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回到明朝做仁君 > 回到明朝做仁君 第77节
  尤其还有一个俞大猷,更是在陛下身边陪着练武。这个人也是谭纶举荐的。
  如果真的有什么消息的话,谭纶应该是第一个知道的。
  谭纶神情复杂的看了一眼方逢时,摇了摇头。
  他不知道什么消息,即便是知道了什么消息,也不可能告诉方逢时。
  背后非议帝王,本身就不是臣子所为。如果再加上窥探皇宫中的私隐,那就是大罪名了。谭纶怎么可能会犯这个错误?
  想了想,谭纶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大婚了啊!”
  说完,谭纶脚步急匆匆的就离开了。
  方逢时脸色一变。
  谭纶的话把他吓了一跳,虽然很想问一问究竟是怎么回事,可是他也知道谭纶不会说。
  这件事情只能靠自己去猜,只能靠自己去打探。这里面牵扯到了一个他们一直不愿意面对却一定要面对的事情:陛下成年了,而且已经大婚了,是时候该还政给陛下了。
  这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这件事情如果处理不好,绝对会是一个大麻烦。
  看了一眼走在前面的谭纶,方逢时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但知道他在担心。
  张阁老现在不在,陛下搞这个事情,恐怕针对的还是张阁老。
  方逢时还担心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有人在后面捣乱。
  即便陛下有了亲政的想法,应该也不会拿高拱来做文章。
  只是,是谁在搞鬼?
  方逢时暂时没头绪。无论是谁,这件事情都麻烦了。
  想到这里,方逢时快速走了出去。
  要尽快回去给张阁老写信,询问一下他的意见。
  其他的人也都神色各异的迈步往外走。
  张四维走下台阶,回头看了一眼文华殿,神情倒是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意味有一些莫名。
  申时行这个时候也走了上来,问道:“阁老在担心什么?”
  比起张四维,申时行的资历要浅很多。
  人家现在是内阁次辅,张居正不在就是人家主持政务。
  申时行说话的时候很客气。况且申时行本来就是个老好人,这么做也符合他的性格。
  看了一眼申时行,张四维叹了一口气说道:“朝廷恐怕要出奸臣,恐怕朝堂又要乱起来了。咱们要同心同力啊!”
  申时行笑着点头说道:“那是自然。只不过我入内阁时间尚短,很多事情不懂,首辅又不在,很多事情还是要阁老拿主意。”
  张四维笑着点点头,没说话。
  两个老家伙,一个想拉对方下水跟自己一起扛雷;另外一个果断地闪了。
  申时行才不会和张四维一起去扛雷,张四维又不是张居正。
  两人脸上笑嘻嘻,心里不能说。
  第一一四章 张诚背锅
  一边往后面走,朱翊钧一边吹着口哨,手里面摇晃着玉佩。
  这一副地痞流氓的模样,丝毫不像一个皇帝。
  陈矩低头跟在后面,脸上带着笑。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是陈矩知道陛下的心情非常好。只有在陛下心情好的时候,才会如此状态,做一些不合规矩的事。
  转头看了一眼陈矩,朱翊钧问道:“锦衣卫那边怎么样了?”
  “回陛下,还在探查阶段。”陈矩小心翼翼的说道。
  说是探查,实际上就是拖延时间。
  刘守有还是选择了一条极为保守的道路,这条路更稳妥,更不容易出事。
  先探查,拖上十天半个月然后再查,最后弄出一些人来顶包。
  等到所有事情都完成,至少三个月。在这三个月时间里,朝堂上下还不一定发生什么变化。
  就拿太后的病来说,没准三个月之内就好了呢?
  如果要好不了,那就死了呢?
  无论是好了还是死了,这件事情都没有人顾得上,所以也拖着,拖到张居正回来也是好的。
  刘守有把文官的办事套路用的很是成熟。
  朱翊钧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随后说道:“那就由他去吧。”
  向前走了不远,朱翊钧就看到了站在回廊之下等着的张诚。
  走到他身边,朱翊钧就停下了脚步,看着张诚问道:“东厂那边怎么样了?”
  “回陛下,东厂积极探查,这两天就会动手。”张诚连忙躬身道。
  在这件事情上,张诚真还没说谎,只不过最终事情会办得如何,他的心里面也没什么底气,回头找董大宝问问。
  虽然张诚到东厂的时间不长,但是已经收了一个心腹——董大宝。
  他能从董大宝的眼中看到野心,他自己也有野心,两人算得上是一拍即合。
  只要董大宝能够帮他做事,其他的都不算事。
  虽然心里没底,张诚还是要硬着头皮说。他不能向刘守有学,有些是刘守有能说,他不能做。
  看了一眼张诚,朱翊钧想了想说道:“轮值吧。”
  说完,朱翊钧迈着步就向前,走了出去,手里面依旧晃动着玉佩。
  “谢陛下!”张诚顿时面露惊喜,连忙趴在了地上。
  轮值,对于皇帝的贴身太监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职位,没有什么正经的品级,甚至还要多干活,但是代表的身份完全不一样。
  所谓轮值就是在皇帝那里排班,每天都会有一个时段是属于你的。
  毕竟一个人不可能二十四个小时伺候皇帝,皇帝却二十四小时都需要人伺候。
  那大家就轮班,但凡有资格参与轮班的,都是皇帝的心腹。
  朱翊钧这里,只有陈矩有这个待遇。
  陈矩轮值,其余的时间都是六娘在伺候。
  张诚是第二个,这也是在对外宣告张诚真得宠了,了不得的事情。
  回到乾清宫,朱翊钧看了一眼陈矩,想了想说道:“拟一份中旨,准许高拱回京,让张诚安排人去接。”想了想之后又说道:“过两天再告诉他。”
  “是,陛下。”陈矩答应道,
  想到张诚刚刚高兴的样子,陈矩已经在心里替他默哀了。
  这一关怕是不好过啊!
  要是过不了,别说轮值,命能不能保得住都两说。
  陛下升了张诚的官,给了赏赐,现在又让他去接高公进京,这意思还不明显吗?
  这个锅就是让张诚来背。
  朝廷上下的人都反对,结果皇帝一意孤行,那肯定是张诚暗中使的坏。
  何况皇帝这一次要发中旨,这可不是小事情。
  在大明朝,地位最高的是诏书,通过内阁和司礼监的那种。整个国家的意志,层级最高。
  在诏书之下就是皇帝的圣旨,也就是中旨,基本代表皇帝的个人意志。
  武将勋贵这边没得说,皇帝的中旨也必须要遵守。
  文官就不一定了。文官非常擅长做的一件事情——自己搞特权。
  皇帝的中旨,他们可以不接,最早开先例的时候是皇帝给大臣升官的时候。
  大,他们会假装客气一下,不接旨,多让皇帝来几次。
  这让先帝皇帝礼贤下士,大臣谦虚解释。
  可是凡事就怕开口子,这个口子开了以后,文官们就会把它不断扩大,最后变成了他们可以不接皇帝的中旨。
  当然了,也分时候看皇帝,看皇帝好不好欺负。朱元璋和朱棣的中旨,谁敢不接?弄死你丫的!
  万历皇帝的中旨可就没那么好用了,不过也分时候。这次高拱肯定会接。
  在文官里面,接中旨做事情也是为众人所唾弃的。
  他们非常擅长舆论和道德绑架的,比起后世那些人更加肆无忌惮,甚至用家国大义绑架你。
  高拱脸都已经丢了,不在乎再丢更多一点。
  只不过,张诚恐怕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想到这里,陈矩还挺感谢张诚。
  这要是没他,恐怕这个帽子就是自己的了。
  想到那个情况,陈矩都有一点不寒而栗的感觉,一点都没有高兴。
  有些兴奋的出了皇宫,张诚直奔东厂。
  陛下给了自己这么好的待遇,自己也不能辜负陛下,一定要把事情办得好、办得漂亮!
  这一次要再立新功,压陈矩一头!
  京城,董大宝大宅。
  这座宅子是董大宝新买下来的,花了不少钱,正是用这座宅子董大宝把周老二和张三的家眷全都接了过来,两人的丧事也是在这里举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