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穿越重生 > 六零之女主她高贵冷艳不会扯头花 > 六零之女主她高贵冷艳不会扯头花 第200节
  韩修见蒋乔没什么表情的样子,也没有安德鲁说的暗示举动,看不出蒋乔是情愿还是不情愿,所以故有此一说。
  蒋乔看了一眼韩修手里那个银白色铝包装的东西,轻声说道:“买了不能不用。”
  天花板上的吊灯暗了下来,两盏橙红色的陶瓷灯洒着柔和的光辉,大红色的龙凤喜被起起伏伏。
  半个小时后,床上的一切停歇了下来,两人皆一脸绯色,韩修凑过去轻啄了蒋乔的嘴唇一下,满含期待说道:“我不行了,但是我觉得还可以再来点,蒋乔,我一半,你一半,接下来你来好不好?”
  蒋乔捂着被子,飞快地翻了一下身,留给韩修一个冷漠的背影,说道:“我们要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韩修从身后抱着她,甜言蜜语说道:“但跟你做的任何事都是高级趣味的。”
  蒋乔不为所动,拿起床头柜上的手表,看了一眼说道:“十点了,韩修你该睡觉了。”
  接着她把手表放回去,立马关了床头灯。
  房间的灯光完全熄灭了,韩修在黑暗中开口问道:“蒋乔,你舒不舒服?”
  蒋乔羞得伸手去捂住韩修的嘴,她羞恼说道:“你怎么那么恶趣味呢?”
  韩修呜呜几声,蒋乔听清“我错了”三个字,把手松开,小声说道:“刚开始是不舒服,后来有点舒服。”
  五点半,蒋乔的生物钟让她醒来,厚厚的窗帘也不能阻挡住天光,蒋乔看着天花板上的八爪水晶吊灯,有一种错空感。
  韩修就在离她不到一尺不到的地方安静地沉睡着。蒋乔没有立即起床,躺在床上转动着脑子,想着事情。
  半个小时,“铃铃”的闹钟声划破了蒋乔的思绪。
  蒋乔转过脸来,伸出推了推韩修的胳膊,轻声说道:“韩修,起床。”
  韩修支吾一声,眼睛都没有睁开,一下子就把蒋乔抱住,他蹭蹭蒋乔的脸颊,问道:“你现在还尴尬吗?”
  蒋乔看了他一眼,说道:“不尴尬了,你呢?”
  韩修轻笑一声,说道:“昨晚睡觉前就不尴尬了。”
  蒋乔一边抓开他的手,一边心道,那真是彼此彼此了。
  两人起床洗漱一番后,就开车回大院。
  隔壁静悄悄的,迈进韩家院子前,蒋乔忍不住朝对面看了一眼,院子里空落落的没人,只有那棵石榴树在晨风中招展着枝丫。
  韩修牵住蒋乔的手,轻声说道:“我们去叫爸妈过来一起吃早饭。”
  蒋乔回过头来说道:“不了,要是真去,妈该惴惴不安了。”
  宋舒敏在婚俗和一些人情往来方面特别认死理,寸步不让。即使知道蒋乔的劝说和做法是为她好,也不会让步的。
  韩家三位长辈,起得比以往更早,人逢喜事精神爽,全部精神奕奕坐在客厅里等着小两口回来。
  一听见汽车声,三人齐齐起身往门外走,蒋乔和韩修看见长辈要出来了,快步走了过去。
  蒋乔出声说道:“奶奶,爷爷,爸。”
  三位长辈都含着笑意应了一声。
  李红英一手抓着一个,左看看右看,笑得心满意足,开心说道:“早餐有小米红枣粥、牛肉粉丝包、鸡蛋饼、豆浆、牛奶,还有葡萄、西瓜,乔乔你喜欢吃什么可以跟奶奶说,下次全部做你喜欢吃的。”
  蒋乔温声说道:“今天做的我都爱吃。”
  一家人其乐融融吃过早饭后,就开车往韩家庄去祭拜张文珍。
  墓碑前香烛冒着光亮,冥纸燃尽只余灰烬。
  李红英看着在墓碑前蹲着的韩从文,对着蒋乔和韩修叹息说道:“我们走,让你们爸爸再待会。”
  蒋乔和韩修一人扶着一位长辈往山下走。
  韩山河在孙子的搀扶下,边走边说道:“年年啊,你不是说,要在老宅建房子吗?还说房子建好后,要给村里当作小学用,爷爷想去老宅那边看看情况。”
  韩修笑道:“那我们现在就去。”
  蒋乔和韩修一路发着喜糖,一边往老宅那边走。
  破败不堪的原址上挖起深深的地基,地基里填满了搅合好的水泥,已经半干了。
  昨天的婚礼韩铁梅也来参加了,但根本不可能有时间把起房子的进度说给蒋乔听。
  现在正好农忙的季节,请来建房子的人都要回去料理自家的田地,农忙过后大约九月中旬才复工。
  韩山河站在地基前面的空地上,感慨说道:“以前爷爷就住在东边的矮房子里,一下雨那房子就不能住人,爷爷就得卷铺盖往堂屋里打地铺,那时候穷,但你们的太爷爷说,人穷不能志短,所以用来待客的堂屋建得是最好的。……”
  扛着锄头回来的韩山海出声打断了韩山河,“山河,你们一家子回来怎么也不告诉我一声,快进来坐喝杯水。”
  韩山河摆手笑道:“不必了,我们马上就要回去了。”
  韩从文今天就要回沪市,离开之前,怎么也得一家老少吃一顿正经的团圆饭。
  韩山海把肩上的锄头放下,看着韩山河一脸愁苦说道:“山河,你看看你起这么好的房子,一年到头怕是也不会住上一回,允文那孩子都快三十了,因为腾不出一间婚房来,媳妇都说不上。”
  韩山河的脸色立马冷肃了下来,他看着跟在韩山海后面的一群隔房后辈,个个脸颊圆润,气色一看就不错。
  他冷淡说道:“房子建好后,我打算让村里小学的孩子到这边读书。”
  旧社会那会,韩山海一家都能起得起青砖混泥的大瓦房,他不信新社会了,韩山海家的日子会过得更差?
  当年他回到家乡,剩下的血缘关系最近的亲人就是韩山海,所以才会念着那一份亲情,雾里看花迷了眼看不清韩山海的伎俩。
  韩山海憋着气说道:“村里又不是没有教室,……”
  韩山河打断说道:“年年扶着爷爷走,你爸应该下山在车子那边等我们了。”
  韩修忍不住低头偷笑了一下,扶着韩山河,非常孝顺说道:“爷爷,您走慢点,小心前面的小石子。”
  第283章
  回去后,张阿姨已经开始为午饭忙碌了,蒸好的米饭香气传到客厅里。
  蒋乔把包放下,就听见李红英对她说道:“乔乔,你上去歇会吧,年年你过来,奶奶跟你说点事。”
  蒋乔点头说道:“那奶奶我上去了。”
  以后要时不时回来住,她今早收拾了一箱子的衣服过来,正好上去拿出来放进衣柜里。
  等蒋乔的身影消失在楼梯间,李红英拉着韩修的手,笑道:“走,我们去隔壁把你岳父岳母叫过来。”
  韩修即刻开心笑道:“真的能把爸妈请过来?”
  李红英佯装拉着脸生气说道:“怎么,我这个长辈亲自去请,他们还能不过来吗?”
  李红英嘴上是这么说,但心里也没底,要不然她也不会避开蒋乔,偷偷拉着韩修过去请人,就是怕要是请不过来,蒋乔会失望。
  蒋维钧和宋舒敏刚下班到家,就看到李红英和韩修走进自家院子里。
  宋舒敏连忙跑过来,急忙说道:“亲家奶奶,年年你们两个怎么过来了?”
  韩修摸摸鼻子,看着李红英,眼神示意道,接下来就看奶奶你的了。
  李红英拉着宋舒敏的手,笑道:“从文今晚就要回沪市,再过几天,乔乔也去福省,一家人起码得过年时才能团聚,趁今天这个机会,怎么说也得吃一段团圆饭,拍一张全家福。”
  宋舒敏和蒋维钧一听,犹豫不决之外有些意动。
  李红英再接再励说道:“我们两家都是一个孩子,应该像一家人一样,以后呢,两个孩子在那边住,就在哪里开火。”
  宋舒敏笑道:“亲家奶奶谢谢你的深明大义。”
  李红英瞪她一眼笑道:“这不叫深明大义,这叫应该的。”
  蒋乔在上面房间收拾着衣物,恍惚听到宋舒敏和蒋维钧的说话声。
  她放下折叠的衣物,走出房间往楼下客厅一看,真看到了宋舒敏和蒋维钧的人。
  正在聊天的宋舒敏和蒋维钧似有所感地抬头一看,冲蒋乔笑了笑。
  蒋乔提高音量说道:“爸妈,我把东西整理好了,马上下来。”
  虽然蒋乔没有表露出来,但韩修知道她的心情很好。
  一家人欢声笑语吃过晚饭后,韩修去隔壁邻居家请了一个会拍照的人过来帮忙拍全家福。长辈坐在长沙发前,蒋乔和韩修站在他们后面。
  照片拍完后,蒋乔和韩修送韩从文到机场。
  韩修是个感性的人,看感人的电影时有的时候还会掉眼泪,共情能力特别强,这点与他随性散漫的性格格外的不搭。
  送完韩从文后,他就拉着蒋乔情绪低落说道:“现在我就不舍得你走了。”
  蒋乔也不知道说什么安慰人的话,她只得郑重承诺说道:“两年后,我一定调回京市来。”
  两年之内她把自己能做的事情都做了,到时候西北那边有培养出来的人守着,缺她一个也没什么。
  第二天宋舒敏和蒋维钧也过来吃早饭了,李红英是来真的,要是他们不自己过来,她就亲自去请。
  吃过早饭后,蒋乔和韩修开车回到了自己的小家那边。
  经过邮局时,韩修突然说道:“说不定我的稿费到了,蒋乔我们去看看吧。”
  蒋乔点头说道:“那你停在路边吧。”
  两人到了街道上的邮局一问,还真有韩修的汇款单。因为票证制度还没有取消,为了方便,蒋乔和韩修把各自户口迁到这边的街道来。
  韩修用蒋乔包里揣着的新鲜出炉的户口本,把汇款单子领了。
  他把汇款单交给蒋乔,打趣说道:“这几天真是好事连连,月老刚走,财神爷就来了。”
  七万八千多的稿费,即使放在半个世纪后这笔钱也不算少了,韩修看了看周围,揽着蒋乔说道:“你把这笔钱带去福省。”
  蒋乔“嗯”了声,把汇款单收进口袋里。其实这些日子,她不是没有做过一件私事,她把两人的共同财产,全部变更了所有人,登记在了韩修名下。
  去西北工作的危险性肯定比在大学里教书的要高,万一发生了意外,为了避免以后变更的麻烦和遗漏,她提前把两人的共同财产全部转移到韩修手里。
  回门那天,蒋维钧和宋舒敏特意请了一天的假在家等着两个孩子回来。
  蒋乔和韩修提着回门的四样礼烟酒茶糖之外,还买了蒋维钧和宋舒敏需要的东西回来,大闸蟹、咖啡豆以及六丈毛呢布料。
  宋舒敏之前念叨着要给蒋维钧做几件常服,要不然出门穿着军装太显眼了,她都不想蒋维钧到医院来接她下夜班了。
  其实蒋乔和韩修从美国给蒋维钧寄回来了不少秋冬衣服,但他平时都舍不得穿,到正式的场合他才肯拿出来穿一穿,跟那套军装礼服一样爱惜。
  蒋乔和韩修齐声叫道:“爸,妈。”
  说着就把手里的礼品往茶几上一放,也不用蒋维钧和宋舒敏当成贵客招呼,坐下来端起茶杯来,喝了大半杯放凉的茉莉花茶解渴。
  宋舒敏笑意盈盈地说道:“今天中午我们简单吃点,等晚上你们爷爷奶奶回来了,再吃得丰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