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候,女子同盟会的人更加明白,真正能改变女子社会地位的只能靠他们自己。
乔微看着面带苦涩的左暖等人道:“本身的女子解放就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这条路上苦难重重,甚至还可能付出我们的生命,但我们还是要继续走下去。”
“你们也不要泄气,华国自古以来女子地位的提升有很多次,但每次都十分短暂,但那是因为为之努力的同人志士太少,可如今这样的女性只会越来越多,我们一定能成功。”
“再看看西方的其他国家,一二百年前地位比如今的华国女性好不了多少,如今不也是好了很多吗?一步一步来,我们一定会成功。”
左暖等人听后也觉得心中又再次振作起来,昂扬起了斗志。
就在这个人时候只见一个慌慌张张的女同学朝着乔微跑过来,说是慌张也不对,应该说是气愤引起的慌乱。
“先生不好了,霍辉于虎城大胜,沈英锐的军队溃散,沈英锐大败。”那女生说着刚刚得到的消息。
左暖等人不明白这有什么好激动的,沈英锐和霍辉都在南方,而且两家已经打了一个多月,虽说霍辉胜了有些意外,但是南方和京市相隔甚远,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霍辉此次获胜后为了感谢g国和r国的相助,决定按照两国要求将宜城等地的盐税交给这两个国家,之后还同意两国在宜城驻军并且让两国控制大江两岸的江防!”
这话一出,所有人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霍辉这是要卖国啊!
第240章 民国动荡,科教兴国
在场所有人意识到此事的问题后,就开始声讨霍辉,华国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么明目张胆的卖国军阀了。
“我这就回去组织人去政府抗议,我们要打倒霍辉,打倒卖国贼!”左暖义愤填膺,恨不得厉害就去打倒霍辉。
“对,我们要去政府抗议,让北方政府出面攻打霍辉,让霍辉签署的卖国条约不作数!”
“……”
诸如此类的声音在乔微的耳边响起,乔微深感欣慰,这些年她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
在原本的剧情中,没有这些的描述,剧情中军阀霍家一直都是以强大示人,霍辉的形象也是骁勇善战,善用兵法,如今看来善战可能是真的,毕竟霍辉和沈英锐两家的实力还是有些悬殊的,沈英锐的兵力要比霍辉多出六七万,但如今霍辉取胜,除了g国和r国的支持外,更能说明霍辉兵法运用娴熟指挥得当。
外援谁都有,沈英锐有e国,霍辉有g国和r国,如今沈英锐输给了霍辉,可见霍辉在兵事上却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可是这样的人却卖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置国家尊严于不顾,不只是让人鄙视更令人唾弃。
乔微会想起原本的巨擎,如果真的让霍家霍辉这样的人最终得到了华国的执政权,华国日后将会何去何从?华国的百姓又会有多少苦难?
之前乔微也见到过一些民国的小说故事,其中总有些小说的最后是作为男主的少帅军阀一统华国。如果真的让华国落到军阀的手中,乔微真的不敢想象以后华国会落到什么地步?半殖民地社会会不会继续下去?
看着霍辉的这些做派,乔微有理由认为男主治下的华国,百姓的日子绝对会是水深火热的样子。
这也就是乔微一直以来厌恶军阀的原因,政党是有共同志向的仁人志士组成,而军阀基本上是一种变相的封建制度。
在后世的时候,对于这一段历史,很多人仰慕民国,也有很多人基于民国的背景创作了很多有趣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一开始大多是晦暗的,是存在讽刺意味和折射现实的,充满着强烈的爱国和救国情怀。
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竟然开始喜欢军阀文,喜欢军阀文中那些被描写的帅气的少帅,或者是那些多情的才子男主,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在乔微这里都不是她喜爱的故事主角,甚至她认为这些故事的主角都有些三观不正。
乔微认为,民国时期的主角应该是那些为了救国救民奔走的仁人志士,是一代代牺牲的英烈,只有这些人才是时代的楷模,才应该是故事的主角。
这么多世界,乔微经历的世界各有不同,她当过封建时期的君主,也当过后世的领导人,也当过谋士之类的臣子,也许有很多人问为什么在其他的封建王朝的时候,她会继续纵容封建制度,而不是选择将封建过度到民主,是因为她过渡追求权力,不愿放手吗?
当然不是,对于乔微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故事,在生产力低下的时候封建制度确实有一定的独道性,真正对一个王朝和百姓起到毁灭作用的是君王吗?不,应该是世家门阀。
所以不管是在她当谋士后推行科举,还是在她成为君王后大力推进教育和思想文化繁荣,推行百家教育开设多种科目考试,都是因为她想要解决门阀世家之祸,只有教育的盛行和选士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阶级才不会被固化,她通过较为缓和的手段去消解世家,逐渐将阶级取消。
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下,适合这种温和的手段。
可是如今的民国呢?温和的手段已经不能用了,华国外忧内患,虎狼环伺,哪里允许她慢慢过渡,只能用暴力快速的手段解决问题。
当然乔微也么有想要自己发展武力解决问题的想法,因为如今的民国和她接触过历史的民国在很多方面还有着不一样,乔微希望华国的未来能够选择正确的方向,但是这个方向需要华国的百姓一起选择,她选择发展教育,开蒙思想就是因为乔微想要让这个时代的华国的命运交到华国的百姓手中,她只要在一旁加以引导就好。
如今这个效果显然是在成功的,虽然如今的华国还很积弱,但是比历史上的华国要好上不少。
这里没有了北方政府签署不平等条约,惹得大规模的学生游行罢课抗议,倒是有了如今霍辉的故事,这作用也是一样的,这个位面的学生做出了一样的选择。
“不仅是京市的大学生,江城、宜城等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都应该联起手来一起抗议,让救国会和北方政府一起讨伐霍辉才是重中之重。”乔微对着左暖等人道:“让同学们组织起来,工人和我们的发展的进步农民都一起阻止起来,我们一起去抗议!”
左暖等人见乔微支持她们,心中也燃起了烈火,振奋道:“先生放心,我们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到时候一起去游行示威,到时候北方政府和救国会一定会出面。”
“就算是他们不出面,我们也闹到他们出面为止!”左暖等人坚定道,虽然知道此事很难,但是她们还是义无反顾,她们是手无寸铁的学生,抗议游行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后世很多人说大学生能有什么用?不能吃苦,学的东西也没用,只会游行抗议,半点实事不干,真遇到打仗他们跑的比谁都快。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
那些话不过是一些人在恶意诋毁大学生博人眼球罢了!
民国时期参军的大学生没有吗?有,还有不少。很多革命先烈都是从大学走出来,从学生走出来的,他们怎么就受不得苦了?相反他们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什么苦都能吃,什么苦都能受。
至于怕死?哪个人不怕死?
真正不怕死的革命先烈,很多也都是那些年轻的学生,因为他们正值年少热血的时候,为了理想他们热血上前不怕牺牲!
最初的那些革命先烈,很多人家中都还可以,但是他们愿意为了理想奋斗牺牲,这些勇气是多少人都没有的。
大学生绝不是只会纸上谈兵。
再说如今的游行抗议,如果没有学生运动的抗议,搞得声势浩大些,华国又有多少百姓知道国家受辱?毕竟现在太多的百姓还未接受太多的教育,家国观念并不强烈,只有大学生的解说、游行才会让他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没有大学生的游行抗议,很多人还不知道国难临头。正是因为有这些大学生,那些原本还游戏爱国之心的百姓才会去参军,才回去加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去。
霍辉之事,乔微就是要闹大,要让这些年所有被启发的进步青年都行动起来,她希望属于华国的政党和希望早点到来。
之后,所有人开始分头行动起来,左暖等人阻止各个大学的学生每日到北方政府门口抗议,要求严惩“卖国贼霍辉!”、“与霍辉开战!”、“废除霍氏条约!”,不同的标语贴满了华国的各个地方。
乔微也找到了俞瑀,对着俞瑀说道:“先生,我决定我手下的药厂生产的药包括青霉素和磺胺药都禁止出口g国和r国,霍家更是别想要从与我合作的工厂中买走任何一样东西。”
“你想好了?”俞瑀知道霍辉的事情闹得很大,但是他没有想到乔微会这么快就做决定,不惜得罪两个列强。
“想好了。”乔微点头。
“你不怕这两国制裁你?”俞瑀问道。
一人之力和两个列强对抗实在是太难,甚至有些螳臂当车的意味。
“我会将原本属于这两国的药物卖给他们的对手国比如e国等等,想来这些国家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好处,就会帮我牵制g国和r国,到时候我也能平安。”乔微答道。
俞瑀听到这有些感叹,他这个徒弟不仅科研能力出众,就是在谋略上也是纵横捭阖间就解决了这么霍辉和两个列强的威胁。
“我的工厂也是一样,我和你共进退。”俞瑀也做出了决定,弟子有如此爱国之心难道他就没有了?他这一生的希望就是希望用自己的科研成果让华国富强,他也在一步一步地去做,又怎么会容忍华国被霍辉这样的小人出卖?
乔微忙完手上的事情,约见完工厂的厂长交代完自己的要求后,就回到了家中。
结果她见到闻争鸣一脸失落又气愤地坐在厅堂中。
“怎么了?”乔微问道,她心中有些大概的猜测,只不过救国会的问题总要闻争鸣自己想通才好。
“救国会到现在都没有同意征讨霍辉,孟先生也迟迟没有表态。”闻争鸣提起此事眼中难掩失望,“我原本以为他们离霍辉最近,是最应该起兵的,结果救国会内部各种声音不断,大部分都不赞同征讨霍辉!”
最后闻争鸣恨恨地骂道:“庶子误国!”
第241章 民国动荡,科教兴国
乔微看着面前的闻争鸣,她很早就清楚这一天迟早会到来,这些年她也一直对闻争鸣点出救国会在华国很多问题和利益主权上存在的问题,只不过闻争鸣一直以救国会为自己的信仰,不愿意承认罢了。
如今肮脏的内幕被彻底戳穿,闻争鸣再也无法为救国会找找各种各样的借口说服自己,所以才在这里一直生气愤慨。
“每一个政党在一开始组建的初心都是好的,救国会也是如此,孟先生和当初的革命党人确实是有想要带领华国走向独立民主之路的,只可惜这条路充满荆棘,有的人走歪了,有的人走对了。”
乔微叹了口气对着闻争鸣说道:“走对的人大多选择都相同,走歪了的人各有各的理由,比如内部的分歧,内部有些人私心过众,又或者他们确实有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依靠列强的势力,总之这些利益盘根错节,一步错步步错。”
“孟先生也纵容他们如此放肆!”闻争鸣恨恨道,作为最初的革命党人一心救国,他最崇拜的就是孟先生,孟先生实为他们的楷模,为他们指明了方向,他一直以孟先生为楷模。其他的人出问题,闻争鸣都可以理解,就算是那些军阀做出错事他也可以接受,因为他对这些军阀没有期待。可孟先生不一样,他不明白孟先生这样的人怎么会对霍辉的事情坐视不理,迟迟不肯出兵!
也许很多人觉得闻争鸣天真,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也许闻争鸣一开始的时候确实天真无邪过,但这么多年下来闻争鸣已经成熟,各种阴谋诡计也应付地过来,之所以对救国会的事情一直迟迟无法接受,主要还是因为闻争鸣对救国会的期望太大,让他一叶障目,不肯面对。
“如今的救国会已经不是孟先生能够完全做主的了!”乔微淡淡地道:“孟先生手中的势力,他的部下不外乎分为三种,一种是原本跟随他的老部下,这些人牺牲的牺牲,离开的离开,如今也剩不下几个人了,另一部分是他创办的军校学生也是他部下的主力,但这些军校学生组成的军官并不是直接任孟先生为校长,孟先生既没有亲自教授过这些学生,这些学生也没有全部加入救国会,如今的这批军官以其校长邱致为首。”
“至于这第三部分,就比较复杂了,这些人中有投靠的南方小军阀,有各地的世家豪族组成的政府人员,孟先生手中的钱财很多也是要靠这些人供给,后方经济也要靠这些任稳固。”
“这三者,最为忠心孟先生和救国会的老部下势力最为弱小,后两者发展壮大,虽说听命于孟先生,但是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小心思,就是孟先生在弹压这些人时,也废了不少力气。”
“孟先生也许有孟先生的难处吧!”乔微缓缓地道。这就是为什么她一来是就不看好孟先生和救国会的原因之一,孟先生手中的军阀世家豪族都有问题,孟先生弹压不住,就会造成如今的局面。
这是闻争鸣第一次听乔微如此深刻的分析救国会内部的弊端,也是闻争鸣第一次听下去。之前乔微也浅显地讲过救国会的一些弊端,只可惜闻争鸣当初听不下去,乔微也就点到为止。
如今闻争鸣听得下去了,救国会也让他彻底失望了。
“什么难处,不过是一开始就错了!”闻争鸣发出感叹,摇了摇头。
乔微听到这话倒是有些诧异,她没想到一向对救国会如此有感情的闻争鸣在看待问题上能够一阵见血。
是的,救国会从一开始的路线就错了。孟先生一开始指望着各地共和,相应政府的号召,结果各地的军阀一不听调二不听宣,对号令置若罔闻,之后又出现廖勇锐逼着孟先生让位,自己建立北方政府,两方政府对立,救国会此刻又幻想着用军阀打军阀,直到沈英锐和霍辉一开始的平城之战中凭借闻争鸣为间谍,救国会才获得喘息的空间,之后建立去军校,培养自己的势力。
只可惜孟先生这么一段长达十几年的时间中,为了保住救国会和政府的地位,在经济和政治上过分依赖于各地的世家豪族,以及手下的小军阀。
从一开始孟先生和救国会选择依靠这些军阀和世家豪族,才有了如今的困境。
所以,就像闻争鸣所说所有的难处是因为从一开始就错了。
见闻争鸣能相通,乔微就没有在此事上继续废话,不过看着闻争鸣在看清后一下子泄了气,有些心死如灰的样子,乔微倒也能接受,毕竟让一个有志青年接受自己的信仰是错的,这件事有些太残忍,就算再坚强的人也需要时间缓和。
“三舅舅,如今你既然已经失望,行到死路就该及时掉头才是。”乔微对着闻争鸣劝道。
“掉头?”闻争鸣苦笑道:“我又能掉头去何处?去投靠马冯二人还是霍辉又或者是兵败的沈英锐,还是奉系的军阀?”这些军阀还不如救国会呢?何苦来哉?
乔微知道之前军阀众多但为国为民的政党却很少,闻争鸣同样也对军阀无感,所以才会选择这其中立意和志向远大的救国会,这些也更为符合闻争鸣的一腔报国热心。
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唯一能让华国人感受到希望的就是孟先生和救国会,闻争鸣对此如此信仰和报以期望也是由此而来,但如今的情况不一样了,民国的思想和文化已经发产生了变化,在她和众多人的一起努力下,民国已然不同,虽然还没有形成更有影响力的政党,但是乔微相信就在不久后一定可以有这样一个政党存在。
“三舅舅呆在救国会的固有印象中太久了,如今的外面的情况已然和民国初期的情况截然不同。”乔微对着闻争鸣劝道:“正好这几日几大学校学生还有工人以及京市周围的农民都在抗议霍辉卖官之事,三舅舅可以走出去看一看,看看现在的民国和当初的民国有什么不同,我倒是觉得如今的民国更加充满生机。”
闻争鸣看着乔微充满期盼和肯定的眼神,愣了愣,虽然有些心灰意冷,但他还是决定出去看一看,毕竟闻争鸣心中的报国之心并没有改变,他只是对救国会失望了而已。
“好,我会出去看一看。”闻争鸣最终点头同意。
他觉得从他认识外甥女至今,乔微似乎还没有看错过什么。就像当初乔微对霍辉和沈英锐战争的把控,对廖勇锐称帝的预测和结局,以及最重要的就是乔微始终对救国会保留意见,以前他对乔微最后一点还是有些不解的,直到今日他才知道他这个外甥女确实识人审势都极为精准,这世上怕是没几个能比得上了。
有人说乔微是天生的科学天才,但是要他说,乔微不仅是科学天才更是政治天才。
他曾经问过乔微,她的理想和抱负是什么,当时乔微说是教育救国,科教兴国,但她不明白,既然如此为何对方还要掺和进那些学生运动中去,说起来基本上很少有学习理科的科研人才参与到各种运动中,只有文科的教授们才会鼓动学生对政府抗议。
有这个疑问,闻争鸣就对着乔微问了出来。
乔微听后只是笑了笑,答道:“我先是一个华国人,之后才是一个教育学者,最后才是一个科研工作者,所以我为了华国的未来担忧,为华国探寻一下救国之路不是应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