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幼崽保育堂 > 幼崽保育堂 第668节
  看他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胡跃群直接气消了。
  这贾家虽然派头不小,也经常在京城闹出不小的动静,可这贾经确实是没上过官场,没办过差事的大老爷,他根本不懂官场上的事儿,连虚职和实职都看不清楚,还瞧不上贾沈,胡跃群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要是他家里头有个贾沈这样的,那还不得天天帮着提点,好找机会立功,往上爬?
  胡跃群冲着贾经拱手,干脆不跟他说话,转头去后面找黄侍郎。
  “黄大人。”胡跃群冲着黄侍郎拱手。
  黄侍郎抬起眼皮看了看胡月寻,也冲着他拱手。
  胡跃群牵着缰绳,心里头就泛起了嘀咕。
  这黄侍郎当初也去过边城,不过不是作为功曹,而是作为迎接妖国使臣的大臣去的,也不知道在边城经历了什么,从边城回来以后就直接疯了。
  成天疯疯癫癫的,看了多少大夫都不见好。
  当时胡跃群还亲自去看过,确定黄侍郎是真的疯了。
  不过后来燕洵去了一趟黄府,从那以后黄侍郎就忽然好了,眼瞅着跟寻常人一样,再也不疯疯癫癫了,现在竟然还领了差事,摇身一变也成了皇帝亲自记挂的人。
  此时的黄侍郎看着虽然瘦弱一些,可牵着马那也是稳稳当当,眼瞅着身体比其他人还要好。
  胡跃群就觉得这黄侍郎当时应该是心病,而那块心药就是燕洵。
  “黄大人,你可知道这回为何选我们?”胡跃群问。
  “不知。”黄侍郎头也不抬,任由马儿驮着他往前走。
  胡跃群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他不肯放弃,压低声音问:“你说皇上请我们这些老臣去边城,是因为燕大人吗?”
  “不是。”黄侍郎立刻否决。
  “怎么不是?”胡跃群瞪眼,“黄大人,你不是跟燕大人有过龃龉?”
  “不。”黄侍郎猛的摇头,看上去忽然又有些疯癫似的,不过他很快又恢复平静,且对胡跃群道,“胡大人,我知道你想问什么。当初的事情我都已经忘了,现在想也想不起来。不过这回皇上重新启用我们,定然不是因为燕大人。”
  “你为何这般确定?”胡跃群可是知道的,燕洵根本就没回过京城,也没见过黄侍郎。
  黄侍郎猛的一顿,脸上忽然露出笑容,低声道:“胡大人,你可知我那小孙子?”
  “不知。”胡跃群怎么可能知道。
  京城人口多了去了,谁家生孩子谁家小辈成亲,他如果都知道的话,那就不用干什么了。
  “我那小孙子啊……”黄侍郎就打开了话匣子。
  黄家子嗣不丰,尤其是黄侍郎孙辈,总是生一个夭折一个,要么就直接生不下来,这都成了黄侍郎的心病了。
  正巧黄家又有个媳妇怀了身子,从确诊开始就天天看大夫喝保胎药,就这还是不放心,因为以前的那些孩子都是这样照料的,可到最后还是没能保住。
  恰巧当时王真儿的一个小弟也是刚出生的时候有些毛病,王家当机立断,御医都没叫,直接快马加鞭的送去保育堂医馆,那孩子在保育堂医馆住了很久,再出来的时候眼瞅着就跟寻常小孩一样了。
  消息传到黄家,黄侍郎就想着,自个儿那点心病还能有孙子重要?
  去保育堂医馆看诊!
  于是黄家儿媳就去了保育堂医馆,到那儿一看,直接傻眼了。
  从进大门的时候就能看到挺着肚子的妇人和哥儿,等着打听到看诊的地方,一进去,那么大的屋子里全都是挺着肚子的妇人和哥儿,乌央乌央的一大群人。
  可来都来了,还能回去?
  咬咬牙,上前排队。
  等轮到黄家儿媳妇,她进去一看,见着看诊的是个年轻大夫,顿时就有些不自在。
  年轻大夫年纪不大,看着是个小哥儿,帮着把脉一会儿就道:“你这个我暂且看不了,得喊师傅来。”
  “好。”黄家儿媳妇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得了什么治不好的病,当时都不敢喘气了,又心疼自己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眼泪那是哗啦啦的流。
  好在师傅很快来了,年纪略微大一些,约莫中年的样子。
  “胎儿有点大,你这怕是不能顺产。”中年大夫果断道,“从今儿个开始就住院吧,回头我找师傅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让师傅主刀,你这个情况很少见……”
  “我……”黄家儿媳妇不懂,还以为出啥大事了。
  那中年大夫很快风风火火的走了,他忙得很呢。
  年轻的大夫领着她去安顿,就解释道:“你这种情况算不上什么,只要孩子是好的,就很好。不过建议你住院呢是想叫你过得舒坦一些,毕竟胎儿太大会压迫你的五脏六腑……你且安心住着就是,没有医药费就先不用拿,你这种情况必须得住院观察。”
  “我有钱,不是,我家有钱。”黄家儿媳妇赶忙说。
  黄侍郎做官这么些年,家中也是攒了不少银钱的,交个医药费还不是简简单单的事儿。
  而且听说可以多给些银子,到时候保育堂医馆给多退少补,黄侍郎就直接拿出一锭金子。
  黄家儿媳妇就在保育堂医馆养着了,大夫每天来一趟,等着她肚子鼓起来,下床都不方便的时候,霍老来了。
  “不用再等了,现在就手术。”霍老道。
  “可月份不够啊。”黄家儿媳妇赶忙道。
  “等月份够了你的身子就撑不住了。”霍老冷哼,“黄家的事儿我才刚听说,否则非得去看看不成。黄家应该是遗传的缘故,胎儿都比较大,自然生产比较困难,就算勉强生下来也不容易存活,身上会受到很多损伤……”
  后面的话霍老就没跟黄家儿媳妇说了,是跟身边的中年大夫说的。
  很快黄家儿媳妇就给抬到另外一张床上,推着去了别的屋子。
  她眼瞅着一根针扎进来,往后她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等她再醒过来的时候,就觉得自己身上轻轻松松,没有那种喘不过气的感觉了,她赶忙睁开眼,先是看到自己憋下去的肚子,又赶忙看向身边,想找孩子的身影。
  黄家以前出生的孩子都是活不过几天,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她还能不能见自己的孩子一面。
  “那边。”年轻大夫也在,见着黄家儿媳妇到处找,就指了指另外一边,“现在孩子还得放在恒温箱里养着,不能抱出来,我估摸着小半个月就差不多了。原本你可以去外面养着,是黄大人说你是家里的功臣,特地叫你在这里养着。”
  病房跟病房也是不一样的,这边的病房是单独的,还有大夫守着,虽然大夫不一定能用得上。
  年轻大夫帮黄家儿媳妇把脉,满意道:“恢复的很好。”
  黄家儿媳妇根本没坐月子,就是在病房里住了一个月,每日里吃的用的都是专门的,身边伺候的是个年轻的姐儿,干活干脆利落,就是话不多,怎么问也不说话,黄家儿媳妇想给打赏也不要,逼着给银子还直接急了。
  等着从那间病房里出来,连带着孩子也跟着出来了。
  到了外面的病房,这才能跟黄家人真正的见面。
  开膛破肚生出来的小孩儿白白胖胖的,喜欢攥着小拳头睡觉,有时候睁开眼睛看到人还会笑,看上去健健康康,半点毛病都没有。
  *
  “大夫说我家是什么遗传,还是隔代遗传。”黄侍郎就说,“那个听不懂,不过我那孙儿现在已经能会自己翻身了,半点毛病都没有……”
  “你孙儿……”胡跃群傻眼了。
  这絮絮叨叨的说了这么多,最后就说了个孙儿,跟边城有什么关系?
  黄侍郎就说,“保育堂医馆是燕大人的。那开膛破肚生孩子的法子,也是燕大人提出的。胡大人啊,我这一把年纪了,早就活够了,可我孙儿年纪还小着呢,眼瞅着还有几个小辈媳妇都怀上身子……”
  所以叫他跟燕洵作对,他是吃饱了撑的。
  马儿忽然打了个响鼻,也不知道是不是赞同黄侍郎的话。
  “胡大人,等你需要看大夫的时候就知道了,燕大人虽然很多事都跟咱们对着干,可他总是有道理的。跟燕大人对着干有什么意思,何不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呢?”
  “那保育堂医馆可是好地方。瞧见我现在的身板没?就是去那边一个叫什么老年中心的地儿,给点银子就有大夫教着怎么锻炼,身上的老毛病是半点都没的……”
  所以黄侍郎成了保育堂医馆的常客,他不但带领全家来保育堂医馆看病,还让同僚也来。
  “这……”胡跃群眼瞅着黄侍郎到了前面,他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还以为黄侍郎跟燕洵有仇,这回去边城定然要借题发挥呢,谁知道黄侍郎变了个人似的,比谁都维护燕洵。
  *
  边城这边算计着日子,估摸着京城来的功曹马上就快要到了。
  燕洵就派出一小队道兵,每天都去路边等。
  等终于见着这些功曹的时候,前来迎接的道兵都看傻了眼。
  来边城的功曹啥样的都有,可就是没见过这全都是老头子的啊。
  可甭管咋样,功曹来都来了,难道还能质疑他们的身份不让去边城么?道兵还是得接了他们回去。
  路上黄侍郎就问道兵:“燕大人呢?”
  “找燕大人何事?”道兵瞬间警惕,他早就听说了,这些功曹可能都来者不善,且极有可能针对燕洵。
  而这个道兵恰巧曾经见过黄侍郎,知道他当初是如何阴阳怪气对付燕大人的,这会子便直接板起脸,不打算跟黄侍郎说话!
  “找燕大人道谢。”黄侍郎脸上露出笑容,又开始絮叨自己那个小孙儿,“我那小宝贝疙瘩,哎呦……”每回说起来,黄侍郎都忍不住笑。
  “多亏燕大人啊,要不……”黄侍郎当真是无限感慨。
  竖起耳朵听黄侍郎说完,道兵也不板着脸了,就小声跟黄侍郎说,“黄大人,燕大人就在边城呢。不过燕大人说了,这回论功行赏他不参与,幼崽们也不参与,你们只管给道兵计算战功,再给裘将军计算战功就是。”
  “为何?”黄侍郎皱眉,“妖怪攻城,且还有大妖攻城,燕大人定然不会坐视不管,那群小幼崽我了解,他们定然是上战场立功的!”
  这话说的斩钉截铁,哪怕是没有证据,黄侍郎也坚定的这么认为。
  “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道兵就说,“先进城吧。”
  “定然是燕大人不想跟某些人计较!”黄侍郎振振有词,“燕大人就是太心善,又心软,总想着退一步再退一步,却不知道这世上有些事,哪能退……一退再退,哪还有路退!”
  第481章
  这些个老头跟当初的年轻一辈可不一样。
  他们十分谨慎, 进城以后极少言语,骑着的虽然都只是普通马匹,不是战马, 可也稳稳当当,半点不见惊慌。
  “各位大人准备去何处歇息 ?”道兵问。
  “这……”几个老头对视一眼, 都没说话。
  胡跃群眼珠转了转,走到贾经身边问, “贾大人, 您看……”
  他这是不安好心,想让贾经出头。
  有几个老头都觉得这样不妥当, 可一想到这一路上贾经很多时候都不讲究,下榻驿站的时候还想买些下人伺候,平日里又最会享受,花的银钱是最多的,招惹上的不少有心人,要不是他们这些老头子心眼多,机灵,路上还不知道出多少事。
  于是原本几个打算出声的老头也不出声了, 就让贾经做这个出头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