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翻页 夜间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696章 袁绍军:哼!没有人比我们更懂挖地
  随着十五日这天白昼的猛烈攻城渐渐停歇,野王守将杨丑也是累摊在城楼里,一口一口慢慢灌着亲兵烧的热水,渐渐缓过气来。
  下午的攻势比上午更猛了,关羽似乎调整了营造攻城器械的优先级,把一些重型大型器械的建造暂缓了,腾出人力造了非常多的移动式挡箭木墙,分别推到城下距离城墙一百五十步、一百步、甚至是五十步的位置。
  然后让汉军的弩兵接近到一百五十和一百步那两档距离,让弓箭手推进到五十步那一档,最后再用重甲的先登勇士扛着飞梯试探、引诱守军的弓弩手全部上城压制,城下的汉军弓弩兵也全部抛射对射,把城头守兵射得哀嚎惨叫连连。
  这种对射的交换比数据或许不是很好看,但关羽的人数是杨丑的六倍,甲胄也比杨丑精良,这样的消耗杨丑肯定是耗不起的。
  关羽打得这么嚣张,理论上倒也不是没有破法——比如,杨丑要是有胆略,统兵有妨,倒是可以选择组织骑兵队埋伏在成门内、趁着攻城方一波先登勇士退下去的空档,直接开城门杀出,把敢推进到城墙外只剩五十步的弓箭手近距离冲杀剿灭。
  毕竟,让弓箭手用挡箭木墙推进到离城墙那么近抛射,最大的软肋就是容易被近战反冲锋。
  事实上,杨丑在被逼急了的情况下也这么做了,可惜结果是他派出城反冲锋的五百骑死士,刚出门就遇到关羽反应极为神速地投入预备队反冲、在杨丑的骑兵大肆砍杀城外五十步那群弓箭手之前,就被关羽的预备队堵成了阵地绞肉战。
  双方血腥厮杀在一起,杨丑再想指挥部队后退,却发现已经被黏住了,如果这时候开城门放吊桥让骑兵回来,说不定关羽的部队也跟着涌进来了。
  杨丑只好忍痛壮士断臂,放弃了自己手下仅剩的精锐骑兵,五百骑在城墙根下走投无路,被杀了二百多人后,其他人都果断跪地投降了。
  毕竟是主将先抛弃了他们,不开城门不让回撤,这种情况下谁还肯战死至最后一人?那是毫无希望的白给送死。
  这一波之后,杨丑再也没敢有任何反击的尝试,哪怕敌人在城外更嚣张更过分地搭建工事,只要超出了城头往下丢滚木礌石的砸击范围,他就完全无视,只敢放箭,别的什么都做不了。
  这样被压着打了整整一个下午,颓势可见一斑。
  ……
  战事稍歇,杨丑也喝过水缓过气来,心中暗忖:
  “关羽和徐晃的攻势实在是太猛烈了。要是等他的投石车全部造好,昼夜不停猛砸,这野王的城墙怕是七八天都撑不了,要是攻势猛烈的话,五六天就要沦陷了。
  现在士卒之所以还能被弹压勒逼着死守,全靠他们对麹将军和张辽、文丑将军援军的信心。要是谁提前动摇了,对麹义的救援产生怀疑,怕是随时都会崩溃。”
  他现在唯一指望的,就是麹义三天之内就会来增援,除掉已经过去的今天白天,估计也就两天三晚了,这点时间,应该够张辽和麹义在抵达野王之前、先合兵一处,如果再多宽限一两天,那么连文丑也能赶到。
  北方的冬天夜很漫长,申时过半天就全黑了。城下的攻击方居然还敢在好多挡箭木墙上插火把照明,丝毫不担心城头守军对着火把放箭。
  当然,关羽造的移动式挡箭木墙很多,并不是每一面附近都插了火把的。这就导致虚则实之、没有插火把的地方因为明暗对比,显得愈发难以看清。
  杨丑心中估摸着,关羽肯定还有小动作,但他猜不出具体是啥,下午的骑兵队反冲彻底失败、骑兵损失殆尽,他也没勇气再做任何开门近战阻止的尝试了。
  整整一夜,城外都不安静,各种敲击碰撞的细碎声响,四面八方都有,让杨丑和袁军士兵的恐惧不安愈发深重。
  第二天天亮后一看,杨丑和袁军军官们不由大惊:一夜之间,所有关羽昨天下午推到阵前的挡箭木墙底下,都被垫了夯土堆墙,也把木墙垫高了,防御遮蔽效果愈发之好,能让汉军弓箭手彻底安心躲在后面对城头抛射箭雨。
  当然,作为河北军将领,杨丑也是知道穴地攻城的战法的,他立刻就看到了比垫高掩体夯土更危险的要素——这些土是哪里来的?
  有工事用到了土,肯定有些地方被挖掘了提供土。目力所及之处,城外数百步并没有某块地方突然地势低陷下去变成大坑,那就说明攻城方并不是集中在某个坑取土的。考虑到成本和时间,也不可能是从远处运土过来。
  剩下的某种可能性,概率瞬间就大大提高了:攻城方在挖地道!这些土只是副产品!
  “地道口在哪儿?找!都给我好好的找!所有目力最好的神射手,都别放箭了,到城楼和马面上瞭望,找出关羽的地道口!”
  杨丑急切地吩咐,虽然攻城战很快又要重新开始了,他也顾不得在这种节骨眼上削弱弓弩队的战力人手。
  将士们立刻被调动起来寻找,可是很快就发现疑似地道口的土堆太多了,不知道哪个才是真的。
  他麾下一名军司马,似乎是参加过三年半前的易京楼之战、给过公孙瓒最后一击,对防御地道非常熟悉,此刻趁机进言:
  “校尉勿慌,论穴地之能,我河北军天下第一,关羽不过是班门弄斧。自古防掘地可绕城内遍挖长堑,截断地道出口。我军用地道多年,还总结出挖长堑所得之土,可在长堑后五十步,另堆一道土墙,安排弓弩手巡哨。
  这样敌人就算钻出来,也会暴露在低矮之处,被我们用滚木礌石砸死、侥幸逃出来也会发现出口处还有临时土墙围着,被交叉攒射尽数歼灭。另外,还可以用大瓮蒙生牛皮,状如大鼓,让耳音好的士卒听声辨位。”
  杨丑脸一板:“你以为我不知道?可挖掘绕城长堑要多久?我们现在还要守城,就算组织百姓挖壕,也要分兵带头挖、示范监工,能投入多少人?没有十天半个月能挖完?
  至于听声辨位,本就不精确,而且现在关羽如此阵仗,我怀疑他在城四周都有让人挖土,虚实相应怕是很难听清哪边才是真的。”
  那军司马想了想,先表示了对领导明见的佩服,随后宽慰:纵然长乾半月而成,关羽的地道同样好很久才成。堑壕好歹是露天明挖的,每一段可以分段同时开工。地道却只有一个横截面可以挖,比挖壕慢多了。
  杨丑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但随后又冒出一个新的疑问:关羽难道不知道地道是两军长期相持期间才会用到的么?既然今天关羽是要速攻拿下野王,怎么会选那么慢的办法?
  还是说,关羽这是表面上攻城为主,实际上以打援为主?他是在勾引麹义张辽和文丑,哪怕麹义等人集结了相当于关羽两三倍的野战兵力,关羽依然有把握在野战中同时击败麹张文三将联军?!
  以关羽之威名和带兵实力,似乎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杨丑有些不寒而栗,但他没有别的选择,只好先这样见招拆招。
  当天白天,攻城战还在继续,杨丑安排的挖壕和放牛皮大瓮地听反侦察,效果也不太好。地听果然听不清敌人主挖的真实方向,声音比较嘈杂各个方向都有。
  杨丑只好选择全城每面城墙背后都平均挖沟、无差别全面防御。好在他相信关羽挖地道的龟速,倒也不用太担心进度跟不上。
  十六日下午的时候,随着前线关羽挖地道挖得越来越嚣张,不少中间段的、离城墙只有五十步和一百步的竖井井口,也开始大量堆起挖出来的土后,倒是也有守城军官回报过杨丑,并且他们还提出了一种异想天开的警告:
  “校尉,关羽有没有可能是把这些竖着挖下去的井,再往两边挖、然后一口口井下面的地道连接起来?”
  这个猜想其实已经无比接近于真相了——虽然杨丑就算知道真相,也不太懂如何防,关羽的地道战技术先进,在速攻状态下近乎无解。
  但是,偏偏因为杨丑是河北军将领,他也懂地道战,知道地道的技术难点,所以否决了下属那种外行却歪打正着的判断:
  “你懂不懂穴地战的精髓和难点?你试过竖井下去往两头挖、最后跟别的井别的地道口连起来的难度么?要是能用,当初大将军攻打公孙瓒,就不会挖了三个月的地道才挖到易京楼底了!
  竖井下地之后,幽暗不辨东西南北,你怎么知道要往哪个方向挖,才能和友军正好对上连通?但凡稍微错几度角,挖到数十丈外就错开很远了,这地道根本连不起来!
  关羽军从未用过穴地攻城之法,估计也是道听途说,他真要瞎捉摸,我们也无所谓,按自己的节奏防守就好!”
  提意见的下属满面惭愧而退,对自己因为不懂挖地道技术难点而羞赧不已。
  这一切,只能说是天意如此——诸葛亮战前教给关羽备用的那套挖地道新技术,恰好是解决了传统地道战技术的痛点短板。
  用一句后世《专利审查指南》上的术语来说,那就是“克服了固有技术偏见”
  (注:《专利审查指南2021》,技术偏见:是指在某段时间内、某个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对某个技术问题普遍存在的、偏离客观事实的认识。它引导人们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可能性,从而阻碍人们对该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说人话,那就是如果诸葛亮教关羽用这招对付其他不懂地道战的诸侯,对方还不一定会那么灯下黑。但偏偏诸葛亮让关羽用它来对付河北军!对付天下第一地道战强军!
  这就是诸葛亮最擅长的事情:在敌人最擅长的专业领域、正面击败他们。就像空城计,如果对面不是司马懿这种老奸巨猾之辈还不好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