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翻页 夜间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115章 阎柔就计诈李素
  五天之后,昌黎城下。
  很显然,在过去这五天里,汉军已经彻底掌握了大渝水与小渝水两河之间那块冲积平原。大渝水西岸除了南端孤零零的徒河城外,再没有一丝叛军的势力范围。
  刘备和李素、鲁肃的军议过程,也没什么好赘述的,因为李鲁二人完全赞同了关羽的建议——围三缺一,围徒河而攻昌黎,彻底拔掉敌军尚有粮草积蓄的最主要据点。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彻底控制两河之间的同时,另有两支汉军兵力,各约三千人兵力,渡过大渝水,在东岸建立起了营地,分别围困昌黎城的北门和东门——
  昌黎城西门紧挨着大渝水,相当于以天然河流作为护城河,所以难以围攻,但汉军有水军优势的情况下,叛军也无法从西门逃脱。
  只要围住北门和东门攻打,留出南门给敌军逃命,等他们真觉得自己撑不住的时候,就会从南门去徒河,或者指望徒河的援军从南门过来增援。
  围困昌黎北门的是周泰,围困东门的是关羽。
  周泰只要负责进攻面前的城门,所以压力较小。关羽还得兼顾必要的时候分出精力防备被敌军援军袭营,任务更重。
  而赵云还是老规矩带着骑兵机动,随时准备截杀。
  张飞则老老实实带着五千人,一部分防守汉军水寨粮仓、一部分围困徒河城南北两门,留出东门,让徒河的敌兵看到一个回援的希望。
  每一部分汉军的围城兵力,其实严格来说跟城内的守军比人数,还略处劣势。
  但谁让汉军就是这么嚣张呢,我人数比你少还敢包围你,你有胆就出城野战好了,正求之不得!
  六千人围七千、五千人围六千还要兼顾守寨,胡人都不敢出击攻营!
  难峭王之死已经给了每一个乌桓将领当头一棒:在汉军有弩阵的情况下,靠只有皮甲的轻骑兵攻打汉寨就是找死!
  ……
  三月初九,晴。
  清晨的露水被阳光挥发之后,李素也跟着刘备一起,策马巡视昌黎城北的大营,准备迎来第一天的攻城战。
  晨曦照在大渝水的河面、与对岸的黑土地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意境,可以看到上千匹由缴获的轻伤马匹转职的耕马,拖着铧犁、在往复奔驰快耕浅耕。数以万计的农夫,则在忙着灌溉播种。
  大渝水和小渝水之间的河谷地带,因为才被汉军控制了不到一周,所以错过了春耕种水稻的最佳农时。
  但两河之间的黑土地是最肥沃的,而且是往年就有人耕种的熟田、只是因为这两年打仗才临时荒废。眼下涌来的流民又越来越多,不抓紧种地肯定不行。所以刘备让鲁肃抓紧组织进一步扩大屯田范围。
  在这些地区抢种大豆和蔬菜,虽然提供不了多少过冬的粮食储备,却可以在夏秋两季多供应些时令口粮。
  这才有了“河东岸还在围城作战,河西岸已经开始屯田围垦”的奇怪景象,也把汉军的有恃无恐和挑衅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叛军要是敢出城渡河屠杀屯田流民,汉军派兵截杀定然教他们有来无回!
  相信只要不是宁死都要拖几个无辜垫背的杀人狂,肯定不会做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的。
  鲁肃要屯田,临阵参谋的活儿只有李素一个军师来担当了。
  卯时末刻,周泰营中的士兵们已经埋锅造饭完毕、开始吃早餐了,准备饭后歇息小半个时辰就列阵出击。
  早餐时间是提前了的,是为了打仗才如此安排,李素也有关照过两句,要延长吃饭与作战的时间间隔,至少小半个时辰,以减少阑尾炎的发病率、降低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
  这种医学常识汉朝普通人也不是很懂,军师都关照了那就执行呗。
  趁着士兵们吃饭的点,刘备和李素带着百余骑,先去昌黎城北门外,远远隔着几百步,巡哨了一圈。
  然后刘备按照李素前一天定下的计策,分出几个能开强弓的神射手,由乌桓突骑屯长刘顿带领,到城下一百多步的地方,快速横向掠阵,朝着城头射出几箭。
  箭杆上缠着卷紧了的帛书,内容是劝难峭王生前的军师阎柔投降的,里面还说了些语焉不详的话语,
  什么“素知阁下自幼被乌桓俘虏、忍辱负重生长于胡膻之风,心实向汉。若非被张纯、难峭王裹挟,不至于此。若早日归降、只需斩杀难楼,即可既往不咎、并授予郡从事之职、另赏黄金二十斤、绢二百匹。”
  最恶毒的是,书信里还学曹操那样故意涂改了几处。并且还暗示“我之所以知道如今城中主将是难楼,也是因为阎柔之前给我们通风报信、已经在给自己留后路了”。
  离间计不抹书,那就不叫做全套!
  至于信中提到的“难楼”,是难峭王的侄儿,难峭王的儿子如今年纪尚幼,不可能统领得住难峭王死后留下的部众。
  所以李素根据对敌军主要将领、军官的人事分析后,就认为如今昌黎城内还管事儿的主将肯定是难楼了,要离间就得这么写。
  “阎柔真能杀了难楼投降么?他如果来降,真的要赦免他?他当初可是张纯派去说反难峭王的首恶,可以说罪恶还在难峭王之上。现在却杀了被他说叛的将领、留下教唆之人,会不会不能服众?”
  刘备看到箭书射上城去之后,心中依然有些忐忑。
  他们今天之所以来北门射,也是提前通过前几天围城的观察,了解到了北门是阎柔负责的防区,在这儿射上去的信肯定会落到阎柔手里。
  至于难楼能不能得到,就要看难楼在阎柔身边有没有眼线耳目,是否足够疑心、肯逼问追讨——他要是有马超的胆子,那就肯定敢这么干了。
  面对刘备的担心,李素安慰道:
  “不管阎柔有没有机会杀难楼,我们肯定可以促成敌军内讧。能杀掉最好,杀不掉的话让难楼反过来杀阎柔也不错——难楼这种乌桓粗鄙之人,懂什么反间谋略?只要他听到风声,肯定会作出反应的。
  说到底,还是云长斩了难峭王,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用计的良机。每一次敌军统帅战死人事变更的时候,都可以试一试反间。”
  李素的话说得很漂亮,还不居功。
  这种计策不用白不用,用了不成功也没损失。
  反间实施之后不久,周泰的人也已经做好了攻城准备。
  汉军派出五六辆硬木斜顶的壕桥车;数十面弧形外观、内带支撑的大型防护盾,由士卒们推着到城下实施基础的攻城作业。
  也就是把昌黎城北门外的护城河填断几个缺口,同时命令弓弩手在防护盾后面对着城头抛射箭矢压制。
  昌黎城的护城河,原本是从大渝水河边挖了一道渠、把活水引过来的。但汉军准备攻城之前,已经把城东北角的渠口堵上了,所以护城河内的水位已经下降了一些,也不再有源头活水,填埋起来变得轻松了不少。
  半天的挖掘作业、弓箭对射,攻城人马死伤了百余人,也填出了几个缺口,便退兵了。城头的叛军弓箭手也死伤了三四十人。
  不过这些损失并不会对汉军有什么伤筋动骨,因为填河的本来就不是精兵,而是刘备从饥民中临时赏赐钱粮征募来的。
  这倒不是说刘备假仁假义,而是攻城作业的兵本来就不需要多大的专业素质,在弓弩面前也是众生平等。
  在死伤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李素让他优先选40岁以上、勉强还体力不错的中老年饥民充军,也算是尽量保护青壮了。
  因为只有李素知道,未来的战乱起码要持续十几年。所以刘备眼下募集的兵马当中,那些注定要作为嫡系使用的士兵兵源一定要年轻。
  同时代其他的军阀普遍还在觉得30岁乃至35岁的兵源综合素质最好、可以尽快上手。但李素则多次劝谏刘备尽量招20岁左右的士兵用心培养,刘备本着“年轻力壮的人预期寿命还很长”,也乐于如此。
  汉军这般不瘟不火地退兵,果然让城头的守军都觉得有点奇怪。
  尤其是当天晚上,当他们听说了城东门难楼防守、关羽主攻的战场,战况比这里激烈得多时,很多人就内心起疑了。
  第二天一早,难楼就带着数百精壮亲卫来到北门防区,找到了阎柔。
  “阎军师,听说昨日城下射来书信,可否给我一观?”
  阎柔心中一惊:“单于何出此言?这……罢了,你既知道书信存在,我解释也是无益——我本想立刻烧掉看都不看,但士兵们当时已经呈给我了,我也是悔之无及!知道看了之后再烧,定然无法取信于单于,说不定反而显得我心虚。
  那封信,我确实留着,但那是刘备的反间计!就是要你我主臣相图自相残杀!单于若肯给我机会,我便近日内将计就计,反杀刘备表明我心迹!”
  难楼身边护卫都已经拔刀出鞘,随时可以把阎柔分尸,他见阎柔如此直白坦荡,倒也信了七八分:
  “那你要如何表明心迹?”
  阎柔抹了把脸:“刘备信中要我杀单于投降,我便将计就计说单于身边护卫严密,我一个军师、嫡系人马不多无法下手,但愿意趁夜献出北城门、放汉军进城,由汉军动手攻杀单于。
  到时候,我们在北城门附近的城楼、城墙多埋伏弓弩手,等汉军先锋入城后、放下闸门断其归路,将敌军入城先锋尽数射杀——不过我也丑话说在前头,刘备未必会亲自冒险入城,如果杀不得刘备,只要能杀一些汉军先锋,也足以表明我心迹了!单于以为然否?!”
  阎柔心中也是忐忑,说完后就静待命运的宣判。
  如果难楼不信他,但只要对方不立刻处决他,那他就只能虚与委蛇拖延时间、想办法刺杀难楼降汉了。
  难楼作为一个没读过什么书的乌桓人,果然觉得阎柔这条计策已经是天下妙计了。
  “阎军师好计策!那我到时候就亲自在北城楼坐镇,看你剿杀汉军先锋表明心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