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18文学 > 综合其它 > 三国之化龙 > 第394章 征南将軍!
  得到庞德公的“重礼”之后,李易很高兴,宴会还没结束,便让典韦去传令,将庞家送来的那些东西千万妥当保管,不要让人毁坏或者丢失,然后李易又拉着庞季说了好一会的话,这才放他离开。
  庞季走后,郭嘉便问道:“看主公神色,似乎对庞家所赠之物极为看重?”
  李易笑道:“奉孝可能觉得子尚直言有所夸大,呵呵,据我所知,天地之妙,其实更甚,不过其中道理一时难以描述,回去后我让人抄写几分,奉孝拿去一看便知。”
  郭嘉当即点头,他虽然对庞德公了解很少,更觉得庞季说的玄乎,但他却极为佩服李易的眼光,既然李易敢这么说,那绝对是不会差了。
  然后李易又对旁边的贾诩张辽说道:“先生,文远,如今荆州形势随时都有变化,届时需要先生要稳定后方,文远也要领兵在前,闲暇实在太少,等此事过后,两位也可研读庞德公所赠之物,绝对受用非凡。”
  两人纷纷点头应下,心中也对那些书册多了一丝期待。
  给几人说罢,李易目光下意识的瞥向跟着诸葛玄吃东西的诸葛亮,他想了想,却是决定先不把这些东西交给他。
  李易对诸葛亮已经很好了,但他知道许多事情过犹不及,诸葛亮如今还小,还不是后来的诸葛武侯,李易可不想因为自己无休止的给予,结果让诸葛亮有了才华,却在性格方面长歪了,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李易决定先让诸葛亮过上几年的常规生活,让性子稳定下来,然后再考虑深层次的培养。
  之后再无他事,等过了正午,宴会告终,到来的宾客也纷纷散去,只是在离开书院的时候,有个别人忍不住频频回头,其他人也纷纷效仿,于是众人这才发现,原来空旷的书院大门之上,不知何时多了一块金字黑木大匾,其中四个大字异常醒目,正是——襄侯书院。
  对于书院名称,李易有过许多想法,不如什么中华阁啊,中华大学堂,甚至清华北大他都想过,但最后斟酌下来,觉得与其弄那些“情怀”,还不如实用一点,直接就叫“襄侯书院”,保证不管书院的宗旨是怎样的,但将来书院里出来的都是他李襄侯的门生,怎么看都是最具价值的命名。
  只是考虑到以自己名号命名,有些张扬,所以李易一直都没说,而众人也没问,倒不是他们不好奇,而是之前有风声说,这个书院会叫做“南阳书院”,自然也就没必要再问了。
  但众人没想到,直到他们临走,才发现了书院的“真面目”。
  众人的目光在匾额上微微停顿,先是有些恍惚,随后就变得理所当然,因为不管是李易拿出来的那些东西,还是他自身表现出来的胸怀抱负,都足够撑得起这家书院了。
  至于说李易挂上自己的名号,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野心……呵呵,古往今来,那些个厉害的人物,要真是丁点野心都没有,反倒是不正常了。
  襄侯书院开门之后,“生意”明显非常不错,除去李易原定的那些学生,不少世家大族也主动送了家中子弟过来,不管他们这么做是向李易示好,还是看重李易这个学院本身,总之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情况,李易自然是非常高兴。
  但在李易热热闹闹忙乎书院的时候,有不少人却是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
  袁术使者韩胤离开之后,虽然没有给李易回信,但袁术却是再度往襄阳方向进军了,这也代表着,袁术是采纳了李易的建议,准备先打到襄阳城下,给刘表施压。
  于是,首当其冲的就是驻守在宜城的张虎。
  刘表当初拨给了张虎四千人,其中有半数是荆州老兵,还有半数是没上过战场的新丁,算不上是精锐,单纯凭借这些人就想抵挡袁术是根本不可能的。
  张虎武艺可以,但军略不行,连张允都能甩他一截,不过好在是有了江夏的一连串惨败,再加上袁术修整的缘故,让他有了充足的时间做准备,所以这段时间里张虎给宜城的城防增加了不少,单单是现成的滚木礌石一项,就足够一月消耗。
  然后张虎又接收了不少从江夏逃回来的士卒百姓,从中挑挑拣拣,选精干之人编入军中,再加上宜城原本就有的守备兵马与本地青壮,一时间张虎能掌控的人马增加到了将近一万五千人。
  虽然这个人数与袁术的大军相比不值一提,但也算是让宜城有了一战之力,毕竟守城嘛,难度相对比较低一些。
  在张虎准备妥当之后,袁术也亲自帅大军到了宜城城下,先是劝降,许下高官厚禄,张虎回绝的很干脆,甚是还放箭射袁术的使者。
  袁术很生气,当即就想强攻,但综合了一下自己这边的观察,以及城中细作送来的消息,却是忍不住暗暗咂舌。
  太细节的东西不提,只说宜城的城门吧,张虎叫人用泥土把所有城门堵死夯实不说,还在每个城门下设了一营兵马,这架势简直是比乌龟还乌龟,气的袁术大骂张虎胆小如鼠。
  不过骂归骂,袁术也没昏头,知道张虎这安排让宜城城防增加不少,虽然强攻肯定能拿下,但损伤多少士卒就难说了。
  袁术虽然在后世名声不好,甚是是愚蠢的代名词,但人家也是有将才的,与身边人一番商议后,袁术便有了决定。
  留下大将陈纪带兵三千驻扎在宜城城外,另有两千人埋伏在远处山林旁边作为策应,然后帅大军绕开宜城继续往前行进,目标是黎阳,那里有黄忠的八千兵马驻扎。
  袁术已经得到消息,纪灵所率先锋已经另走道路先行达黎阳,黄忠见状单骑出城与纪灵叫阵,纪灵自然不怂,但交手后纪灵才发现自己竟然不敌,便想退去,不料被黄忠抓住机会放了冷箭,得亏纪灵反应快,外加李易送了他一匹好马,纪灵虽然肩膀中箭,但总算跑得快,保住了性命。
  虽然受伤的是纪灵一个,己方兵力并没有折损,但纪灵所部却是士气大跌,已经不再适合攻城,只能等待袁术大军。
  而袁术放弃强攻宜城,也有一部分是纪灵前锋受挫的缘故。
  袁术大军行进很快,很快就抵达黎阳,黄忠见状,便要再次出城斗将,不是黄忠好勇斗狠,只是他心里清楚,想要给襄阳争取时间,固守自然是必须的,但如果能击杀对方一两个大将,也一样可以起到效果,正如射了纪灵那一箭,纪灵的兵马就一连几天都没动静。
  但是,让黄忠没想到的是,袁术大军刚刚到达黎阳城下,一天都没停,直接就展开了攻城。
  这与黄忠的预计有些不一样,虽然黄忠知道,因为黎阳距离襄阳太近的缘故,袁术不可能跟宜城一样绕过去,但怎么说也该稳扎稳打才对,结果一上来就全力猛攻,实在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黄忠自然不知道,袁术这次的目的不在于杀伤多少,而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大军推进至襄阳城下,尽快给刘表造成压力,然后让李易施行计划。
  所以,遇到可打可不打的宜城,袁术选择了绕路,但面对必须那下的黎阳,袁术就是不顾一切,要以最快速度将之拿下。
  于是,黎阳的战事一爆发,直接就进入了绞肉机模式,双方损伤都是不少,但黄忠毕竟兵少,而且刘表给黄忠的兵马虽然多了一些,但就质量上而言,还比不上张虎的,因此,第一天就有扬州兵马杀上城头,若不是黄忠身先士卒鼓舞士气,黎阳城恐怕第一天就要丢了。
  但黄忠知道,面对袁术不要命的攻击,黎阳是危险了,于是当天就向襄阳发了告急。
  刘表收到黄忠送来的消息,自然是召集众人商议。
  之前刘表安排张虎与黄忠,是为了拖延时间,而且这个安排大抵上是没问题的。
  按照常理,张虎借助宜城地利,可阻挡袁术大军一段时间,而黄忠这边在战败纪灵之后,刘表等人更是欢喜,觉得袁术两个月都不一定能说杀到襄阳。
  但谁也没想到,袁术剑出偏锋,竟然不顾后路,直接围了黎阳,让荆州外围最坚固的一座堡垒直接失去了作用。
  刘表他们当然看得出,袁术这么干是有风险的。
  古代打仗,粮草物资输送非常重要,行军打仗必须保证后续道路畅通,因此大军遇到城池一般都要拿下,步步推进,不能在后方留下隐患,能做到不顾后路往前打,而且军队不出事的,华夏历史上也就寥寥几个牛人能做到。
  袁术现在把最难啃的宜城给丢一边去了,这是一种冒险,但何尝袁术的自信?
  因为张虎在宜城布置的乌龟壳,虽然坚固难攻,但正如袁术骂的那样,张虎是真的怕了,所以才拼了老命打造防御。
  那么,就算袁术走了,张虎敢出城打劫袁术的粮道么?
  而且就张虎出来了,他的部下能有多少胆气?更不要说城外还有袁术留下的人马,弄不好张虎出城的结果就是直接丢了宜城。
  这个道理刘表他们也看得出来,因此虽然宜城对襄阳的防御起不到什么直接作用了,但谁也不敢让张虎冒大风险回撤,现在放在宜城,最起码能牵制袁术几千兵力。
  那么,宜城不能动,黎阳的处境就很尴尬了。
  让襄阳再派援军不现实,虽然已经聚拢了不少兵马,但其中许多新丁,守城还行,让他们出城ye战,绝对要遭。
  但也不能再叫黄忠死守了,毕竟双方兵力差距那么大,用黄忠和几千将士的性命去争取一两日的时间,实在不划算,刘表也没那么狠心。
  最终,刘表一脸黯然的对黄忠下达了让他见机撤兵的命令。
  之所以让黄忠自己找机会撤,实在是黎阳被袁术大军围着,黄忠就算想走,也不见得能脱身。
  而且,这道命令一下,也就代表着刘表之前针对袁术大军做出的阻敌计划彻底告吹,接下来的战事就是防卫襄阳了。
  随着荆州战事的不断变化,这些情况自然也以最快的速度传入了长安,现在朝堂上那些人也是坐蜡,谁也没想到,整个荆州战事,除去张允有过昙花一现的不错战绩,其余大小战事的表现是叫人一言难尽。
  于是,理所当然的,就有人开始质疑刘表的能力了。
  其实刘表在荆州的表现不算差,毕竟袁术来的太突然了,刘表事先根本没有准备,而之后的布置,除去用张允这点有错之外,刘表的其他安排虽然不能说太好,但也绝对不坏。
  但朝臣们不考虑那些,他们只看结果,现在除去寻找解决之法外,还必须有人为此事背锅。
  于是,有人建议天子除去刘表官职,让刘繇接替刘表之位,主持荆州战事。
  只是没等天子表态,刘繇自己就跳出来表示不干。
  荆州都被打烂了,让他主持谁去?怎么不直接说叫他千里送人头?
  其实,朝廷也是对荆州实在没办法了,建议让刘繇过去,八成目的是告诉天下人,朝廷已经有了动作,另外一成是让刘繇过去尽量拖时间,最后一成才是期望刘繇能挡住袁术。
  但刘繇不往泥坑里跳,众人只能再寻解决之法,只是讨论了几天,最后也没能拿出主意,直到有一日,在众人尽皆无言之后,伏完站了出来,继李傕之后,举荐李易为征南将军,让李易都督荆州战事。
  这次再提议李易,反对的人就少了许多了,一方面是伏完的面子,还有就是荆州的烂摊子没人敢伸手接了,那就丢给李易负责呗?
  荆州完蛋了罪过是刘表和李易的,但如果李易能做出点功劳,朝廷也能挽回一点颜面,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朝廷不费一兵一卒,只需要给李易一个征南将军的虚名罢了。
  但在朝堂言论偏向李易的时候,王允却是站出来表示了反对,不光反对,还指责李易一直按兵不动是渎职,甚是已经与袁术有了勾结,为防意外,请天子尽快将李易罢免!
  其实王允说的挺对的,但这个世界的董卓是李易杀的,跟王允半点关系都没有,所以现在的王允并没多少实权,相反,伏完却是小皇帝的亲戚,再加上李傕知道他是李易老丈人,平时多少给点面子,所以,伏完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
  于是,对于这个问题,双方又讨论了不到半日,在李傕也介入的情况下,朝堂意见终于达成一致,小皇帝下旨,加封李易为征南将军,接管荆州一切兵马,全面负责荆州战事!