造,那也是好东西。
  边区造使用的就是黑火药,爆炸效果并不好,有时候就只能炸成两半。即便如此,在抗日战场上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边区造如果到了明朝,那就是无敌的存在。几十上百颗一起扔出去,想想那个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